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江苏老高考模式下的学长们聊聊即将结束的老高考模式,感受如何呢?

郑极夫


目前大多省份的高考仍然采用的是分科考试,学生在高二分为文科和理科,每一科有六门课程。除了大家都考的语数外,文科生需要考的另外三门是政治、历史、地理,简称文综。理科生需要考物理、化学、生物,简称理综。

为了优化高考招生制度,2014年国发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一场改革也随之而来。

当时盛传的一句话就是,高中不分文理科了!然后,在一片改革春风中,我们迎来了3+3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必考,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任选3门)。

浙江和上海作为新高考改革的“带头大哥”,相继公布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案,两地30多万名考生将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首批高中毕业生。

很快的,这种制度的问题就暴露了。很多考生都选择了简单的地理和生物,而物理和政治却成了备受冷落的科目,不选物理是应为难,不选政治是学生觉得枯燥!

这样下去可不行呀,全国学生都去学地理了,谁去研究科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物理?而且国家也不愿意看到大面积的“偏科”现象,这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于是在听取了广泛建议之后,2018年6月21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在上海举行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结题评审会。

课题组在调研中提出:把“6选3”改为“6选1+2”,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这次的改革,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3+2+1模式。

“3+2+1”模式,总分750,共8种组合: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2”,指“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两个小组合,考生选择其中一个小组合,每门科目120分;

“1”,指在生物、地理和选择小组合以外的两门,共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一门,计90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3+2+1的方案中,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法的可报专业比例达到了99.4%,而且,因为强制规定了物理与历史的二选一,这也就避免考生选择一些不合理的组合。

总的来看,3+2+1的模式相比于3+3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将会是未来我国其他各省份高考改革参考最好的模板。

辽宁确定试行“3+1+2”模式。而在此之前,广东新高考模式也确定为“3+1+2”,也就是说,这两个省份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开始实施新高考,而且采用新高考的省份将逐年增加。

新高考教育模式下,学生的选择变多了,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选择自己擅长或者喜爱的科目,做到扬长避短,方能在高考中取得大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