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不了俗事,怎么办?

thristan


面对生活,其实多数人会选择屈服。生活更多的是苟且,所谓的诗和远方,往往都比较理想。

何为“俗事”?

1.随份子。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却往往被成了所谓的黄道吉日。同学家小孩要过满月,同事又说新家乔迁,还有个晚婚剩男兄弟说要娶亲。

2.被相亲。还没准备好长大,却被社会告知已经成人。面对婚姻,往往是父母着急,亲戚全围。被安排相亲便也是常有的事。

3.购房车。毕业三俩年,对象一直没离弃,却被丈母娘要求买房,有车才肯把媳妇取。

4.上名校。整天把自己累成狗,三十来岁已经秃头,先买房车后结婚,有了孩子还得教育,人说起步不能输,关系找了一大堆,票子跟着也受罪,上了名校才对得起。

……

这就是人生,或为俗事。又有几人能看的开?既然不想忍受,为何不来享受呢?





e七朵莲花e


没有实力,只能忍受,因为要活着,要工作,要生活,俗事无法回避,只能尽量开解自己,用最高的效率解决俗事,然后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安抚自己的内心。

如果有物质基础,当然可以超凡脱俗一点,自己有房子,就不用跟房东眼巴巴地说好话,每年为涨租金担惊受怕;自己有存款,就不用为了做销售不停的给客户打电话,在客户不同的态度中颠簸心情。如果有钱上私立学校,就不用给孩子疯狂上不同的补习班进入不同的群。如果有退路,就不会为了看望老人跟老板苦苦哀求。

没有钱,就不能有一颗玻璃心,在生活的滚动和煎熬中,做到对俗事熟视无睹。



门泊千秋雪


何为俗事,时间中的一切日常事物皆为俗事。

俗事、俗人、俗物。

我们一身截然行走于世间,都免不了“俗”。既然一切尘世间的日常事物都是俗事,起居生活都在“俗”字之范畴,那我们作为世间之蜉蝣,谁又能真正“免俗”“脱俗”呢?

但世俗纷纷扰扰,很多人不堪其烦琐,想寻一处“雅”。于是有了看破红尘的出家之人、有了誓要摆脱樊篱的高雅之徒。寻一处清雅之地,修来一份优雅之心。

雅居、雅景、雅人。

实在让我们这些奔波于红尘事的人好生羡慕。

可转念,雅居是否人来住,雅景是否人来赏,雅人是否需生活。

到头来其实谁也摆脱不了一个“俗”字嘛。

就像太极八卦图,阴阳相生,凡事融合、平衡才能长久。

如果摆脱不了俗事的烦扰,何不“雅俗共赏”。知世故而不世故,皆为处世之道。那么同样的,知俗而不俗,是不是也算一种清修呢。

世间纷扰,热闹非常。修行于心,自在异常。




落尽浮华终是梦


尘世喧嚣

纷纷扰扰

甚是嘈杂

道一个承诺

背负一世的枷锁

却以悲歌谢幕

何其毒也

惹遍桃花且负深情

心生厌倦

便全身而退

奈何红线千匝却难断

红尘往事

不可语,不可语

吾生性孤傲内敛

一心向静

不喜热闹

随即隐于苍山

喝茶作诗

饮酒赏花

悠哉悠哉


我亦飘零今无恙


夕阳的时候就回去

路很近,也只剩一点点晚安

但是无法入睡

迟疑着遥天明后的故事

走完一生的路的人有不同模样

我有些孤独的笑叫做慈祥

褶皱的痕蜷伏在脸上、手上

还活在人间的珍贵的

分不清的眼神浑浊或许明亮

风会轻轻路过

再想念几束阳光会带来感动

走在稚鸟飞高的瞬间

便安放下一世行语







琉璃69655187


我觉得大部分忍受不了的宿事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唠叨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的唠叨是别人对你的好的证明。如果是父母的唠叨,年轻时候的我们可能觉得很不耐烦;如果是恋人的唠叨,可能我们会觉得很甜蜜。这就是态度问题。在这里只想说,你先想想为什么会唠叨?有没有因为不同的人对你唠叨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为什么?

2/6

策略(童年篇):

小时候我还是很听话的,这阶段很单纯,就是呆呆地听,时不时点个头。有时候如果影响到我做其他事情(比如:看电视),我就大声说一下,我知道了,你说了很多遍了,一直重复。虽然一般还会补上一两句,不过如果我完成作业了,就会放我看电视。

3/6

策略(初中篇):

反抗。行动:以声音盖声音。(我不是提倡这种做法,只是经历,而且我家庭还是比较民主的)所以,常常我妈唠叨多了,我大声吼一句(不同于上面的,因为音量更多,上面的也不是吼),然后在多说几句,这件事就揭过去了。

4/6

策略(高中篇):

高一高二还是挺好的,高三比较叛逆。无视策略……高三学习比较累,基本上说的是抓住重点,然后其他话就右耳进左耳出,当练听力

5/6

策略(大学篇):

前面阶段的唠叨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学业、别人家的孩子、家务(我妈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我比较懒,高中时候连被单都没自己洗过)、要努力不然长大后巴拉巴拉等等。

而大学主要是:吃饭了没、学人家减什么肥、我不反对你谈恋爱的有合适的就处处看、这么晚还不睡、现在不上课吗(主要是每次打电话第一句总是这句)等等。

大学策略是:耐心听,耐心讲解(比如为什么不用晚自习……),时不时附和一句。主要是这阶段,懂事了,也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了。

6/6

总结:

端正态度,采取合适行动。

其实,小时候可能不懂,觉得烦。不过从初中开始就知道是为我好,可是不会隐藏。


管件搬运工


这个问题我用一首小诗来回答:

秘密藏在心底,

阳光淹没了

眼睛的黯淡

终于,有了信仰

开始怀疑世界

患得患失般疯狂,

寻一片净土

让灵魂休憩

也许就在远方

心伴着躯体

一半完美

一半忧伤……


淡月情怀


能忍则忍,忍一时风平浪静!忍让,并不全代表着就是懦弱,有可能它是一个人有素质的体现。如果真的不能再忍了,那么就无需再忍,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是俗事,那就是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无关,怎么处理都不会影响到大局。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随心而为,如果你够洒脱的话。否则就随波逐流,能装乖就装乖,继续陪着世俗演下去。



诗为心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俗事也是修行。实在不行,把自己当成九重天的某位上仙,下界就为渡个劫,哈哈



小园径香969


怎受不了俗事该怎么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民风,流传至今大多是精粹,但不排除少量的螬粕陋俗陋习。各民族不能以某个民族为中心,而排斥其它民俗民风,这是不公平的,也学不到其它民族的长处。只所以忍受不了,还是态度问题和对其它民族不了解。只要真正了解了其它民族的民俗民风真正的内含美的话,我想你会欣然接受的。因为那是你本民族所没有的文化精粹。怎么办呢?一要深入了解它的内在美,二要在了解的过程中加以适应,久而久之你就爱上了。三要身体力行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享中受其它民族民俗民风的美,乐在其中。你就不会排斥与烦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