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猿类可以有后代吗?

西风r


生殖隔离一直被用于作为划分物种的依据,不同的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马和驴就是两个物种,它可以交配并产生没有生殖能力的骡子,因为骡子没有生殖能力,不能进行自我繁殖,所以马和驴之间仍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人类和类人猿在2000万年前有着共同祖先,再往前推无数年,人类祖先和史前猿类没有生殖隔离,可以相互交配,也可以产生可育后代。然而,随着环境不断变化,人类祖先和史前猿类发展进化,地理屏障使它们无法再见面。当现代人类和现代猿类再见到,相互间的基因差异已经大到无法再进行杂交。

现代,动物学家通过分析人与猿的DNA序列,发现人类拥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类人猿类有24对即48条染色。这种情况下即使能产生子一代,子一代也是47条染色体,单数染色体在产生配子时会有很大麻烦,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会发生紊乱,即使能产生配子,配子正常的概率也仅有1/3。

这跟骡子的产生是一个道理,骡子是由含有64条染色体的公马和含有62条染色体的母驴杂交得来的,杂交得到的骡子含有63个染色体,基本没有生育能力,只有少数母骡可以很艰难地完成繁殖。

无论是猴子还是猿类,它们和人类都不是一个物种。两个物种之间会有生殖隔离,哪怕一方的精细胞和另一方的卵细胞在子宫内相遇,二者也不会受精并产生可育后代,即便能够受精繁育出后代,后代也不具有繁殖能力。

另外,从人类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用人做这类实验也是不可取的,而且在如今的社会也是没有必要的。


科普书阁


不是同一个物种,会有生殖隔离的!如果你有大胆的想法请做好安全措施,小心艾滋!

什么是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但跨物种之间生殖隔离有很多出现之后又消失的情况。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但彼此间没有繁殖障碍。

最后,希望你,咳咳,别有大胆的想法!


阿广带你探索世界


很奇,假设一个男人离开了人类群,独处猿族,猿母后来生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动物。有这种可能,但寿命会极短,不能传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