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書 ‖《思想本質》

【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 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你我在這場閱讀盛宴中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關注 頭條號,讀書,為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遇見更大的世界。

一日一書  ‖《思想本質》

圖書:《思想本質》

作者:(美)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年8月

ISBN:9787213067990

【推薦理由】

當代偉大思想家、TED演講人、世界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經典力作;

語言學領域革命性著作,凝聚語言學、認知神經學和進化心理學等多項研究成果;

語言風趣詼諧,故事引人入勝,結論富有洞見。

【內容簡介】一扇進入人類心智的窗戶; 一次針對語言與思想之間的關係深刻的論述; 一些令人信服、生動有趣的例證; 一場思想之本質的探索之旅。

【作家簡介】史蒂芬·平克,出生於加拿大蒙特利爾,1976年取得麥吉爾大學心理學學士學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

1982年―200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任教,並專心研究兒童的語言學習模式,並很終成為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學中心的舵主。1994年,他的《語言本能》一經出版,就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併入選《美國科學家》(American Scientist)評出的20世紀100本很好科學書籍。

2003年,被聘為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2008年―2013年,被授予哈佛學院榮譽教授頭銜。

2004年,當選《時代》雜誌優選100位很有影響力人物。

【精彩書評】

★《思想本質》是史蒂芬·平克繼《語言本能》之後的另一部關於語言與人性的名作。史蒂芬·平克用豐富的證據進一步證實:語言是洞察人類天性之窗。平克教授先通過分析詞語和思想以及周圍環境的關係,向我們揭示了對自我本體的瞭解,以致詞語表達的意義遠勝於我們初的理解。同時,這也是一部為普通讀者而寫的有關語言和認知的科普書籍。作者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對這一主題進行了科學論證,為我們揭示了語言風格的本質。本書的章節安排和敘述方式,給人以深入淺出、如談家常的親切之感 真是讓人愛不釋手! ——胡壯麟 外語學界前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

★與我同年同月出生的史蒂芬·平克教授是我們這一代語言研究工作者的驕傲。作為繼喬姆斯基之後認知科學領域研究語言與心智關係的領軍人物,平克在其可讀性極強的著作中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進入人類心智本性的大門。 ——梅德明 著名語言學家,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

★平克是一顆明星,有他實乃科學界之幸。 ——理查德·道金斯 著名生物學家,暢銷書《自私的基因》作者

★是平克在一個令人生畏的研究主題中引入了迷人和詼諧的風格。這是一本有趣又很有分量的一本書。任何對語言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一讀《思想本質》。 ——羅賓·萊考夫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語言學教授

★這是一本讀起來非常過癮的書,幽默而又妙趣橫生。《思想本質》不但讓平克的同行們受益匪淺,也給大眾上了一堂生動的認知科學課。 ——侯世達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認知科學教授,暢銷書《哥德爾、艾舍爾、巴赫》作者

【圖書目錄】

前言 語言是洞察人類天性之窗

引言語言,表達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思想是思想,語言是語言

是否說了謊,Learned這個詞是關鍵

名字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人為什麼一激動就愛講髒話

你知道我是誰嗎

部分語言與思想

01動詞的奧秘

動詞決定句子的意思

相同的場景,不同的框架

動詞與思想1:內容移動,還是容器狀態改變

動詞與思想2:使其移動,還是使誰擁有它

動詞與思想3: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

第二部分語言與現實

02一個人真的天生有5萬個概念嗎

極端天賦論

激進語用學

語言決定論

03空間、時間和因果關係

物體思維和物質思維

空間思維

時間思維

因果關係思維

04隱喻之隱喻

煞風景論與彌賽亞論

隱喻的重要作用

隱喻的背後

隱喻與心智

第三部分語言與社團

05名為何物

詞的含義棲身何處

新詞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未命名,還是無以為名

引爆流行的神秘力量

第四部分語言與群體

067個電視禁忌語

有語言存在的地方,就有髒話存在

禁忌語擅長捕獲人們的注意力

咒罵語義學

詛咒的5種方式

關於詛咒的利弊權衡

第五部分語言與社會關係

07直截了當地說話不好嗎

會話4準則:數量、質量、方式、關聯

禮貌的邏輯:以請求的方式下達命令

模糊的邏輯:在博弈中受益

人際關係的3種模式:分享、等級、交易

結語逃離心智洞,發現真實人性

譯者後記

【分享薦書】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為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讀書本來不是群體性行為,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里,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慼慼。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啟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薦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為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

一日一書  ‖《思想本質》

歡迎關注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傳統文化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一日一書  ‖《思想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