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能:隘口镇屯堡村里的“能行”书记

秀山网讯 在隘口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村叫屯堡村,两年前市商务委扶贫集团派驻隘口镇屯堡村第一书记李行能来到这里后,他牢记初心使命,服从组织安排,带着感情扶贫,事事秉着“我能行”的态度,在屯堡的这片土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李行能:隘口镇屯堡村里的“能行”书记

李行能了解黄精育苗情况。全媒体记者 方倩 摄

战“疫”我能行

“杨文武啊,你好久到的?到了就直接开工了吗?可以可以,要得,有什么事情就给我打电话。”记者见到李行能时,他正在给外出务工的村民杨文武打电话,询问他的相关情况。随着复工复产,眼下,屯堡村在外务工的人员已陆陆续续返程,作为第一书记的李行能,在给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好健康证明,保证他们能够正常外出后,每天还要担心的事情是已外出的人员是否已经安全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是否已经正常开工。“李书记,我到了,请村里放心。”在收到村里建卡贫困户杨通生主动发来的短信后,悬在李行能心中的又一颗石头落了地。

李行能:隘口镇屯堡村里的“能行”书记

问候外出务工村民工作情况。 全媒体记者 方倩 摄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行能就和驻村工作队开始奔波在战“疫”一线,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他们从早到晚,起早贪黑每家每户的进行摸底排查、检测宣传,与镇村干部一道,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目前全村无一确诊和疑似病例,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也在逐渐恢复正常秩序。

“现在我们抓防疫工作,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镇上要求,实施动态监测,每天进行走访,实时掌握情况。”李行能说。

战贫 我能行

春天是焕发生机的季节,在屯堡村的茶叶基地里,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春耕景象。“现在非常适合锄草施肥,按照这个进度,大概半个月,我们的茶叶、油茶管护就能完成了。”李行能说。

李行能:隘口镇屯堡村里的“能行”书记

村民正在管护茶叶。 全媒体记者 方倩 摄

为解决屯堡村集体经济空心化的难题,两年前,才来到屯堡村的李行能通过两个月的走访,论证,反复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屯堡村产业发展规划》。面临资金短缺、销售困难的发展瓶颈,他带领村支一班人主动想办法、谋出路,多次到市、县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沟通汇报,北上沈阳、南下广州,积极争取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最终落实600余万元项目资金。他带领村民按照“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发展茶叶1444亩,油茶1020亩,吴茱萸套种黄精300亩,帮助村民实现务工增收265余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屯堡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现状。

“2月17号开工,有时间就来做点。疫情对我们这点影响不大。一有空我就会来务工,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块。”在茶叶基地务工的屯堡村建卡贫困户龙俊娥告诉记者,村里的防控做得好,而且村里本身就有产业,对于她来说,疫情对于她们影响并不大。

为了保证疫情下不出现贫困人员返贫的情况,李行能还积极走访,动员能够务工的人员到村上的产业基地,镇上的电商产业园以及县工业园区务工,同时,他们还将对村里的建卡贫困户进行摸排,如有实际困难的,将利用市商务委扶贫集团,点对点的来进行帮扶,以确保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做屯堡的兵 我能行

岩桑坪组海拔高达1100米,是屯堡村最高也是最偏远的地方。组里除了一户留守老人,就只有66岁的低保户唐永禄和其还在上学的女儿居住。因为身体残疾,唐永禄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这些年来,基本生活物资都靠村里送。2月16日,天气格外寒冷,隘口镇的高海拔地区都下起了雪。又到了给唐永禄送物资的时候,受疫情影响,镇上猪肉都卖完了,李行能把村委会冰箱里的“存货”全部翻了出来,又采购了粮油米面,给唐永禄家送了去。

“这辈子当兵没当够,我还要继续做屯堡村的兵”,2年来,李行能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间。他坚持每月走访建卡贫困户2次以上,及时了解掌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

李行能:隘口镇屯堡村里的“能行”书记

屯堡村产业。全媒体记者 方倩 摄

2018年,李行能还积极争取资金成立了重庆市秀山县隘口镇扶贫济困慈善信托,目前,该信托资金池达到200余万元,主要用于支助隘口镇产业发展、教育和贫困群众。2019年牵线搭桥“度小满金融科技公司”为隘口镇33户发展内生动力强的困难群众发放公益扶贫贷款324万余元。“2019年的时候,由李书记介绍的度小满给我贷款,它是3年无息循环贷款,有效的减轻了资金的周转和还款压力。我顺利贷了10万块钱用于扩大基地。”致富带头人叶茂说,目前他已经完成了120亩的银花和黄精的套种。带动务工人员20余名,建卡贫困户6名。

两年任期已满,本可以回到主城的李行能却主动留了下来,他说,屯堡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正是它成长的阶段,自己舍不得离开,也不能离开,他要和屯堡共成长。看着村里老百姓从最开始的不信任和怀疑,到现在一声热情的“李书记,你来了。”,他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全媒体记者 彭璐 方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