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评价宝莱坞电影?

七碗茶1990


首先了解下基础。

好莱坞(Hollywood)通常指的是美国的电影工业,而宝莱坞(Bollywood)则指的是印度孟买的电影工业基地。

宝莱坞,位于印度孟买电影基地,代表部分印度电影产业,宝莱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

印度人将“好莱坞”(Hollywood)打头的字母“H”换成了本国电影之都孟买(Bombay)的字头“B”,因而把“好莱坞”变成了“宝莱坞”(Bollywood)。

我对于印度电影的看法总结是“真敢拍”这三个字

大家都知道《三傻大闹宝莱坞》

还有会看印度电影的应该也知道阿米尔 汗这个人,《我滴个神啊》《摔跤吧爸爸》《未知死亡》《神秘巨星》《印度暴徒》还有《调音师》等等都特别好看,主要是汗叔帅气。

还有就像最近看的《无所不能》,敢于表现印度所存在的问题,印度很多神剧,中国还差得远。





搬小二


就如韩国的灾难题材电影,美国的科幻大片一般,印度宝莱坞电影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那便是歌舞剧。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半的时间在跳舞。近些年,我感觉印度电影也值得一看,看多了美国大片,韩国欧巴,看一场五毛钱特效,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歌舞剧,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们期待印度电影的精彩表现。[耶]我是淘淘乐,欢迎关注我!




萌宠淘淘乐


近些年来,《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厕所英雄》、《印度合伙人》等印度电影在国内甚至是世界其他国家都脱颖而出,赢得了世界影迷的口碑和票房,这些电影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核心突出、思想新颖、精神励志、内容紧凑、观赏性极强、教育性极好”等特点,在某些“神剧”盛行的当下,理所当然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为印度电影在海外的最大票仓,一些印度宝莱坞明星的知名度在很多地方几乎超过好莱坞,印度的电影业一度齐名美国的好莱坞,称之为电影业的一匹黑马一点都不为过。

印度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影业脱颖而出,其依靠的就是电影本身的过硬的品质,宝莱坞知名电影没有华而不实的做作,没有无厘头的恶搞,更没有神乎其神的夸张,有的只是实打实的精神、价值的宣扬和人文探讨,成功提升了印度电影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更好更快的向世界传送了印度本土文化的魅力。

宝莱坞电影通常以讲故事的手法展开,结合印度本民族的特色,在保持其民族化的同时,以商业电影的敏感呈现和回应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观来让观众感同身受,回味无穷,受教颇深,而这一切,恰恰是国内影业极度缺乏急需提高的良好品质。比如《摔跤吧!爸爸》、《印度合伙人》表现了印度社会在改善妇女地位、消除妇女歧视和偏见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而《厕所英雄》则改变了我们对印度卫生状况的看法,让我们看到了印度人民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敢于向陋习宣战、努力冲破封建思想的禁锢的可贵精神。




思界纵横


中国人对印度宝莱坞电影最深或者说最刻板的印象应该就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唱歌跳舞,但是不得不说能唱会跳不仅让印度人自己觉得非常骄傲,而且这种方式也淋漓尽致的向世界展示了印度人的独特魅力。

曾今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宝莱坞电影,当那些富有印度特色动听的曲子响起,艳丽的女主和俊朗的男主跳起起节奏感强烈的舞步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高兴起来。但是看多了以后,就觉得很多片子很雷同,电影的表演形式太单一。

2017年《摔跤吧,爸爸》上映,这部取材于真是事件的电影又一次让我燃起了对宝莱坞电影喜爱。电影剧情饱满,人物形象丰富,戏剧冲突表现的也很突出。在中国上映后征服了很多中国观众,至今保留豆瓣9.2的高分评价。

无论是宝莱坞,还是好莱坞,亦或是中国的电影制片市场,只要能去除浮躁喧哗,多一些真诚和良心,都是能拍出让观众满意的好电影的。


贡水小渔


个人感觉宝莱坞电影是另外一番感觉,这可能是和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有关。

好莱坞的科幻,灾难等电影在世界是出名的,也是被人们认可的,相对来说还是根从实际上有的,加上扩散思维,来拍电影,还是严谨的

但是宝莱坞就和他是的国家一样,信神,神是无所不能的,无敌的,印度电影女的都很妖娆,男的都是壮汉,再加上天马星空的脑回路来编故事,要么就是主角变直升机,分身,变炮台,要么就是一个打一群,而且他们的电影不管怎么样很少有看着揪心的,总给人搞笑的感觉





博滢小不点


宝莱坞,号称世界电影之都,印度孟买的印地语电影制作中心的别称,印度人热爱电影,遵循的是一种叫马萨拉电影模式,电影时长长达三到四个小时,包括许多歌曲和舞蹈,大量的暴力动作画面和皆大欢喜的结局。



印度每天有1400万人去看电影,花的钱相当于印度人一天的平均工资(3美元),宝莱坞每年有上千部电影上影,这是美国制作的故事片数量的两倍多。宝莱坞电影越来越频繁地在美国和英国影院上映,这些剧院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南亚社区的焦点。虽然远离家乡,但南亚人发现宝莱坞电影是他们的文化和南亚同胞保持联沟通的桥梁。

印度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和多语言的国家,每一种语言都有超过100万人使用,因此印度电影产业是分散的。虽然孟买(宝莱坞)在电影制作方面领先印度,但它的特长在于印地语电影。金奈(原名马德拉斯)在泰米尔语(Tamil)制作电影,而加尔各答(Kolkata,原名Calcutta)是孟加拉的电影之都。邻国巴基斯坦的拉合尔称自己为“洛莱坞”。 宝莱坞的电影制作中心是位于孟买北部郊区的一个政府所在的工作室,被称为“电影城”。宝莱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当时D.P.帕尔克(D.P. Phalke)发行了第一部无声印度故事片。电影业由此蓬勃发展,如今仅在孟买就有几百家影院。


印度电影确实是很有特色,不同于美国好莱坞大片,也不同于国产电影,一开始看感觉很另类,我们先抛开剧中尬舞不说,你会发现印度宝莱坞另类的美,而且现在中国人嘛应该开拓视野,印度电影就是一扇很不错的窗口。



顺便推荐一下印度良心,国宝级演员我的偶像阿米尔.汗,谢谢!


省略号001


小萝莉与猴神大叔》这部电影讲述了猴神大叔送小萝莉回到巴基斯坦的家,小萝莉不是说话,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讲述回家的旅程十分艰难,但有热心记者在互联网公开的视频却让更多人知道了神猴大叔的故事,大多数人们被他的善良义举打动,愿意相信他,并且支持他。爱是无所不能的,一路过关斩将保护萝莉回家的憨直的大叔用他执着的信念感动了印、巴两国人民,人性的闪光点战胜了国家、宗教、政治、种姓的隔阂,正所谓大爱无疆。到最后小萝莉发出了声音。



无极影视达人


我觉得宝莱坞,就是翻版的好莱坞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3712957fc5d40afa923e6492c61402e\

无可奈何的小何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火了,多少让中国发行商和影评人有些意外。这是一部典型套路的宝莱坞影片,讲述一名摔跤手培养两个女儿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情节并不独到,甚至有些落入俗套,但观众就是好评如潮,普遍的看法是,励志、真实。

影片女主人公的原型是英联邦运动会摔跤冠军,不过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在印度是舆论长期关注的焦点,在宝莱坞的电影里,女子大凡都是美丽、动人且温良、顺从的,或许恰恰这部影片中女子的坚毅、拼搏,感召了观众。阿米尔·汗无疑是票房之王,少年出道如今年过半百的这位影星出演的电影基本都能保证质量和票房。他出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幻影车神》等影片都是当年的票房之王。尤为难得的是,银幕之外的阿米尔·汗人品、性格俱佳,他在印度甚至是社会道义的代言人。为拍摄《摔跤吧!爸爸》,这位老戏骨为了表现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形象,不惜增肥到大肚腩又减肥到浑身肌肉,这种专注和敬业,恰合了影片的主题与精神。

“每每有产量,时而有佳作”,这是国际影评人对印度宝莱坞的一贯评价。位于孟买北部的这个电影生产基地每年推出1000多部电影,卖出30多亿张影票,每年产业规模超过20亿美元。几年前一位阿富汗媒体人曾这样说,不要在晚上八点半给阿富汗人打电话,因为那个时候,印度的电视肥皂剧《每个婆婆都曾经当过儿媳》被译成达里语正在阿富汗最大的电视台上演,人们都在电视机前面追剧。这就是宝莱坞的力量,在世界不同肤色、宗教和语言的各个地方,总有一大批观众带着热情观赏宝莱坞的影视作品。

宝莱坞已经走过100多年,这里常年保持着一贯的风格:叫座的影片一定要由大明星坐镇,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美妙、神奇的白日梦是不可或缺的佐料,大多数结局是皆大欢喜。有歌舞、有美女、有英雄,还有那种没有讽刺意味的乐观精神,夸张却不失生活,传奇却可以触摸,貌似接近却不可及的感人和动情故事带着观众全情投入。

宝莱坞也一直受人针砭。从早期改编印度神话,将其搬上大银幕,到拍摄花俏虚构、不切实际和逃避现实,宝莱坞影片广为人知的个性缺失是脱离现实,忽视当今社会中的紧迫问题,因而被称为“逃避主义电影”,也正是这个原因,宝莱坞影片在严肃影片为主的世界知名电影节获奖的数量无法与其影片产量相配。尽管题材丰富多彩,但宝莱坞上空也有无形之手。比如长期以来,接吻的场景不允许出现在影片中,这一直被看做印度对电影审查的一个标尺。一年多前,印度政府封杀了纪录片




游戏达人小海


恒河平原肥沃的土地孕育了印度文明,历史上北印度地区一直是印度的宗教、政治、文化中心。随着回教的传播以及莫卧儿王朝的扩张,北印度的文化也变得更加丰富多轻松愉快、色彩亮丽的爱情歌舞电影是宝莱坞的强项。不过最近几年宝莱坞电影也在写实方面下足了功夫,

比如《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有梦想,有竞技,有父女温情,同时也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黑暗的现实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