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是不是有點自私?以她的條件可以找其他官家子弟聯姻,為何不成全寶黛呢?

當媽在途


寶釵是不是有點自私?以她的條件可以找其他官家子弟聯姻,為何不成全寶黛呢?

  人其實都是有私心的,寶釵是人自然也不例外,她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和賈家聯姻,我覺得可以理解,雖然我不是她的粉,但咱們說話得客觀,寶玉黛玉也有自私的一面,人同此理,不能過於苛責。

  副題所說的,她可以說服自己的母親不與寶玉結婚這是對的,但是,以她的條件,寶玉其實是她最好的也是最後的選擇,她沒有與其他官家子弟聯姻的條件。

  寶釵個人條件無疑是相當出色的,她品貌端莊,大家閨秀的氣質很符合當時主流審美,就算是選秀失敗,也只能說明她不合皇家的要求,退一步要求,單憑寶釵個人出色的才能,當上區區官家公子的嫡妻,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人家原本就是衝著進宮去的。

  但是,要命的就是這個但是,寶釵薛家姑娘的條件放在那個時代實在是很不起眼。雖說薛家也是四大家族,但是咱們看過護官符的人都清楚,賈家公爵,世代降等,史家侯爵,也得降,王家縣伯,他們三好歹都是有爵位在身的,可以拿來炫一炫的,薛傢什麼身份?紫薇舍人(注意,不是紫微舍人,紫微舍人是了不得的厲害),紫微舍人是天子近臣,權力中樞,可是薛家的紫薇舍人薛公,領的是內府帑銀行商,這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了,說的白一點就是和皇帝老兒有些交情,估計是戰爭年代資助過軍餉,新朝給點甜頭,讓他做點大生意,真是了不得的權臣,誰會在乎這個?重要的是,這不是什麼世襲的,後代得繼續送錢才有資格領條子做生意。

  在劉姥姥這樣的小民看來,哇,皇商啊,好了不起啊,好有錢啊,珍珠如土啊,可是在真正的達官貴人,比如說四王八公這樣的家族看來,和商人聯姻,無疑是砸自家的招牌,告訴別人自己家不行了,就算是清貴如李紈的家族,窮是窮點,也絕不會和商人聯姻,士農工商的排名一直存在,薛家的這點權力,在上流社會,根本不入眼。除非走下坡路的家族,會想著靠薛家的錢來救命,可是都到要崩潰的邊緣了,薛寶釵嫁過去,還有什麼前途可言?——真正的權貴,是看不起商人的,尤其是明清時代,商人的地位特別低。

  所以,薛寶釵能選擇的公子哥,相當有限。比賈府高的皇家,已經給了答案了,和賈府同層次的,誰不會愛惜羽毛?和薛家同樣層次的,都是圈子裡面的人,誰不知道薛家的底?誰會和她聯姻呢?比薛家差的人,薛家會看得上眼嗎?再說了,兩方結為秦晉之好,結的是一個家族,薛家就算還有幾個錢,可是人呢?薛家還有個有案底的“死人”薛蟠,誰娶寶釵都繞不過這個要命的大舅子,試問,誰願意老是替薛蟠擦屁*股?誰又有能力老是替薛家善後?

  寶玉人長得好,和寶釵也是知性知情,家勢也還可以,親上加親是可以理解的。當然,我相信,賈府不敗,不可能娶寶釵,王夫人雖不精明,但也不傻,寶貝疙瘩的前途和外甥女的幸福那肯定不能相提並論,只有賈家再講不起排場,寶釵也長成了老姑娘,兩家抱團取個暖,才應該是最後的真相。


宛如清揚


寶釵明明知道寶黛彼此相愛,卻偏要嫁給寶玉,恰恰說明了寶釵是個矛盾體,一方面是她對寶黛的自私,另一方面是她對薛家的無私。

一、薛寶釵確實喜歡賈寶玉


不可否認,薛寶釵是喜歡賈寶玉的(真不知道,賈寶玉有什麼可喜歡的),這種喜歡甚至到了忘情的地步。

在眾人眼裡,一向端莊成熟的薛寶釵,竟可以不顧封建禮教,五次三番往怡紅院跑,尤其是在午休或者傍晚時分。丫頭們想偷個懶休息一天,寶釵的到來讓他們不得不起身開門,還要等著寶釵走後才能“下班”,所以晴雯才忍不住抱怨的。

最過分的一次,是在寶玉捱打後,寶釵中午一個人來看寶玉,恰好寶玉睡了,襲人又想出去上廁所,屋裡留下了熟睡的寶玉和寶釵。這時寶釵竟然情不自禁坐到寶玉跟前,默默給寶玉繡肚兜。這在封建社會,屬於相當出格的事情,彼時的寶釵卻全然不顧。

而且薛蟠也曾經說過,寶釵喜歡的人就是寶玉。所以在愛情面前,薛寶釵選擇了自私一回。

二、賈寶玉是薛寶釵婚姻的最佳人選


薛寶釵在京城,其實很難和其他家族聯姻。首先因為薛家是商人,那時候商人地位低,當官的人家一般都不要商人家的姑娘。夏金桂也是一個典型例子,生意做的再大,長得再好看,也只能嫁給薛蟠。

其次,薛家雖是四大家族,但不是土生土長的外地人,屬於“北漂一族”,很難與當地做官的聯姻。

加上父親已死,哥哥又不爭氣,不但家中經濟一年不如一年,薛蟠的名聲又不好。這兩點,都不利於薛家與其他家族聯姻。

好巧不巧,就有了賈府這個冤大頭。王夫人莫名喜歡“懂事賢惠”的寶釵,又是自己的外甥去,認定寶釵能讓寶玉“走上正軌”,其他物質條件都不在乎。所以,薛寶釵抓住了王夫人這根救命稻草,嫁給了富二代➕官二代的賈寶玉。

三、薛寶釵對薛家的無私


當然,薛寶釵一心要嫁給寶玉,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拯救日漸衰敗的薛家。 薛蟠是個敗家子,要重現薛家昔日的光輝,薛蟠是指望不上了。而薛寶釵又是個女孩,拋頭露面的事也沒法幹,唯一的希望就是嫁個好人家,政治經濟雙重聯姻。

其實,他知道寶玉真心喜歡的人是黛玉,按照她對寶玉的瞭解,應該能預料到婚後她的生活是何等的慘淡。但是為了薛家的未來,寶釵最終選擇了“賭一把”。誰想到,黛玉因此喪命,寶玉因此出家,賈家還被抄家,留下了孤苦伶仃的薛寶釵,空有寶二奶奶的名。

寶釵本想賭上自己一生的幸福,換來薛家的東山再起,沒想到堵輸了,輸得一塌糊塗。所以說,對於薛家來說,寶釵是無私的。


桃小妖讀書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寶玉有,黛玉有,寶釵有,賈母有,王夫人也有。

寶釵的個人條件不錯,聰明,大方,長得好,有見識,讀書多,有抱負,有才幹,耐得住規矩束縛。

但是寶釵也有缺點,即她商人的出身和總壞事的哥哥。

從紅樓夢中可推斷出,寶釵落選就是因為她哥哥。

而商人出身呢,古代是重農輕商的,薛家商人雖然還算有些產業,也算富有,卻沒有地位。薛家在外的事務沒人支撐,她哥哥難當大任,所以他家的生意沒有未來。況且薛家的錢財都在一點一點的讓薛蟠敗光了,漸漸就會捉襟見肘。

如果把婚姻看做一場投資,那麼誰都不會把自己的賭注壓在薛家身上。

如此,如果有人願意取寶釵,那人的官位也不會高。那時候的寶釵就真的是“下嫁”了。

寶釵落選後很失落,這才有了之後“金玉良緣”的說法。很可能此前,寶釵沒有聽說過自己身上帶著的金鎖和是和她的姻緣有關,很可能寶釵只是知道自己金鎖的來歷,卻不知道她需要撿有玉的才能成配。

這也就解釋了薛蟠提到的,他妹妹自從聽說她這有金的要找有玉的才行之後就處處留心寶玉。

寶釵在和寶玉的婚姻上的執著,更大可能是因為這句和尚的斷言。而在現實層面,卻還有幾個原因。

一是薛姨媽想要通過寶釵的婚姻,來為薛家謀求一個好出路,所以她看上了賈府的富貴地位。

二是王夫人和薛寶釵對路子,王夫人總認為薛寶釵才是寶玉之妻的不二人選。王夫人不想讓寶玉的妻子成為林黛玉。

三是薛寶釵雖然中規中矩,但是她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她自皇家選秀落選之後,身價暴跌,自然要可著能嫁的裡面選最富貴最好的了。

而寶釵真的喜歡寶玉嗎?答案是否定的。寶玉和寶釵,不論是個人素質還是人生觀、價值觀,都是絲毫不匹配的。這也是寶釵瞧不起寶玉的原因。

一個優秀的姑娘,必須要嫁給她不喜歡又瞧不上的人,其實挺悲哀的,不是嗎。


不做惆悵客


很奇怪,怎麼會有這個樣的想法?

一、薛寶釵沒有婚姻自主權,賈寶玉林黛玉同樣沒有婚姻自主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法條。

賈寶玉與林黛玉是私定終身,不會、不能也無法獲得主流意識形態的支持。

薛寶釵雖然最初也沒有獲得認可,但她在堅持等待被認可。

賈寶玉林黛玉除非私奔——然而,聘則為妻,奔者為妾,這在法律與宗法上將林黛玉打落為地位卑賤的妾。

而且,賈寶玉先別說能不能獲得發展,養活自己與林黛玉都是難題。所以,賈寶玉林黛玉私奔的結局非常明顯。

除非賈寶玉獲得無上功勳,成為顯貴要臣,賈家才會捏著鼻子承認林黛玉的正妻身份。

二、薛寶釵選擇賈寶玉是無奈。

薛寶釵同樣清楚賈寶玉不是良配。

然而,薛姨媽薛蟠已經被榮國府迷眼,一心攀附上去。或者王夫人還從薛姨媽手上撈走過一筆錢財。

無論如何,薛家已經擺脫不了賈寶玉。

作為薛家女兒,早已經知道薛王協議的薛寶釵有什麼選擇?

哪怕不愛賈寶玉,也得去愛。


四川達州


賈府是四大家族之首,寶玉又是這個家族裡的小皇帝,跟小皇帝搭上肩是頂尖級姻配,求之而不得,何談成全另人呢?

再說按寶釵的行為去向和生活品味追求,完全是傳統的極具現實性的,地位金錢前程是全部的追求目標,寶玉在她眼裡不求進取是唯一的缺憾。

但此缺憾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寶玉的愛慕之情,也就是說她對寶玉還是喜歡的,尤其在戴玉的優秀而強勢競爭下終成贏家的寶釵,只有用生命來維護,那還有讓人之理?!

常情矣,常理也!





文化潮汐


在愛情上,人都是自私的。

寶玉和黛玉相愛不假,但是寶釵也喜歡寶玉啊。她為了當寶二奶奶已經付出了很多,浪費了好幾年的大好年華,她不會認輸,不會撤退,更不會成全寶黛。



寶釵一進榮國府,她就發現了寶玉和黛玉相愛,如果寶釵要成全寶黛,她就不會主動向賈寶玉透露金玉良緣。也不會在王夫人面前,多次強調黛玉小性子,讓寶玉多哄哄林黛玉。她的話,讓王夫人對黛玉的厭煩之心又加劇了。因此薛寶釵根本不想成全寶黛姻緣。

寶釵堅定不移的執行嫁給寶玉計劃。即使她知道賈母反對金玉良緣,她依然堅持。即使貴妃暗示支持金玉良緣,賈母還是在清虛觀敲打薛姨媽母女:



第一,寶玉不娶薛寶釵。

第二,金玉良緣並非寶釵一人,湘雲與寶玉也堪稱金玉良緣。但是老太太不相信金玉良緣,她不會讓寶玉娶湘雲,當然也不會娶寶釵。

薛寶釵自己掂量掂量自己,在家世上能比得過史湘雲嗎?

姑娘娶妻,最重要的是門當戶對。姑娘的家庭出身一定要清貴。



史湘雲是史候府長房嫡出大小姐 ,雖然父母雙亡,但是她的出身高貴,即使保齡侯的長女,也比不上史湘雲。因為史湘雲的父親是史家的嫡長子,史湘雲是大小姐。南安太妃與湘雲那麼熟悉的原因是史湘雲經常代表史家小姐出席上流女子的聚會。

正因為薛寶釵覺得自己在清虛觀被打臉,所以才借寶玉一句她像楊貴妃而發飆。搶白寶玉,怒斥墜兒。



薛寶釵打定主意,不嫁寶玉不罷休。她即使離開大觀園,也不讓林黛玉與寶玉有接觸。

抄檢大觀園後,寶釵搬出大觀園,幾乎不與寶玉接觸了。然而她建議王夫人關閉大觀園,儘早省儉,免得後手不繼。其目的是我離開大觀園,你林黛玉也應該離開大觀園。

薛寶釵找不到比寶玉條件更優越的男子。寶釵在那些官宦人家眼裡,就與夏金桂是一個等級的商人之女。

夏家在京城多年,夏金桂有夏家的全部家當做嫁妝,都沒嫁給官宦子弟,只能嫁給薛蟠。寶釵的嫁妝還沒有夏金桂多,她還要一個呆霸王哥哥,她更找不到好人家。因此薛寶釵除了賈寶玉沒有更好的選擇。



倒是林黛玉可以找一個比賈寶玉更好的男子做丈夫。但是林黛玉看不上,即使是北靜王,都是臭男人。

一個寶玉,兩個優秀女孩要嫁他。最後誰都沒有得到他。

我是潤楊,歡迎關注:潤楊的紅樓筆記!


潤楊的紅樓筆記


因為她媽要用她綁定賈府,分散了,失去貴妃保護,王家兄弟也照顧不了太多,王子騰與貴妃是必互相幫扶的,所以賈家與王家是分不開的,而薛蟠曾經有命案在身是離不開保護傘的,必須綁定賈家或者王家,如薛寶釵嫁他人卻沒有被他人利用的價值,他人是不會看重薛家的,而賈家與王家與她們有血親關係自然不同。綁定了就有了安全感,後來賈家被抄,薛家無論成不成親家都跑不了,因為賈家曾為薛蟠開脫了殺人罪。賈家如危險,賈寶玉與薛寶釵都在外結不了親,薛蟠老婆嫁進來知道了這些也要後悔死了。


用戶5305809957829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懂嗎?賈母的掰慌記忘記了?寶黛愛情是不能見光的,作為女孩的黛玉如果被人知道有小心思,千人啐萬人罵,還要連累她外祖母的家教,作為男孩子的寶玉可以和丫鬟耳鬢廝磨,可以胡鬧調情,唯獨不能有真情。

他們的婚事父母長輩做主,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寶釵也是一樣的,不是她想不想嫁的問題。

他們的父母在婚事上各種考慮,考慮門當戶對考慮家族的利益,唯獨不會考慮兩個孩子是否相互喜歡。


柳灣美眉


寶釵不是自私,感覺她是那種比較會辦事的人,而且在封建社會,子女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她雖有主見,但是她也不能自己開口跟薛姨媽要求自己的婚事。金陵的四大家族薛王史賈,他們家族之間是相互聯姻的。在後期賈母可能因為家裡的一系列事情去世了,沒能給黛玉婚姻做主,而王夫人肯給你是喜歡自己的外甥女,薛姨媽也是想讓女兒嫁給自己的外甥,所以黛玉和寶玉他們的感情註定跨不過去前面這兩座大山。其實寶釵嫁給寶玉最後也是過的很淒涼的,只是有個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紅樓夢本身就是一個悲劇的收場,他們三個人的感情也是以悲涼收場的。可惜了大觀園裡個個才氣橫溢的才子佳人。


王願


在社會分工相對簡單且嚴格的古代,仕農工商,商居最底層,而賈家是仕。雖然寶釵的自身條件很是優秀,但那又能怎樣呢?像賈家那樣的官家子弟是根本看不上商人出身的寶釵的,再加上她還有那麼個拖後腿的廢柴哥哥,可見寶釵註定找不到比寶玉家世更好的對象的。何況寶玉萬里挑一的好看皮囊,出彩的文才,以及對女孩子的尊重這些軟實力,所以寶釵還是對賈寶玉上心的。再加上她又是個尊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乖孩子,對於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和家族利益的婚姻大事,寶釵能拒絕寶玉嗎?你說寶玉所有的這些硬實力和軟實力,有幾個能拒絕呢?誰是寶釵誰能拒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