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九疑山上玉琯岩岩石上面刻九疑山的“疑”字为什么少了一笔?

Mark冬冬


麓风轩认为,永州九疑山石刻上的“疑”字,少写一撇,即去掉“矢”箭头,可以有很好的解释:

“矢”本义为羽箭,《说文》解释:“矢,弓弩矢也。从入,象镝栝羽之形。”弓箭是古代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去掉箭头,有“止戈为武”的意思,即希望天下太平,黎民安居乐业之意。


可以从九嶷山的背景说起。“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永州九疑山得名于舜帝之南巡,也是舜帝驾崩之地,《史记·五帝本纪》:

“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故老相传,舜尝登此。”

相传古时舜南巡狩崩于山间,即葬于山前,二妃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来寻觅,溯潇水而上,沿大小紫荆河而下;由于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终未得见。

此后,九嶷山就作为神山,人文景观名播宇内,屈原、司马迁、祭邕、李白、李商隐、何绍基等历代名人骚客登临九疑,为讴歌九疑山留下的大量诗文。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于九嶷山望祀虞舜。历代帝王或遥祭舜帝,或遣官代祭,留下了大是的圣迹仙踪和文物古迹,现留存大量古祭祀碑和古碑刻。

题主所问的“九嶷山”这三个字就题写在玉琯岩岩石右壁,相传为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书,笔力苍劲遒拔,看了很震撼。

当然,笔者这么说,其实也是为“九疑山”三个字找个理由,编点故事而已,其实在古代“疑”字少写一撇是很常见的,我们一一来看:


  • 汉 · 钟繇 · 白骑遂内帖:


  • 晋 · 王羲之 · 乐毅论


  • 唐 · 褚遂良 · 雁塔聖教序


  • 唐 · 颜真卿 · 多宝塔碑


“九疑山”三个字是宋朝时候所写,再来看同时代的书法家的写法,从《

宋 · 赵构 · 养生论卷》(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写法,可见在当时“疑”字少一撇的写法是很正常的啊!


一家之言,欢迎各位读者朋友留言与麓风轩交流。


麓风轩


古代书法家写“疑”字,大多没有那一撇,王羲之写时也没有那一撇,颜真卿写时有一撇,其他书家很少有写撇的。


雅书艺苑


其实有时不必较真,如若严谨,少一笔即错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