二胡的琴絃

二胡的琴絃是用絲絃、鋼絲絃或各種金屬材料絲纏繞鋼絲絃而製成。現在普遍採用金屬弦。二胡琴絃分為:外弦和內弦。外弦由單鋼絲組成,材料 為:彈簧鋼絲、不鏽鋼絲、國產琴鋼絲、進口琴鋼絲;內弦由各類鋼絲為芯,外纏其它金屬材料 :白銅絲、鎳鉻絲、純鎳絲、銀絲、其它合金絲。

弦品質的優劣與琴絃材料的彈性能力、抗張強度、密度、分子結構以及一定振動頻率下琴絃張力與抗張強度的百分比值有關。從音樂聲學角度分析,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琴絃在一定張力條件下振動的泛音,即:泛音列中各泛音的多少和每個泛音的振幅大小。一般意義上講,低次泛音振幅值大,音色圓潤渾厚有力;中、高次泛音振幅值大,音色將明亮有穿透力。
琴絃音色處理工藝技術原理:就是通過一些金屬材料改性工藝方式處理,來達到琴絃音色的調節。如同現代專業音響系統中的均衡器,把其頻響頻率約從20Hz至20000Hz的範圍,分割為幾十個可調頻率段,專業音響師根據需要的音響效果,對每一個可調頻率段的振幅作適當的調整,這個可調值對於專業音響師、發燒友、普通音響愛好者來說,有著很大的差異。
因此目前市場上的二胡琴絃將具有不同檔次和類型的產品。這必須要根據二胡演奏者和愛好者的追求和喜好而定。
二胡琴絃的內外弦張力的絕對平衡是很難做到的,採用碼子來調節也是很有限的。關鍵是要選擇比較好的琴絃配對,更重要是要具有一定的演奏駕御能力:
1、演奏手感的控制能力;
2、主觀聽覺的審聽能力。

一般內外弦的音準比例小於5音分以內就算合格。

二胡的琴絃

二胡的琴絃選擇是因人而宜,因琴而宜。另外二胡的皮膜振動特點和結構造型給二胡琴絃的穩定造成動態波動的聲音特點。如果真是去模仿小提琴的所謂固定方式,可能民族樂器二胡的韻味要有明顯的衰減。不衰減這一點元貞二胡弦做得非常好。
二胡的兩弦在達到一定振動頻率時的總張力 T 為:103牛頓左右(有效弦長40釐米),如採用高0.8釐米的馬子,弦壓角度和為:170°左右。根據實測以及弦壓角度與張力值,代入弦壓計算公式(P=T(cosα+cosβ))計算,得琴絃通過馬子對皮膜的靜壓力P約:17牛頓左右。如果要求皮膜在激振後,產生良好的振動,就必須使皮膜張力較好的承擔琴絃通過碼子的壓力。由於二胡演奏方式獨特以及拉、推弓方向相反並以 朝皮壓方向來回變化,因此造成皮膜的受壓和琴絃張力的細微變化,必然會產生二胡聲音的動態波動的特點。雖然二胡這一特點缺乏科學合理性,但這也就是造成二胡聲音特點的緣故。
關於二胡琴絃其實也是在發展中的。早期二胡弦主要追求基礎音色,相對來說內弦振動基礎音色尚可。由於現代二胡演奏使二胡對全音域的演奏音質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高音區音質要求尤為突出,均衡性要好,靈敏度要高。所以必須在琴絃材料和製作工藝處理技術上下功夫。近幾年在二胡琴絃製作上,逐漸引進了進口琴鋼絲等原料,並且由華人樂器商與國外專業制弦公司合作,開發了“紅龍”“托馬斯拉克”等專業二胡弦系列,在工藝上通過相應的對進口琴鋼絲做一些改性處理(柔化以及鍍銀),來滿足二胡樂器的特殊共振面特點(皮膜振動)。因為原進口琴鋼絲是為西洋板振動樂器(提琴、吉他、鋼琴等)設計製造的,如果不做相應的處理和選擇,一般發音未必符合二胡皮膜振動特點。

目前市場上的二胡弦基本有以下幾種類型:
1、 引進技術系列以及改性處理工藝;
2、 採用進口琴鋼絲,選擇適合的技術規格和參數;
3、 保持傳統工藝手法,對材料選擇並不講究。
市場上的二胡弦品牌很多,技術含量不一。
根據專業界演奏試琴的評價,比較認同“紅龍” “托馬斯拉克”和“芳芳”“元貞”“凱凱”系列等二胡琴絃,因為該類二胡琴絃符合現代二胡演奏追求的方向,受專業演奏界推崇。雖然內弦的厚度有些損失,但琴絃振動的明亮度較好,特別是高音區(三---五把位)振動靈敏,發音自然通順。優於其它弦種。
  因此對二胡琴絃的選擇,應該根據自己的演奏水準和欣賞習慣而定。而且要結合自身的二胡特點而擇(例如:新琴與老琴等差異……)。
另外由於二胡演奏技術的發展和演奏力度的加大,市場上也出現兩種以上規格的二胡琴絃:
1、 外弦直徑:0.25毫米;內弦直徑:0.42毫米。例如藍元貞
2、 外弦直徑:0.27毫米;內弦直徑:0.44毫米。例如紅元貞

  可以根據自身的演奏力度和手感以及音色、音質特點選擇不同規格的琴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