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皮牛二为什么没人抓他?

愛宝宝xghbnl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牛二是一个市井小混混,但是可以当街敲诈勒索,没有人敢管他,就算是衙门也奈何不了他,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人设并不是很合理,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杨志卖刀这件故事中,杨志因为丢了花石纲,最后走投无路去卖刀,结果进入了牛二的地盘。牛二是京师有名的落魄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经常在街上撒泼行凶,很多人都觉得牛二是精神病,但是牛二并不是精神病,背后也没有什么背景。那么他为什么可以这么嚣张呢?其实在《水浒传》中像牛二这样的人真的很多,比如鲁智深在相国寺看到菜园子时就遇到了一群泼皮。

有一些地痞实际上只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遇到厉害的人也会被制服,但是像牛二这样当街去勒索的,也是很少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宋代的首都开封的治安情况并不是很好,即使是牛二这样没有背景,没有后台的小混混,也可以在街道上很猖狂。

在宋代的时候武将的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且文官也没有兵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皇帝面前做臣子的,因为言行被皇帝贬职的有很多人,大部分的君臣都会被弹劾,而且牛二做事情也一直在法律的边缘试探,并没有触碰法律,所以官府是想管也管不了,百姓面对这件事情的唯一应对之策,也就是忍气吞声,而且当时的皇帝也很昏庸,官员贪赃腐败,衙役也急呀老百姓,所以更是没有人会管牛二。


o清o风o


《水浒传》中牛二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对故事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尤其是98版《水浒传》电视剧中的牛二更是配角胜过主角。牛二在当时就是一个市井无赖、流氓,人们称之为“无毛大虫”,在街市上横行霸道,众人敢怒不敢言。这样的人难道官府不敢抓、不敢管吗?答案当然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牛二再厉害他也害怕官府。主要原因就是当时上到朝廷,下到地方的官员都非常腐败。就算众人告到官府,以牛二所犯之事也够不成什么大罪,最多就是扰乱社会治安,滋扰民众正常生活这样的罪,关几天,批评教育罚点银子也就没事儿了。

官府腐败是根源,但牛二也不是无能之辈,他能混的风生水起,当然也有自己的本事。他犯事一般不大,但会让人害怕,而且肯定给官府塞了银子,并且可能还和腐败官员的关系很好,所以说即便是众人告牛二他也不害怕。像牛二这种人,进去一次,出来之后欺负人的本事就会涨一截,一来二去就成了“滚刀肉”,所以众人就更加害怕。

如果在太平盛世,官府也公正廉明,牛二这种“屡教不改”之人就会吃亏。但是在宋徽宗那个朝代,奸臣当道,泼皮牛二这种人会很多。其实牛二也是社会上很悲哀的人,碰到像杨志这样的人他也就悲剧了。




梦幻五凤龙江


《水浒传》中杨志卖刀是个重要章节,而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无疑就是这个泼皮牛二。细读原著可以看得出,牛二就是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滚刀肉。在此之前并不是没人抓他,而是多次抓捕,只是他的所作所为还没到关起来的程度,只能是抓起来教育一下又放了。

原来这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做没毛大虫牛二,专在街上撒泼行凶撞闹,连为几头官司,开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满城人见那厮来都躲了。

可见牛二已是几进宫的惯犯,但由于没到判刑的程度,只好抓抓放放,客观上增强了牛二的胆量,也由此便成了人见人躲的状态。

牛二撒泼打浑,非要杨志兑现所卖宝刀杀人不见血的承诺。杨志说可以杀条狗来验证,牛二说不行,你说的是杀人就必须杀人,并且撞到杨志怀里,伸长脖子让杨志杀他。杨志再三忍让直到忍无可忍,举刀便杀了这个无赖。

杨志杀牛二等于是为民除害,从上到下都拍手称快。众人和邻居都为他作证说好话,开封府尹见他是主动自首,便免了他入门杀威棒,暂时收押在监。监狱里的人也不难为杨志,加之牛二是光棍一条,家里也没人来闹事,官府便把这个案子算作斗殴误杀,断了二十脊仗,发送大名府留守司充军。

杨志到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原来就认识杨志,听说了杀死牛二的缘由后,当厅就给杨志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由此才引出了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后事。

杨志卖刀杀牛二这场戏,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波折,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成为一段不朽的佳话。缘由不外是,杨志为民除害,大快人心,所以人们才念念不忘,久传于世。


文化一家人


所谓泼皮,必有“三装”: 一曰本事不大,装出来特有本事;二曰勇气有限,装出来特有勇气;三曰横鼻子竖眼,装出来特别不好惹的样子。

牛二是水浒里一个推动情节发展很典型的人物,此人是个最底层的泼皮,所以他“装”的境界就在第一层,假装特别有本事。

看见杨志卖刀,就想把刀霸占过来,硬抢肯定不行,于是找出杨志的一个破绽来。“你不是说这刀杀人不见血么,来啊,你砍我,你砍我呀”

杨志说,咱们杀条狗来试试吧。这时候,牛二的“老炮儿”脾气上来啦,你说的是杀人,杀狗就不行。

街坊都是好人,可是,街坊人都怕这牛二,谁都不敢向前呀。为什么呢?因为以前都被牛二欺负过,去官府告状吧,人家各种理由不给立案。时间一长,大家虽然都有一肚子怨气,都有一抽屉证据,可告状无门呢。街坊都恨牛二没错,但更怕他。

通常情况下,一个朝代在立国初期,泼皮都是低着头走路的。因为那时候百废待兴,国家法纪是严明的。泼皮敢犯法,立刻就有公门人办他。所以这个时候,泼皮害怕公门。等到了泼皮横着膀子走路的时候,就一定是社风日下了。这个时候,公门人主要是和稀泥混饭吃了。所以泼皮不怕犯事,反倒是普通百姓最怕惹上泼皮,因为一和稀泥,就只能拿银子摆平了。

可是在泼皮牛二气焰高涨的时候,杨志就把他杀了。

其实不是没人抓他,而是他没有犯法,只是耍泼,恶人有恶报,他的下场也算抵得过他的“泼皮”一生了。


海街竹叶


宋朝本质还是农业社会,家里有地的闲散劳动力,或者家里本就没地的人,没有工作机会,就会在社会上闲逛。出现很多泼皮无赖,混混或者叫花胳膊,有点类似香港的古惑仔。叫他杀人他不敢,平时也就是小偷小摸,敲诈勒索。像挑桶大粪到人饭馆门口,要点小钱,混顿吃喝,不给就把大粪泼你门口恶心你。当时律法本就漏洞很多,民众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出事后的选择都是忍受,自己解决,邻居评理,请求宗族宿老出面协调,最后才选择报官。而官府也基本按主官的个人观点判罚。对待这种泼皮无赖,官府也不爱管。

中国古代也很封闭,人们一般也不远走,也十分排外。所以这些没有正经经济来源的人宁愿在乡里胡混,也不会选择外出闯出一片天。除非遭灾,大家一起去逃荒。别看官府对这种泼皮无赖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外来逃荒的流动人口可是重拳出击。于是出现了一个身份――厢军。听着像军队,实际就是一群流民,破产的小手工者。用来维持治安,把守城门啥的。不训练,没薪水。脸上刺字标识身份,又叫配军。其实看水浒,觉得梁山好汉诏安前很厉害,打的好多军队灰头土脸的,其实打的都是这种厢军。根本没战斗力的。梁山诏安以后不受待见,称他们为贼配军。其实就是炮灰。


欢迎炮哥


市井无赖,如果村长丶里长本身是欺善怕恶,就会同流合污。好的风尚,那有无赖泼皮可以肆意妄行。

小鱼小虾也翻不起大风大浪,一般沒有性命交关的恶性案子,任何官员也挣一眼闭一眼。太过了,遇到刚烈汉子一顿教训,也就罢了。

官员抓人也是要抓大的刑事案件,不上不下的民间纠纷,在古代社会也就随波逐流了。


夏雨风


因为剧情不允许。


一身是墨


因为牛二有神秘的力量,和神秘的关系


普通的自然人


名门之后杨志流落东京城,穷得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迫于无奈之下,心生一计,只有把祖传的室刀拿出来卖。但是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却节外生枝。

因为,杨志遇到了东京城大名鼎鼎的泼皮牛二,牛二这个人是典型的的街头混混,职业小流氓,他在市场上靠着自己的厚脸皮,心狠手辣的手段,向商贩们收取保护费。面对他这种大事不敢犯,小事接连不断的行为,衙门也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他最多是节外生枝打几个人,不轻不重的扰乱一下秩序,衙门把他抓进进去之后,过不了几天又要把他放出来,这样完全是浪费行政资源,衙门也很头痛,于是索性就睁只眼闭只眼,任他由他。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牛二更加有持无恐,衙门都不管,商贩们也就都忍气吞声,只有看着牛二在市场上有持无恐仍横行霸道,任意乱来。

在自己的地盘和江湖里,牛二自觉是老大如鱼得水,于是越发的肆无忌惮。当他看到杨志卖刀,于是就各种调戏,消遣杨志又是让杨志试刀,还要杨志杀人,并无理的提出用很少的钱买杨志的刀,完全是一副市井泼皮形象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牛二得寸进尺,不知好歹。杨志彻底被牛二的无懒性为逼急了,在忍无可忍下,于是一刀杀了牛二。

什么是小流氓,牛二就是活脱脱的小流氓,看到牛二欺行霸市,欺弱凌强,欺男霸女的行为,就知道是什么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看到牛二那样子,就知道现代生活中的小混混丑恶嘴脸。


徐国华


宋朝的朝廷昏暗,昏官当道,这些泼皮流氓才会如此放肆。如今,为什么有那么多高铁霸座,为老不尊,抢夺方向盘,熊孩子伤人?和牛二的情况差不多,就是没有一个合理的惩罚和监管制度。

看看新闻里这些事件,有的使用暴力,有的摆事实讲道理,有的报警处理。但是让人满意的结果并不多。就目前的情况看,报警仍然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至于是否能解决问题,就看警察会不会和稀泥了。而遇到什么“龙哥”这样的,果断使用暴力或者逃跑吧,报警怕是来不及了。当下我们只能委曲求全,期待更加合理的政策出台吧。

粤语俗话:好佬怕烂佬,烂佬怕泼妇。。。如果你不能比他凶比他泼,那还是绕着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