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提起羅平,大家會想到油菜花,這裡有世界最大的油菜花種植園,百萬畝油菜花盛開美的不可方物。但,

我對羅平最初的瞭解,卻是來源於多依河景區的一碗花米飯,那是早期羅平最負盛名的存在。

用植物的枝葉,將米染得色彩鮮豔、五彩斑讕,並由此賦予米飯無盡的詩情畫意和浪漫情調,這是生活在羅平多依河畔的布依族人最具特色的美食,當地人稱為“花飯”,花飯的色彩一般由“紅、黃、藍、紫、黑”5種顏色組成,也被稱為“五彩花米飯”。吃花飯的傳統在布依族中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且至今還保留著,由於五彩花米飯五彩繽紛,色澤鮮豔、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香純,吃起來令人回味無窮,布依族人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福臨門、五穀豐登的象徵,每年三月三,布依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在這一天祭祀社神和先祖,不管多少美味佳餚,五色花飯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布依族五彩花米飯

布依族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曆史的古老民族,古稱”濮”、“僚”,屬古代百越的一支。布依族主要分佈於貴州,後有一部分人遷至與貴州相鄰的羅平,羅平也是雲南布依族唯一分佈地。布依族喜歡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一般十幾戶或幾十戶為一寨,寨子通常會選在山青水秀的河谷和平壩地區,羅平境內的多依河一帶,山水秀美、環境清幽、瀑群密佈,是布依族最理想的的居之地。

多依河景區位於羅平縣城東南40公里的滇、黔、桂三省區交界處。一進景區,滿目青山秀水,8公里長的河道上,分佈著40多個瀑布、疊水、鈣化灘,十彎九跌,每一處都令人目不暇接。乘竹筏在蜿蜒曲折的多依河中緩緩划行,碧色河水清澈見底,魚貫成行,河邊清泉四溢,幽蘭生長,不遠處原始古樸的水車緩慢運轉,兩岸稻浪翻滾,金黃一片,這幽靜迷人的田園風光,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巨大的瀑布——雷公灘面前,在羅平瀑布遍及全縣,有“瀑布之鄉”的美稱。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得益於獨厚的地理環境,河川縱橫,水資源豐富,適宜耕作水稻,布依族成為南方典型的“稻作民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據史料記載, 春秋戰國時, 布依族地區就已有水稻種植, 且是主要食物來源。千百年來,依靠長流不息的多依河水和灌溉工具水車,河兩岸、村寨中、山谷間遍佈稻田。花飯選用的主要食材,就是本地盛產的優質糯米。每到三月三,布依人祭祀山神、水神和全民歡樂的日子,男人們殺豬宰羊、準備祭品,女人們則打掃衛生、染五彩花米飯。

五彩花米飯,所有顏色都是天然植物榨取汁液後來染色,製作過程異常繁雜。每年的秋後,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選出來,單獨放好留待做花飯用。到次年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時,拿出挑選出的糯米淘淨曬乾,然後到山上採摘天然楓香葉、紫蘭草、染飯花、紅蘭草和蝶豆花等五種植物,回來將每種植物所用的部分洗淨搗碎,一樣一樣熬出湯汁。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製作花米飯時,用來染黃色米的植物,當地叫做“染飯花”

熬好的湯汁用紗布濾淨殘渣,分別裝在不同的5個小瓦盆裡,等溫度降到合適時,將洗乾淨的糯米倒入盆中攪拌,將糯米在盆中浸染10多個小時,等待各種鮮豔的色汁已經深入米質,將米完全浸透,再拿到多依河中沖洗乾淨。在染色的過程當中要非常小心,各種各樣植物的汁水濃度一定要充足,否則最後的色澤會變灰白,而溫度也要掌控好,如果特別高的話,也會影響色澤。所以“染色”的濃度、溫度還有浸泡的時間,都是染色的關鍵的因素。

最後將淘好後的花米,放到甑子裡蒸熟,一定要將不同顏色的米飯進行混合再蒸制,更好的融合對應植物香味。掀開蓋子時,滿甑子的紅、黃、紫、藍、黑,濃濃蒸氣中熠熠閃爍,純粹的植物香味滿屋飄溢。面對如此色鮮味美的食物,即使剛剛吃飽飯,也忍不住再嘗上幾口。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布依族五彩斑斕的花米飯,用5種野菜熬汁浸染,已有800多年曆史

在糧食上染色,絕不僅僅是為了悅眼和愉悅,更蘊含了布依族人的飲食智慧。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五色花米飯中,用來染黑顏色的“楓香葉”,人食之,能“堅筋骨、益腸胃、補髓”;染黃顏色的“染飯花”具有清熱涼血等作用;而用來染紫色的“紫蘭草”,在布依族民間療法中,單方熬湯服用,能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頭暈等症。把食物和藥物合為一體,被浸染的花飯,不僅有著對應植物的香味,還多了些許藥用價值,這是布依族人在生活中了不起的創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