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员外是什么样的官?有哪些权利?

花生油384


“员外”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常有这个词的出现,这是一个官职,但似乎又不需要上班,因为加了一个“外”字,就成了官员编制以外的一种虚职。实际上最初的员外并不是这样的。

员外在秦汉甚至之前并不存在,直到曹魏末期才出现了这样一个官职,本来当时只有散骑常侍,后来在官员正额之外又加上了员外散骑常侍,可有可无,作为散骑常侍的补充,也是其副职。到了晋朝,员外郎就专门指员外散骑常侍,不过后来很多别的官职也有了员外郎。

隋唐时期员外郎的名额更多,隋唐时期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六部之下还有二十四司,隋文帝就在每个司中都设置了员外郎一职,郎中和员外郎构成了各司的正副长官。

以唐朝为例,各司郎中是从五品上(唐高祖时期:吏部郎中正四品上,各司郎中正五品上);各司员外郎是从六品上(唐高祖时期:吏部员外郎正六品上,诸司员外郎正六品下)。郎中和员外郎之下的属官还有主事、令史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员外郎官职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权力也并不小,是各司的副长官。唐朝初期,吏部掌管文官的考试、任免和调动等事物,吏部的考功员外郎还一度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不过后来唐玄宗觉得这个官职太小,于是让正四品上的礼部侍郎来主持科举考试。以显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从此科举考试有礼部来主持。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在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后的764年做过短暂的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就辞职。而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曾做过员外郎,唐顺宗时期有过一个短暂的“永贞革新”,目的就是改革内政,打击宦官势力以及削藩,其核心成员正是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因此他们又被称为“二王刘柳”,当时刘禹锡与王叔文关系比较好,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不过这场改革却阻力重重,连支持改革的唐顺宗也被宦官逼成了太上皇,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刘禹锡和柳宗元都被贬,柳宗元还为刘禹锡写过一首诗叫做《三赠刘员外》。

唐朝之后的朝代,员外郎仍旧是六部各司的副长官,不过到了明清时期,却又衍生出另一种员外郎,并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也就是真正的员外郎官职反而不怎么设置了,而只是虚职的员外郎大行其道。

卖官一事古已有之,并不是什么大新闻,汉朝、唐朝都有过朝廷卖官的举动。明清时期自然也不例外,这个时期很多乡绅、地主家里比较富裕,就想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高贵一些,于是就捐出一些钱来买官,朝廷通常就让这部分人做员外郎,即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员外。

这个时候的“员外”只能算是一个挂名的闲职,有的需要上班,有的干脆不用上班,但是身份毕竟比从前强,也算是半个官场的人,所以,这个时期很多的有钱人都摇身一变成为员外,社会地位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尚宫女史


在明清的小说还有元曲里面经常会出现员外,比如黄员外,或者李员外,那员外到底是什么呢?员外的全称叫员外郎,我们来看看明清官制里面,这个员外郎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员呢?

我们知道,六部分别是吏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户部,我们就以吏部为例来说明,吏部的主官叫做吏部尚书,从一品,尚书的副手叫侍郎,有左右侍郎两位,从二品。

吏部下面有四司,各司的主官叫做郎中,正五品,郎中的副手就是员外郎了,从五品。员外就是正员之外的官员,最早出现于魏晋的员外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一般是皇帝的顾问,皇帝外出的时候骑马跟从,所以叫散骑常侍。

后来因为需要加增加了员额,新增加的人就叫做后来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就跟散骑常侍来轮班,一起被叫做通直散骑常侍。员外郎最开始出现于隋文帝时期,当时在尚书省的二十四司各增加了一个员外郎,做为各司郎中的副手。

虽然员外郎叫员外,但其实已是定员。我们知道科举制度之后,读书人要入仕就得经过科举,考取功名,后面也出现了一些没有经过科举考试,而是通过捐官成为员外郎,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雍正王朝》里面的李卫。

他也是没有参加科举考虑,而是捐了一个员外郎,后来就任兵部员外郎,再之后就成为了户部郎中,一直做到了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直隶总督、太子少傅,当然李卫这样的例子也是比较少见的。

更多的情况就是捐了个员外郎,并没有真正的去担任,只是相当于捐了个功名,所以这样的人被叫做王员外之类的,但其实,员外这个词最后变成了富豪人家的代名词了,他也不一定有捐员外郎,只是大家都这样称呼,当然这种称呼现在也没有了。


历史简单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问题回答起来很没意思,因为太专业了,大部分人听不懂。

萨沙就尽量说的通俗一些。

员外就是员外郎,是一个古代的官职。

早在东汉的三国时期,就出现了员外散骑常侍,简称员外。

由此,一直到清朝都是有这个官职的。

不过,不同朝代,员外是不同的。

晋朝的员外散骑侍郎,是皇帝的侍从官,地位不高。

隋朝时代,员外升官了,变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的副司长,第二把手。

随后的唐宋元明清,员外大体就是副司长的职位。

明代,员外开始细分。

当时六部是主要的国家政策执行机构,类似于今天的国务院。

六部的每一部 分为4个属部,每属部设员外郎1人,也就是一共24人。

明朝中后期有所增加,但大体是42人。

到了清代,员外制度却有所变化。

明代的员外是执行官员,是有一定实权的。然而,清代的员外为从5品,并不算低,却多为闲职,在朝廷或地方辅助部门做做办公室而已。

大家看过红楼梦,就会记得,贾政最初就是员外郎,皇上还命令他入部学习。

其实,等于皇上赏赐了贾政1个从5品的官职,但知道他没有做官的能力,让他做员外这种闲职。

由于员外的官职不低,又不用做事,所以称为买官的大热门。

但从5品官员的价码并不低,很多时候高达8000两。

所以,能够买得起员外官职的,都是地方的大富豪、大地主。

于是,员外逐步成为民间一种对有钱人的尊称。

其实,购买员外官职的风气,早在明代就有了。

水浒是明代作者写的说,里面其实主要是明代的社会。

大家注意,晁盖、卢俊义都是员外,但他们显然都没有官职,只是地方的有钱人罢了。


萨沙


员外又称员外郎,古代指正额以外的郎官,就是今天所说的“编制外”。

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员外这一称呼所指的对象是不同的。

唐朝前,员外是作为官名存在。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初又置员外散骑侍郎。

南北朝时,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在官名上加员外。如散骑侍郎为员外郎,“入则规谏过失,出则骑马散从”,好象是皇帝顾问,还是个比较高贵的官儿。

隋朝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副职。

唐朝贞观时期之前,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唐开元年间,唐明皇李隆基觉得此官职过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列为六品。

宋朝前期,六部官职中,各有员外郎一名,正七品。后来卖官帽子,卖出去上千个正员之外的“员外郎”,员外郎就逐渐演变成一种对富人的俗称了,它不是官位。如《水浒传》:她“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员外,养做外宅。”有钱人互相见面称员外,老百姓见了有钱人叫员外,天下到处都是员外郎。

明朝以后,员外郎就成为一种虚职或闲职,不再与科举有关,效仿宋朝,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造成了员外等同于富人的错觉。

清代六部中下设不同职能的清吏司,各司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从五品。

到了现代社会,员外这一称呼退出历史了,但仍存在些痕迹,而又说不清。如顾问、调研员、文史馆员、参事之类闲职。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天宁阁



巍然37


过去的人爱看戏,基本上戏里都会有一个员外。员外们都是有钱人,要么特别坏,经常欺负老百姓,要么女儿很漂亮又很天真。中国人的理想,找有漂亮女儿的员外当老丈人。

《西游记》有个高员外,又有钱,女儿又漂亮,结果碰到猪八戒这个猪,真是气死人。

《水浒传》里面的卢俊义卢员外也有钱,人还挺厉害,打架天下第一。卢员外小厮燕青也猛的一摊糊涂。就是他没女儿。

这些员外都是本地的大地主,有地位,有名望。似乎在当官,好像又无所事事。反正就是逍遥自在,让人羡慕嫉妒恨。

员外产生于三国,意思就是外围的官员,候补的。可架不住员外们有钱,三国后期开始,员外们就是正式官员了。名字也高大上了,叫员外散骑常侍,专门陪在皇帝身边。再后来就比较不严肃,叫什么员外将军,员外司马,员外侍郎。你说你要么是员外,要么是将军,连着叫都是什么事儿。

到了隋朝,员外们终于摆脱受歧视的状况,成为国家正式官员。隋朝的尚书省下面是司,各司的正职叫郎中,副职就是员外郎。其后的朝代基本都是如此。这真是员外们的美好时光。

我们现在理解的员外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不知道啥原因,员外又变回三国的地位了,真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估计是朱元璋以前给他一个员外放牛,受了委屈。据说他还偷过员外牛吃,这朱元璋真不地道。

不过员外们虽然没权了,钱和地位却还在那里。一些比较强势的员外比一些地方官员都厉害。所以后来员外就成为那些有钱有势的人的尊称了。


铁马冰河戍轮台


在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员外确实是一个官职,而且官位还挺高。员外,官场上又叫“员外郎”。大概从隋朝开始有了员外郎这一称号。至隋朝创建三省六部制以来,尚书省设立二十四司。各司的次官便是员外郎,也就相当于各司的副主管位置,官级为从五品或六品。也就是说比县令的级别还要大,因此说那时候的员外郎权利和地位还是很高的。


那时候“员外郎”这个官职是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也就是说一些被入取的科举生,由于人员太多,一些没有被分配到正式职位的,于是就给了个候补官员“员外郎”做。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不同官职也出现了变革。所以到了明朝以后员外逐渐成了一种闲职,员外一职也变成了正员以外的官员。不在于由科举产生,员外一职开始慢慢名存实亡。(例如现在的顾问,调研员这类的头衔),权利也逐渐被取缔。


后来员外这一称谓也渐渐与财富挂钩,在当时,只要有钱,肯花银子就可以买到一个员外郎。后来久而久之“员外”一词,也就成了土豪劣绅的代名词。也类似于“地主”这个称号。

比如说《水浒传》里的大财主赵员外,北京大名府的“玉麒麟”卢俊义卢员外等等。地主商人只要有钱有势,就可以花钱捐一个员外郎来当。


历史上大清朝,大家熟悉的名臣李卫当初第一个官职“员外郎”,就是花钱买来的。

所以说“员外”在古代一开始是官场上的一个职位,算是一个官。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对土豪劣绅的一种称谓。


任驰赢天下


员外不就是土豪吗?其实不然员外是个官儿!

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和人员职位划分,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换时期。

“员外”,这个称呼,追溯到过去,它确实是对官职的一种称呼,准确的说应该叫员外郎。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员外,即“官员之外”,也就是说这样的官员是在正式官员编制之外的,是非正式的。既然有正式和非正式,那么,这样的官员是不在编的,是和正规的正官员有着区别的。

员外是古代候补官员制度的产物:因为在政府机构繁杂,人员的进补退休不能完全稳定,当人数过多,人员臃肿的时候,一些没有被分配到正式职位上的人,就成了候补的官员,这也就是员外的前身。正式的官员在薪水等方面的待遇要比员外人员高,但总体来说,员外在初期的时候,是有着一定的权力的。

最初的员外郎不是宗室子弟,就是达官贵族,虽然官为不高,但由于是近侍官,地位十分显赫。后来到了隋朝,隋文帝在二十四司各设置一名员外郎,相当于各司副官,官位可是不小,而且说是“员外”,但实际上却是正职。

它的职位差不多就五品或者六品这样子,比当时的县令从职位上来说,要高很多,应该说,那个时候的员外这个官职级别还是很高的。

随着历代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在明清之后,这样的闲差慢慢地就发生了改变,成了一个空头衔。虽然没有了权力,但是挂名的官职还在,称呼还在,以后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清朝,只要钱足够,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清朝名臣李卫就是花钱捐的兵部员外郎。

当然李卫算是这里面少有的好官,大部分的有钱人捐官是为了笼络一些当地的官员,与他们相互利用,进行权钱交易,或者说去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光宗耀祖,所以员外在民间也开始很普遍。因此,员外也逐渐成了土豪劣绅的代名词,或者是对一些地财主的敬称。

由于老百姓们分不清楚这些财主到底捐官没捐官,久而久之,都以“员外”代称了!


白话历史君


员外员外,员额之外。本意是指编制之外的候补官员,但历朝历代也不尽相同。两晋南北朝时期,编制内官员也有冠以员外称号的例子,隋唐之后逐渐固定为中央所属部委司局级干部,全称员外郎,级别多为五六品,并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

明清后,员外逐渐演化为闲职,不负责具体事务,只在吏部挂名,没有薪水,直到出现缺编的情况才会安排工作,这才算是正式上岗。渐渐的这一所谓的职务被朝廷用来买官卖官,缓解财政压力,因此很多地方乡绅、富贵人家在交了大笔的银子之后成为了员外,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在戏剧小说里经常看到的某某员外。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做过这一职位。比如大名鼎鼎的杜甫杜诗圣,他就是工部员外郎,又号杜工部,不是杜员外。


泰山7001


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这都是在编的干部。

打明以后吧,员外就能花钱捐了,地主豪绅会花钱捐个员外的闲职。这有虚荣心的成分,但主要是有好处,闲职也是官啊,和民就不一样了,生活待遇和社会责任都不一样了,民要苦的多,比如徭役就可以免了,见了官也不用磕头了等等各种福利就可以享受。捐官的到不一定非得去贪污,能花钱捐官的基本都不差钱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