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武帝要相信奸臣,而不相信自己的兒子劉據?

紅雨說歷史


漢武帝一面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另一面則是殘忍暴戾的專制魔王。他不是一個仁慈的君主,即便是他所信任的人,也很容易失去其信任。特別到了晚年,漢武帝更是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處決兩個女兒,逼死皇后衛子夫,逼反兒子劉據。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漢武帝為什麼會冷酷到這般地步呢?

第一,晚年的漢武帝性情大變

漢武帝的一生建立赫赫武功,開疆拓土,功業前無古人。他建立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帝國,所有人都臣服在他腳下。他擁有人世間無限的權力,沒有人可以跟他對抗,但有一點他卻不能不防,就是防備別人以超自然的鬼神力量來陷害他。

到漢武帝晚年,發生兩件事,令他性情大變。

第一件事:公元前92年,發生了一起離奇的事情。某日,漢武帝正在建章宮,突然看到有一名男子帶著一把劍走入中龍華門,他意識到此人有問題,便派人前去捉拿,這名男子轉身就逃,沒能抓住。第二件事:不久後,他做了一個夢,夢到數千小人木偶,持著武器攻擊他。他驚醒了,嚇出一身冷汗,更加認為有人以巫蠱術加害於自己。

這兩件事對漢武帝影響極大。其一,刺客竟然可以攜劍入宮,而後又逃之夭夭。這說明指使刺客的人,絕不是一般的人物,肯定是朝中重要當權人物,可是這是無頭公案,查不出來。其二,漢武帝身體欠佳,特別是精神狀態不好,容易忘事。這使他深信有人在搞巫蠱法術,企圖以此摧殘其意志。他的疑心更重,對誰都不信任了。

此後,漢武帝血洗帝國最有權勢的高層,同時掀起巫蠱之禍。只要可能是潛在敵人,一概剷除。正是在這個大清洗的背景下,最終導致太子劉據之死。

第二,漢武帝與太子劉據的關係

皇太子劉據的性格,明顯與父親劉徹不同,與曾祖父文帝有些類似,性情溫和,富有同情心。在武帝看來,皇太子這些性格是缺點,既然他以後要繼承皇位,就應當要有魄力,要雷厲風行。隨著衛子夫的失寵,後宮新獲寵幸的女人也不斷為皇帝生下新的皇子,漢武帝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開始疏遠了。

起初衛子夫有強有力的後援,這就是他的弟弟衛青,以及她的妹夫公孫賀。漢武帝雖然對皇后與太子疏遠了,可是並沒有更換太子的想法。他察覺到衛子夫內心深處的不安,便對衛青說:“漢室草創,四夷侵陵中國,朕如果不變更制度,後世不能效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能安定;因而不得不勞民傷財。如果後世像我這樣做,那是蹈秦帝國覆亡之路。太子敦重好靜,以後必定可以安定天下,不會讓我憂慮。如果要找守成之君主,哪裡有比得上太子的呢?聽說皇后與太子心裡惴惴不安,以為朕有疏遠之意,其實不是這樣的。”

皇帝的表態,讓皇后衛子夫稍感心安。

太子劉據比較有人情味,他反對父親濫用武力,四處征伐,漢武帝只是一笑了之,對他說道:“勞苦的事我來做,安逸的事留給你,這不是挺好麼?”

在巫蠱案之前,漢武帝儘管疏遠太子劉據,但對他還是信任的。

第三,太子為什麼會被逼反?

巫蠱之禍爆發後,一幫酷吏為迎合皇帝,同時打擊異已,屢興冤獄。只要被指控搞巫蠱,必定是滅族之罪。

太子劉據一向反對任用酷吏,早被酷吏集團視為眼中釘。特別是酷吏江充,與太子宿有恩怨,便策劃以巫蠱之名陷害太子。

江充是漢武帝后期最兇殘的酷吏之一,是巫蠱之禍的發動人之一。漢武帝夢到受小木偶人攻擊後,江充便說:“皇上的疾病,乃是因為有巫蠱作祟。”漢武帝深信不疑,以江充為特使,專治巫蠱案。一時間巫蠱案掀起腥風血雨,只要被誣為巫蠱,便立即被判處大逆不道,從京城到全國各地,因捲入巫蠱案而被處死的人數,前後多達數萬人。

在取得了反巫蠱的重大“勝利”後,江充開始將矛頭對準皇太子劉據。

江充以皇宮有蠱氣為名,搜尋嬪妃後宮、皇后宮、太子宮等,掘地三尺,聲稱在太子宮下挖出許多木偶人,還有寫著大逆不道文字的帛書,上報給漢武帝。很明顯,這些所謂的木偶人,是江充栽贓嫁禍的。

由於當時漢武帝不在首都,去了甘泉宮療養。面對江充的陷害,太子劉據大恐,百口莫辯,激憤之下,逮捕並殺掉江充。

殺掉江充後,為了自衛,太子打開武器庫,將兵器分發給長樂宮侍衛。長安城內一片混亂,“太子謀反”的傳言四起。

第四,漢武帝為什麼不相信兒子?

當“太子謀反”的消息傳到甘泉宮時,漢武帝並不相信。

漢武帝對這個兒子的性格還是比較瞭解,他說:“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對江充等人很氣憤,才會有此激變。”應該說,漢武帝到這個時候還是很清醒的。為了印證自己的判斷,他派使者返回首都長安城,召太子前往甘泉宮,當面詢問詳情。

然而,壞就壞在這個使者身上。

當使者到了長安城後,發現長安城內極其混亂,人心惶惶,他怕死不敢前去見太子,跑回來謊報道:“太子已經謀反了,還想殺我,我逃了出來。”

這個謊言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漢武帝聽信他的話,勃然大怒。他認定太子謀反屬實,即便親如父子,在政治鬥爭中依然是你死我活。他馬上指示丞相劉屈氂,迅速鎮壓叛亂,對叛逆者格殺勿論,包括太子在內。

於是一場可能避免的災難,就因為使者的謊報而變得不可收拾。丞相劉屈氂調兵遣將,包括長安城。太子被迫應戰,雙方大戰五天,死者數萬。最後,太子兵敗出逃,皇后衛子夫自殺。在逃亡途中,太子的藏身之所因遭告密,官兵前來圍捕,太子劉據上吊自殺,兩個兒子一併遇害。


君山話史


漢武帝寧相信奸臣不相信兒子,主要有以下原因:

皇帝通病

皇帝是個特殊職業,他貴為天子,但也是孤家寡人。有太多的人覬覦皇位,皇位只有一個。歷史上為爭奪皇位,弒父殺兄屠弟者比比皆是,所以最是無情帝王家,歷來皇帝疑心重。太子劉據造反如果成功,漢武帝就會失去皇位,甚至丟掉性命,他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無。江充對漢武帝沒有威脅,不會引起懷疑。



太子失寵

太子劉據是皇后衛子夫的兒子,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劉據很小就被立為太子,漢武帝非常喜歡他。但是後來衛子夫歲數大了,年老色衰,漢武帝另有新歡,皇后和太子與漢武帝關係逐漸疏遠。大將軍衛青在朝中地位很高,份量很重,有他作靠山,漢武帝和朝中大臣還沒人敢對太子有邪念。後來衛青死了,太子劉據的靠山倒了,於是就有人想欺負欺負他。



皇帝昏庸

漢武帝晚年追求長生不老,養了很多術士為他尋求長生不老藥。他相信江湖騙子欒大能學來鍊金之術,於是把公主嫁給欒大,騙術暴露,欒大被殺,公主成了寡婦。奸臣江充對漢武帝說,皇宮上方有蠱氣,漢武帝派江充成立專案組調查,江充一時權傾朝野。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矛盾,於是到太子府檢查,挖地三尺,並誣陷說從太子府挖到了巫蠱。漢武帝非常相信巫蠱作用,在太子府查出巫蠱,後果不堪設想。太子劉據為了自保殺了江充。

奸佞當道

劉據殺了江充,他需要向漢武帝解釋原因,但當時太子劉據失寵,他想面見漢武帝,親自向他解釋,根本見不到漢武帝。



劉據殺江充,到底是什麼情況,是不是造反了?漢武帝派宰相劉屈髦前去調查。劉屈髦回去告訴漢武帝,太子真的反了。

劉據並沒造反,劉屈髦為什麼要說他造反呢?劉屈髦和貳師將軍李廣利早有預謀,要立昌邑王劉髆為太子,廢掉太子正好是個機會。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有得觀史


漢武帝可謂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其文治武功成就很高,在古代皇帝中,他和秦始皇並稱為秦皇漢武。然而漢武帝到了晚年的時候,卻偏向於昏庸。那時他不僅猜忌心加重,而且他寵信江充,從而在巫蠱事件中,太子劉據為求自保而殺江充。但是之後太子劉據就被誣告謀反,漢武帝信以為真而下令逮捕太子劉據,在此次巫蠱事件中,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皆因此自殺而死。


那漢武帝為什麼要相信奸臣,而不相信他自己的兒子劉據呢?

在皇權、帝位面前,親情就顯得頗為渺小,在皇位面前,不管是父子、還是兄弟,其之間的鬥爭都是很殘酷的。太子是未來的朝廷繼承人,對於皇帝而言,心裡多少對太子有所猜忌,擔心他會有二心要謀反、想提前繼位。

而因為皇位太重要了,又有幾個皇帝想真心的讓位給太子的。皇帝又怎麼捨得皇位呢!而皇帝也知道人終有一死,雖然三呼萬歲,但這終究是不可能的。為了朝廷安穩,也只得立太子定繼承人。

皇帝對於太子而言,皇位傳給太子可以,但是太子要自己奪就不可以,那就是謀反,謀反歷來是大罪,犯有謀反大罪,就算是父子、兄弟,處死本無可厚非。可見謀反在古代是多大的罪名。


正因如此,皇帝對謀反頗為顧忌,一旦聽說有人要謀反,他雖然也會半信半疑,但心裡已經開始信以為真而對其猜疑。

漢武帝當時已經年老,他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心裡很不想失去帝位,當他聽說太子謀反時,雖然開始時不信,但是最終親情的信任還是被皇權的慾望打敗。

漢武帝年老時寵信江充,江充又和太子劉據有矛盾,剛好那時漢武帝身體不適一直沒好,江充就說這是有人施巫蠱的原因。漢武帝對巫蠱是極其痛恨的,聽了江充之言,就深信不疑,讓江充全權處理巫蠱之事,從而江充一度權傾朝野。


之後江充就誣陷太子,太子劉據不能見到漢武帝訴說,又不願束手待斃,為了自保就殺了江充,而江充餘黨則告訴漢武帝謀反。

漢武帝一開始還不信,但之後派去的人還是說太子圖謀不軌,漢武帝這時信了,畢竟劉據做了多年的太子,可能漢武帝覺得太子等的太久了,所以想自己奪。既然漢武帝信了太子劉據謀反,所以就下令抓捕太子劉據。

最終劉據自殺而死,劉據的母親皇后衛子夫因不能為自己辨白,就自殺身亡以死明志。

巫蠱事件過後,漢武帝開始覺得劉據是被人陷害冤枉的,所以就開始對參與巫蠱事件、參與誣陷太子之人進行誅殺。漢武帝晚年喪子,特別是他知道劉據是冤枉的時候,他心裡更加難過,於是就建思子宮以寄哀思。


中孚鑑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喜歡外出遊歷,所以就經常把國家大事交給劉據代管,有重要的事情再向他彙報,漢武帝對劉據的做法沒有不贊同的,有時候甚至都不過問,可見漢武帝對劉據是非常信任的。可是好景不長,漢武帝越來越老了以後,逐漸就變得有些猜疑了。而劉據雖然為人寬厚,但是也有固執己見的一面,所以就在處理政事中得罪了不少奸臣。那些奸臣明白,如果讓劉據這樣的人做了皇帝,以後在朝堂上就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了。所以他們就聯合起來,經常向漢武帝誣陷太子,一開始漢武帝還不相信,可架不住總是有人說太子的壞話,慢慢的漢武帝潛意識裡就對劉據生出嫌隙了。來在別人有板有眼地誣陷太子劉據謀反的時候,年事已高的漢武帝就信以為真了,然後派兵去鎮壓了劉據,劉據不堪受辱自殺了,漢武帝還派人殺了劉據的妻子和兒子。後來漢武帝察覺了劉據是有冤情的,感到十分的後悔,但是一切都已經追悔莫及,他能做的也只是讓人修建思子宮來寄託自己的哀思,後來又修建了一座歸來望思之臺,望而思之,希望劉據的魂魄能夠回來,天下人聽說了這件事情以後,都非常的悲傷。儘管漢武帝已經處理了所有誣陷太子的人,真相也大白於天下了,可是太子劉據卻永遠也回不來了。


致良人影視


漢武帝寵信的大奸臣江充 漢武帝十七歲登基,一生雄才大略晚年卻也糊塗。重用江充等奸臣,結果“巫蠱之禍”,導致父子兵戎相見,妻子含恨自殺。漢武帝為何信奸臣,而不信自己培養了大半輩子的接班人呢?



漢武帝為何寵信奸臣江充

江充本名江齊趙國人其人精通醫術,還有個能歌善舞貌美如花的妹妹,後來他妹妹嫁給了趙國太子劉丹,江齊因此掌握了劉丹違法亂紀的事情,心狠手辣的太子劉丹怕江齊洩密想殺人滅口。江齊因此改名沒換姓成了江充,跑到長安城把趙太子劉丹給告發了,江充因此事開始進入漢武帝的視線。為了獲得漢武帝更多的信任江充使盡渾身解數,主動請纓出使匈奴(去鍍金的嫌疑)回來後果然獲得漢武帝的提拔。



這下江充更加賣力了抓捕地方盜賊和監督皇室宗親毫不手軟,但凡違法亂紀江充都不畏強權通通拿下,深得漢武帝欣賞(印象裡他用了好多酷吏)。江充還奏請漢武帝把違法亂紀的宗室發配邊疆抵禦匈奴,結果宗室們紛紛掏錢消災。由於連年對匈奴開戰國庫空虛,江充這招給漢武帝帶來了不少銀子,江充因此更受寵了。另外晚年的漢武帝疾病纏身,而江充本人也頗通醫術故而深得漢武帝信賴。



漢武帝為何會因巫蠱逼死妻兒

金屋藏嬌的漢武帝劉徹十七歲上位,二十九歲才有了第一個兒子劉據,七年後劉據被策封為太子。前任皇后啊嬌就是因為巫蠱被廢,衛子夫生下兒子不久後,便成了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家族開始崛起,成為西漢王朝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漢武帝的一生很大部分時間用在對付匈奴上,在打擊匈奴中崛起的大將軍衛青衛子夫的弟弟太子劉據的舅舅,冠軍侯霍去病衛子夫的侄兒太子劉據的表哥。有這樣強大的外戚家族加上父親的寵愛,太子劉據簡直不得了。



太子劉據背後的外戚勢力影響皇權

在打擊匈奴的過程中,衛家一門幾個候爺算得是強大的外戚家族了。可惜三十年後人到中年的劉據還是沒等到登基當皇帝,寵愛自己的舅舅衛青卻去世了,表兄霍去病也年紀輕輕就走了,母親衛子夫年老色衰也不得漢武帝寵愛了,而母親身後的外戚家族卻不知道收斂,總有人喜歡飛揚跋扈。對於一生都在鞏固皇權的漢武帝來說,是不允許外戚家族影響到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的。



巫蠱案始末

公元前92年春正月,衛子夫姐姐的兒子公孫敬聲貪沒軍餉一千九百萬錢被漢武帝拿下,其父公孫賀為救兒子向漢武帝主動請命抓捕漢武帝想抓卻沒抓到的朱安世。後來被抓到的朱安世汙衊說公孫敬聲和陽石公主私通還用巫蠱詛咒天子。為此漢武帝殺了自己和衛子夫生的兩個女兒,和衛青的兩個孩子。辦這件事的江充知道自己殺了太子的人平時又和太子不對付,日後漢武帝駕崩新皇登基自己沒有好果子吃,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作為皇帝的寵臣,他假意說出漢武帝身體不適的原因可能是有人下了蠱,這還得了漢武帝勃然大怒下令嚴查。



一時間長安城內人心惶惶,就連皇后衛子夫的宮殿都被翻個底朝天,把魔抓伸張了太子劉據的府中。可憐那太子劉據雖然啥也沒幹,架不住別人想害他果然江充命人把人偶埋在太子府內,挖出陷害太子劉據不得已劉據怕漢武帝不聽其言起兵殺了江充等人。結果被誤認為造反被滅了,皇后衛子夫也自殺了。過後知道真相的漢武帝悔之晚矣,下令誅滅江充三族,後面還各種罪己詔等等。作為漢朝最大的外戚集團隨著衛子夫和劉據的去世,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應了句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漢武帝一生的功績不容忽視,晚年的一系列錯誤舉措也讓他英明受損,或許他只是利用了奸臣達到自己鞏固皇權的目的,帝王家最是無情果然是有道理。樹大招風呀當了三十年太子的劉據,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脅了漢武帝的地位了?


闕魚肥


漢武帝在郊外養病 太子突然殺使臣發動兵變 攻打當朝丞相——誰的第一個感覺不是太子謀反?

劉據之所以諡號為戾,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劉倨殺使臣、起兵等行為,根本不足以讓人相信他不是謀反——當時全長安城的人都認為是太子謀反才沒有附和,否則漢武帝就和唐玄宗一樣一夜之間成為了太上皇。

江充不能成為劉倨起兵的理由:

1、江充是漢武帝任命在宮城搜查巫蠱的使者,手下還有三個助手: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並非江充一言堂;

2、從《漢書 江充傳》的記錄看,與其說江充是一個小人,不如說江充是一個鐵面無私的執法者:

A、舉報妹夫趙國太子劉丹亂倫;

B、擔任繡衣使者時,督辦盜賊,整肅宮門貴勳隨便出入亂象,被漢武帝稱讚為“奉法不阿”;

C、面積館陶長公主馬車違反規定在馳道行駛,即便公主說是奉太后詔令,也一樣沒收車馬充公;

D、太子劉倨的家使違反規定在馳道行駛,即便是太子求情要求不要上報,一樣不給面直接上報漢武帝;

E、被漢武帝任命為治理巫蠱使者後,嚴格認真查處,即便是皇帝親近,一樣嚴刑拷打,和一般人沒有絲毫不同,前後查處有幾萬人——一個都不肯放過。

3、劉倨起兵歸根結底就是怕承擔責任。在江充等人在太子宮殿挖掘出巫蠱後,太子師傅石德怕受牽連,以巫蠱不管真假都難以證明清白為由,鼓動太子趁漢武帝生病又不在長安城抓捕江充。

於是才有:擅殺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重傷而逃,黃門蘇文逃跑報告漢武帝,斬殺江充,火燒胡巫等行為。

劉倨斬殺江充的行為,讓漢武帝更有理由相信是劉倨謀反——典型的殺人滅口行為。

從始至終,太子劉倨從來沒有派遣過使者向漢武帝說明情況,即便是起兵失敗後,也是逃亡。

韓說之死,可以說是被迫,但江充處死而非收捕是最不恰當的行為。

劉據可以說是江充冤枉他,但劉據從一開始到最終,始終沒有一句話給漢武帝,眼裡還有漢武帝這個父親嗎?——用儒家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無君無父。諡號為戾,並不冤枉他。

一邊是忠誠而奉法不阿的大臣,一邊是突然發難的兒子,如果是你,你會相信這個發難的兒子?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漢武帝不是不相信太子,非要昏庸的相信奸臣之言。

主要原因在於漢武帝跟太子劉劇的矛盾很大,說白了就是皇帝在位時間太長了,與下一任皇帝也就是太子之間爆發了矛盾,而江充之事只是一個導火線罷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宋安之來說說。

縱觀中國歷史,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位長的皇帝,晚年會做下不少糊塗事,諸如漢武帝晚年輕信奸臣逼死兒子、康熙晚年九子奪嫡、乾隆晚年自高自大徹底閉關鎖國等。

皇帝晚年犯糊塗,說白了就是人老了以後的正常現象,畢竟皇帝也是人。

而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太子當的時間久了,會越來越不安全。

這樣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太子當久了,皇帝也老了,父子之間矛盾會越來越大,最後往往是太子被廢了事,諸如康熙兩廢兩立太子胤礽。

而為什麼會這樣呢?

皇帝老了糊塗了是一個原因。

關鍵原因在於中國古代是帝制時代,所謂帝制就是皇帝一個人大權在握,那些分權於皇帝的人,一般要麼被皇帝幹掉,要麼幹掉皇帝。

太子比較特殊了,畢竟是國之儲君,下一任皇帝,所以可以分走一些權力,更關鍵的是,正因為太子是下一任皇帝,所以當皇帝老了以後,大臣們會更加依附於太子這個未來皇帝。

這樣一來,會造成什麼情況呢?

自然是太子權力越來越大,甚至使皇帝都心驚膽戰的,畢竟皇帝能高高在上不在於以德服人,而是他擁有權力;如果此時有個人權力越來越大,甚至威脅到他,哪怕是太子,恐怕他也會毫不留情的打擊。

而這個也是為何歷朝歷代的太子當的越久越危險的原因所在。

我們再回過頭看看,劉據當了多少年太子?

當了三十多年!

當了如此之久的太子,權力自然越來越大,加上漢武帝日益衰老,那麼依附於劉據的人更多。

漢武帝是一個什麼人呢?

是一個權力慾望很強的人,如此這般,恐怕父子二人早已是積怨很深了。

所以這時候出來一個奸臣江充,就充當了導火線作用,積怨很深之下,漢武帝自然輕信了江充的話,父子二人矛盾開始大爆發,最後只能是太子被逼死而收場了。

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大家現在看明白了吧?


宋安之


九五身前萬人讒。

古代歷史上的皇帝,作為一個特殊、特權的職業存在,註定了其身邊充斥著無數個靠進獻讒言而取得上位的小人。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賢明如周天子猶對流言蜚語恐懼莫名,足見謠言猛於虎。更何況一生追求長生不老且晚年多病、多疑的漢武帝!

當面對江充等人設局陷害劉據,晚年、多病的劉徹,與其說是相信奸臣,不如說是相信他自己;與其說是不相信他的兒子,不如說是不相信他的身體……

人到老來百事哀。

晚年時期的漢劉徹,之所以能釀成歷史上有名的巫蠱之禍,根源就在於老大帝國的積“老”成疾——一切以自己為唯一,一切以排他為專一……

綜上所述,曾經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之所以選擇相信奸臣、不相信兒子,是有著多方面的思想、文化、利益原因的——

與親疏無關,與遠近無關。只與個人意志及切身利益有關……



史水老鼎


如果說在世界上漢武帝劉徹相信什麼的話,我認為他相信的既不是兒子,也不是妻子,更不是所謂的忠臣過奸臣,他相信的人只有他自己和自己手中的權力。對於權力的執著,讓漢武帝變得猜忌和冷血,才給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以至於發生了巫蠱之禍,直接導致太子劉據自殺身亡,皇后衛子夫自殺。

劉徹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意識到權力不過是過往雲煙,自己擁有權力,卻失去了親情,失去了很多人世間罪寶貴的東西。罪己詔是無奈之舉也是必為之行,自己需要為大漢的滿目瘡痍負責,為自己的窮兵黷武擔當,為大漢的傳承鋪路。

提到奸臣,看過巫蠱之禍這段故事的人都會立刻想到一個人:江充。確實從表面上看,正是江充構陷太子劉據,才釀成了巫蠱之禍的人間慘劇。但事實果真如此簡單嗎?看過江充的履歷後,我對江充的判斷是:徹頭徹尾的逐利之人,這樣的人無利不起早,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他是不會去做的。那麼構陷太子對他有什麼好處呢?從表面的情況看,似乎江充和太子的矛盾起因是江充秉公執法,制止了太子劉據手下人的不法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江充還是個心底無私的人,他也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表揚:“這就是百官的表率!”太子是儲君,是皇位的繼承人,江充是個聰明人,漢武帝已經老了,自己要想持續享有榮華富貴,結交太子是最為穩妥的選擇,這個風險要比構陷太子和太子對立小的多,江充明知風險大,畢竟劉據和劉徹是父子,自己只不過是個外人而已,構陷太子這種事,可以瞞得住漢武帝一時,但遲早會被發現,到時候自己不僅會死,還會死的很慘,既然如此,江充為什麼還有持無恐呢?事實上,巫蠱之禍一開始,江充就被太子劉據給幹掉了,這樣的結局不是江充所希望的,但江充的死是誘發巫蠱之禍的重要誘因。


所有表面的不合理背後,必然有其合理性。巫蠱之禍背後是儲君之位的爭奪,這是一場依託於巫蠱的殘酷政治鬥爭,在這場鬥爭中最後的獲利方才是最大的贏家。那麼誰是最大的贏家呢?江充不過是個小角色,是這個構陷太子劉據勢力集團的一員干將罷了。

另外一個奸臣蘇文。蘇文是黃門,是個並沒有什麼權柄的太監,但是這個小小的宦官居然成天去找太子和皇后的是非,如果不是自己的腦子進水了,就一定有人在背後指使。小黃門常融就因為誹謗太子被漢武帝殺死了,蘇文居然還會不遺餘力的去陷害太子和皇后,這件事本身就十分反常。在皇帝派他去落實太子是否謀反的時候,他壓根就沒去,直接彙報說太子反了,可見其背後勢力的強大。


巫蠱之禍的始作俑者朱安士。朱安士被漢武帝通緝,但是一直不能捉拿歸案,這隻能說明有個巨大的保護傘在保護著這位陽陵大俠。一個普通人會讓雄才偉略的漢武帝大為光火嗎?肯定不能,背後必然有漢武帝想通過朱安士瞭解到的東西。那麼朱安士到底知道什麼呢?到底幹了什麼事呢?史書記載裡並沒有明確說明,但根據一些其他記錄,我得出瞭如下推測:漢武帝曾經的宮中看到一個帶劍的人,但他並不認識,因此遷怒於很多人,也以失職為由誅殺了很多人。這個帶劍人符合遊俠特徵,因此這個帶劍的人很可能就是朱安士。那麼朱安士是怎麼進入皇宮的呢?帶劍入宮又沒有行刺,那必然是有人讓他入宮的,那麼究竟誰會召這位大俠入宮呢?漢武帝想捉拿朱安士,並不是因為他本人做了什麼事情,而是想通過朱安士挖出那個潛藏於宮中,對自己有可能構成威脅的人究竟是誰?但是這個朱安士神通廣大,漢武帝費盡了周折也抓他不到,對此,漢武帝感到十分惱火。

當時的丞相公孫賀知道這件事之後,便動用一切的辦法抓獲了朱安士,當然目的並不單純,他想為自己的兒子脫罪,因此想通過這件事取悅於皇帝。但公孫賀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做法,將自己推入了深淵,同時也將衛氏家族推向了萬劫不復之地。皇帝都抓不到的人,你丞相卻能抓到,這隻能說明你辦事不盡心、為官不盡責;這本來就是為公孫賀量身定做的一個圈套,通過朱安士讓公孫賀上鉤,進而達到扳倒公孫賀,打擊衛氏家族和太子的目的。朱安士的一封檢舉信直接到了漢武帝的手裡,這和背後的勢力驅動有很大的關係。公孫賀一族被滅族,衛青之子,兩位大漢公主也都受到了株連,太子的勢力被連根拔起,劉據和衛子夫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公孫賀死後,丞相之位落到了劉屈氂的頭上,那麼這位劉屈氂是何方神聖呢?

丞相劉屈氂。劉屈氂是大漢宗室,漢景帝劉啟的孫子,劉徹的侄子,標準的根正苗紅。大俠朱安士和劉屈氂有著說不清的聯繫,朱安士號稱陽陵大俠,陽陵是漢景帝劉啟的陵寢,劉屈氂是漢景帝的孫子。看到了吧,這位朱安士很可能是劉屈氂派到宮中,去和反對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的勢力聯絡的人,不過碰巧被漢武帝看到了。



這個劉屈氂也是逼死劉據的主要兇手之一,他最後被漢武帝腰斬於市,罪名是他和李廣利密謀,擁立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兒子昌邑王劉髆為太子,因事情敗露而被殺。在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殺死了江充後,目標指向了丞相劉屈氂,劉屈氂如果心裡沒有鬼,怎麼會連落荒而逃呢。劉屈氂從一個地方官一躍成為丞相,一定有人替他在漢武帝身邊進言,且這個人對於漢武帝的影響力非凡,那麼這個人又是誰呢?

鉤戈夫人的勝利。通過前面的分析,這個可以左右漢武帝的人只能是鉤戈夫人,這也是漢武帝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子幼母壯”的理由處死鉤戈夫人的原因所在。鉤戈夫人深受漢武帝的寵愛,又生下了兒子劉弗陵,但她需要大臣的支持,否則無法撼動劉據的儲君之位,可能會重蹈戚夫人和劉如意的覆轍,為此她選擇和李廣利、劉屈氂結盟。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死了,在宮裡失去了靠山,鉤戈夫人的主動示好讓他欣喜若狂。替兩個人傳遞消息的就是陽陵大俠朱安士,朱安士的主人劉屈氂又和李廣利結為了兒女慶家。至此,權臣+將軍+後宮的組合形成了,矛頭指向了衛子夫和劉據。



有人會問鉤戈夫人難道不知道,李廣利和劉屈氂最後的目的是擁立李夫人的兒子劉髆嗎?富貴險中求,鉤戈夫人正是利用了李廣利和劉屈氂除掉了衛子夫和劉據,而後又通過替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平反的方式,將李廣利和劉屈氂兩個障礙除掉,她和兒子劉弗陵成為了最後贏家。

通過以上的分析,巫蠱之禍不是奸臣江充一人之禍,而是有步驟有目的針對太子和衛氏一族的政治奪權行為。參與其中的有江充、蘇文、李廣利、劉屈氂、劉髆、鉤戈夫人,正是在這股強大的力量驅動下,劉據和衛子夫才走上了不歸之路。漢武帝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看清了鉤戈夫人的面目,他意識到隱藏在這個女人美麗外表下的是一顆冰冷殘酷的心,為了大漢天下,絕不能出現第二個呂后!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巫蠱之禍的爆發是武帝朝晚期三大矛盾糾纏在一起導致的,其中包括皇權與外戚的矛盾、法吏集團和守文集團的矛盾、李氏集團和衛氏集團的矛盾。

巫蠱之禍的爆發與三個人關係最為密切,分別是漢武帝、江充、劉屈氂,三個人的合力造成了戾太子的悲劇,但是仔細進行分析的話會發現其實三者的目的並不相同。

首先說漢武帝,對於漢武帝而言,他在執政末期最為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身後之事,而就是在武帝朝,諸侯王問題已經徹底解決,宦官勢力還未成型,真正有可能干擾朝政的只有外戚勢力,而其中戾太子生母衛子夫的衛氏集團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眾所周知,衛氏集團依靠衛青和霍去病的軍功煊赫朝野,同時通過姻親聯絡又與丞相公孫賀結好,成為朝中的一大勢力。武帝自即位以來一直不斷的扶植、打壓不同的外戚勢力以維持政治勢力的平衡,諸如竇嬰、田蚡的興起與衰落都離不開武帝的政治策略,隨著霍去病和衛青的相繼去世,武帝也就開始著手打擊衛氏集團,為太子不受掣肘的親政鋪平道路,而先後針對公孫氏和衛氏的巫蠱之禍就是武帝的重要手段。

因此對於漢武帝而言,他發動、放任巫蠱之禍的發生,針對的是以衛氏集團為代表的外戚勢力,目的是通過打擊外戚勢力,保證太子繼位之後皇權不受干擾。

其次說江充,武帝朝雖然已經開始獨尊儒術,但是在具體的行政中依然奉行的酷吏政治,由此形成了一個法吏集團,諸如張湯、趙禹、杜周皆是其例,而江充【言利末之事析秋毫】,同樣也屬於法吏集團。

但是這種酷吏政治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社會矛盾,再加上武帝一朝窮兵黷武,在其執政末期甚至出現了兩百萬流民,出現了嚴重的社會矛盾,是為【亡秦之跡】,因而武帝本人也在認真考慮整治轉向的問題。由此同時,太子【詔受《公羊春秋》,又從瑕丘江公受《穀梁》】,其性格則【仁恕溫謹】,與武帝大趣,因而【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由此圍繞著太子形成了一聚集了寬厚長者的守文集團,他們肩負著太子繼位後的政策轉向工作。

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一旦太子繼位,著手進行政策轉向,那麼法吏集團自然將被太子的守文集團取代,逐步離開權力中心,這是江充為代表的法吏集團不願看到的,因而他們決定發動巫蠱之禍。

因此對於以江充為代表的法吏集團,他們發動巫蠱之禍針對的是以太子為首的守文集團,其目的是徹底消滅守文集團以維持自己的權力。

最後來說說劉屈氂,武帝朝後期開始重用李廣利,而李廣利又與劉屈氂結為婚姻之好,由此形成了以李廣利、劉屈氂為核心的李氏集團。對於李氏集團來說,其利益的實現有賴於李夫人子昌邑王劉髆的繼位,只有昌邑王取代太子繼承大統,李氏集團作為外戚才能實現其權力最大化。而在巫蠱之禍發生一年之後,擁立昌邑王的計劃也被放上了檯面,【廣利曰:“顧君侯早請昌邑王為太子,如立為帝,君侯長何憂乎?”】

因此對於以劉屈氂、李廣利為核心的李氏集團來說,他們發動巫蠱之禍針對的是以太子、衛子夫為首的衛氏集團,其目的是徹底消滅衛氏集團以實現奪嫡的最終目的。

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莽何羅、莽通兄弟,二人既【與江充善】,又是李廣利、劉屈氂的趙地同鄉,在巫蠱之禍中與劉屈氂共同鎮壓戾太子叛亂,因而二人既屬於法吏集團又可算做李氏集團,是兩集團的連接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者雖然都期望巫蠱之禍的發生,但是其追求的結果和目的不盡相同,武帝所尋求的只是打擊衛氏外戚,防止自己百年之後衛氏集團干擾朝政,但是江充和劉屈氂所期望的卻是徹底消滅太子集團,以維護自己的權力,就是這裡的區別造成了戾太子的悲劇。

我們認為,巫蠱之禍是在武帝許可下,以打擊衛氏外戚為目的發動的,但是在具體執行中,主要矛盾轉移為法吏集團、李氏集團對太子集團的矛盾,其追求的目的也從打擊外戚變成了徹底消滅太子黨,情況脫離了武帝的控制,最終導致了戾太子的悲劇。

這裡最值得一提的是少傅石德,石德本身即屬於忠厚長者,屬於守文集團,【懼為師傅並誅】,可見這裡突出的是作為政治分野的法吏集團與守文集團的矛盾。石德勸告太子說:【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請問皆不報,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將不念秦扶蘇事耶?】,石德將太子比作扶蘇,那麼這裡就必然涉及到一個問題,誰是胡亥?再結合太子斬殺江充之後,【遂部賓客為將率,與丞相劉屈氂等戰】,主動與李氏集團進行決戰,矛頭直指劉屈氂、李廣利,可見此處的胡亥指的必然是昌邑王以及他身後的李氏集團,這裡突出的又是李氏集團和衛氏集團的矛盾。

最後,我們想要澄清的一點在於,包括田餘慶先生在《論輪臺詔》認為武帝也是巫蠱之禍的直接參與者,其目的是“更換繼嗣”,但是我認為武帝或許並未有此打算。首先武帝之前就對衛青和太子表態過,【太子敦重好靜, 必能安天下, 不使朕憂, 欲求守文之者, 安有賢於太子者乎?】,【太子每諫征伐四夷, 上笑曰: 吾當其勞, 以逸遺汝, 不亦可乎?】,而從之後武帝頒佈輪臺詔來看,武帝有轉變政策的考量,太子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武帝沒有必要更換儲君,即使武帝真有此打算,也可以通過更為溫和的政治手段剝奪其權利,根本無需如此狠毒的手段奪取其性命,因而我們認為,誠如其他答主所言,巫蠱之禍在執行過程中已經脫離了武帝的控制,而其背後的政治原因就是巫蠱之禍的主要矛盾從皇權與外戚的矛盾轉移為法吏集團、李氏集團對太子集團的矛盾。而事後的歷史也已經證明,武帝通過修築思子宮、誅殺莽何羅等謀逆大臣等行為,著手彌補自己巫蠱之禍的錯誤,可見巫蠱之禍的結果並非其所願。

總而言之,巫蠱之禍起源於皇權與外戚的矛盾,武帝試圖利用巫蠱之禍打擊衛氏外戚,為太子的親政鋪平道路,但是在執行過程中,主要矛盾轉移為法吏集團、李氏集團針對守文集團、衛氏集團的矛盾,其追求的結果從打擊外戚轉變為徹底消滅太子集團,因此產生了戾太子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