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解毒丸不是“萬能”去火藥!上火併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說到“上火”,或許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享受美味大餐後、熬夜加班後、又或者跟周圍人發生爭執後,突然出現牙痛、咽喉腫痛、眼睛紅腫、口舌生瘡、小便黃熱、大便秘結,愛美的女孩子們可能臉上起了很多痘痘。

每到這時,在不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便想當然的採取措施:吃點牛黃解毒丸吧!但實際上這些上火的表現裡隱藏各不相同的秘密。

牛黃解毒丸不是“萬能”去火藥!上火併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上火”不簡單,虛實要分清

“上火”這個詞是一個典型的中醫概念,指的就是身體陽氣過盛的一種表現,例如:面紅目赤、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牙痛出血、胸中煩熱、口乾舌燥、口舌生瘡、大便秘結、面部痤瘡。

這些表現看似都是陽氣過盛的表現,實際上卻包含著中醫概念當中的“實火”和“虛火”。

實火,指邪熱熾盛引起的實熱證。但是現代人由於生活習慣,實火證並不多見,往往都是虛火。虛火,多因內傷勞損所致,如久病精氣耗損、勞心過度、縱慾過度等,均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制約失衡,而生內熱。

牛黃解毒丸不是“萬能”去火藥!上火併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如何分別“火”的虛實?簡單來說就是“實火”不見虛證,比如前面所說的“上火”症狀中同時出現2個或2個以上,而又沒有虛弱的表現。而“虛火”除了表現火熱症狀,同時還有虛弱表現,比如腰痠背痛、眼睛乾澀,手足心熱、潮熱盜汗、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等。這在陰虛火旺證中同時可見。這是因為機體陰陽不平衡了,陰氣不足導致相對應陽氣偏盛而出現的火熱上炎。另一種是氣虛內熱證,是因為氣虛氣滯,無力推動並且運行緩慢,而出現“上火”的表現:可能同時伴有乏力倦怠、食慾減退、胃脘脹滿、進食後不易消化,甚至食少反而體胖、下肢冰冷等表現。這類人可能出現越補越上火,老百姓常稱之為“虛不受補”。


去火藥吃不對會越來越嚴重

牛黃解毒丸、黃連上清丸、三黃片、功勞去火片等,是大家經常提起的“萬能”去火藥,這幾種藥的主要作用就是苦寒制火、清熱解毒。用於火熱內盛,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大便燥結。如果我們上火只表現出這幾種症狀,那恭喜您,用藥正確,病很快就可以好了。

但是一部分人一有“上火”的表現就不加分辨的吃上了去火藥,往往這些寒涼的清熱降火藥開始服用還真的挺管用,吃完藥很多症狀可能都暫時消失了,表面上看似是火熱的表現下去了,但是更大的隱患還在後面。停藥以後很可能還會復發,並且越來越嚴重,或者此後身體越來越容易上火,再或者是反覆上火反覆服用去火藥後出現更多的身體不適。

牛黃解毒丸不是“萬能”去火藥!上火併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這是因為這些人的“上火”不是實火,而是“虛火”,不適合服用苦寒的“去火藥”。“虛火”本身臟腑功能氣血陰陽失衡,此時寒涼藥物進入身體會進一步損傷脾胃的功能,使原本的失衡的身體雪上加霜。一旦脾胃因寒涼損傷,上下氣機運轉失衡,上焦的火向上燃燒劇烈,而下焦本該燃燒的生命之火卻越來越弱,陰陽不相交通,造成上焦火,下焦寒,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熱下寒”的形成原因。取類比象,我們用柴火燒水鍋舉例,正常狀態下火在下燒水而轉化成水蒸氣。而病態時,火不斷燃燒向上,水在下無法被加熱,二者永遠無法相交,只會越來越難糾正。

因此,如果出現了“上火”的症狀,我們需要再進一步分辨是陰虛還是氣虛,陰虛火旺治療時應以生津養血、滋陰降火為原則。氣虛內熱者治療時應以補虛調中,兼清內熱為原則。如果病情複雜,那就需要進一步細分是哪個臟腑虛弱引起的上火表現,這種情況服用“牛黃類”的去火藥就是不對的,而需要專業醫生幫您判斷診治。


生活中如何避免“上火”

喝水少、熬夜頻、飲食不規律、常吃生冷、油膩、煎炸和辛辣食品等生活習慣都有可能引起上火,所以避免上火就要在這些方面做文章了。

1、改善生活習慣。

早睡覺,少熬夜,勞逸結合。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調節能力下降,睡眠本身就是機體自我修復的過程,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是必要的。如果年輕人有一段時間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那我們最好保證在一天當中的子時和午時休息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子午覺”,其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說明睡眠與醒寤是陰陽消長的結果:陰氣盛則入眠,陽氣旺則醒來。子時是晚11點至凌晨1點,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在這個時候休息,最能養陰,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質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時是中午11時至下午1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這時候的小憩可以調養陽氣。陰陽平衡了,自然可以遠離“上火”。

飲食清淡,忌生冷、油膩、煎炸和辛辣食品。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也就是說,後天的氣血津液都有賴於脾胃運化功能。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多愛生冷、油膩、煎炸和辛辣食物,這些油膩煎炸食物會增加胃腸道負擔,生冷辛辣食物會減低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這類食物過多會使無法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變成廢棄物,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病理產物”——痰溼瘀血等,病理產物日久化熱就可能出現“上火”的表現。尤其是在秋冬季,天氣逐漸乾燥,飲食不當更容易上火。所以我們平時需要多注意飲食習慣,減少“上火”的發生。

適當做些有氧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通過排汗達到排除身體毒素的作用。我們經常看到一類病人平時很少運動,很少出汗,來看病時總是形容自己心裡燒了一團火,就認為自己是“上火”了,但實際上是因為不出汗而導致身體像“燜燒鍋”一樣,內外氣血津液不通所致的鬱熱,其實這類病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適量運動、適當出汗,內外氣機通暢了,自然就可以達到“去火”的效果了。

2、調暢情志,平和的心態也是“滅火”良劑。

平時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生氣後情緒激動、亢奮、面紅目赤、頭暈耳鳴,甚至可能第二天一覺醒來出現牙齦腫痛、口舌生瘡,這些都是“上火”的症狀。中醫認為,怒傷肝,大怒則氣機逆亂,上衝於腦,容易出現諸多“上火”的表現。這時我們可以喝一杯白水,放一曲舒緩的輕音樂,閉上眼睛,慢慢梳理思緒,心情平靜了,也許不舒服的感覺就緩解了。因此,保持平和的心態也是“滅火”良劑。

3、自我保健小竅門:揉腹法。

要想有個好身體,保持胃腸功能正常很重要,而揉腹就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揉腹,範圍可從大到小。該方法能夠增加胃腸道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方法二:以肚臍為中心,從腹部周圍向中心推揉,可以分別從不同的方向從外向內,左右對稱同時推揉。推揉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受到有的地方發涼,或伴硬結,這說明相應的部位經絡有淤堵,“上火”症狀可能因此而產生。

如果以上您都做到了,而“上火”症狀仍然未見改善,建議儘早就醫。這可能是您身體的氣血陰陽已經失衡,並且無法自我恢復了,而需要用藥物來糾正,以恢復陰陽的動態平和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