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当枯黑的枝条上爆出新芽,当樱桃花盛开,当夕阳的色彩开始像油画,当万物都换上了一层明媚的滤镜......南京的春天就真的来了。


冷清日子里那些想念的声音和画面,都又一次在科巷重现。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一个城市的复苏,以菜市场为中心辐射,市井烟火气从长长的队伍里询价砍价开始,向四周蔓延。


和往常一样,我们迷失在早上八九点的科巷。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 时隔一月,遇见活色生香的科巷 /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不只有菜场在演绎「活色生香」,我们以前排过长队的网红店也不能代表科巷。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它的魔力藏在每一家看似平凡的小店里,跟随着时令变换,成了田间到餐桌迁徙的一个中转站。


在这里,可以与心中的乡野生活无限亲近。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绕过科巷菜场,从旁边的小道走进,又是另外一番天地。


眼前的荸荠、茨菇,似乎就能把我们带入深一脚浅一脚的水田挖采现场;而从藕塘里挖出的新藕,一下子让人回到脱鞋玩泥巴采莲蓬的儿时。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拎着新鲜蔬菜的老头老太,在高淳老街豆腐店门口排成一道长长队伍。


不用乘着S9大老远的跑去高淳,也能买到的香干豆腐、嫩豆腐、老豆腐、油炸豆腐......老街那什么的,等疫情结束后再去逛吧!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袁亮宏家的馄饨店门外,小年轻也不甘示弱。


“我妈喜欢吃南京小馄饨,我就喜欢吃他家的广式云吞,每次买个三两斤扔冰箱里囤着吃”,疫情期间一个月没下楼的小王,终于买到了她想念已久的鲜虾蟹籽云吞。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上海老沈熏鱼,似乎又把浓重的年味带回了科巷。


看着一头白发的精致阿姨,拎着一大盒熏鱼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说到科巷的人气,白下切面不能没有姓名。


据说在家宅的时间越长,就厌倦了每日三顿的米饭,面食店的开门成了人们下楼的动力。


不管细面、宽面、还是年糕,偷偷在家变成厨神的人,都能赋予它们n种吃法。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当然,论南京美食,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归到鸭子。


板鸭、烤鸭、盐水鸭......没有一只鸭子,能够逃脱被南京人吃掉的命运。


如果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叙事方式,早晨的科巷,无疑是一个能让人身临其境的生活片。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 没有人能空着手离开科巷 /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即使现在仍未到可以放心堂食的时刻,科巷的从早到晚也是热闹的。


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翻个科巷的牌子,总不会出错。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充满魔力的科巷,总是能有理由让迷茫到不知道吃什么的人满载而归。


在科巷的十几年,老牌牛莊已经让一部分人成为忠粉,并且还有一大部分正在吃「上瘾」的路上。


家里没菜了,比zan只鸭子更高规格的待遇,就是买der酱牛肉回去下酒吃。肉嫩汁鲜,赛过神仙!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哪怕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店,也能用多样的早餐种类留住行人的脚步。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在二师兄疯狂涨价的日子里,肉铺的生意也没有以前好做了。


徐记农家土猪肉的摊子虽然不如以前热闹,可我还是不能拒绝猪肉炒茨菇的诱惑,买它!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切面在科巷好像不愁没市场,重庆切面超市也被面食大军攻陷。


没有皮肚面、老卤面的日子,只能靠自己动手解馋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大行宫复工的上班族,也习惯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全副武装的来科巷溜达一圈。


毕竟,很难在办公楼下吃到称心的早餐。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除去这些承包一日三餐、生活气息浓重的小店,福印板栗、德州扒鸡、草鸡蛋现做蛋糕、小郑酥烧饼、许阿姨糕团......这些丰富了科巷内在的网红店,也让人牵念。


许久不见,可想死你们了。


科巷,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等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我们会相遇在南京的街头巷尾,道一声「好久不见」。


再一起钻进烟火气十足的科巷,用N+1种方式喂饱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