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臨摹已經很成功了,但是原創還欠缺火候,該怎麼辦?

NL沒良心


原創還欠火候,就好像人缺乏營養一樣,我們看缺什麼元素,缺什麼就補什麼。現舉例說明:如果原創書法作品時間節奏感不足,可臨連綿組合多的古帖,如王獻之《中秋帖》。借鑑補充。

如果原創書法作品筆法變化不豐富,可臨米芾《苕溪詩帖》。借鑑補足。

如果原創古拙味不足,可臨《張遷碑》。借鑑補充。

如果空間構成關係處理不好,可以借鑑其他藝術形式構成的一些方法。

如果原創作品不能很好的表達思想情感,在傳統古帖中去尋找相對應的表現形式。進行變化融合,豐富作品的情感表達。

如果書卷氣不足,多讀古典文學名著,起潛移默化作用。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臨摹已經很成功了,原創還欠火候,怎麼辦?繼續臨摹,同時,不怕挫折的進行創作實踐。


(顏真卿 )

學習書法是很具有挑戰性的系列工程,能夠如題主所說的“臨摹已經很成功了”,著實也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值得大大地慶賀的成績了。

臨摹,是學習書法和繪畫的基本步驟,也是從沒有規律到有了規律,沒有技巧到有了技巧。可以說是已經掌握寫字的基本規律和技巧了。已經可以把書法的基本元素,可以把單個的字成功的寫出來了。

但是,臨摹到了一定水平(已經很成功了)與自如地進行創作,還是有一段較長的路行走。好像是學會一套拳的各個動作,並且看起來已然“很成功了”,但是要能夠如行雲流水般打出來,還要經過無數次的操練。這裡說的還是“打出來”,距離有內在功夫的“拳術”就更遠一些。這裡,除了多多的訓練以外,也加上一些參觀學習和觀摩別人的書寫。再加上不斷的參悟,以總結經驗教訓,找出差距和原因。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書法的學習於個人講,我的體會是不亞於建造羅馬城。好在已經在建造這個大工程的程序中有了很好的基礎,繼續努力吧。臨摹,加上不間斷的創作試練。不怕不成功,就一定會成功。(END)

(泊廬筆跡)


錢塘泊廬


書畫之所以要臨摹,就是要慢慢誤透古人的書畫精髓。好多人太缺乏基本功,但臨摹的確實很像,想走出來就有難度了,因為你欠缺基本功,也就很難有自己的風格。所以我覺得你可以用古人的精髓來加深你的基本功,邊學邊悟,相信你會有很大進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