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的新套路,閒逛就能賺錢

閒逛經濟”不同於分享經濟,雖然兩者看似都是在調動社會閒散資源,但是後者創造社會價值,而前者……

如果你身邊有人在手機上喜愛並且經常關注下面這些廣告語,那麼他(她)已經是“閒逛經濟”中的一分子了。

商城瀏覽商品,有機會瓜分百萬紅包;

點擊指定內容,現金獎勵立取可提現;

查看商家廣告,大量現金紅包等你拿;

......

沒錯,如今無論是電商平臺、娛樂平臺甚至是社交平臺,都喜歡利用“紅包”、“現金”等字眼,吸引用戶在網絡世界裡“閒逛”,隨機點擊平臺所指定的那些商品或者內容。

用戶往往只需隨便瀏覽平臺上的內容、點擊商家廣告、查看指定商品,即可賺取幾毛錢至幾元不等的紅包、現金獎勵,這樣的“賺錢”方式,被很多用戶稱作是“閒逛賺錢”。

“閒逛賺錢”讓寶媽、主婦愛上薅羊毛

“閒逛賺錢”的流行,與時下各類APP推出的“極速版”應用有著密切關聯。

乍一看,平臺之所以提供“閒逛賺錢”的機會,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註冊並使用自家的應用,這也是重要的拉新手段。然而,各種簡單易得的紅包、現金獎賞,似乎並沒有為拉新創造戰績,卻成為了大量羊毛黨的“最愛”。

“我平時只做那種(能夠拿)現金的(活動)。”

薅羊毛的新套路,閒逛就能賺錢


在一個“閒逛賺錢”的微信群裡,群主“阿櫻”正向新群友傳授“經驗”。阿櫻告訴懂懂筆記,她是一名專職“寶媽”,平日在家裡主要的工作就是買菜、做飯、帶孩子。

前兩年“阿櫻”曾做過一段時間微商,後因收入平平於是作罷。這一年來,無聊的她主要是在網上“閒逛”,看看哪些應用平臺推出了現金獎勵活動,就通過做任務賺點“小錢”。

“只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賺些錢有些難,所以才建了這個微信群。”阿櫻表示,群裡眾多專職寶媽、主婦都喜歡分享其“閒逛賺錢”的經驗,如果發現有新的“賺錢”任務,群員也都會在群裡共享鏈接。

雖然微信群是去年六月才建立,但目前卻已經擁有將近四百位群員,大家每天都利用閒暇的時間,在網上“閒逛賺錢”做些現金獎勵、紅包獎勵的任務。

那麼,每天在各大APP應用裡“閒逛”真的能賺錢嗎?“阿櫻”向懂懂筆記展示了一張流水截圖,顯示在元旦當天,她就在十幾個平臺裡賺到了將近30元“零花錢”,“我的竅門是隻做新應用(的任務),只做能當天提現的獎勵任務。”

阿櫻表示,相關現金獎勵活動的應用並不少,除了時下熱門的各種“極速版”,還有大量的電商、社交平臺的推廣活動。之所以會選擇新應用推出的現金獎勵任務,是因為這些平臺的獎勵力度通常比較大,往往一個“閒逛”紅包就能有1、2元進賬。

薅羊毛的新套路,閒逛就能賺錢


儘管手機裡安裝了近百個的應用,而且每天盯著各類現金獎勵活動,也只能幫她“賺”到十幾元、幾十元,但對於時間充足的寶媽而言,也不失為是一種用時間換金錢的好方式,“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劃劃手機還能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嘛。最關鍵是沒啥技術含量,多簡單呀!”

“阿櫻”告訴懂懂筆記,她和好友們並不忌諱“羊毛黨”的稱呼,雖然群裡的寶媽、主婦的確是通過“薅羊毛”的方式賺取獎勵,但大家也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沒覺得有啥不光彩的。”

她的微商好友裡,不少人還組建了創業團隊,開發出專業“閒逛賺錢”的手機工具或小程序,用於給羊毛黨分享“閒逛賺錢”的線索,或是自建大量的“閒逛”用戶微信群,“反正這些平臺獎勵的紅包也是燒融資的,對他們而言損失也不大,對吧?”

據瞭解,一些專業的薅羊毛群都有多個分組,甚至是十幾個群組,而且幾乎都是滿員狀態。而大量薅羊毛者如此佔盡平臺“便宜”,難道運營企業渾然不知嗎?

企業有意讓“閒人”佔點兒便宜

“羊毛黨花時間賺錢,企業花錢買時間和流量,這很公平。”

在杭州下城區一家電商企業從事運營工作的林勝裕告訴懂懂筆記,公司旗下的海淘、團購網上商城最近也在通過派送現金紅包的方式做活動,希望吸引更多流量推廣年終大促等相關商城活動。

只要簡單瀏覽商城內容,點擊指定商家商品,就可以得到幾毛錢現金紅包。儘管紅包金額不高,但任務可以多次、重複進行(不限新老用戶),因此,活動剛推出幾天就吸引了不少羊毛黨到商城“佔便宜”。

“無論是行業巨頭還是創業公司,做這種現金獎勵活動的目標幾乎都一樣。”林勝裕表示,“閒逛賺錢”無非是通過紅包等現金獎勵吸引用戶登陸平臺,引流是主要目標。

至於活動可能會被無聊的主婦、寶媽,甚至是專業羊毛黨“薅”走大量資源,而且吸引的用戶流量不精準,甚至拉新效果也不會很好等問題,企業也早在活動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閒人、羊毛黨不就是貪心嘛,所以才會到網店裡閒逛,賺小紅包、小獎勵,這也是流量呀。”

為了讓更多的“閒人”、羊毛黨知道應用“發紅包”的消息,他還常常率領團隊成員在各大社交平臺、私域流量群發佈公司最近的活動內容,甚至還出了“攻略”讓有閒沒錢的用戶更簡單和高效地獲得獎勵。

“大量羊毛群、寶媽群都是我們發宣傳軟文的目標,不怕他們知道派錢的活動。”至於這麼做的目的,林勝裕表示就是為了讓更多“貪心”的用戶慕名而來,註冊賬號進店就好。

他們設計的線上活動是有一定邏輯和規律的,那就是在活動之初,參與的用戶能夠拿到較大的紅包獎勵,甚至大多在一元以上。用戶只要想佔更大的“便宜”就會介紹、宣傳、裂變更多的用戶,吸引周圍的人一同加入“閒逛賺錢”。

薅羊毛的新套路,閒逛就能賺錢


監控流量的後臺發現參與獎勵活動的用戶到達一定數量後,就會逐漸減少獎勵的金額、力度,節省公司的推廣成本,“12月15日開始做活動時,瀏覽指定的商品20秒鐘,就能夠拿到1.5~1.8元的現金紅包,現在基本上紅包只有3~5毛錢了。”

當問及這樣的推廣活動如果被別有用心的用戶、羊毛黨通過一人多號,甚至群控設備批量註冊賬號“搶佔”時,公司如何應對?林勝裕則搖搖頭表示,“從來不擔心這個。”

“其實很多平臺做活動都會遭遇一人多號,甚至羊毛黨開群控的行為,但那也是流量,而且是不需要花費你成本的流量。”林勝裕透露,平臺做“閒逛賺錢”之所以門檻設置得很低,任務也簡單,就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斬獲大量的流量。至於用戶的精準程度,流量的質量不是機構運營者關心的問題。

那麼,這些低成本獲取的閒逛流量,對於平臺和管理團隊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垃圾流量”支撐付費推廣成效

“以電商平臺為例吧,你說商家購買的流量都是哪來的?”

提及付費推廣,林勝裕自嘲地說道,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電商應用、短視頻應用、社交平臺,都提供了付費推廣(即商家可自行選擇、購買平臺提供的推廣業務)。

但作為一名網上商城的運營者,他打保票目前幾乎沒有付費推廣機制能夠完全符合商家的需求,也就是說,即便推送、引流再多,商家仍會覺得沒有流量、沒有交易。

“因此,平臺需要讓商家看到一些可量化的數據,如瀏覽量、停留時長等。”這些要求都是傳統網絡推廣、營銷無法精準做到的。但是通過“閒逛賺錢”活動購買到的那些所謂“垃圾流量”,卻完全可以勝任。

只要給“閒逛賺錢”活動設置一定的規則,如瀏覽某個頁面和商品幾十秒以上,或是點擊添加收藏、點擊多件商品等等,這樣一來,用戶的動作就會更符合商家付費推廣期待看的數據效果。

薅羊毛的新套路,閒逛就能賺錢


同樣,在短視頻、直播、資訊和社交平臺的推廣活動中,也可以根據商家付費推廣的期望值,設置相應的“閒逛獎勵”規則,如點贊、轉發、評論等,“除了實質性購買轉化,其它行為都能夠通過這樣的用戶完成。”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平臺提供的“付費推廣業務”都是虛的,只是羊毛黨的一場狂歡?林勝裕對此的看法是,這些“垃圾流量”滿足了商家推廣的部分期望,如果全都是“垃圾流量”,平臺也會失去商家的信任。“更準確說,是推廣流量有一定程度的摻假,但是所有流量平臺都在做這樣的事。”

據相關互聯網營銷機構的專業人士透露,相比刷來的流量,通過“閒逛賺錢”吸引到的用戶相對還算真實一些,也能夠支撐應用後臺數據,產出一張完美的運營“成績單”。更重要的是,現在幾乎也沒有調研機構能否提供分析服務,指出你獲得的流量中有多少是真用戶,有多少是羊毛黨和閒散人士在薅羊毛。

一份漂亮的數據結果,對於初創企業更為重要。該人士指出:不少初創企業通過這些舉措吸引了大量“閒人”用戶、羊毛黨來註冊賬號、登陸平臺,產生了大量後臺數據,這也為後續融資、併購等做好了準備。

與其說,互聯網應用紛紛用點擊獎勵的模式形成了一種“閒逛經濟”,讓用戶賺走了一些“小錢”,不如說是平臺在用“小錢”賺取商家的付費推廣,或者爭取更大的投融資機會,“企業、用戶各取所需,也說不上是誰佔了誰的便宜,誰薅了誰的羊毛。”該人士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