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心語」戰“疫”下網絡教學的角色定位

「師說心語」戰“疫”下網絡教學的角色定位

疫情當前,全國範圍內春季開學延期,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抓緊落實。於是乎,“空中課堂”“十八線主播”等熱詞瞬間爆屏。可轟轟烈烈的網絡教學還沒能正常運轉,“停課不停學”的反對聲又甚囂塵上,一浪高過一浪。


然而,但凡冷靜細思的人應該想象得到,若是真的“停教停學”,讓孩子們繼續放假玩耍,估計不出三天,反對的聲浪會更加鋪天蓋地。那麼該如何作為,才能保障非常時期億萬中小學生接受正常的教育需求呢?非常時期,怎樣定位自己的角色,該是當下每一位與教育相關的人思考的問題。


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說到底,學習還是一件私人化的事兒。即使在當今以班級授課製為主流的模式下,誰也不否認孔老先生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更不用說疫情期間。教師隔空指導的學生居家學習,與學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活動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從教師主導的學生學習活動,轉向了學生個體主導的學習活動。因此筆者以為,教育教學的核心,首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尊重他們對現實的思考:延遲開學,孩子眼前發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生活即教育。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引導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瞭解生活的真相,完善自我並改造社會。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他們需要從當下的戰“疫”中汲取教訓積累經驗、鍛造品格提升能力;需要在這場人類共同的戰疫中去接受洗禮、感同身受;需要學會身處陋室心繫天下,對社會的重大事件有自己的考量和觀點。哪怕有失偏頗,哪怕天真無畏,那也是他們對現實生活主動發出的質疑求索,是多麼珍貴!


2.激發他們對未知的探索: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最主要的是在每個孩子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人發展起源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能夠最充分地顯示和發展他的天賦素質,達到他的年齡可能達到的最卓越的成績。” 非常時期的居家學習,脫離了固有學習軌道的格式化管控,正好給了孩子們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未知領域的時空。學習的實質,在於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過程和個性發展過程。通過各種途徑和載體,孩子們能夠積極探究自己的情感認知;逐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態度;主動探求未知的世界,展示出自己的獨特魅力和特長,最大限度的把個性潛能開發出來。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好教育。


3.鼓勵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學生是千姿百態、生動活潑的,不要企圖將其加工成“標準件”“通用件”。教育的本真不是管理,而是引導、幫助和促進。新課程改革努力推行的小班化制度,以及“走班”制的探索,都是在儘可能鼓勵孩子們的自主能動性,培養他們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激發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頓悟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發現,把所學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東西,生成自己的能力。當下的隔空網絡教學,不正是確保孩子們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自我修正的大好時機嗎?


發揮家長的主導地位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幾乎存在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反覆提倡家校攜手,助力孩子的學習,在這個戰“疫”持續的非常時期,發揮家長的主導地位,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家長可以趁機,加強對生命教育與健康習慣的教育。危機也是契機。通過這次置身其間的親自感受,讓孩子增強對生命珍愛和對自然的敬畏;通過新冠病毒的知識科普,讓孩子瞭解人類歷史長河中與病毒鬥爭的大事件;通過戰疫信息的多角度閱讀與整合,讓孩子科學理解人的健康靠免疫力,免疫力靠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心態。


其次,過程化的陪伴,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個突如其來的加長版春節,給了我們平時求之不得的陪伴孩子的大塊時間。家長完全可以和孩子保持同步的生活作息規律,共同遵守居家學習方案:一起閱讀、一起家務、一起健身、一起遊戲、一起工作和學習等,清晰的製作成一張作息時間表,將閒散生活格式化,規範化。這樣高質量長時間的隔離居家生活,豈不是生命中珍貴的親子時光嗎?家長身體力行的全程陪伴,說不定您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就悄然養成,也說不定正是您孩子彎道超車的絕好時機呢!


再次,賞罰嚴明的監管,做“硬核”家長。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若平時的監管稀裡糊塗、溺愛無度,結果考差了就大發雷霆,責罵雙打,這樣的家庭教育實在叫人無語。所以,提倡家長採用賞罰分明的清明管理,更有利於孩子形成明晰的規則意識,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硬核”家長,沒有居高臨下的嚴厲苛責,只有蹲下身段的共情接納;沒有劈頭蓋臉的理論說教,只有以身作則的言傳身教;永遠給孩子最忠實的支持與幫助,鼓勵他走向一條屬於自己的陽關道,奔往成功的彼岸!


強化教師的服務意識

停課不停學的網絡化教學,不僅對老師的信息技術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還對教師的師風師德建設、教育教學水平、空中課堂駕馭能力等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考量。更重要的是,教師要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強化服務意識,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


1.方法的引領:空中課堂的居家學習,學生離開了教師的直接管控,沒有了師生同處一室面對面的真切氛圍,不得不說,在這種隔屏學習的環境下,教師在精心準備教學視頻的同時,應拿出更多的時間來指導學生自學。或者說,要錄製更多的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視頻,而不是把更多的教學時間用於講解知識點上。全新的教學模式,倒逼我們迅速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憑藉“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師德良知,從激活學生內驅力的層面去嘗試和開發,提供更多適合學生需求的服務。


2.資源的供給: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鋪天蓋地、魚目混雜,面對求知若渴的莘莘學子,尤其需要甄別篩選。所以這階段性的“延時開學期”,如何做好與正式開學的銜接過渡,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上怎樣取捨,是需要學校備課組教師發揮集體的智慧,根據學情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保障學生擁有優質、適度的學習資源,是當前一線教師務必要解決好的關鍵問題。


3.技術的支持:學校統籌做好課程資源供給、技術平臺供給、教學技術工具供給的同時,還應通過在線教育,加強學生居家學習模式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的培訓。儘管在學校教學環境下,教師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但僅僅是輔助手段。然而,空中課堂的網絡教學模式下,網絡技術成了支撐學生居家學習的“硬技術”。教師指導、引導、干預學生學習必須依賴平臺、網絡和各種教學工具。這不僅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對措手不及的孩子居家學習,發出了挑戰。所以,我們每位教師要在自己熟練掌握的基礎上,還要有能順利指導學生居家學習,為孩子們提供信息技術技術支持的能力。


張敏:湖北省雲夢實驗中學教師。湖北省長江讀書節領讀者。獲“全國優秀教師”、“湖北省新銳十佳班主任”、孝感市首屆教壇英才、“市骨幹教師”、“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省“十二五”重點課題“健康課堂”教科研“先進個人”。 手機:13972697040 QQ :9721900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