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的良妃,为何死后被康熙称为“辛者库贱妇”?


良妃不光资历最浅,生子也最晚,但她却因受宠幸,位居康熙五妃之一。不过,《清高宗实录》却记载,当年康熙曾骂胤禩是“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康熙既然宠幸良妃,为何却骂她是“辛者库贱妇”呢?

(良妃剧照)

良妃卫氏是辛者库出身,父亲是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

《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曾评价良妃“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还说她“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因此,在康熙十八年,卫氏通过选秀女入侍宫中,并被封为贵人。

康熙二十年,卫氏生下皇八子胤禩,但限于宫中“皇子必须妃以上等级才能养育”的规定,胤禩被康熙指派给当时的四妃之首,地位较高的惠妃代为抚养。

不过,虽然卫氏没有获得抚养权,但她最终还是沾了胤禩的光。

从小,胤禩因为生母出身低微,被众皇子排挤,因此,养成了他好强勤奋的性格。不论学习,还是骑射,他都是众皇子中的佼佼者。康熙很喜欢他,经常让他随驾出巡。

胤禩没有其他皇子的那种傲慢,他待人亲切随和,又颇通世故。所以,他广结善缘,不光皇子多与他相交,朝臣和他的交情也很深厚,这为他赢得了“八贤王”的美名。

胤禩接触政务的年纪也很早。从胤禩13岁时起,康熙便有意将祭祀、出征等事务交托给他。而他在处理政务上,也是能力斐然。康熙对他的表现,一直很满意。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在分封成年皇子时,把年纪最小的他,封为贝勒。

胤禩得康熙疼爱,生母卫氏自然跟着沾光。到康熙三十九年时,卫氏被封为良嫔,不久又晋封为良妃,地位排在四妃之后。

(胤禩剧照)

不过,良妃虽然沾了胤禩的光,却也被胤禩所连累,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由于康熙不满自己所立的太子胤礽,废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而这也让胤禩心思活泛起来,积极参与到储君的争夺之中。

在胤禩看来,自己不光贤名在外,能力也很突出。同时,皇子中也有不少人支持他,为他出谋划策。朝中大臣和王亲贵族,也积极地支持他。如此种种,让胤禩觉得,通过努力,是一定能得到康熙认可,被立为太子的。

然而,让胤禩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认为的优点,却恰恰成了康熙最忌讳的地方。当康熙看到胤禩的支持者众多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他的长处,反而心里非常不悦,认为他结党营私,对他大为警惕。

后来,当康熙召集大臣,让大家选举太子。康熙本来是希望大臣们重新提立胤礽为太子。可是大臣们没有这么做,反而联名举荐胤禩。这让康熙非常生气,对大臣们大骂出口。第二年,又对推荐胤禩的大臣们进行追责问罪。康熙这样做,就是想借机狠狠地打击胤禩。

紧接着,胤禩为了讨好康熙,送了他两只海东青。然而当海东青送到时,因为在路途中饱受折腾,海东青变得奄奄一息。这让康熙更加愤怒,大骂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并说出决绝的话:“父子之恩绝矣!”

(康熙剧照)

由此可见,良妃被骂,实在是受到胤禩的连累。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因为这件事是记载在《清圣祖实录》里面的。而这部史料是成书于雍正年间的,很可能当时康熙并没有说过这个话,后来在编辑《清圣祖实录》的时候,被加上去的。

要知道,良妃出生低微,却能被康熙封为“五妃”之一,可见,康熙对她是非常宠爱的。对她那么宠爱,怎么还会骂她呢?

再说了,康熙五十年,卫氏因病去世的时候,康熙不仅为她亲自举行了葬礼,还为她写了悼文。要知道,在后宫诸妃中,也只有惠妃和她,得到了康熙这样的礼遇。

既然如此礼遇,就断然没有骂她的道理。

所以说,这句骂人的话,历史上究竟有没有,确实是存疑的。

(参考史料:《清圣祖实录》《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前段时间有一部挺火的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男主是刘恺威,女主是郑爽。

这部剧将烂大街的三角恋情搬回了清朝,让卫琳琅和纳兰性德谈恋爱,让康熙当了回第三者。康熙要是泉下有知,估计气的诈尸,纳兰性德胆敢和他抢女人,活的不耐烦了嘛?



卫琳琅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她就是康熙的妃子良妃。那么,良妃因为何事惹恼康熙,被其骂作是“辛者库贱妇”?果有此事吗?

良妃在康熙众多嫔妃中,出身算是最低的,因为她出身于辛者库。辛者库通常给我们的印象,是罪犯家属或者犯错宫女赎罪的地方,主要干一些烧火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低贱活。

其实真正的辛者库不是这样,它是包衣的一种,是专门给皇家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机构。良妃的父亲阿布鼐就是辛者库的总管,属正五品官职。



良妃的祖上投降大清之后,因为他们族群人数较少,于是就被编入了辛者库,世代给皇家提供后勤服务。所以辛者库中只有部分是罪籍,大部分还是非罪籍的。

不过,辛者库的地位等级,比之上三旗还是差很多的,所以皇帝选妃一般不从辛者库中选择,但康熙一朝却是个例外,他不仅选出了良妃,还选出了端嫔、宜妃、成妃、德妃,敏妃,定妃等。



康熙对待良妃还是不错的。从下面三件事可以看出来:

一是康熙中期获得妃位资格的只有五人,而良妃便是其中之一,这对于出身低微的良妃来说实属不易。

二是良妃死后,康熙亲自出席了葬礼。这是很不多见的,因为皇帝嫔妃众多,一般的嫔妃葬礼他根本不会参加。

三是康熙对良妃儿子八阿哥相当不错,在八阿哥年仅十七岁的时候,就封他做了贝勒。还对其委以重任,让他负责管理内务府。



既然康熙如此优待良妃,怕是不会骂良妃“辛者库贱妇的”,这与常理不符,那么“辛者库贱妇”这话从何而来呢?

这句话出自《清圣祖实录》,这是雍正命人编撰的当代史。雍正继位之初,皇位合法性广受质疑,雍正恰好利用这本书为自己造势,不利于己的一一更改,有力于已的大书特书。



雍正是个睚眦必报的人,难保他不会利用《清圣祖实录》这个工具,打击报复政敌。他最大的政敌是谁?八阿哥无疑。

骂一个人最狠的,便是骂这个人的亲娘,雍正这是借康熙之口,骂良妃“辛者库贱妇”,就等于骂八阿哥是贱种啊!

雍正恨八阿哥,恨到了骨子里!


一半秋色


康熙五妃,确切的说是康熙四妃(惠宜徳荣四妃)这四位妃子是康熙年间地位较高的妃子,如四妃之首的惠妃。

在《清史稿·列传-后妃》中说道: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皇后妹。子一,胤䄉。女一,殇。惠妃,纳喇氏。子二:承庆,殇;允禔。

(惠妃)

相反的是良妃,作为五妃之一,为何记载的是康熙四妃。

最主要的是她在几位妃子当中资历是最低的,出身是辛者库也不是很好。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就说:"内管领,即辛者库;辛者库,即管领。"

就是包衣组织。与四妃相比,实力悬殊,从开头就已经输了。

(良妃)

但是良妃成为了清朝第一个出身为辛者库得到封妃位的后妃,可见皇帝对她还是宠爱有加啊,但是这个疼爱值并不是很高啊,在康熙十二年二月生的皇子,这个时间生的有点晚,直到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才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

相隔的时间也是蛮久的,通常来讲,大多妃子生下孩子不久就可以册封的,具体原因恐怕只有康熙本人才知道吧。

(康熙)

在《清圣祖实录》中记载过良妃“辛者库贱妇”的说法,不仅没有看见康熙帝本人亲自所写,而且康熙朝文献没有任何记载,所以这句话有没有说过,还有一定的疑惑。

有说法的是当时废太子之时,良妃的儿子皇八子胤禩被众大臣拥立为太子,令其父皇对其感到一丝厌恶。 两年后康熙五十三年,“毙鹰事件” 的发生对八阿哥可谓影响巨大。

(八阿哥)

康熙帝在前往热河巡视,本来应该是八阿哥在旁边随行,恰就恰在那天是生母良妃的祭日,就去探望了他的生母,没有亲自去告诉康熙,而是自己独自前往,让身边的人去康熙那里说明白。

后来派人送了两只鹰给康熙,原先好好的,但是在康熙手里已经是死了的,这让他大发雷霆,认为这是阴险的诅咒,立马召集其他皇子,责备八阿哥是辛者库贱妇所生。

大概是太过于生气而说出来的气话而已。 若是当时的鹰还是活生生的,是不是就没有辛者库贱妇的说法呢?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在康熙皇帝人数众多的后宫之中,确实有着良妃这样一位妃子,她出身不高,虽然位列康熙五妃之一,确是康熙五妃(另外四妃为:惠妃纳喇氏、宜妃郭洛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中资历最浅、生于皇子最晚的妃子。值得一提的是,良妃卫氏是清朝首个出身辛者库而得封妃位的后妃。这在讲究门第出身的清朝后妃之中无疑是非常低微的出身了。虽然卫氏出身低微,侍奉康熙皇帝时间又晚,但是这并不妨碍良妃成为康熙中期最为受宠的嫔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深受皇恩的嫔妃,确在死后被康熙皇帝斥为“辛者库贱妇”。这里面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良妃卫氏其人:

良妃卫氏出身满洲正黄旗,其父为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良妃在康熙前期入宫,具体年份,历史并没有记载,而良妃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在康熙二十年,这一年,卫氏为康熙皇帝生下了一位皇子,这便是康熙皇帝的皇八子,也就是后来在康熙晚年参与了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的八阿哥胤禩。良妃虽然生下皇子,但是由于康熙皇帝子嗣众多,所以良妃并没有因为生育皇子而获得晋升,其仍然是康熙皇帝后宫之中一位没有身份的庶妃,并且因为位分地位,所以根据清朝祖制,是没有资格养育子女的,所以胤禩在生下来之后,便被送到了当时康熙后宫中四妃之首的惠妃纳喇氏那里抚养,所以,胤禩童年的一段时间是在惠妃的膝下成长的,这也是雍正初年,惠妃出宫到胤禩的廉亲王府养老的原因之一。

良妃的庶妃身份直到生子后的的第十九年才得以改变。康熙三十九年,良妃卫氏被康熙皇帝封为良嫔,不久又被单独晋升为妃,这样的情况在康熙一朝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康熙皇帝对于嫔妃的晋升是非常吝啬的,并且康熙皇帝晋升后妃,通常是一批一批的来,这种单独晋升为妃的情况极其罕见,这也说明了康熙皇帝对于这位出身不高的嫔妃的青睐有加。良妃在康熙朝的位分也最终止步于妃位,直到康熙五十年因病去世。

清代辛者库简介:

辛者库一词是根据满语反而而来的词汇,意思是包衣管领下食口粮人,虽然这样的人群地位非常低,但是其实他们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是一群有罪身份的人,实际上最初之时,辛者库人分为原有的辛者库人和缘罪入辛者库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一概认定辛者库人皆是罪籍。而良妃的父亲也并非是戴罪之人,而是管领下人,所谓的管领下人实际上就是包衣的一种,他们和包衣佐领下人一样,为皇室、王公世仆。实际上在清朝后妃之中,也不止良妃的家族是辛者库出身,康熙皇帝的定嫔万琉哈氏也是辛者库包衣出身,她额家族也并非罪臣。而是和良妃母家一样,属于皇家的奴仆。

良妃之子胤禩:

良妃之子爱新觉罗胤禩是康熙皇帝第八子,这个庶出的皇子是曾一度深受康熙皇帝宠爱,康熙皇帝在其年幼之时就就将其带在身边。根据历史记载:康熙三十五年三月,15岁的胤禩两次获选随康熙帝一同出征噶尔丹。扈行的皇子中只有八阿哥随康熙帝御营。除此之外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胤禩封多罗贝勒,是受封的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位。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于这位庶出的皇子是非常重视的。康熙皇帝也似乎有意无意的要历练一下这位非嫡非长的皇子,虽然康熙皇帝从未动过将其立为储君的想法,但是康熙皇帝仍然希望胤禩能够成为未来皇帝的肱骨之臣。但是让康熙皇帝所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这些行为让却给与了胤禩一种想要立其为储君的幻觉,这也间接助长了胤禩的夺嫡之心。为日后胤禩参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埋下了伏笔。

至于所谓的康熙皇帝斥责胤禩为“辛者库贱妇所生”这句话的出处实际上是出自雍正朝编纂的《清圣祖实录》。实际上至于康熙皇帝生前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都有待商榷,这句话极有可能是雍正皇帝在肃清了胤禩一党之后而做出的欲加之罪的说辞,而《清圣祖实录》中,的这句话也极有可能是在雍正继位后由雍正皇帝授意史官而加上去的。其此举的真实意图意在为自己肃清胤禩一党找到合法性。


历史课课代表


这句话应该不是康熙说的。试想,康熙如果明知道良妃是“贱妇”,还让她承欢于枕畔、封之以妃位,那康熙岂不成了“贱夫”。杜撰这句话的,应该是雍正皇帝。原因无它,只因为良妃是八阿哥胤禩的生母,雍正因其子而恶其母,才借康熙之口诋毁对方。

良妃姓卫氏,是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的女儿,她的确出身于辛者库。但需要说明的是,辛者库实际上是一个为皇家提供后勤服务的机构,虽然身份等级不高,但并不是人们想象的低三下四的奴隶组织。康熙之后,有不少皇帝的嫔妃,都是出身辛者库,所以这并不能证明良妃地位低贱。

实际上,这位良妃应该是十分受康熙宠幸的。 《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中说她“美艳冠绝一宫”并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唾液亦含芬芳气”,为人又敦厚贤良,所以康熙对她“宠幸无比”。她在康熙二十年生下了皇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九年册封为嫔,后又被封为妃(封妃年代不可考),康熙五十年去世。 需要注意的是,清代不少的后宫女子,都是在死后被封为妃以示哀荣,而良妃则是康熙年间生前被封为妃子的五人之一。

而良妃死后康熙十分伤心,据康熙的起居注记载,康熙曾在良妃去世一个月后,亲自祭奠这位妃子,这种举动对于皇帝来说,是十分罕见的。

良妃的儿子胤禩精明能干,十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所以被朝臣们称为八贤王,早年很受康熙重视。在太子胤扔第一次被废后,朝臣们举荐胤禩做太子,这让康熙重新审视了这个儿子的能量,并对他十分忌惮,后来康熙为了平衡朝廷内部矛盾,重新复立胤礽为太子,从而断绝了胤禩抢班夺权的梦想。

胤禩虽然从此被康熙疏远,与帝位无缘,但康熙应该不会因为这个,就把自己宠爱的妃子贬斥为“辛者库贱妇”。更何况,关于这句话的记载,出自于《清圣祖实录》,并未见于康熙朝的任何文献,也没有康熙本人的记录。而《清圣祖实录》却是雍正朝编写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把良妃称为“辛者库贱妇”,是雍正杜撰出来的假话,目的就是打击胤禩。

胤禩曾觊觎皇帝宝座,遭到康熙打击之后,有转头支持雍正的胞弟十四阿哥胤禵,和雍正争夺皇位,这就是康熙晚年发生的诸子夺嫡事件。虽然雍正登基后为了稳定朝局,没有马上对八阿哥胤禩下手,但一旦站稳脚跟,就开始严厉打击这位往日的政敌,将他削爵、圈禁,还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猪狗之意),甚至有人认为胤禩最后是被雍正毒死的。

以雍正对胤禩之恨,把良妃诬为“辛者库贱妇”,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飞叨


良妃(?-1711)卫氏,满洲正黄旗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女,清康熙帝妃,康熙二十年(1681)v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题外话,所以老八是属鸡的,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此时实际已经是1701年)册为良嫔,后晋封良妃,康熙五十二年(1713)二月奉安于康熙皇帝帝陵景陵妃园寝。

良妃本身固然是出身于辛者库,但是这是因为良妃母家是清初天聪年间举族投靠满洲之后,因为家族人丁较少被编入辛者库,是一个正常的途径,和因为犯罪被编入辛者库完全不同。因此,辛者库出身和其他包衣佐领出身一样,本身也是皇帝纳妃的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途径,“辛者库贱妇”根本无从说起。

“辛者库贱妇”的出处是《清圣祖实录》,而《实录》编纂于雍正年间,这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雍正帝刻意贬低政敌和硕廉亲王胤禩的母亲的身份,从而起到贬低胤禩的目的。

这句话出于康熙帝亲口所说的真实性大概率是存在问题的。


谈古论金


良妃正黄旗出身不低?不能只看良妃是正黄旗,关键后面还仨字“包衣人”,说全了就是正黄旗下的奴才、下人,同属在旗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能说不是最卑贱的阶层,总有下五旗的包衣比他们更低了那么一点点,而且良妃家族虽属辛者库,但并非罪籍,所以又比某些刑罚罪入的人高了那么一丢丢,仅此而已。 打个比方,“厨子家庭”颇受皇帝抬爱,后宫的良妃和雍正帝的生母乌雅氏的祖上都有过膳房总领的任职记录,良妃的祖宗瑚柱在皇太极的天聪年间投靠后金,可能是菜做的有些心得?反正不久就升职成了膳房总领,瑚柱是正黄旗,索尼也是正黄旗,明珠也是正黄旗,天壤之别,差远了。

瑚柱要是敢以正黄旗包衣的身份和索尼论在旗攀交情,立刻变成肉酱妥妥的,你也配。

康雍乾嘉虽然都有出身辛者库的妃嫔甚至皇后,但后来归后来,论出身确实非常低。

至于“辛者库贱妇”这种骂人的话,其实不是在骂良妃,主要是想借良妃的出身羞辱、谩骂胤禩,目的是骂醒胤禩不要痴心妄想。 康熙帝为何骂得这么狠呢?

这些儿子基本没有省心的,相对省心的孤臣胤禛也不过是藏得比较深而已,九子夺嫡还不如说是八仙过海,神仙妖怪一大堆,打了个昏天黑地,只有胤禛看透了康熙,也看出了皇子们的通病,不孝,而仁孝恰恰是康熙最在意的。

这点很容易理解,自己的爹眼看就被兄弟几个逼疯了,还是没有一个消停的,而胤禛打的都是亲情牌,让老爹在他这里获得了少有的一点点安静,除了胤祉以外,康熙帝去胤禛府邸次数是最多的,其他几个兄弟,康熙基本没去过。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废除太子胤礽,而就在太子被废的第四天,康熙释放了一个错误信号,他让胤禩署理内务府总管事,在这种敏感时期,造成朝堂上下都会错了意,误读了康熙的行为,劝进之言不绝于耳。

“利诱”之下,其他几个皇子就更不安生,首先倒霉的胤禔不但坑了自己,顺便把胤禩也坑了,得知自己夺位无望,转而支持一起长大的的胤禩,老八疑似结党,康熙有所察觉,随便找了个由头将胤禩送议政处审问,同年革去贝勒,胤禔在光荣坑死队友后,因为镇魇太子(另蓄谋刺杀)败露也被幽禁。 康熙因为胤禔的镇魇行为,为自己找到了借口,太子脑子糊涂说不定就是镇魇所致,于是想让满汉大臣给自己个台阶,复立胤礽,没想到满汉大臣一致推举胤禩。

康熙知道幕后是谁操纵,没挑明,只是说:老八阅历不够,前些日子又获罪被查问,而且他生母的家族也太低贱了,你们最好推举别人。

复立胤礽后,太子装了没几天就原形毕露,据《李朝实录》记录,胤礽早就抱怨,古往今来哪有当了40年太子的?所以说,这些儿子不孝啊,让你爹快点死还是禅让给你做皇帝?都不可能的。

孝诚仁皇后是康熙非常看重的嫡皇后,索额图则是她的叔父,索相当然是希望胤礽继位,暗结党羽怂恿胤礽图谋不轨,康熙将其钉在“本朝第一罪人”的耻辱柱上,更是在幽禁中将其活活饿死,这事早在康熙四十二年就已发生,无人警醒,众皇子没有看到朋党之危,只见眼前之利。 几年后,康熙帝为了剪除胤礽党羽,先将步军统领托合齐免职换上隆科多,后将托合齐挫骨扬灰,家属不许收葬,兵部尚书齐世武说是绞立决,其实是被铁钉将四肢和头颅钉在墙壁上而死。

如上种种只是打击结党的行动,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胤禩这一方,包括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温达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打击,或轻或重而已。

这些举措都可以算得上是康熙打击分权的雷霆之击,不只是给太子党看,也是给其他兄弟们看,但是包括胤禩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警醒,在至高无上的权杖前,他们仿似忘却了生死。

本来胤禩颇受喜爱,十七岁就被封为贝勒,这在康熙的子嗣中是绝无仅有的最低年龄,连带着他的母亲良妃卫氏也水涨船高,以相对的“高龄”受封为嫔,可见以前地位之低下。

当初可不是只弘历一个皇孙养在宫里,胤禩的儿子也在,康熙对老八儿子弘旺的疼爱程度远超弘历,这也是爱屋及乌,但是老八这人太不让康熙省心。 康熙培养了他的书法、骑射、从政事务处理能力,甚至让他协理广善库,也就是这个时候,胤禩受到了裕亲王福全的夸赞,这是胤禩的加分点,后又管理工部、理藩院等等,办事干练,厚道仁义,有口皆碑,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开端。

甚至有理由相信,如果胤禩能和胤禛一样会装相的话,皇位必定是胤禩的,可惜操之过急,风头过猛,论支持率能把老爹的风头压过少半吧,当然,也有朋友说是康熙帝治下弊病之多,玄烨本人亦有所感,就需要胤禛这类杀伐果断的继任者大力整饬。各有各的道理,暂时不论。

被胤禔这个猪队友坑了,本来对胤禩的锁拿无关痛痒,康熙泄愤之举而已,没几天也就过去了,胤禩对前内务府总管获罪后的处理,无非是照顾照顾手软了些,这没啥。 因为前内务府总管是康熙钦点的,胤礽也是这么被康熙惯坏的,太子缺钱咋整?康熙有妙招,让胤礽乳母的丈夫凌普管理内务府,胤礽还能缺啥?现在要打击太子党势力了你把人家揪出来要法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胤禩下手轻了些,有所袒护也是为了康熙的老脸,这没什么错。而康熙不过就是借故泄愤罢了,他能把胤禩怎样呢,气消了也就没事了。

要命的是,又窜出来两头猪队友,他们的行为可以称之为胁迫,胤禟、胤禵带着毒药去威胁老爹,动八哥,我俩死这儿,康熙急眼了,抄家伙就上,要不是胤祺跪着薅住了康熙的衣服,胤䄉还好,胤禵是真的要悬,就这最后也是挨了二十大板以儆效尤(后来,康熙又后悔了,所以重用老十四以期化解父子之间的隔阂,并非看中胤禵继位)。

胤禩削爵,不是因为包庇,而是因为张明德“相八阿哥胤禩后必大贵”,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胤禩竟然不向皇帝奏报,显然这是有所图谋,所以把胤禩的贝勒革了,小惩大诫。

皇子们都知道,康熙除了三节和重大庆典等等特殊场合,从不饮酒,九子夺嫡(尤其是胤礽)让身体硬朗的康熙患上了房颤,经外国传教士建议,每天喝一点点葡萄酒,有所缓解,但即便这样皇子们也还是没有放过康熙。 康熙老了,生病难受,自觉孤苦,想起这几个孩子这些年的这些争竞,老泪纵横,特地见了胤禩和胤礽,一切故事,既往不咎,胤禩恢复贝勒爵位。

这下好了,胤禩没事了吧,康熙是真动情的状况下原谅了胤禩。

没门,猪队友还在筹谋,佟国维和马齐面对康熙复立胤礽,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胤礽实在太遭恨了,和关外时期的“太子”褚英有的比,不,褚英和代善的臭毛病加一起也未必能比得上胤礽,努尔哈赤是创业期没工夫管,胤礽则是完全被康熙惯坏了,如果胤礽上台,身为国舅的佟国维都肝颤,大臣们不得让胤礽活活折腾死。

如果让朝臣选举的话,自然都选胤禩,仁义客气好说话,作奸犯科不易死^_^,玩笑。主要是因为大臣们相信胤禩继统不会苛待他们,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康熙帝无法容忍的是,就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帝打算复立太子的时候,他明明已经和重臣们打好招呼,结果康熙的“风声”没人替他传播,比如李光地,皇帝吹了风,他是半个字都没传出去,结果大家还是都选了胤禩,康熙一查,佟国维、马齐是主使,国舅也不行,开缺回家吧。 马齐,康熙三令五申不允许马齐参与推举的一切事宜,但马齐还是我行我素,为胤禩拉票,所以马齐也被整得要死不死,再被启用也是应付差事全无斗志,处理政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反正都你家的事,你爱咋地咋地。

一开始胤禩没有主动行为,康熙尚可原谅,这次虽然也没有抓到把柄,可康熙却看到了真正的危机,封建体制,有君臣无父子,康熙尚在就有人分权,这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康熙帝疼爱胤礽的程度如何?铁瓷般的父子关系。就这,胤礽不过是透过帐子窥视而已,康熙都觉得他要对自己不利,甚至行刺,更何况胤禩这种明目张胆的分权了,主动被动都不行。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康熙帝软硬兼施之下,朝臣全部服软,胤礽被复立为太子,暗潮汹涌,不过两年多,太子再次被废,乱了,这次是彻底乱了。 胤禩是什么时候彻底激起了康熙的怒火呢?毙鹰事件。

康熙帝前往热河视察,正好是胤禩生母良妃卫氏的忌日,胤禩没有全程陪同,自己先去祭奠母亲去了,尽孝道,人之常情,本来没有什么,但是他让太监捎给康熙的鹰却被发现离死不远了,康熙认为这是胤禩诅咒自己,所以叫来了所有随行的皇子宣布,与胤禩恩断义绝。

回京后,康熙帝停了胤禩的俸银俸米,胤禩在康熙的刻意打压之下病倒了,可能是苦肉计、亲情牌,也可能是赌气示威,反正也都没有什么效果,康熙根本不闻不问,之后虽然一切如初原谅了胤禩,但父子之情已经有了不可修复的裂痕,再有朝臣提议立储也不被康熙接纳,反而严加斥责,总之胤禩是彻底的被猪队友们整到沟里去了。 胤禩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至于毙鹰事件是否故意,这就不好说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所谓的康熙五妃之一没有什么可夸耀的,良嫔虽然被封为良妃,但那是康熙看她人眼看要不行了才封的,这是惯例,一辈子连个妃都当不上,胤禩压力山大,他们母子的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呀。

②良妃临死前还留下了仇恨的种子对胤禩说:

“尔父皇以我出身微贱,常指我以责汝。”你父皇因为我的低贱出身,常常借我的低下身份来指责你。

指责什么呢?“胤禩乃辛者库贱妇所出。”话是没错,但太伤人了,无法补救那种。

③胤禩肯定是有野心的,这不用猜,康熙不遗余力的把话说绝,把事做绝,完全断了胤禩继位的念想,胤禩能不恨他么?

综上,即便胤禩真的是有意送过去将死的老鹰也不奇怪,虽然也是没有办法,但此事做的太绝,能达到同样效果的处理方式不是没有,原不必如此恶毒。

至于康熙帝所说“胤禩乃辛者库贱妇所出。”,话虽过分,但也是被逼急了,这种事谁也受不了,后续的雍正帝同样受不了,乾隆帝也快被逼疯了“谁在谈论立储就是挑拨我们父子关系,行同叛国。”

乾隆那几个儿子大家懂的,没一个出类拔萃的,没一个敢明目张胆争储的,即便这样乾隆都能被逼成那副德行,参与九子夺嫡的这些人呢,除了胤禔呆鹅一只,胤礽一只呆鹅以外,其他皇子都有些本事和能量,尤其太子党和八爷党,不但有能量,而且能量很大,康熙能不愁么,只说些过分的话,没有下狠手已经不错了。


古今通史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在位60年,拥有无数的女人,共生下35个儿子,20个女儿,属于高产皇帝,他养得起嘛,倾全国之力养肥他这一大家子,他有三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一位贵妃,其他的妃嫔他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其中妃位中他比较宠爱的有五位,史称五妃,她们分别是:惠妃、宜妃、荣妃、德妃和良妃。


这其中又以良妃卫氏最为特殊,一般能进入到康熙皇帝妃位的大多是高干的女儿,而良妃却出身于地位比较低下的辛者库家庭,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出身辛者库而被晋封妃位的人,良妃生前很受康熙的宠爱,那么为何在她死后被康熙称为“辛者库贱妇”呢?


辛者库是满族八旗之下的一个旗人组织,属于包衣的一种,指的是专门为清廷皇室服务的奴才,里面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犯罪而被罚役为辛者库的,另一类是因为家里人少,被编成半个包衣佐领,所以就成了辛者库人,属于正常的包衣。

良妃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包衣内管领,管理辛者库,也就是相当于皇帝的后勤人员,而且清朝的后宫中有很多人都是辛者库出身,只不过良妃的位份要高些,就连朝中很多的大臣也都是辛者库出身,他们都是正常的包衣籍,这样的出身并不低贱。
另外关于良妃本人的记载,史书上也多是赞美之词,燕北老人就曾在《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中说她“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而且康熙对良妃的态度也不是很差,她生前的位份一直都有晋升,康熙还曾特意单独给她晋升妃位,在她去世后,康熙还亲自出席葬礼,并写了两篇祭文,可见,良妃还是很受康熙宠爱的。

之所以出现良妃是“辛者库贱妇”的说法是因为一本书里面的一段话,良妃也为康熙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康熙后期九子夺嫡时八爷党核心人物的八阿哥胤禩,在雍正即位后为康熙编纂的《清圣祖实录》有这样一段话“康熙五十三年,皇帝巡视热河,本应该在一旁随侍的八阿哥因为祭奠母妃缺席,特意派人送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给康熙,可是这两只鹰送到行宫时已经奄奄一息,康熙大怒,当着众位皇子的面训斥胤禩,其中就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
可见这段话是针对胤禩,而不是针对良妃本人的,在九子夺嫡中,胤禛和胤禩是死对头,后来胤禛获胜成为了雍正皇帝,还将他改名为侮辱性的“阿其那”,并将他幽禁至死,在康熙朝的文献里并没有记载良妃是“辛者库贱妇”。

因此只能推测雍正之所以这样做,是想以此来说明胤禩已经被先帝厌恶,自己处置他也不过是想尽孝罢了,实质上雍正是为了打压以前的竞争对手而有意编排的。






遗产君


良妃,姓卫,是满洲正黄旗,正五品内管领阿布鼐之女,良妃是在康熙前中期获得了五妃之一的称号,也是康熙妃子之中生儿子最晚、资历最浅的的,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死去,年仅50岁。

良妃所生之子是八阿哥,历史上八阿哥和四阿哥有名的夺嫡之争,当时是八阿哥比较得人心,但是因为康熙帝不太喜欢这个儿子,所以直接判他出局了,还说了一句“乃是辛者库贱妇”所生,这等于否定了八阿哥的出身。

如果康熙真的那么不喜欢良妃,那为什么还要封她为妃子呢?先来了解一下辛者库吧。

辛者库,乃是包义管领下的食口粮人也,八旗之下的一个组织——管领,这是一个包衣组织,而绝非是一个专门监管贱奴的机构。良妃虽然出身来自于辛者库,但是也是在满洲旗下,父亲也是正五品官员,所以良妃本身也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之人,也应是一位美丽出众的女子,自身就有让康熙喜欢的地方。

历史上的皇帝一般只会出席太后,皇太妃以及皇后的葬礼,妃子的葬礼是不会参加的。但是良妃的葬礼皇帝却出席了,并且还得到了康熙的两篇祭文。在良妃之前,还没有哪位妃子有此殊荣。可见良妃在康熙心里是有一定地位的。

“辛者库贱妇”这句话主要来源于雍正时期所编纂的《清圣祖实录》,至于康熙帝本人是否有说过,目前无所查,在康熙的文献中没有记载。


生活中的胖子


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有问题。第一,“康熙五妃”这个说法完全没道理;第二,康熙说“辛者库贱妇”是记载在《清圣祖实录》和《雍正汉文上谕》中的毙鹰事件后康熙训斥八阿哥胤禩的话,具体场景下的气话,何况当时究竟有没有说过其实也是存疑的。

(良妃卫氏剧照)

先说说“康熙五妃”,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突然冒出这么个说法。一直以来的说法都是“康熙四妃”,也就是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因为此四人都是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同一批晋封妃位,是康熙后宫除了三任皇后(孝诚仁、孝昭仁、孝懿仁)、两位贵妃(生前为贵妃的悫惠皇贵妃、温僖贵妃)外最早获封妃位的。其他妃子都在她们之后。良妃卫氏虽然是此四妃后第一个晋封妃位的,但实际上相差甚远。她是康熙三十九年晋封良嫔,此后单独升妃位(时间不详,比较大的可能是康熙五十年卫氏病重临终前康熙特别加恩)。但是如果仅此就把她跟前四妃并列成“康熙五妃”的话,也同样可以说“康熙八妃”,因为康熙五十七年又晋封了和妃瓜尔佳氏(死后追谥敦怡皇贵妃)、宣妃博尔济吉特氏、成妃戴佳氏。都是康熙亲封的妃位,为什么这三位不算?

(良妃卫氏剧照)

然后就来说说这“辛者库贱妇”一说。这个出自雍正即位后编写的《清圣祖实录》,说的是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巡幸热河,原本应该随侍在侧的八阿哥胤禩因为要祭奠母亲良妃卫氏二周年而缺席,于是送了两只上好的海东青给康熙,谁知鹰送到康熙行宫已经奄奄一息。康熙因为大怒,召诸皇子齐聚,训斥胤禩,其中就说到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然后列举了胤禩在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过程中如何结党营私,联合大阿哥胤禔谋害废太子胤礽,听信术士张明德之言,欲夺储位。最后说到“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从此胤禩一蹶不振。

(毙鹰事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句“辛者库贱妇”不是直接针对良妃的,而是骂胤禩的。他认为两只死鹰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所以说出这样的话。这句话要分两点看:

首先说明,良妃卫氏确实是出身辛者库比较低贱,康熙愤怒下说出气话也情有可原。良妃卫氏确实是辛者库出身,她是清朝唯一一个出身辛者库而进位妃位的。但要说明的是,良妃卫氏的出身辛者库,并不是曾在辛者库为奴,而是其父为辛者库宫内管领,也就是管理辛者库的官员,属于包衣奴才一类,比起满洲贵族确实低一点,但不是说很卑贱。

再来,这件事其实是存疑的。有如下疑点:

第一,年份不合理。清宫所有资料都显示,良妃卫氏死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所以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巡幸热河时,胤禩应该是祭祀母亲三周年,但这件事却说胤禩是祭祀母亲二周年,本身就很奇怪。

第二,地点不统一。记载这件事的两份材料对毙鹰事件的地点都说的不一样。《清圣祖实录》记载的事康熙前往塞外途中;《雍正汉文上谕》却说是康熙返回京城途中。

第三,人物对不上。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巡幸热河,随驾的皇子是皇十子胤䄉、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允禄、皇十七子允礼。而且是康熙“面谕”就是说没有旨意。但到了《雍正汉文上谕》里雍正在后来下旨训斥胤禩时却说康熙有发过朱批谕旨,并且在皇三子胤祉那里收着。而后来,皇三子胤祉、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又纷纷作证说康熙当年确实训斥过胤禩,于是将训斥内容抄录下来。这就奇怪了,既然有谕旨,又何需让他们三人再抄一份?而且三、五、七三个皇子明明不在当时随驾的皇子中,为什么是他们三个跑出来作证?

(八阿哥胤禩)

以上三点相当可疑。因此我们说,毙鹰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已经很难考证。即使确有此事,康熙也未必说过“辛者库贱妇”这样的话。因为历史上康熙对良妃卫氏是很看重的,由她能够单独晋升妃位就说明了问题。她死后康熙更是亲自前往祭奠,还写下祭文,这不是一般妃子能享有的。所以,很有可能这段所谓康熙训斥胤禩的话是雍正为了打击政敌而伪造的,目的是说明胤禩已经被父亲抛弃,自己处置胤禩不过是遵循父亲的想法罢了。而真相究竟如何,早已不可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