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1982年5月4日,在英阿马岛战争爆发的第33天,隶属于英国特混舰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在被阿根廷空军发射的飞鱼导弹击中后,经过了长达5个小时之久的燃烧,缓缓沉入了冰冷的大西洋海底,那么这艘服役仅仅只有7年的,号称是当时最豪华、最具有战斗力的舰艇是怎样被击沉的?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一切还要从5月2日的下午说起,当时阿根廷海军的一号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既:麦克阿瑟昔日的座舰布鲁克林级巡洋舰“凤凰城”)在执行任务时,被英国皇家海军的征服者号攻击型潜艇以两枚“MK8 MOD4”鱼雷击中,至此这艘历经过二战数次重大战役,且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时毫发未损冲出港口的功勋战舰,就像是一只燃尽了火焰的凤凰一样在一片喧嚣中陨落了。得知这一消息的阿根廷举国上下万分悲痛,但一颗复仇的种子也就此迅速的发芽、成长。

为了能够报仇,阿根廷人绞尽脑汁的构思了许多种还击的战略方案,可是却无奈于英国人的装备太先进,火力太强大,以至于他们并不敢冒然发起进攻。然而顽强的阿根廷人并没有放弃自己复仇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沉没之后的第三天,他们终于抓住了英国特混舰队司令伍德沃德百密一疏中犯下的一个错误。

皇家海军的布阵

当时以竞技神号与无敌号航母为核心的英国特混舰队,一度高调自称是,“仅次于两个大超级大国的第三强舰队”,他们不仅拥有令自己引以为傲的“海狼”防空导弹、“海标枪”防空导弹,还有满载着皇家海军新希望的22型“大刀级”护卫舰、42型“谢菲尔德级”驱逐舰(其中包括总造价高达1亿多美元的42型“谢菲尔德级”驱逐舰首舰谢菲尔德号),当然还有几艘老式的护卫舰和驱逐舰。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乍看之下,昔日“日不落帝国”的海军军威依然会令许多国家无比惧怕,对于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也自然是势在必得,可是实际上对于这支舰队的利弊,时任特混舰队司令伍德沃德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为了保护身处舰队最外围的两艘航母,让他们避免遭到阿根廷空军的袭击,他扬长避短的排出了里里外外四层的弧形防御阵线:

第一层是装备了“海狼”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的22型“大刀级”护卫舰,随时准备击落任何来犯的阿根廷战机

第二层是4艘将主要精力放在防空和反潜的老式护卫舰和驱逐舰;

第三层是为了对付阿根廷空军专门设防的3艘42型“谢菲尔德级”驱逐舰,也可以视为航母的“哨兵”;

第四层是以80公里为半径,由“海鹞”舰载战斗机编队组成的最外围防区。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竞技神号航母


因为竞技神号与无敌号航母均为轻型航母,满载排水量都没有超过3万吨(前者2.87万吨,后者2.06万吨),在非常有限的甲板长度和空间里,这两艘航母只能勉强搭载反潜直升机与舰载战斗机,而无法搭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重轻作用的,以探测敌情、指挥战斗为主要任务的预警机,所以伍德沃德不得不把他手中最先进的舰艇(谢菲尔德号)放在第一线进行布防,以便于他能在第一时间通过舰载雷达捕捉到阿根廷空军的动态。

恰恰就是这样看似无比妥当的安排,才给了阿根廷空军一展雄姿的机会。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无敌号航母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当时竞技神号与无敌号航母上搭载的均为“海鹞”式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这类战斗机的弊端并不只是它只能以亚音速飞行,而且凡是短距垂直起降的舰载战斗机,都是无法满油满弹执行作战任务的,前苏联的雅克38“自由式”舰载机,如今美国的F35B“闪电”舰载机亦是如此,这将大大减少它的作战半径与战斗力。因此,对比一下马岛战争期间阿根廷空军、海军航空兵装备的超级军旗与英国特混舰队的“海鹞”,你便会有破天荒的发现:

前者的作战半径最大时可达到1000公里左右,而后者的作战半径却仅有97公里。

海王星的意外发现

5月4日,为了尽可能寻找到更多生还海军将士的阿根廷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他们再次派出了一架P2H“海王星”侦察机,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沉没海域执行搜救任务。不过在这架“海王星”侦察机的回程途中,它有了意外的收获:该机组人员在雷达上看到了单独游弋在马岛西北海域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以及朴茨茅斯号护卫舰。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22型“大刀级”护卫舰


发现这一敌情后,这架侦察机当机立断,他们立即将这两艘舰艇的位置信息发送回程,然后做出了对这次出击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两次行为:为了避免对手的过分警觉,他们先关闭了飞机上的雷达系统,尔后又继续飞往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沉没的海域,佯装继续进行搜救任务,以图让对方放松警惕。

那么装备精良的新型舰艇谢菲尔德号为什么会在被对手发现时,自己却不知道已经深陷危机之中了呢?

作为首批实现了动力和武器系统集中控制的英国舰艇,谢菲尔德号承载了太多英国人的希望,也可以认为是他们企图重现“日不落帝国”辉煌的重要寄托,它不仅要承担防空的任务,还要承担反潜的任务,甚至还会摇身一变成为联系前线与后方的“信息传输中心”,而他被对方发现之时,就是它正在向伦敦总部进行例行的“信息传输”任务。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沉没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要知道当时舰艇上的电磁兼容状况非常不理想,时常会因为雷达预警系统的正常工作而影响到卫星通信的信号。为此,负责联络的通讯官向舰长索尔特进行了关闭雷达预警系统的请示,而索尔特也同意了这一做法,他自信的认为:特混舰队已经完全取得了这一海域的制空权、制海权,阿根廷海空军不敢对他们发起攻击。但是他却忽视了,作为一艘被对手无比重视的主力战舰,不论它身在何处,一定都会是对手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旦它远离了大部队且又关闭了自身的雷达预警系统后,它无异于一只在黑暗中潜行的猛兽,即使再凶猛却目不视物,随时都有可能被对手偷袭,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阿根廷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正是抓住了这次难能可贵的机会,迅速向后方报告了它的动向,并下定了一定要击沉对手的决心,才为它一声一声逐渐敲响了哀鸣不断的丧钟。

附:索尔特,时任谢菲尔德号舰长,马岛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因为谢菲尔德号的沉没而被革职,反而步步高升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上将,最后在英国皇家海军参谋长助理一位上退休。

超级军旗的还击

得知单独在外执行任务的谢菲尔德号与朴茨茅斯号的所在位置后,阿根廷方面立即派出了里奥格兰德基地的两架超级军旗战斗机,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击沉谢菲尔德号与朴茨茅斯号。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超级军旗攻击机


尽管自从1864年以后,阿根廷人再也没有经历过任何战争,他们严重缺乏战斗经验,又缺少相应的武器装备,以至于海空军中能够形成战斗力的单位并不多(据资料显示,当时阿根廷仅有的4艘潜艇中只有1艘能够出战,且鱼雷命中率奇低)。但是为了进行有效的国防建设,他们将大部分精力与资金都放在了空军的建设上,在战前与法国签订了14架超级军旗、14枚飞鱼导弹的订单,又先后派出过几批飞行员前往美国、以色列、法国接受专业的培训。

然而当马岛上的枪炮声响起后,为了保护北约“盟友”英国的利益,“北约禁令”再次生效,法国不得不停止了对于阿根廷空军的供应,本该装备到位的14架超级军旗、14枚飞鱼导弹,仅仅只交付了5架、5枚,还不到原先数量的一半,可是对于装备的操控,阿根廷人的表现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谢菲尔德号


战场之上从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稍有差错便是万劫不复。英国人自信的认为法国人是可靠的盟友,而法国人口中“卖给阿根廷的超级军旗与飞鱼导弹并不配套,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的言论也是绝无水分的情报。除此之外,索尔特舰长认为,阿根廷人无法进行超低空(低于50米)的掠海飞行,如果要发起进攻肯定也是从高空中开始,那么一旦对手进入了“海标枪”的射程范围内,还不是例无虚发的事吗?实际上这一次英国人被他的“可靠盟友”骗惨了,更为他们的自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执行这次出击任务的是贝达卡拉兹少校与马乔拉中尉,他们二人对于法式装备的熟悉程度不比任何一位法国飞行员逊色,因为他们就是在法国兰迪维斯劳海军航空兵基地接受培训的,对于超级军旗的各方面性能他们均了如指掌。由他们二人组成的飞行编队在从位于阿根廷南部的里奥格兰德基地飞往马岛西北海域的途中,经过了一次KC130“收割鹰”加油机的空中加油后,以几十米,甚至是十几米的超低空掠海飞行高度,在时速接近900公里的情况下飞速靠近谢菲尔德号与朴茨茅斯号。

为了便于在这两艘舰艇的低空防御盲区中展开攻势,他们二人关闭了飞机上的雷达系统,翻滚的浪花时不时就能溅到座舱盖与机身上,稍有不慎便会沉入大海,但“至刚则易折”的道理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他们恰似两柄出鞘的利刃,又如同死神挥舞的夺命镰刀径直斩向了英国人的咽喉。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10点50分左右,贝达卡拉兹少校与马乔拉中尉在燃油临近极限时飞抵了攻击位置,进行了第一次“U”型跃升,可是雷达并没能锁定目标。这时候,很多人可能又会产生立即返航的想法,但勇敢的贝达卡拉兹少校却坚持一定要再试一次,二人在继续飞行了一段距离后,随即又进行了第二次“U”型跃升,这一次当他们攀升到160米的飞行高度时,机载雷达稳稳锁定了目标,参数装订完毕的两枚飞鱼导弹一起发射,以2到3米的掠海飞行高度急速奔向谢菲尔德号与朴茨茅斯号。

其实在他们二人进行第二次“U”型跃升时,朴茨茅斯号上的雷达就捕捉到了他们的动态,而当飞鱼导弹袭来时,准备妥当的他们又及时的发射了干扰弹进行阻挠,从而成功避开了死神挥舞的镰刀。但是谢菲尔德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飞鱼导弹命中前的1、2秒,他们才获悉了死神的来临,这时已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呼啸而来的飞鱼导弹一头扎进了舷侧的控制舱,20人当场死亡,24人严重烧伤,这艘服役仅仅只有7年的新型舰艇在一片火海中成为了英国人难以割舍的马岛战争回忆。

沉没的迷点

在执行完此次任务返航回程后,贝达卡拉兹少校与马乔拉中尉一下飞机便知道了最终的结果,机场上早已等候多时的战友们欢呼雀跃的簇拥着他们二人,鲜花、拥抱、赞叹、击掌、呐喊……仿佛他们击沉的并不只是一艘英国特混舰队的舰艇,而是整支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他们把阿根廷人的士气和决心在这次出击中淋漓尽致的打了出来,他们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阿根廷人民的斗志与毅力,他们更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成为了阿根廷整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英雄。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海鹞”舰载战斗机


但是他们可曾想过硕大一艘满载排水量可以达到4000吨的现代型舰艇,为何轻而易举就会被一枚价值不过20万美元的导弹击沉了呢?

首先,英国人太过自信,甚至是自大,他们太相信自己的盟友——法国人,却不知道法国人一边告诉他们,“超级军旗与飞鱼导弹并不配套,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一边又派出了法国国家航空宇航公司和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技术人员,帮助阿根廷人完成了飞机与导弹的对接口,从而令两位勇敢的飞行员可以在极限距离和极限高度完成致命一击。

其次,他们错估了阿根廷空军的实战能力。要知道这批接受了北约国家训练的飞行员,不仅技术过硬,而且信心坚定,在保家卫国时决不姑息任何人的侵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予对手强有力的还击,而且阿根廷人的手中本就有两艘70年代从英国购买的谢菲尔德级驱逐舰,对于该舰艇的优势和劣势,他们无比清楚,比如:谢菲尔德号上根本没有可以抗击超低空袭击的有效武器和拦截手段,而在2到3米这一高度上掠海飞行的飞鱼导弹刚好就是针对谢菲尔德号这一弊端量身打造的致命武器。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飞鱼反舰导弹


然后,还在“日不落帝国”美梦中没有完全醒来的英国人,错误评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在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滞胀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当时英国非常有限的军费预算下,他们既想让谢菲尔德号完成反潜、拦截的防御任务,又想让它在马岛战争中承担两艘航母的警戒任务,甚至要成为它们的“雷达哨舰”。可是,深陷经济危机的英国哪里还会有这么多的财力来支持谢菲尔德级的发展呢?于是,为了减缓财政的压力和负担,在该舰体的结构中,他们自以为聪明的采用了价格便宜的铝合金材料,要知道铝合金是易燃、易软品,一经火烧便会软化、塌陷,甚至断裂,这就是为何一艘装载了许多先进设备的新舰艇会轻而易举被一枚导弹击沉的关键因素。

最后,空有威名的英国皇家特混舰队,实际上没有预警机的警戒、指挥,又缺乏空中有效战斗力的有力支援。马岛周围的制空权、制海权并不像英国人所说那般牢靠、坚固,“海鹞”式舰载战斗机在一对一时也根本不是超级军旗的对手,作战半径短、火力弱、飞行速度缓慢、飞行高度低等劣势严重制约了它的战斗力,特混舰队空有海军的强大优势,却难以发挥其特长,舰载机只是在名义上抢占了制空权,却无法有效起到进攻和拦截的作用。冒然孤军深入的谢菲尔德号与朴茨茅斯号在失去了种种掩护与保护后,怎会不成为对手优先考虑打击的目标?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经此一战,服役刚满7年的谢菲尔德号成为了二战后英国皇家海军被击沉的第一艘舰艇,缺乏预警机警戒、指挥的实战教训也给世界各国的海空军高层、军事院校,以及装备科研单位敲醒了警钟,而铝合金材料更是再也不会被各国当作舰体结构的选择。

当然为阿根廷空军提供了武器装备的法国人,也充分利用了这场战争的战果,大肆宣传了他们的超级军旗战斗机,以及飞鱼导弹,陆续抢占了许多军售市场,抢得了许多军售大单,在之后的几十年内赚的满盆满钵。飞鱼导弹的价格从当时的20万美元一枚一路飙升到了100万美元一枚,至今仍旧是热销产品,超级军旗战斗机也得到了一些国家的认可,两伊战争期间的伊拉克空军就频频派出超级军旗执行任务。与之相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皇家海军重金打造的新型舰艇——谢菲尔德级驱逐舰,自此以后再也无人问津。


英阿马岛战争中,是谁敲响了谢菲尔德号的丧钟?

马岛战争结束


尽管在这场战争中,贝达卡拉兹少校与马乔拉中尉表现的异常勇敢、勇冠三军,时至今日都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段佳话,然而笑到最后的却还是老辣的英国人,冥冥之中令人不禁要感慨“日不落帝国”就算辉煌已不在,可是他们的余威犹在。

至此,“马尔维纳斯群岛”这个名字也渐渐在很多领域中被“福克兰群岛”所取代,可是阿根廷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却用自己独有的勇敢与毅力,写下了现代战争中极为浓重的一笔,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保家卫国、寸土不让的决心,更让全世界人民都要对他们的精湛的技术、勇敢的精神、爱国的信念肃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