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與勤奮結合 成就今天的李健


天賦與勤奮結合 成就今天的李健

初迷李健老師,始於悠揚的《貝加爾湖畔》,後來就一直注意著他,被他的才華與高情商所折服,他讓我看到了一個男人極致的樣子。他就像發現了一座寶藏一樣,欣喜萬分。一個人看書的時候會靜靜的聽他的歌,總有一種繁花似錦覓安寧,淡水流雲度此生的感覺。

他出生於哈爾濱,父親是當地有名的京劇武生,他剛開始跟著父親學藝,翻跟頭壓腿,本來可以子承父業的,但是沒過多久,李健就因為個頭竄的太快被老師建議放棄學習武生了,因為老師認為,如果李健再長高,那學的這些東西就荒廢了。後來在李健上初中的時候,看了一部《路邊吉他隊》的電影從此迷戀上了吉他。那個年代的李家,家中有三個孩子,而且家境並不富裕,但是母親最終還是花費了兩個月的工資為李健買了一把上好的紅棉吉他。母親一直是支持李健唱歌的,直到現在李健寫好了一首曲子,也會先讓母親過目一下,看看曲子怎麼樣。

天賦與勤奮結合 成就今天的李健

在大學裡,他每天花幾個小時練習吉他,還要花大量時間來寫歌學音樂,學習基礎樂理、曲式分析、藝術概論……憑藉刻苦的努力與天賦,李健開始在校園嶄露頭角。畢業後他辭掉了廣電總局的鐵飯碗,和盧庚戌組建了水木年華,5個月後,水木年華憑藉一首《一生有你》拿下多個音樂大獎,一炮而紅。但火紅之後,兩人卻產生了分歧,盧庚戌認為要緊跟潮流,唱流行樂。而李健則說,音樂和生活是一樣的,一個音樂人生活中是什麼態度,那在唱歌時就應該是什麼態度。於是 他自願退出水木年華,這是他的選擇,更是他對音樂信念的堅持。

這其中,有一份不言自明的自信和勇敢。他的音樂個性鮮明,不迎合,不改變,始終保持自己的特色,這也恰恰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點。

單飛後的他租在郊區一個四合院裡,沒什麼經濟來源,生活過得很清苦。就是在這樣一個艱苦的環境下他仍然堅持創作。他的好友高鵬說跟李健相比“從來沒有熱愛過藝術”。一個人窮時還堅持的肯定是熱愛,一個人有條件幹自己的事的時候都不幹,那必然談不上熱愛。

之後他發行了幾張擁有自己音樂風格的專輯。這些音樂伴有古典音樂的影子,充滿詩意的歌詞,聽後讓人平靜、舒緩。我喜歡他對於音樂創作的態度,堅持創作自己所認可的音樂,不為了市場而迷失自我。


天賦與勤奮結合 成就今天的李健

李健擁有的是與生俱來有質感的嗓音,李健的音質和音色根本不需要後期修音,加上賦予靈魂的音樂,就如再聽一位詩人隱隱訴說一樣。李健的出現,也讓流行音樂增添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雖然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卻是最不可缺失的一種。識這位音樂人了被他溫潤的嗓音吸引,繼而被他演唱時眼裡飽含的深情吸引,清澈的一雙眼睛,動情演繹的時候很吸引人,最後被他的學識無意間露出文人的小傲嬌和東北腔深深圈粉,就吃這一掛的。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能夠做到。在體制內工作時他意識到自己開始發胖,於是就開始練啞鈴,盒飯只吃半份,開始自我“改造”。很多人都說,四十多歲的李健依然像個少年。他擁有比常人更高的人生起點,卻不按照大眾墨守陳規的期望去活著,而是始終低調地創作,保持良好的閱讀習慣,堅持健身,過著簡單的生活。即便是走出了校園許多年,李健依然努力讓自己保持一個學生的狀態,靜下心來,滿懷熱情,不拒絕新鮮事物,對外界始終抱有信心與期待。在他身上卻看不到一絲“中年油膩”的氣息。常年堅持健身的李健,釋放出不同於同齡人的活力。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充滿線條的身體,充滿弧度的胸肌,簡直就是行走的西裝架子。娛樂圈裡的“西裝殺”非他莫屬。


天賦與勤奮結合 成就今天的李健

他曾說一個人的容貌三十歲以前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以後是與自我管理有關的。他正是憑藉超強的自我管理能力還能在不惑之年保持挺胸平腹的好身材,而在眉眼之間除了歲月沉澱的自信,還隱約透著一股不肯褪去的純樸與認真。我想這就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吧,青春易逝,可我的青春仍在。

李健的成功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人本是璞玉,後天沒有雕琢,便無法達到化境。而李健老師是如此幸運,與生俱來的安靜,一世溫良的父親,無條件支持他的母親,超乎常人的毅力,對音樂近乎痴迷的熱愛,怎能不成功?事實證明,一個人想做一件事,一切困難都會讓步。

這就是李健,有著高品位的音樂素養,又淡然內斂,有著傲人的才華,又和這個世界保持距離的創作者。堅持遠走,堅持旅行和閱讀,不斷補充對這個世界的體會,說著“孤獨導致幻想,幻想導致創作”的原創音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