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农村酒席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菜?

乡间小徐


酒席本来就亲朋好友欢乐大聚会,农村酒席就更加热闹了,虽然没有大城市里面那样豪华,但是纯朴,接地气呀。酒席总是离不开吃吃喝喝,这不仅是亲朋好友的大聚会,也是美食的一次大聚会,无酒不成席嘛,再喝点酒,点缀点缀,那气氛就别提有多嗨了。

记忆中农村酒席,在前好几天就开始筹备了,杀猪宰鸡,做豆腐……也许就地取材更能吃出乡土味吧。酒席当天就会请来隔壁邻居的阿姨、大妈,切菜、洗菜、洗碗……分工明确。

我们那酒席的菜品大概有十五六种吧,都是土灶烧出来的大锅菜,那味道确实美味的流连忘返啊,现在城市里面基本上吃不到了。虽然菜品荤素搭配,五花八门的,各有各的美味,但是最不能少的一道美食就红烧大块猪肉!因为在老一辈农民伯伯意识里面,要拿最好的招待客人,那就是肉了,更能体会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又能衬托出酒席热闹喜庆。红烧猪肉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酒席的“排场”啊。虽然现在猪肉太普遍了,天天都能吃到,但是在以前那个年代,就更有特殊意义了。虽然现在农村里也很少会在农村吃酒席了,很多都去酒店了,农村酒席的古朴风气也只能在记忆里面了。





俏庄美食


最少十六个菜,最多20个菜,都是双数!!


梦轩164581765


应该是魚,并且到最后,农村人都求吉利。


謝良清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固定答案吧!毕竟时代在变,每个家庭的条件也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必不可少的菜。

只能说在特定的年代里,相对而言会有一道菜,非常普遍,以至于到现在我们都印象深刻。

那么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坐席的时候都有什么菜,我说说我们陕西这边的。

有一道菜都叫东方不败,知道是什么菜吗?当厨子的都知道,就是油炸花生米,因为这道菜基本上都会剩,而剩下来的不会倒掉,收集起来可以重新再上桌,小时候吃这道菜我们都是用手抓的,筷子很难夹到。

还有一道菜叫钱盘子,蒸熟的糯米粉加上白糖做的,上面还有一些配料,比如枣,青红丝,花生米等,我爸最爱吃的就是这道菜,现在农村也很常见。

当然还有一道菜,小孩们都不爱吃,就是那种又肥又大的猪肉片子,因为太肥了,小孩们都吃不下,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这到菜了,取而代之的是梅菜扣肉或者粉蒸肉。

还有其他的,比如一些豆芽炒粉条儿,丸子大烩菜,韭黄炒鸡蛋。这都是过去的一些菜,并不是很受欢迎。

具有鲜明对比的是,以前的菜有很多是素菜,而现在农村坐席很多都是肉菜,像牛肉,鸡肉鱼,大虾等,不过近几年有一道菜,却比较火,叫锅盔夹辣子,这道菜甚至成了压轴菜。

你们那里有什么菜是必不可少的呢?欢迎交流!


乡村小二哥


我们四川如今的酒席有传统的老三样,用腌菜蒸的猪肉,再加上现代的各种炒菜。


y异x乡r人


大家好,我是高老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老家农村,最近一些年,酒席大都是孩子结婚才会张罗的比较盛大。

过去的时候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那都是全村老百姓的事,家家户户都会来帮忙。男的帮忙劈柴,搭锅建灶,结婚一般都是秋收后,当院里冷,男的们还得搭大棚,这都好几天之前就得开始准备,女人们就得去帮助给新人做被子,做新衣裳。

结婚的头两天,大家就开始忙活菜了,村里人都会来,帮着杀鸡,洗菜,炖肉,家庭条件好的,还会杀头猪,来款待大家。



东北酒席的菜,那是有讲究的,一般条件的家庭,在这一天也会把菜做的“亮堂”,每一桌大概坐10到12人,但上菜一般都是16个菜或者18个菜,16就是要顺,18就是要发的意思,也是主人感恩村里老少爷们的一片心,让大家都吃好喝好,同时也寓意小两口和睦和条件越来越好。


这16个菜,一般都会荤素搭配,大菜就是荤菜,一般必备的是炖鸡,炖鱼,四喜丸子,锅包肉,红烧肘子,酱猪蹄,还有东北的酸菜血肠五花肉,酱牛肉,溜肥肠,再来个挂浆拔丝地瓜,芹菜粉,蒜薹炒肉,西红柿炒鸡蛋,尖椒干豆腐,农村大酱拌凉菜,清蒸大虾。……

办这样的酒席分工明确,有人放桌子摆放桌椅,有人负责发放瓜子糖块和香烟酒水,有人负责切菜改刀,年轻力壮的负责端菜上菜,有专门的几个大师傅炒菜,有专门负责烧火的,有专门人负责放炮接新娘的,有张罗事带着新人敬酒的,那是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酒席期间来的宾客都得喝点酒,喝高兴了东北人会划拳,还有唱歌送祝福的,新人挨个桌子敬酒,这是现在,一桌敬一次,以前那一桌有多少个人,新郎新娘得给每个宾客点烟还得挨个敬酒。


酒席过后剩菜会有人打包,亲戚邻居们分别拿回家去吃,过去农村穷,到现在也是这样,没有浪费现象。大家一起动手帮着收拾桌子刷碗刷盘子,年轻人就闹洞房,岁数大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扑克,打麻将。玩到晚上再喝一顿,这时候都是比较亲近的人,直到深夜才睡去。

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年轻力壮的也会再来帮忙,撤大桌面,撤裤子,撤大棚。这种酒席,也会让村里的乡亲们更和睦更融洽。


高老慢


一个鸡,一个鸭,一个肘子,一个鱼,我婆婆过生还有一双鸽子,共二十二个菜,其中有三个菜才是小莱,份量还多,所以说过了倒的都不少,其实倒得多心痛,农村人死要面子,但大多数都这样。还是有人去包席,钱还是差不多,就不累。家头办就闹热两三天,大多数都图个高兴。


手机用户59228813181


你们那的农村酒席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菜?

我是50后,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一日三餐的饭菜非常简单,难得有肉吃。因此小时候很喜欢跟着父母去参加亲戚朋友的宴请,那里可以吃到平时难得吃到的菜肴。

那时候农村婚嫁酒席一般是请厨师自己煮,酒席的菜肴规定要有“上四(或五)、下五、四大盘”。



先上“四大盘”:拼盘(花生米和几种卤制的肉类拼在一起)炒鱼片、炒肉片、酸萝卜丝。

“上四(或五)”:上四(或五)碗用的是大碗,有捶鱼、凤眼珍珠、肝肺(五花肉炖白菜腐竹)、清炖鸡汤(上五的话,会用炸制的肉丸煮的汤)。

“下五”:下五碗用的是稍小一点的碗,有营肉(去皮的五花肉加鸡蛋淀粉炸制)、营鱼(鱼肉加鸡蛋淀粉炸制)、扣肉、炸鱼头鱼尾、酸菜炒肉。由于大部分人平时都难得吃到这么好的菜,所以请客的菜肴几乎吃得所剩无几,只有炸制营肉、营鱼、鱼头鱼尾一般会剩下来,每个人发一张草纸,分开来把包回去吃。



吃酒席的时候,四大盘上齐,第一碗菜上桌,就可以开席,开席之前要放开席爆。开席爆一响,所有参加宴席的人才可以动筷子夹菜,喝酒,边吃菜边互相敬酒。下五碗的第一碗上桌就可以吃饭,想喝酒的可以开始猜拳。猜拳一般要由东道主先跟坐首席的舅舅发起猜拳,其它桌也可以跟着猜拳。其它酒桌吃完散席了,做舅舅的才可以离席。



农村酒席现在有专人送酒席菜肴,请客的人只要提供场所,送餐的人会连碗筷,桌凳一起送来。东道主准备酒水。酒一般喝白酒,也会准备水酒、红酒,还会准备饮料、矿泉水。菜肴的碗数没有变化,质量上有所改变,增加了海鲜的品种,增加了外地购进,平时更少吃到的菜肴,比如(清蒸鲈鱼、北京烤鸭、龟类菜肴、海虾、鲍鱼等)减少了土特产的菜肴,比如凤眼珍珠、营肉、营鱼、肝肺等。餐具更漂亮,更大,但装得没有这么满。剩余的菜肴有时有一半以上,因为现在的人没有什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平时又吃得好,饭量都不大。剩余的菜肴,好的(比较好保存的)东道主会打包回去或送人,大部分会倒掉,浪费现象非常严重,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也不在乎了。


wyp一生平安


我的老家是河南的!一般结婚办酒席都是在附近找俩专门做过酒席的大厨,然后在加一个打下手的几乎就可以开始了。然后大厨们就根据主家提供大致有多少桌客人,开始去买酒席需要的各种菜!我们那一般都是主家找人自己杀猪,客人多的话得需要杀两三头,少的话一头就够了。在然后就买酒水饮料和香烟了!

到第二天中午就开始迎宾接客了,一早上大厨们就开把忙活了,把鸡鱼肉比较费工夫的比如整只鸡呀整个鱼肘子啊先弄成办成品吧,到时候加上料一加热就出锅了。菜比较好做些吧,都是当时在做也不耽误的。一般都是在院子里摆桌子,院子大的摆个十几张小的摆八张,一个桌子上一般是十八到二十多个菜!一张桌子坐八个人小孩多的坐是个人!我们那办酒席大致都是这样的。





顽强的小二


我的家乡是苏北的,那里的生活习惯就是喜欢吃辣椒,每个菜里都有。几十年也很少回去。记得有一次回老家看看,在席间被辣得满头大汗,硬是没吃饱,哈哈!原来啊,我们家乡桌席上是有蒸的扣碗菜,什么蒸糕、蒸丸子、蒸米粉肉等。心想这一回要好好尝尝了,可是,这个也经过改革了全是大盘菜。家乡的味道寻找不回来了,很是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