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物之辛亥革命先驱胡廷佐将军

胡廷佐

鄂州人物之辛亥革命先驱胡廷佐将军

胡廷佐(1880 -1917)原名宗仲,号子勋,大湾武城人幼与叔父廷翼同学,后同投入湖北新军 工程营当兵,1906年以劳绩升为哨长,不久,被选入随营将弁学堂受训,两年后以优秀成绩毕业,调升二十二混成协第四十标第: 1 右队队官。其间,曾参与日知会,后又加入共进会,积极从事反清活动。

1911年10月10日夜,工程第八营起事,协统黎元洪闻讯,下令禁止出入军营,并集官长于协司令部,借会议以延宕时间。当革命军炮袭协司令部时,胡廷佐即吹哨集合,指挥数百人捣毁电报局,夺下官钱局,迅速占领大东门、阅马场线,掩护炮队进驻蛇山。接着,率四十一标经三佛阁出占长街,沿途攻取警务公所、善后局,直趋藩署。由于藩署积存有全省现金,湖北当局派有重兵把守,虽几经激战,亦无法得手,直到清督署及城内各重要机关被攻克后,马荣等方率部赶来,在蛇山等处炮火的配合下,协助胡廷佐攻取藩署。旗兵官长见大势已去,即令旗兵打开库门,企图抢夺银两,被革命军当场击毙,余众四散逃奔。面对满库的银锭、银元等,他严诫属下:“有动夺钱财者,立斩不赦!"士兵闻之震慑,终未敢私掠分文。

军政府成立后,民军扩编,胡廷佐任步队第四协第七标统带,驻防汉口。10月16日,阳夏之战拉开序幕,清军第八制张彪集其残散,纠合河南清军摄兵,乘火车进犯汉胡廷佐率部地击火车 头拆毁轨道, 使清军车覆人亡,余都收退漫口,夺得枪支千余,弹药无数,首战告捷,声威大前后在汉口刘家庙、三道桥等处麈战中,他时而自任前锋,时而督队冲杀,多次立下战功。11月2日汉口失陷,退守汉阳11月15日,黄兴下令反攻汉口,他奉命率部渡过汉水,进据汉口龙王庙码头,袭敌后路,清军不支,逐节败退,大有逃奔之势,不料援鄂湘军避而不前,致使功败垂成。21日,清军进通汉阳,次日,美娘山、仙女山失守。他命第一营夜袭仙女山,因遭机关枪猛烈阻击而退回。23日晨,他亲自率部进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占领了美娘山及仙女山东北又加上民军炮击,清兵死伤甚众,诸山头收复在望,但湘军此时逗留不进,随后又擅离阵地,七标陷于孤立,血战中,他身负重伤,阵地再度丢失,27日,汉阳失陷。

南北议和告成后, 胡延佐升任第二协统领。民国成立,改任第旅旅长,旋调任第四旅旅长,授陆军少将衔,奖二等文虎章,等嘉禾章。该旅后缩编为步兵第二团,任团长,曾驻守黄冈,进剿潜河,固防樊口,后坐镇荆沙。1916 年与张驾伦等联合阻挠袁世凯复辟帝制。次年,孙中山组织“护法运动”,他在用沙响应,宣布独立。湖北靖国军成立,任第一军第二梯团长兼前敌指挥。 在宜昌战役中,部队连续激战三昼夜,攻克敌军两个据点,敌人疯狂反扑,他着红里军大衣立磨盘山高处指挥,目标显露,被子弹贯脑而率。1948年9月受国民政府明令裹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