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最近的世界并不太平,疫情在全球蔓延,美股熔断,世界发生的故事一天比一天离奇。叙利亚战火日趋严重,反恐战争,叙利亚内战完全演变为大国间的战略博弈。正当全世界笼罩在疫情阴霾之下时,叙利亚人民则笼罩在枪林弹雨以及欧盟边界的催泪瓦斯之中。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就在几天前1架叙利亚米格-29战机疑似机械故障在升空不久后坠毁,飞行员Lounes Makedid准将遇难,但是目前还有地空武器击落、土耳其或者美军飞机击落等多种传闻,不管是哪种方式,叙利亚空军损失了1架米格-29都是事实。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此次事件,机械故障也好,被击落也罢,无疑是再一次把米格-29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自上世纪80年代服役以来该款战机就饱受争议,可以这样讲,一部米格-29系列的服役史就是一部坠落史。那么米格-29的真实性能究竟如何?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今天我们就以米格-29的实战记录为轨迹,为您讲述米格-29最为真实的一面。

“支点”的诞生

米格-29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现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研发生产的双发战斗机,是按苏联定义的“第四代”战斗机,北约的代号为“支点”。米格-29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苏联PFI计划(先进战术战斗机-Perspektivnyi Frontovoi Istrebitel)的产物之一(另一个是苏-27),用以对抗美国的FX计划(产物是F-15战斗机)。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米格-29战斗机1977年首飞,1982年批量生产,一年后装备部队,累计改型20多种,总生产数量1600多架,除苏联之外的30多个国家均有装备,可以说米格-29是这个世界上保存实战(被击落)影像最多的战斗机了,首先我们来看看基本参数。

名称:MIG-29(米格-29)

首飞:1977年10月6日

服役:1983年

型号:A/UB/S/M/SMT/K/KUB/M2/UBT/OVT

长宽高:17.37m×11.4m×4.73m

最多起飞重量:20000kg

发动机:RD-33涡扇发动机×2

最大推力:50千牛

加力推力:81.4千牛

最大飞行速度:2.3马赫

推重比:0.83

实用升限:18013米

爬升率:330米/s

航程:2100kg

武器系统:7个挂点,1门30mm机炮

“实战”是检验战斗力的唯一标准

米格-29自从问世以来的40年间,在多次的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遗憾的是米格-29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虽说其性能对标同时期的美国F-15,但很明显米格-29要略逊一筹。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米格-29首次披挂上阵是在1979年的苏-阿战争,苏联空军的米格-29击落了四架阿富汗反对派的苏-22攻击机,但很明显这次米格-29赢得并不光彩,苏-22是典型的2代机,无论是在机动性,导航雷达等电子设备还是机载武器系统上,苏-22和米格-29完全没有可比性。就如同喷气式战斗机对抗螺旋桨飞机一样,再加上阿富汗反对派飞行员蹩脚的操作,米格-29的首战赢的很轻松。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苏-22战机)


美国其实一直很忌惮米格-29的性能,但这一切随着80年代末苏联空军飞行员祖耶夫叛逃土耳其,米格-29对于美国而言已不再有什么秘密。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面对训练有素、装备更先进的美军,至少有6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9A型战机被F-15C击落、数量不详的米格-29战机被摧毁于地面,还有21架逃跑到伊朗。

但是米格-29在这场战争中并非一无是处,首先是伊拉克飞行员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第一时间并没有畏战,在战争开始的第一天就疑似击伤了一架美军B-52G轰炸机(由于飞行员太紧张,未能近距离确认战果),这也是越战后B-52轰炸机第一次遭受重创,除此之外,伊拉克米格-29还击中过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的旋风式侦察机。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旋风式侦察机)


在面对美国为首的联盟军队强大的电子战,空中信息支援预警系统的压力下,伊拉克飞行员能够打出这样的成绩,至少可以给到及格。海湾战争不仅打疼了伊拉克,也给当时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原来战争还可以这么打。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海湾战争中被击落的米格-29)


1998年,非洲大陆的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爆发局部冲突战,1999年2月25日,双方第一次在空中相遇,4架米格-29对战2架苏-27,虽然数量上米格战机有优势,但是发射的导弹都被苏-27成功躲避,在反击的过程中苏-27成功击落一架米格-29。

在此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厄立特里亚空军另外3架米格-29被埃塞俄比亚空军的苏-27战斗机击落,这么看来苏-27的性能确实要优于米格-29,只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999年,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上空,北约的战机挂满实弹呼啸着,南联盟“骑士”中队驾驶米格-29升空迎敌。南斯拉夫共接收了16架米格-29战机,还是苏联已经服役后的二手货,其实在1996年就已经到了服役期限,但这是南联盟现有的唯一一款与北约战机不存在代差的战机。

由于局势动荡等,南联盟的米格战机直到1999年还在服役。由于缺乏维护资金等原因,这十几架飞机已经十分老旧了,能够飞上天空的飞机也只有5架,飞行员虽然训练严格,但是飞行时间严重不足(每人只有20小时),这样一只战斗力的部队显然无法应对北约的多维打击。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南联盟空军的米格-29-114号战机)


但就是在这样一场南联盟毫无胜算的空战中,南联盟飞行员依旧驾驶着老旧的米格-29升空迎敌,但胜负早就在战机升空前就已将决定了。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1999年3月24日晚,北约战机开始大规模进入南联盟领空,科索沃战争的首战正式打响。南联盟空军飞行员驾驶的米格-29B在晚上七点钟起飞,由于受到米格-29作战半径的限制,机场距离前线很近。

飞行员驾驶米格-29升空不久后,就瞄准了其最先发现的目标,但什么也没有击中,不久,随着机尾一声巨响,米格-29被击落,飞行员弹射逃生。从起飞到被击落,飞行员几乎没有真正发现过北约战机。北约战机全程在E-3望楼的引导下实施发动超视距攻击。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E-3 望楼预警机)

就在第一架米格-29起飞不久后,第二架米格-29也紧急升空。但这一架要比上一架要幸运,但也好不到哪去。第二架米格-29在升空后丝毫没有察觉到正在逐步靠近的北约F-15C。当北约空空导弹的末端制导雷达开机时,米格-29的雷达才发出预警,不过一切都为时已晚。但好在,被击中后这架米格-29仍具备一定飞行能力,飞行员驾机勉强降落在科索沃境内的机场。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接着,第三架,第四架米格相继被击落。。。南联盟空域成为了北约战机靶场。但米格-29在作战中仍有可圈可点之处,那就是极高的跳伞生还率。即便如此飞行员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热情。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飞行员们发现米格飞机的故障越来越多,地面指挥也一塌糊涂,慢慢的就拒绝升空作战了,南联盟空军司令维利科维奇曾在此时驾驶米格-29进行试飞,在后续的日子里工程师们也“拆飞机、攒零件”的修理出可以飞的飞机,但在试飞的过程就失败了,“骑士们”失去了他们的翅膀。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被北约战机击落的米格-29残骸)


关于米格-29在本次战争中的成绩,南联盟和北约各执一词。南联盟方面称米格-29被击落4架,同时击落了1架F-15(存在争议,但是应该是1架F15E);北约方面则称一共击落了6架米格-29、击伤1架、地面摧毁4架,不管怎么说,受伤的虽然总是米格-29,但是南斯拉夫,战斗过!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被北约战机击落的米格-29残骸)


在2008年的南奥塞梯冲突中,米格-29与与苏-27相互配合,成功击落了1架格鲁吉亚空军的苏-25战机。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格鲁吉亚空军涂装的苏-25攻击机)


2003年,苏丹空军的1架米格-29战斗机被达富尔反政府武装利用防空火力击落……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米格-29:我太难了)


时间来到了2020年,叙利亚空军大约有40架“三手(俄罗斯-叙利亚-俄罗斯-叙利亚)”米格-29战机用来对抗土耳其和美国的空中力量。3月7日,1架米格-29战机疑似机械故障在升空不久后坠毁,飞行员Lounes Makedid准将遇难,但是目前还有地空武器击落、土耳其或者美军飞机击落等多种传闻,不管是哪种方式,叙利亚空军损失了1架米格-29都是事实。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Lounes Makedid准将和他的米格-29)


在此篇文章思路碰撞的阶段,文佩说除了战斗损耗,是不是可以把坠机也加进来,这一想法遭到了其他人的强烈反对,因为隔壁三哥的米格-29总是毫无征兆的摔下来,要是都写的话,可能是一篇硕士论文的工作量。

其实米格-29战机确实存在着本身的缺陷,使用的国家也基本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维护保养不周,训练不系统等情况,这才导致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被击落,还是让我们祈祷世界和平吧。

缅怀“飞将军”

文章最后,让我们共同缅怀中国空军具有俄罗斯面孔的“飞将军”——林虎。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两年前的3月3日,91岁的原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与世长辞,林老将军1985开始主抓空军的装备建设工作,80年代的中国空军,主力战机还是强5、歼7、歼8Ⅱ等二代机,快速追赶并逐步缩小与空军强国之间的装备差距,成为了老将军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歼8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日子过的也很困难,林老把目光瞄准了这个邻居,希望引进先进的战机,俄罗斯最初同意出售的,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米格-29战机,但是林老将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眼光,认为米格29不过是个样子货。

经过著名的“暖水壶+手电筒+裘皮大衣”以及“祖国需要你的胃”等多轮较量,最终在1992年中国空军正式接收第一批苏-27战机。可以说如果没有林老将军,人民空军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摸索,也许在成立70周年的时候,就不是如此一般的盛况了。

真的腿短?来看看“机场保卫者”米格-29实战记录

(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长春航空开放日歼10编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