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在还有人种粽叶吗?

小潘的日常vlog


还有大半个月就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在我们这里是重视的,那天非常的热闹,有划龙船活动,而且我们家家都都会煲些粽子,粽子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不知道大家有听说过肇庆裹蒸粽没?在我们这一带是非常出名的。我们一直都尊随这过去的传统,每年端午节都会煲粽子。



在我们这里,常用的粽子大概有两种,一种叫芒叶,另外一种叫冬叶,每年我们都会煲两次粽子,一次是在端午节的时候煲的,大家多数都是用芒叶来煲的,另外一次是在过年的时候煲的,用的是冬叶。


那么现在农村还有人种粽叶吗?在我这里,只有冬叶有人种植的,而芒叶暂时没有见到有人种植,山上野生的芒叶非常多,因为芒叶生命力顽强,生长速度特别快,可以说在农村满山都是芒叶,根本不用人工种植,由于太多,我们自己也用不完,每到端午节前我们都会上山采摘回来拿到农村集市卖,可以让我们农民增加一份收入。

另外一种叫冬叶的,在我们农村,还是有很多人种植的,这种粽叶野生的很少,都是靠我们人工种植的,在过年时我们都是用这种粽叶多,而且需要量非常的大,过年时需要很多粽子来送礼。



所以,农村现在还是有很多农民有种植这种冬叶的。但是种植的量不多,主要是自用为主。因为我们春节和端午节的时候会包粽子。同时 种植粽叶是不用怎么打理的。偶尔除一下草和洒一些草木灰和家禽粪便就可以了。下了肥的棕叶长的比较大片和漂亮。如果哪年我们种植的棕叶丰收,还可以摘点去大街上摆卖,一般是论斤来卖的,如果质量好的棕叶还可以卖到四五元一斤。


你们村里还有人种植粽叶吗?你们煲粽子是用哪种叶子的呢?欢迎留言,交流。


三农天地


答案当然是有。毕竟端午节是我们中华的传统节日,每年端午节都会有吃粽子的习俗,如果没有地方种的话肯定供不应求了。我大姨家每年端午节前后都会包很多粽子,因为大姨包的粽子特别好看而且好吃,所以大多数粽子是包来卖的,自然都要种粽叶。不过也分很多种包粽子的叶子。

一.箬叶,俗称粽叶,看起来很像竹叶只是比一般的竹叶要宽,第一次见的时候以为就是一般的竹子,我还问我爸这个竹子怎么这么矮,叶子还这么大。大姨家的粽叶种在屋后的树林旁边,都是有一小片的,不过很好种,一般只要不闹天干的话都不会需要特别大的人力物力去浇灌。不过不能有太多污染的地方,不然粽叶就不好用了,而且清洗起来也会很费劲。这是最常见的粽叶了。


二.晒干的竹笋叶

是出土后嫩竹子的外衣,一般沿径向卷的而且上面有刺毛,晒干前需要处理干净。

先应将竹笋叶向反折成块状或反卷成筒状,然后用细线也沿径系一道以固定其形,完成后,放入锅里加水进行煮,加入勺点猪油煮开后放入冷水浸泡半个小时就可以出水了解开线让叶子展开后仍泡在水中就可以使用了。不过这个家里没有做过,都是来洗干净煮展开后直接就可以包粽子了。


三.芦竹叶.

跟箬叶不一样,摸起来更光滑一点,这种粽叶我家地里种了一些,一般平时都不会去管它,快到要包粽子的时候就去摘下来洗干净就行了,只是这种叶子比较窄,普通大小的粽子需要的叶片数比箬叶要的多点。



吃性不改


粽叶又叫箬叶,在我的老家大山里到处都是,就是每年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农妇阿姨们都会结伴去山里采摘粽叶,也有部分家庭觉得每年都要去山里采摘粽叶觉得麻烦,因此也在自己屋前屋后栽了几颗,这样就不需要进山去采摘了。



很快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一般我们那边都会提前进山准备粽叶,所以阿姨们都会背着背篓进山,采摘的粽叶留一部分给家里,多余的也会拿到历史上去卖,毕竟部分人觉得去深山采摘麻烦,还不如在集市上买点来的轻松,因此每年快到端午节的时候,集市的粽叶销量很不错。



粽子的种类口味多样,有甜咸口味之分,品种就有红豆八宝粽子,蛋黄猪肉粽子,香菇粽子,莲肉粽子,碱水粽子等等,但是不管做什么粽子都离不开粽叶,而且用粽叶包裹的粽子风煮熟后,品尝粽子的时候会发现粽子带有粽叶的清香。



很快又是端午节了,不知道你们那边的人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大家可以在下方评论区互动讨论!


小雏菊姑娘


粽叶,在四川老家都是采芦竹叶包粽子,芦竹很容易成活,随便插一根,就会越发越猛,我哪儿不会特意在培栽芦竹叶

芦竹叶包粽子,颜色翠绿,还特别清香,小时候,都喜欢五月端午节吃粽子,爸爸会包,妈妈不会,妈妈把粽叶捡回来,洗好,并用开水把叶子烫好,把糯米用清水多掏几次,小时候家里穷,粽子里最多放上些绿豆和花生什么的,不像现在人包粽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却没有了从前爸爸包粽子那味道了。十分想念穷时的高兴与热闹。

芦竹喜欢潮湿的土壤,不用特意去栽培,只要在一处插一根,越发越旺,用之不尽,今年一釆,明年又发,是个特别旺长的植物,现代人好多人都不会包粽子了,一般想吃就上街上买点,可街上的粽子还是没有自己动手包的好吃,可这手艺在年青人手里快要失传了,都成了非物质文化了,想吃粽子的年青朋友多学习学习吧😄😄
欢迎讨论加关注🙏🙏


川乡阿萍


粽叶,在我们那里方言称之为“箬叶”,这种东西在农村是很少人种植的,因为在山上是随处可见!

记得我的老家这种粽叶,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翻过了这座山,另外一个山头又是,根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你把它摘了的话,第二年照样会长出来新的。

在我们那里,每到快临近端午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上山去摘,摘来的留一部分给自己包粽子吃,另外一部分就拿到街上去卖,在这期间,通过卖粽叶也可以获得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开支!虽然钱不怎么多,但是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正因为粽叶如此的多,在我们那边几乎是没有人去种植这种东西,也可能是我们那里比较山吧!毕竟农村的经济带动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素味香食


有人种植啊!我家就一直种有粽叶,而我们村其他家庭也基本都有种植。

只是,粽叶不像其它蔬菜和野菜,粽叶虽然看起来不高大,不到1米高,只是不知是属草还是属树。如说属草,它可以几十年都不会死,如说属树,又太矮了,没有一点树的样子。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农民只要以前种植了粽叶,以后就可以一直不用管理,但却年年有粽叶可采摘。

因此,从这来说,如今种植粽叶的就又是不常见了。但并不是说农村就小有粽叶了,而是不必要再多去种植了。像我家种的那片粽叶地,还是九十年代初随着建房子一起种植的。到现在是越发越大,完全不需要额外种植。这下,大家就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小有人再去种植粽叶了吧!

当然,如今随着城市中人,特别是过端午的时候,需要销售大量的粽子,而这商品粽子也还是老原料粽叶包的,那这些粽子加工厂就得大量种植粽叶才能满足需求。所以,从这来讲,农村新种植粽叶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且也更集中。而粽叶的产量也因此而越来越大,才能保证端午粽子的供应。


最后,就是粽叶的种植地方,应选择阴凉潮湿肥沃之处最好;粽叶的品种应选择那些叶片最大的,像叶宽10厘米以上,叶长超过40厘米,这样的大粽叶才能保证一片粽叶包一个粽子出来;种植时间则四季都可以。


湘村小之草


现在农村种这种粽子苗的比较少了,只有及少部分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栽几棵,它的生长速度快,用不到半年就会生长一大片,

现在的年轻人对这样的东西不感兴趣了,有的人还不一定会包粽子,

只有上点岁数的人、或者有传统的人才会去做,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年到了五月端午节我奶奶她都会包一二十斤糯米,因为我妈,婶婶,都不会包。


乡村余生活




农村现在还有人种粽叶吗?有的,我们村那里就有不少人种粽叶。粽叶品种多,一般是芦苇叶、箬叶。但在我的家里,我们用的都是云南柊叶,只要把它的根部种下去后,再施点农家肥,可以长得很好哦,而且不用每年都种,只要有根部,它就可以长出来很多。除此在我们还用那种宽大的竹子叶,不过一般少,主要是不好找,而且它比云南柊叶小很多,不好包。但是竹叶包的粽子比柊叶包的粽子好吃。



现在准备端午节了,市场上也陆陆续续的有粽叶卖了,几块钱一把,一把也才二十几片柊叶。一般在城市里,没有地方种,要包粽子,也只能买了。但是在农村,我们那里很多人种,不用买,如果你家没有,可以问问村里人,如果他们家的多,是可以要的。粽叶也不值什么钱,大家都会给的。我妈种有不少人,就经常有人来要。



而有的粽叶是刚摘回来的,有的则是晒干了,晒干的粽叶可以储存,用的时候再用热水泡软了,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不过用刚摘回来的粽叶包出来的粽子比较香,吃的时候有粽叶的味道。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人们也开始找粽叶包粽子了。让人好期待哦。


壮乡小美


乡居小菜家就是农村的,每一年妈妈都会包几次粽子吃,而且端午节是一定要包粽子的,包粽子所用到的粽叶是柊叶,柊叶跟竹子叶一样也是一年四季都长的,绿绿的;在菜地的一角,妈妈就种有柊叶;而除了柊叶,爸爸也是种有竹子的,也有竹叶可以包粽子,只不过竹叶太小张了,妈妈一般不用竹叶,而是用柊叶包粽子,柊叶大张好包,而且有淡淡的清香,好吃。

跟竹子一样, 柊叶也是喜温暖潮湿气候的,特别好种植,妈妈种的柊叶在菜地的一角,而且那里靠近水渠,又有点树枝遮挡,环境还不错,平时妈妈很少淋水的,有时候太干旱了淋菜才顺便淋水的,而且也不用施肥,家里院子扫地有些落叶、土灰的扫了之后倒到种柊叶的地面那里就可以了,妈妈种的柊叶从开始种到现在,有几十年了,每一年都长得很好,够妈妈包粽子用。

而不止是妈妈种,乡居小菜自己也种的,因为回到乡下生活了,这边的农村没有适合的树叶包粽子,于是今年年初回山区老家拜年的时候,拿一些柊叶过来种了,当时也录制视频了呢,种植也是特别的简单,那么柊叶是怎么种植的呢?

当时我把从老家拿过来的成团的根茎部掰成一个个,每一个根茎底部都有须的,之后在围墙旁边地里开始挖坑,然后放入柊叶根茎再埋上土,留一部分露出地面;因为土壤有些干,之后我又淋了些水;当然了,因为那土壤保水性差,之后我每天傍晚都淋水的,下雨才不淋,这样才能保持土壤比较潮湿的状态,利于柊叶扎根生长。

现在地里的柊叶已经长出小叶来了,不过太小张了,而且又少,今年的端午节是没得用了,不过拜年的时候我也拿了一些柊叶过来洗干净地干水分放在阴凉处自然风干了,到时候拿来泡下水软了就可以拿来包粽子了;而要是拿新鲜的柊叶包粽子的话是要水煮下柊叶过青的才能包,不然太硬了,容易折破露出米粒来的。

要是农村不种柊叶的话,街上是可以买到的,只不过那柊叶价格可是挺贵的,还是自己种更划算,因为种柊叶不用施肥除虫害的,土壤干的话淋下水就行了,而且种的柊叶像竹子一样是越长越多的,收割了之后过段时间又长出来了。


乡居小菜


生长粽叶的竹子,用我们的方言叫拐竹子,而书上叫箬竹。以下儒生将全部用拐竹子这个名字来叙述。

粽叶就是在五月端午节包粽子吃的那两片竹叶子,在儒生长大的地方,山上河边随处可见,并且叶面宽且长。根本不存在咱粽叶,也没有把它当成商品一样去种植。

拐竹子的杆粗的有中指大小,细的也有铅笔大。而细的长出来的粽叶一般比较小,只适合用来做粽子上面的那个盖子。(不过在商场里面看到的粽子,找不到那个带盖子模样的粽子了)而粗杆长出来的粽叶,一般有手掌宽,长度在30CM左右,用来包粽子用一片就可以。

在我们农村,拐竹子喜欢生长在小溪边或者土壤相对肥活的沙地。不喜欢生长在黄土成份多的地方。宽大的粽叶一般在小溪边,而沙地里的粽叶稍微小点。密集的地方粽叶小,宽松的地方粽叶比较大。

而每当快到端午前,总会有人前来我们村里采集粽叶回家包粽子。也通过题主的问题我发现这是一个商机,确实可以去做相应种植。但需要建立相应的销售渠道(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有出售,但找不到自己可以来做的,缺少这方面的能力与资金),否则就像我们农村的粽叶,只能为农村的空气净化做贡献。

粽叶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包装材料,我们在吃粽子时发现其味清香。且对生长环境有要求,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旁边那个村就没有生长的有拐竹子。对于这种清洁环保的材料,希望有人可以销售出去。儒生在此先谢谢为农村朋友增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