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最近的由陳數、佟麗婭等明星主演的熱播劇《完美關係》,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無論從職場公關的角度還是在女人事業的角度,都給了觀眾們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氣場全開的獨立公關人衛哲、高冷的斯黛拉,高智商的理智看的是讓人無比過癮,如同大家所講,佟麗婭飾的DL總裁江達琳也完全被幾位精幹的合夥人碾壓。有人說,這部劇前半場看陳數(斯黛拉),中場看高露(舒晴),後半場看黃軒。但仔細看細節,便能在兩位職場女人身上看到了孩子給的印記。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陳數的氣質真的是看一次被征服一次,從外到裡都都透露著現代女性的獨立。劇中斯黛拉整體而言,是一個妥妥的"氣質女總裁"形象。自始至終,斯黛拉的果斷、理智和高冷深深地吸引著我。也相信,她就是每一個女孩子心中最想成為的樣子。但是細而觀之,卻也感覺有幾分壓迫感,即使她內心裡確實也是一位善良的人,盡力去幫助葉東烈就是證明。但是斯黛拉經常也是把自己蹦的太緊了。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她回到家時的樣子。每次剛進家門丈夫崔英俊就趕緊拿拖鞋、並親自給拖鞋換鞋,做飯、按摩、小心翼翼的講話,而斯黛拉也永遠是拉著臉從沒微笑,連對話也是挺不耐煩的,講真之前不知道崔英俊本色時,感覺還挺心疼這個丈夫的。婚變後,終於有一次在斯黛拉和葉東烈吃飯時,提到丈夫,她滿臉微笑的說:"說出來可能你都不信,我從來都沒做過一次飯,他做飯真的特別好吃……"大概這才是第一次感覺到了她的柔情之處,但一直把這種感情放在了心裡。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劇中和斯黛拉並肩作戰的另一位女性卻是另一種風格。高露飾演的舒晴,一顰一笑一舉動都感覺讓人無比的舒服。從第一次看到舒晴出場,到現在最新更新的幾集,感覺都是笑眯眯的暖暖的感覺。尤其是在鏡頭轉到舒晴家裡的時候,她和和兒子的對話每一句都無比有愛。有一個場景,因為小力士奶粉的案子,沈英傑開車來到舒晴樓下,此時舒晴正在家裡,一身居家服坐在沙發上給孩子讀詩,這個畫面真的是暖爆我心啊,完全沒有了平日裡在公司一身正裝的職場女性角色。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斯黛拉和舒晴都是成功的職場女性,但在生活上卻呈現的是兩種不同的風格,我想這大概也是導演想體現的一個點吧。兩人在職場背後的不同,就是舒晴有個快三歲的孩子。我想,舒晴的這種性格孩子所帶給她的力量是分不開的。即使在工作上再不順心,回家看著小小的孩子,心也被融化了,可能心裡很多的結或者不開心,在和孩子講話的過程中也被他們清澈的眸子和呀呀的語言融化了。而斯黛拉在幾次看病時,一生也有意無意的會建議她:"生個孩子吧!"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一樣,孩子不僅僅是維繫家庭和諧的一部分,也更是爸爸媽媽的一個寄託。尤其是對於女人來說,當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生活也便發生了變化。

如同一句話所說:"像突然有了鎧甲,也突然有了軟肋。"

孩子對於女人的意義,遠超於我們自己所以為的。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1.孩子讓女人變得溫暖如玉

智利當代著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有一句名言:

愛是一種無私的奉獻,猶如燦爛充滿朝氣的太陽,給人溫暖、力量和希望。

我的一個大學同學,明叫靜靜,但一點也不名副其實。在上學的時候是個火爆脾氣,一點就著。人屬於那種長得並不好看還有點黑嘿壯壯的感覺,也比較自我,好幾次跟舍友因為晚上幾點關燈的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就是這樣一個女孩,我們曾數落她:"就這性格,以後誰敢取你啊!"

畢業後第二年,有一次和一個共同的朋友去她的城市去逛,順便去看望了剛出月子的靜靜。聊天之中,越發感覺到,這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嗎?講話之中八句不離她娃她老公,一會輕輕地給娃換尿布,一會小心翼翼地給娃餵奶,言談之間,少了很多以前的那種戾氣,說話非要跟你爭個輸贏。而今,更多的是學會了不插話,安靜耐心的傾聽……

我們都感慨於她的變化,除了一個疼愛她的老公,我想更多一部分便來自於孩子了。身邊也有很多朋友,結婚後後口聲聲說要"丁克",結果意外懷孕,也沒見那麼多感慨了,反倒成天成了"催生"的那一個,天天掛在嘴上的都是:"快趁著年輕生一個吧!""生了你就喜歡了,自己的娃咋看都喜歡!"

一個孩子的出生,可以讓一個原本性格急躁的女人變得內心平和而安定,外界再紛雜吵鬧,心裡都有一處想要好好守護的淨土。正是孩子讓我們有機會去表達這份愛,不自覺的語言變輕,開始學著理解,學著體諒,逐漸變成了一個溫暖的人。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2.孩子讓媽媽變得勇敢堅強

不敢說沒有孩子的母親都不堅強,比如《完美關係》中的斯黛拉,一個人去北京看病,一個人去醫院打吊針,一個人面對婚變,但是有孩子的母親會變得比自己想象的更強大。

俗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這句話一點不假。講實話,對於一個年輕女子來說,你是否能想象,在婚姻出現問題之後,你可以瀟灑的走開,一個人帶著孩子討生活?我想,對於沒有孩子的女人們來說,大概談到婚變,總會輕描淡寫又咬牙切齒的說一句:"那有什麼?大不了離婚唄!"但是作為一個媽媽,大都不會。

有時候最勇敢的不是轉身離開,而是在忍耐中更加獨立堅強。

我們總會聽到很多媽媽面對不幸的婚姻時,會嘆息:"唉,離了孩子怎麼辦?"於是一忍再忍。於是,因為孩子,媽媽變得比想象中的自己更堅強。獨自面對丈夫的冷漠,面對婆婆的刁難,面對工作的不易,面對生活的坎坷,一方面把家裡家外料理的井井有條,一方面把孩子照顧的健健康康。原來從不曾想過,一個人竟然能活成一個隊伍!

局外人大概體會不到局中人的處境,對於有些媽媽來說,大概忍耐是唯一的選擇。在身陷囹圇的時候,在無比絕望的時候,也許就是一聲"媽媽",就會讓她們再次起身,迎接生活的磨難,又憧憬美好的明天。只要孩子在,再苦的生活都充滿著希望和力量。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3.孩子讓我們找到歸屬感

人需要有歸屬,身的歸屬可以放在"家"裡,而心的歸屬便是可以為之無悔付出的事業,孩子對於媽媽來講,就是一生的事業。就像漂泊的遊子,無論走多遠心裡有掛念的家就是充實的、踏實的,孩子對於母親亦是如此。

辦公室的妮兒以前是個工作狂,每天加班不到晚上絕對不離開辦公室。毫不誇張地說,每年工作日的二分之一時間裡,單位永遠是她去的最早,走的最晚。週末的日常也是倆字"加班"!自然業務能力也很棒,各種獎勵評優拿到手軟。

直到去年7月份她的女兒出生,等產假回來的時候,就完全變了一種工作方式。每天中午,除非很特殊的情況,她都要趕回五六公里以外的家裡。以前在單位不回的時候,每天吃個飯、散個步、再午個休時間也綽綽有餘,現在匆匆趕回家喂個孩子吃個飯就得趕緊再趕回單位。下午也是一下班就立刻回家了。以前還掙扎的想努力去一個更好的單位,現在也想安安穩穩地呆在這裡,離家近一點。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有一次聊天聊到,我們三個同事都讓她講講養娃心得,她講道:

"以前吧,雖然和老公倆人的生活也挺好的,但大概兩三年也都過成了老夫老妻,沒啥新鮮感了,他也總加班,我回去早了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就只能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工作上。

可自從我女兒出生以後,就突然感覺我心裡有了惦念,時時刻刻腦袋裡都是她的手小臉,哪怕一直看著都看不厭。我不在她會哭的不停,我就特別心疼,所以哪怕每天中午回去看她一眼我也覺得滿足了,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真的很微妙。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陪著她健健康康的長大。"

心有歸屬地的人是幸福的。

《完美關係》: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被孩子治癒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調皮、淘氣會把我們氣的發瘋,恨不得想:當初為啥要生個孩兒來遭這罪!但也不得不承認,很多的時候,在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被孩子溫暖著。實則是,我們一邊看著他們慢慢長大,一邊被他們的純真善良治癒,我們也隨著他們一起在"成長"著。

(本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期待在這裡與你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