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現在的市面上流行大量的短期速成培訓課,像什麼“三個月英語發音母語水平”“一個月速記xxxx單詞”“一週學會xxx”等等。這種“短期速成”的概念迎合了大量消費者“沒時間又需要學習”的需求,因而銷量巨大。

但是學習者們真的能把速成課學習到的內容,轉化成為能被自己隨時調用的長期能力嗎?

可以回想一個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的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經歷:在考試前,集中一兩天時間對某一學科的知識點進行硬背,效果確實是明顯的,能讓你暫時取得不錯的成績。

但有一個必然的結果就是,這些知識,對你來說,只能用於考試。因為你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他們幾乎忘得一乾二淨。

那麼這些短期內提升某種技能的培訓,能達到我們的提升技能的預期嗎?

由此,我們進入今天要討論的問題:短時間內簡單的速成學習,與長時間有難度的學習,它們的學習效果分別如何?想要獲得真正能力提升,我們又該作何努力?


《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一、集中練習的認知偏誤

在我們學習某種技能的時候,通常選擇的方法都是集中式的訓練,因為在一段時間內一心一意地去練習,會讓我們感覺對這項技能掌握得更為牢固。

我曾經在學習網球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感覺自己揮拍動作不標準,就一直練揮拍,練了很久,直到動作標準為止。

在一段時間內反覆做一件事情,直到把它真正的掌握,這是教師、學生、運動員教練、企業培訓人員普遍使用的一種學習方法。我們相信專注的力量會給我們的學習帶來質的改變。

確實,集中練習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就像考試前的“臨時抱佛腳”一樣,讓我們很快就能嚐到學習和訓練帶來的成就感。

這種成功的甜頭,讓我們忽略了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我們通過集中學習和訓練而快速獲得的的知識和技能,以同樣的快速被我們的大腦遺忘掉。

這確實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真問問自己,我們學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相信你很快就會有清晰的答案。

我想大部分人學習的目的都不僅僅是為了在習得這項技能之後,拍個小視頻到朋友圈炫耀一翻吧。

我們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某項新知識和新技能,更是為了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能運用這些知識或技能。

這樣看來,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速度,就只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在快生活節奏的今天,我們把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速度看得很重要。但是卻容易忽略,我們能否真正將習得的知識技能轉化為長期能力。


《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我通過集中練習而達到標準的網球揮拍動作,實際上,在間隔一個月時間再次拿起網球拍的時候,我又忘了。就像曾經往腦子裡硬灌的那些單詞語法一樣。

二、三個有難度的練習方法,讓技能真正提升

在前面的兩篇關於《認知天性》的解讀裡,都有提到:真正的學習是有難度和挑戰的。就算是短期的集中式練習,也並不會特別輕鬆。

如果是想讓知識和技能能被自己真正吸收內化,並且能形成長期的知識儲備,供我們隨時調用的話,那更是難上加難的。

那麼,難道我們就不學習了嗎?

上進的你肯定不同意的。

接下來,我們看看在《認知天性》一書中,作者提到的幾種有難度,但是能將知識技能真正內化吸收並且靈活運用的方法。

1、間隔練習,讓知識儲備更牢固

集中學習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產生短期記憶,如果把學習的時間間隔起來,比如,一週進行一次學習,這樣做會讓學習難度明顯加大,因為時隔一週,再讓大腦去檢索相關記憶的過程會很吃力。

然而,你有所不知的是,這個吃力的檢索過程,恰好是加深鞏固記憶的過程。這個過程比你去重新學習一遍要有效的多。

有一項實驗研究,安排兩組實習醫生,進行外科微手術大的學習,其中一組在一天之內全部學習完了4節課,並進行了實操練習。而另一組則每個星期上只一節課。

一個月後,分別對兩組實習醫生進行測驗。結果是每週學習一節課的那組實習醫生在所有評估環節都明顯優於一天學完4節課的那組。


《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那為什麼間隔練習會更有效呢?

科學實驗表明,我們在向大腦裡去存放新的知識,並且要和已知的知識聯繫起來的時候,記憶的痕跡,也就是大腦中有關新知識的心理表徵,會得到加深。這個過程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時間。

另外,出現一些遺忘後,再對記憶進行檢索的過程,同樣會觸發記憶的鞏固,進一步強化記憶。

間隔練習,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難度大。因此,我們很多人依然會選擇見效快的短期集中訓練。

2、穿插練習,讓記憶更長久

在練習中穿插兩個以上的主題或技能,其效果又如何呢?我們來看另一個實驗研究:

教兩組學生計算4種少見的幾何體的體積(楔形、橢球形、錐球體、以及半椎體),第一組的訓練按照類型分類來,即:先練習解4道楔形的題目,再練習4道橢球形的題目。另一組則把所有的題目混合起來進行解答練習。

練習過後馬上進行測驗,結果是:按類型集中訓練的一組,平均正確率為89%,而混合訓練的一組正確率只有60%。集中訓練的效果顯而易見。

但在一週後的複試中,這一結果卻被顛覆了:按類型訓練的一組正確率陡降到了20%,而混合訓練的一組的正確率卻提升到了63%。


《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從感覺上來講,集中練習要比穿插練習的效果來得快,這就讓老師和學生們都傾向於選擇集中式的練習。

在我們的應試教育中,這種方式被慣用於課堂上。一篇卷子一個知識點的考試,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所以,高考過後的你,還能解出幾道當初手到擒來的應用題呢?

但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採用這種集中練習的方式去學習的話,有可能會白白浪費掉你的金錢和難得的時間。

3、多樣化組合練習、讓知識活學活用

除了容易被遺忘,集中式練習的缺點還表現在:會讓我們越學越死板。

最近的神經成像研究為此提供了科學的證據:集中練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只會動用一個區域,通過對該區域的反覆刺激來增強記憶,這種低難度的重複被大腦編成一個簡單、直白的心理表徵。

而多樣化練習,則會動用大腦的多個區域,區域間的來回轉變,會讓練習的難度加大,因為大腦運行得比較吃力。但是這種練習方式會被大腦成更靈活的心理表徵。這讓我們在今後運用這些知識技能的時候顯得輕而易舉。

運動員在進行訓練的時候,如果一直以集中訓練的方式進行,那等到比賽的時候有可能並不能將所有技能完美結合並展示。

《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同樣,我們集中學習訓練了某一項知識技能之後,有可能它們只是死板地存在於我們的記憶裡,關鍵的時候並不能發揮出來加以應用。就像我們積累的幾萬的單詞量,在遇到老外時,依然不知道如何開口一樣。

把練習多樣化,組合起來進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這一點。在一個丟沙包的遊戲實驗中,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把一群小孩分成兩組,一組固定地站在3米遠的地方進行投擲沙包練習,另一組則不固定距離,讓他們在2米和4米遠的地讓隨意練習。然後讓兩組小孩都站在3米處的固定距離進行檢測。結果是,不固定距離隨意練習的小孩命中率遠遠大於固定在3米處進行練習的那組。

多樣化的練習讓我們的反應更為靈敏,知識技能的掌握也更加牢固。但缺點還是那樣:難度大,見效慢。因此受到大部分學習者的排斥。

三、關於學習的“成長型思維”

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看到,所有真正對技能提升有幫助的學習方法,都是有難度,並且耗時的。所以現在對網絡上的很多短期速成班,是不是應該抱一些懷疑態度呢?

這並不是反對我們去報班學習,而是讓我們在報班前多一些思考:我要學的這項技能,是否能在工作或生活中能馬上用到?我在快速掌握這項技能之後,是否有毅力將練習時間無限延長,直到自己能對它進行靈活運用?

如果不能,那麼你所學習的這項技能,有可能就只是曇花一現,在你的生活裡驚豔片刻,然後悄然離你而去。對個人的成長,能力的提升,並沒有太大意義。

《認知天性》▏短期速成VS長期精通,你會選哪個?

樊登老師說:Keep learning 持續學習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們不能停止學習,但我們更應該進行有效的學習。

以上,希望能給所有熱愛學習的你,提供多一些關於學習的的思維方式。


我是阿休,專注個人成長,做一個有溫度、有深度的職場人。關注我,一起進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