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無奈不得不造反,稱帝后對內勵精圖治,對外威震四方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


被逼無奈不得不造反,稱帝后對內勵精圖治,對外威震四方

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元璋晚年,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先後去世,故朱元璋四子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最終朱元璋還是將皇帝大位傳給了朱標之子朱允炆,作為燕王的朱棣自然心中不滿與不服!

矛盾激化

被逼無奈不得不造反,稱帝后對內勵精圖治,對外威震四方

故建文元年(1399年)繼立為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於是聽取齊泰、黃子澄等密議削藩。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朱棣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朱棣。張信為朱棣舊部,此時遂降朱棣,朱棣隨即為備。七月,朱棣以計(以裝瘋麻痺張昺、謝貴二人)擒殺張昺、謝貴,並命燕府護衛指揮張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奪北平九門,遂據北平。後以尊祖訓、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誓師出征。

被逼無奈不得不造反,稱帝后對內勵精圖治,對外威震四方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率軍攻破南京城,靖難之役歷時三年取得勝利,隨後在南京稱帝。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朱棣稱帝后,北方邊患仍然十分嚴重,永樂十九年(1421年)他決意遷都北京 。

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何等的霸氣,雖然他是造反篡位登上的帝位,但其作為不亞於太祖朱元璋,後世都給了很高的評價!

你覺得朱棣算是一個明君嘛?

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