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大盤2500時選幾隻股票買進,等幾年後大盤到5000點賣出嗎?你怎麼看?

秦98004641


價值投資提倡長期持有,跟隨企業成長。這裡面有幾個要點。

第一,購買的股票,最好是成長性良好的績優藍籌股,那麼隨著股票背後的企業,業績增長, 股價也會水漲船高。比如A股股王,貴州茅臺,2001年上市,因為成長性良好,股價一直跟著業績走,到今年,價格不算分紅已經漲了千倍。

第二,必須是自己瞭解的,熟悉的股票。股票的背後是公司,巴菲特說過,不熟不買,能力圈決定你的選擇。如果你是醫生,那麼醫藥股是可以考慮的方向,如果你是金融業人生,銀行股保險股可以參考。但是很難讓一位懂醫藥的人去研究保險股,也很難讓懂金融的人去買醫藥股,因為大家都有各自的能力圈,都有自己瞭解事物的範圍。可事實上,卻真的有醫生從不買醫藥股,金融大佬去研究醫藥股的情況,這說明他們跨界了。當然,跨界,突破自己的能力圈沒什麼,問題不在跨界本身,而在於,你認為自己瞭解的,就真瞭解嗎。以巴菲特的眼界,要了解科技股其實也不是不可能,但他老人家一輩子都沒有碰過科技股,只在這幾年買了蘋果和亞馬遜的股票。還是那句話,不熟不做,要跨界,突破能力圈並非易事,量力而行。

第三,看估值。大盤2500點時,股票都很低估,藍籌股也不例外,低估買進,高估賣出,中間就持有,這是非常成功的操作方式。為什麼大部分人依然做不到呢。因為他們拿不住,拿不住的原因,我在第一、第二點裡也講了,不買績優股,不買熟悉的股,當然拿不住。業績虧損,隨時退市,你敢拿嗎,關聯交易複雜,產品混亂,公司經營管理不瞭解,你拿的久嗎。所以,做到第一第二點,才有可行的第三點,也就是能堅持到指數上5000點。


啟舟之路


其實你說的這種方式就是所謂的長線投資,也是週期性投資。就是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裡進行買入和佈局,然後等到了牛市賣出獲利,想法是對的 ,但是不要用一個具體的點位來限定買賣交易的策略!因為下一次的牛市不一定可以到5000點或者說5000點不是牛市的終結!


目前的A股其實是正在經歷歷史上第四個大級別的熊市底部區域,所以從歷史前幾次的經驗來看,每一次發生大級別的熊市行情,未來都會有一波大級別的牛市而來。第一次是在325點的熊市大地之時,第二次是在998點的熊市大底,而第三次是在1849點的大底,但是之後都分別漲到了2100點,6124點,5178點!所以這一次只要是在底部區域裡進行逢低佈局,那麼未來也大概率能賺到不錯的收益!


但是這個理論和想法看似簡單,實踐起來非常難!因為一路上遇到的挫折,洗盤,甚至利空利好太多,大概率會讓投資者放棄原來的想法,堅持不下去!有的人不信,有的人信了卻做不到,這就是殘酷的地方!

其實每一次的成功也許只是一次等候,在此之前,堅持!就是一切!感謝支持,看完能不能給個點贊呢,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從大概率事件來看好像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仔細分析一下還是有幾種其他可能的結果你要想到。

第一,中國股市一向牛短熊長,並且每隔6-7年才有一波維持近1年的牛市。大盤從15年股災開始破位下跌,正常下一輪牛市或許要到2021年左右,你現在把錢放進去,等2-3年時間太長,實屬浪費資金。可以先做點理財,確保一定的收益,到2020年再放進股市不晚。

第二,從股市中獲利,這種做法是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其實應該找到那些在底部震盪一段時間且明顯有資金進來的票潛伏,這樣成功率更高,且不用到牛市可能就會有一波收益了。

第三,並不是所有的低位票到牛市都會漲起來,還有一小部分不被主力資金關注的票整個牛市都漲幅不大,萬一選擇了這些票就不好了,所以還是要看備選票的很多方面,比如公司基本面,實際流通盤,行業政策情況,股性是否活躍等等。

綜上,這種做法是比較笨的一種方法,不否定但不提倡,在的確找不到更好的投資渠道並且對股票不專業的前提下可以試一下。


華子論道


一,現在的位置真的已經很低了,下邊到底還有沒有下跌空間尚且難說,即便還有空間,也已經不大了。15年牛市的起點是2200點附近,我們往最低處說,頂多也就跌到這個位置而已:在A股歷史上,每一輪牛市後的熊市調整,大盤最低調整也沒有回到原來的起點附近。這個大家可以自行分析。如果不明白,可以私信問我。而且我始終認為,投資股票,不可能買在最低位,也不可能賣在最高位。現在應該做的,就是乘著大盤還沒有起來,讓自己陷入追高的境地的時候,提前佈局兩到三隻股票,然後關上賬號,中長期持有,耐心等待一波牛市或者小牛市的到來。等股票有較大盈利後,就乾脆徹底的清倉獲利出局。然後,再重新考查新的投資機會,或者黃金,或者樓市,或者期貨,或者其它什麼的。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投資,它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不是嗎?炒股跟人生一樣,如果總是充滿著糾結,那怎麼能取得成功呢?

告訴大家,俺上週已經滿倉了,投資近一百萬吧。而且還均虧了三個點。但是俺很坦然,因為俺知道,雖然目前的區域可能不是最低的,但肯定是相對底部區域;而且俺持有的就是金融類股票(銀行,券商),前者業績好,後者位置很低,而且發展前景還可以。俺怕啥呢?再說,你把錢放在銀行就安全嗎?否!現在銀行存款利息很低,且通貨膨脹厲害,存錢就等於是貶值。你覺得現在還能夠投資房地產嗎?除非你人傻錢多。當然,我也曾經在是買股票還是買黃金兩個方面糾結,但我最終選擇了股票,因為我覺得目前股票的位置更低,發展空間更大。


文之乎哉


如果你打算投資股市,在2500點選幾隻股票買進是完全可以做的事情,眼下的市場指數雖然在2500點還存在下行的風險,但大部分個股已經具備了價值投資的機會,以持有幾年時間來計算,後期大盤就算未必能到5000點,但是現在這個點位買入股票會有收益的。


從2015年開始90%的股票都經過了一輪下跌行情,其中70%的股票跌幅超過了50%以上,更多一些績優股都跌到低估值區域了,這時期買股票輸的是時間,但收益是不會少的。

站在短線投機角度看股市,眼下市場還有風險,大盤會存在下破2449的大概率,站在長期投資角度看市場,當初可以在3000點買進,可以在2800點入場,現在在2500做投資就無需猶豫,就算後期大盤再次跌破2449點,大部分個股還能跌去多少,補點倉位就算抄到底了。

你目前需要尋找一隻公司有前景,業績穩增長的股票買入,就當是定存,三年五載後收益會強於現在的一些理財產品。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上週五(12月21日)滬指盤中擊穿2500點整數關口,空頭氛圍非常明顯,後期排除繼續下探,並擊穿2449點、2400點等重要關口。


此時,有些人會說:沒有人能買到最低點,2500點買入忽略波動,拿幾年等未來大牛市後5000點賣出也是一種戰略。對,沒有錯,這也是一種策略。這樣的策略其實贏得了戰略上的勝利,因為採取這樣策略的人,他們起碼知道短線交易的弊端,才會採取忽略小波動的策略。



自2015年6月之後,到目前為主大盤已經跌了三年半時間,指數已經腰斬,估值逼近歷史新低,即便現在2500點再向下跌100點、200點、300點,也就是10%的幅度(不同個股跌幅不同),但未來牛市上漲幅度卻遠遠大於下跌幅度,這樣的思路沒有錯。


不過、不過、不過,前提是你真的不在乎波動,那麼你可以採取這樣的策略,如果你還受到波動的干擾,那就不要採取這樣的策略。抑或是策略上優化一下,可以分批買入,不要一次性買入!


所以,這個策略的本質在於深度瞭解自己的心!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大盤2500買進,幾年後5000點賣出,在邏輯上是毫無問題。但在操作上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買上市不久,對財務真實性和可持續性不確定的公司,不要買目前主業不清晰股權關係混亂,投資頻繁跨界的公司,不要買頻繁蹭熱點的“騙子”型公司,以避免幾年後即使指數真的漲了或者如題主所說相反5000或不止5000你的股卻早已退市或者破產清盤了。

第二,不要買目前高高在上的,尤其是因為明顯的流動性不足,常期高位橫盤,近期才開始放量下跌的公司,千萬不要因為最近才買入被套,就等著拿著幾年後希望指數能漲到5000點你可以解套或者賺錢。一定要區分個股是否是真實地因為市場系統風險而下跌,而不是因為其他諸如操縱股價,主業空心,商譽佔比太大,股東關係混亂股權質押或者債務超過淨資產等老千股。

第三,任何操作,不要試圖一次滿倉,而採取階段性建倉,或者定投,即使,你心態再好,任何人也不會一買入就開始上漲或者買到歷史最低點。而且買到最低點也不是決定未來成敗的關鍵,決定未來成敗的關鍵一定是未來你所買的公司成功了或者成長優秀。

可以說,題主所說的算是一個方法,尋找具備產業和成長價值的公司買入後等幾年之後收穫,不需要在市場上過度關注股票和頻繁操作,既增加了心態上失敗的因素也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前提是你買的是一個相對優秀的公司而不是一個講故事的“騙子”公司!


屠龍刀fei0598


股市大盤指數2500點上漲至5000點,總比5000點時上漲至10000點容易,並且幅度還是一樣的。個人認為在股市大盤指數2500點位置時進行股市投資的優勢要遠遠大於股市5000點時的機會。

一、A股市場正處於相對底部區域,投資潛力價值更高。

如果從股票市場的規律來講,我國股票市場就是正處於相對底部。A股規律呈現“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的形態,並且循環往復。怎麼講?我國股市呈現著一定時間內的階段上漲,一段時間內的階段下跌,長時間的相對底部震盪,並且呈現著一個階段之後會發生下一個階段,比如階段上漲行情以後會出現階段下跌,階段下跌行情之後會出現長時間的相對底部震盪行情,循環往復。

那麼,A股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呢?就是處於相對底部的震盪行情中,下一個階段從規律的角度看會是進入上漲階段。2014年至2015年,A股出現了“槓桿牛”階段式上漲;2015年下半年“股災”階段式下跌;2016年至今為相對底部的橫盤震盪。所以,現階段的投資潛力的價值更高。

二、選擇價值股以及建立適合自身的交易策略。

普通投資者在股市中的劣勢很明顯,沒有專業的知識理論,沒有豐富的交易經驗,甚至連時間都不能對應,很難生存於股市之中。

所以在劣勢的情況之下,就需要不斷的使得自己的投資更為合理,貼合自己的投資需求、時間安排。而堅持價值投資以及執行定投,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會是比較好的策略執行。價值股的長線趨勢向上,定投既能夠分散下跌的風險又能夠在下跌中不斷吸籌,就算出現行情也能夠很好的受益,一舉兩得。


厚金說


股期觀察,賺錢有道。

這的確是投資的最高境界,但是做股票就不行。

為什麼呢?

因為A股大部分股票沒有投資價值,大約70%的股票只有投機價值。而中國目前在快速推進註冊制,以後的局面大概率是上市的公司不少,退市的公司也多,或者管理層在向這一方向努力。這樣的話,你在大盤2500點時選的幾隻股票很有可能在大盤到5000點時已經找不到了,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能這樣做。只不過不能這樣買賣股票,但可以這樣買賣指數基金。

如果能在大盤在2500點時買進指數基金,在大盤到5000點時再賣出指數基金,你就會有100%的收益,比選股票好多了。

對多數散戶而言,在2500點買進指數基金,然後等到5000點時賣出指數基金,要比炒股票靠譜得多。因為多數散戶不具有選股的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股期觀察,賺錢有道


股期觀察


怎麼看,橫看豎看這都是一個非常棒的投資理念。當然,前提是在幾年後能夠迎來5000點。

做一個簡單的比較。當前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一般在3%以下,而且大多數靠譜的理財產品的一年期投資收益也在5%以下。如果按照大多數理財產品5%的收益計算,大約需要14.5年,本金就可以翻一倍。

假設A股市場在若干年後可以再次站上5000點以上,那麼以當前2500點左右的指數剛好是翻倍。和理財產品需要14年才可以翻倍相比,只要指數能夠在10年內再次站上5000點,那麼在大盤2500點時買進股票,等待5000點翻倍後賣出,顯然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

如果A股市場能夠在3年、5年或者7年後再次站上5000點,那麼此時在2500點買進股票,顯然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分別是年化收益率26%、15%和10%,相比較之下,投資收益更加豐厚。

目前A股市場正處在估值底部,在經濟發展和牛熊轉換週期規律的幫助下,A股市場未來再次走牛是必然的客觀規律。所以如果是長期投資的話,在當前2500點入市雖然不一定可以買到最低價,但是應該還是比較靠譜的投資。

而在選股目標上,既然是確定了以市場指數為同步盈虧參考,那麼顯然可以買入上證指數成分股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股票。尤其是可以優選選擇權重佔比大,但目前估值便宜,盈利能力強勁的個股。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A股市場再次站上5000點的假設上。如果假設成真,那麼賺到缽滿盆滿;如果假設落空,那就要小心本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