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一個月過山車般的國際局勢

新冠病毒蔓延全球,中國企業被迫停工停產將近一個月。

最初,很多國家的民眾把恐慌帶來的憤怒遷怒到了中國人頭上,還對中國人冷嘲熱諷...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但是,有意思的是,就在這幾天,畫風突變,讓人感覺措手不及。

“中國,我們需要你,加油,早點恢復正常!”

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剛不住了...

首先我們擼一擼國外的現狀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新西蘭把剛抓的100噸活龍蝦全部放生了,之前囤積的幾百噸,價格全部下降了40%;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SSPO的數據顯示,蘇格蘭三文魚佔英國對華食品和飲料出口的8%以上。冠狀病毒的爆發使中國的需求放緩。


而上面這些操作,和各國其他行業的經濟受損比起來,不值一提。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商務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連續5年成為國家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可以這麼說,如今的中國,一個噴嚏,足夠掀起全球的經濟颶風。

還記得一到春節,就奔往海外瘋狂旅遊的中國旅遊大軍麼?

受疫情的影響,中國人過了個窩裡蹲的春節。

別說出國旅遊了,連大門都不敢邁出一步。

萬萬沒想到,中國人安靜了,外國人卻炸了。

中國國內旅遊業務全面按下暫停鍵。然而,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國家和地區,

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和衝擊。

紐約地區的旅遊運營商和旅行社,正準備迎接經濟陣痛,因為酒店客房和旅遊大巴上的座位都將空空如也。受疫情影響,現在每輛大巴上的遊客數量只有去年的一半,每天只有10到20位遊客。

而一年前是30到40個。2020年來美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會減少28%,消費將減少58億美元。

1月28日,土耳其的中文導遊吉米送走了最後一個來自中國的旅遊團,至此他就算是暫時“失業”了,宅在家裡,陪著妻子畫畫,做家務。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日本以接待中國團隊遊客為主的63年老牌旅館,受到疫情影響,已經宣佈破產了……

中國方面暫停旅行團出境,中國遊客數量暴跌,新西蘭旅遊局面臨著巨大的困境。

這對旅遊業的影響大概是5億新西蘭元的損失。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旅遊博覽會——柏林國際旅遊交易會(ITB)正式官宣取消


據英國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國遊客每次在英國的平均停留時間為16晚,是其他遊客平均停留時長的兩倍。疫情發生後,在英格蘭牛津郡的頂級奢侈品折扣店比斯特購物村,中國遊客彷彿一夜間就消失了。

中國是泰國最大遊客來源國,中國遊客約佔泰國入境遊客總數的30%。據報道,原計劃於今年2月,3月期間赴泰旅行的中國遊客中,大約有120萬到130萬人取消了行程。泰國國家旅遊局預計,疫情將給泰國旅遊業造成30億美元的損失。

這真是 “牽一髮而動全身”。

接收不到中國遊客,國外靠旅遊業生存的行業,或許還能等到下半年的回溫。

可生命卻沒有時間等。

因為中國停工,各國的藥房都要面臨庫存為“0”的困境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美國就發生了這樣有趣的一幕。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面對新冠肺炎,紐約州長曾不以為然:別慌!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醫療系統!

可美國衛生官員,微微一笑,說:“不,我們沒有。”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我們的基礎藥物過於依賴中國,如果他們關門,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後,美國醫療系統終將崩潰。”


有這麼嚴重嗎?

有。

據CNN新聞網2月26日消息,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局長史蒂夫·哈恩於當地時間2月25日表

示:“我們正密切關注疫情暴發對美國醫療物資供應鏈所造成的的影響。這包括,美國的關鍵醫療物資有可能被斷供,甚至出現嚴重的短缺。”

該部門表示,美國有約20種藥物(或其原材料),只能在中國獲得。

身為仿製藥大國的印度,大部分原料藥的來源是中國,尤其是青黴素G、四環素,以及維生素類藥物。

上述藥品在製作過程中都需要發酵工藝,而在這方面,中國的技術水平居於行業領先地位。

中國是全球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共出口到187個國家和地區,亞洲、歐洲、北美洲是前三大出口目的市場。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印度政府不得不出面,與中國協調原料藥優先進口的事情......


業內人士預計,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局部地區的停工可能會導致產能真空。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與抗病毒藥物、免疫增強藥物等相關領域藥物大概率都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維生素和抗生素原料出口國,其他原料藥主要在中國生產的非專利藥包括各類降壓藥,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癲癇和抑鬱症的藥物。這些藥物雖然不是此次新冠肺炎有效抑制藥物,但患者若感染新冠病毒,或將引發併發症,需要多項藥物治療維持生命體徵。

石藥集團在抗生素、維生素等細分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維生素B12、阿莫西林等藥品的出口也在國內位居前列。

這個原料藥,全球需求量共9000噸,中國的科倫藥業、寧夏啟元和宜都東陽光藥業,能夠各生產3000噸。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一箇中國,三家企業,就包了整個世界對這種原料藥的需求。


所以,受疫情影響,中國很多藥企無法提供原料藥,其他的國家也只能跟著著急。

世界本是一體。

災難之下,沒有誰能成為一座孤島。

個人如此,國家亦如此。

當然,除了等著中國原料藥治病救人,還有一種急需的醫療物品,全世界的人都在等著中國的供應,那就是——口罩。

大家都經歷過一罩難求的階段,口罩在新冠疫情面前有多重要

全球最大的口罩生產國家,也是中國。

2019年,中國年產口罩45億隻,佔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口罩生產量。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2019年,中國年產口罩45億隻,佔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口罩生產量。


那當時為什麼一罩難求呢?

因為專業醫用外科口罩生產出來後,按規定要放置14天,以去除殘留的有毒物質。

春節臨近前,各企業放假,疫情爆發突然,這個時間差,造成了口罩極具短缺。

隨著各大醫療企業的復工,以及其他企業跨行加入口罩生產線,中國的口罩日產能,也在持續快速增長。

現在口罩日產能達到1.16億隻,日產量達到1億隻。而一個月前,國內口罩日產能只有1000只,也就是說,只用了一個月,產能足足翻了10倍!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中國宣佈口罩日產量突破1億,造航母的都上了!


如今,疫情在全球肆虐,口罩更是成為了硬通貨,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幸運地有自己的生產線。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日本70%以上的口罩源於中國生產,如今全面告急,連4月份的庫存都賣光了;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韓國口罩告急,一個月內需求量增長高達7650%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美國本土沒有幾個口罩工廠,口罩90%都是來源於中國,如今醫護人員口罩需求3億,缺口卻達到了2.7億......


而像手套、防護服,護目鏡這樣的醫療物資,也都面臨著長期短缺的狀態。

世衛組織總幹事就曾表示:目前這些物質的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100倍。而世界範圍內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口罩和其他防護設備即將用盡。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曾經,我們等著自家的企業生產,填補中國醫療物資的短缺。

如今,中國疫情好轉,但其他國家的情況卻不容樂觀。

中國對藥物和醫療物資的生產力,在當下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的復工,關係著幾十個國家的疫情防抗。

中國就像是一個“全球工作臺”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在汽車製造上游零部件方面,從出口情況來看,全球至少50%以上汽車零部件製造與中國有關。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希拉里手拿著中國製造的領帶在發表演講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尼日利亞的卡杜納鐵路由中國製造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中式熱水袋也暢銷國外


中國癱瘓,所有供應鏈都跟著斷裂。

這不是捧中國,而是事實。

就像德國電視臺所呼籲的那樣:中國快點復工吧!沒有“世界的工作臺”真的不行。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中國正在"熱"起來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多地在統籌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

看著大地從一片沉寂到標示“熱度”的紅點迅速擴大,就像一名暫時蟄伏的善跑者,正在逐漸舒展筋骨、釋放能量。

不管是疫情發展,還是中國停工帶來的影響,都暴露了一個很多人經常忽視的問題——

中國想要發展,離不開世界。

而世界離開了中國,也同樣無法運轉。

疫情終將過去

春天終將到來

我們與全世界,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Made in China,就是這麼豪橫


待到疫情結束時

願大家摘下口罩去武漢的櫻花樹下

願大家能去東京現場看奧運會

... ...

祝大家復工順利,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