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不逢时:你的才华就像人民币,你愿意拿出来,总有人看得到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一蹴而就,也没有什么一夜成名,所有的高手都是百炼成钢。努力很简单,也很实在,它根本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是夸夸其谈,就一个字:干!

一、这个世界不会与你处处为敌

我特别瞧不起那些长吁短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人:如果我早生三十年会怎么样,如果我晚生三十年会怎么样,如果我生在先秦战国又会怎么样,如果我生在美国又会怎么样等,将不如意的罪责全都推给了所处的这个时代,以为换个环境就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只不过,这样的假设往小了说是逃避现实,往大了说是想穿越回去当上帝。

别怪我刻薄!如果马上回到先秦,别说你了,以我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和各种经营理念,再加上对先秦历史的了解,估计统一中国的那个人就不叫嬴政了。换句话说,事后人人全知全能,充当诸葛亮都算委屈了。

再说了,我都不需要假设自己生在先秦、穿越大清,我只需要假设能穿越回到昨天,把六合彩、体彩等彩票号码全买了,瞬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如果我再贪心一点,甚至可以横扫世界股市,瞬间就可以坐上世界首富的宝座。


没有生不逢时:你的才华就像人民币,你愿意拿出来,总有人看得到

没有生不逢时,你只是在无谓抱怨。


二、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最繁华的盛世

在我看来,所有抱怨时代的人,他们已经配不上“怀才”这个词了。因为,他们有大把的精力抱怨,却不去想办法如何让自己的才华与这个时代接轨,这本身就不是有才华的表现。

我们这个时代,是从古到今为止最好的时代,最伟大的盛世,尤其对那些想要展示才华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七八年前,我跟随一位书法家学了几天书法,他感慨地说:“现在学习的成本特别低。”

你可以感叹学不遇孔夫子,但如果你足够努力,愿意学习,你的机会和渠道一定会让孔夫子的七十二个得意门生,甚至孔老先生本人羡慕嫉妒恨,他们没有任何人赶得上你。

拿书法来说,在打印机和印刷机没有发明的时代,想要一睹伟大书法家作品的风采,何等艰难。众所周知,“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连唐太宗都爱不释手的极品,其他凡人想要一睹为快简直是痴人说梦。至于那些王公大臣得一摹本便足以慰平生了,想看真迹,做梦去吧!


没有生不逢时:你的才华就像人民币,你愿意拿出来,总有人看得到

热爱和坚持,方能做成一件事。


如若我们生在那个时代,别说想看看那字长啥样了,可能连作品的包装都见不到。但在这个时代,印刷术高度发达,即便见不到真迹,但一比一的复制品轻而易举就能得到。

每次我去旧书摊,张旭怀素,米芾苏轼,颜筋柳骨,小隶大篆,魏碑石刻,十元一本,想学谁学谁,爱模仿谁模仿谁。今天的我们真是特别幸福,不必像古人一样为了得到一本字帖,可能都要先奋斗半辈子,到手之后又再苦心钻研半辈子,等到略有所悟,已是两鬓斑白。

没错,我们可能遇不到像孔老先生一样的圣人做老师,但没关系,只要你真的热爱学习,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可以进去博览群书。就算你不想去图书馆,在这个信息时代,你还可以通过无所不能的互联网掌握世界。



三、世界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就拿我比较熟悉的文学写作来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和言论也是有充分自由的,至少我经常在论坛上看到一些激烈、尖锐或腐朽的文章,但我们的时代都给予了包容。

并且,现在展示才华的舞台广阔得犹如星辰大海。以前写文章,成功发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想投篇稿件,写好后反复修改,重新抄写后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才能寄出去。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你才能得到是否采用的消息,如果重新投稿,还得再抄一遍。

现在呢,邮件那么方便,复制粘贴或重新打印都可以,方便快捷,老少皆宜。


没有生不逢时:你的才华就像人民币,你愿意拿出来,总有人看得到

舞台是给有准备的人展示才华的。


以前想搞文学,就是靠那几家刊物,全国的文学创作者都在争、在挤。现在有吞天吐地的网络平台,各种网站、公众号等都是畅所欲言的阵地。

没错,现如今的时代已然不同,它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宽容和谅解。有才华的人更加能展示才华,一夜成名,如日中天,变成万众瞩目的全民偶像;没才华的人更加自惭形秽,一声叹息,大浪淘沙,人比人气死人。

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来说,他们生逢其时;而那些在感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才华,他们自以为是的见识只不过是孤芳自赏,自我感觉良好罢了。在这个时代,你都没能把自己的才华拿出来让大家看见,只能说明你真的很没用。

其实,才华一点也不隐蔽,它就像人民币,只要你愿意拿出来,总有人看得到。


没有生不逢时:你的才华就像人民币,你愿意拿出来,总有人看得到

作者:三月楚歌《你的生活需要仪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