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献帝从权臣手中逃走,凭借天子身份,有可能东山再起吗?

刘黄叔


假如汉献帝能从权臣手中逃走,我想也不太可能东山再起了。

历史的问题总是充满争议性。以我个人观点看,每逢朝代更迭,都会有很多的有能力之人在争夺帝位,出现的只能是一个名额。可是为什么有人在明明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然能独得皇位,我想这不是偶然,是历史的必然,都说当皇帝的人是龙种,身边有很多人为之效死忠,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势,大势。有这种势才有可能成功

东汉末年汉献帝权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各方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此时的汉献帝在人们心中虽然是皇帝。是龙种,那是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已经没有势了,你想皇帝的位置需要别人来施舍,这种势能服众吗,即使有。当然即使是有这种势,也只能是刘备给的。其他人也不可能,可也不敢保证刘备给不给汉献帝这种机会,如果从曹操手里跑到袁绍手里,跑到袁术手里,结果也许更糟。

这里说说刘备的因素,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只听刘备的。不管真心假意,他们就是觉得刘备才是明君,这也是为什么当诸葛亮提出刘备称帝的时候他们积极响应的原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汉献帝跑去刘备那里,拿着本是刘备的东西去赏给刘备,刘备也不是这么傻





贝茗杨


如果汉献帝从权臣手里逃走,凭借天子的身份想东山再起,这是绝无可能的。这个权臣是指曹操,帮助献帝逃走的只能是当时在许昌的皇叔刘备。就是刘备用瞒天过海之术,带领献帝离开许昌,刘备能去哪里?袁绍是当时最大诸侯,肯定会接纳献帝,但刘备有把握要求袁绍为献帝效忠,复兴汉室,又怕离了狼窝进入虎口。唯一想到的是大汉皇族,荊州刘表。刘表对献帝的到来肯定欢迎,荆州虽是富庶之地,但是四战之地,极易受到四面攻击。刘表没有雄才与野心,只想做个守成之主,手下也没有雄兵和高级谋士与一流将领,维持荆州安定尚且不易。有献帝在荆州,刘表不会让刘备做主,献帝以荆州为第二政权,可下诏向天下诸侯援助,共同对付曹操。袁绍可能会资助献帝一些钱粮兵马,孙策会尽最大努力资助,因孙策勇猛豪爽,性情耿直,比较忠心,会资助献帝五万钱、三千斛粮草,一千兵马。益州刘璋也会资助,张鲁”五斗米道”就免了,他说自己还在要饭,马超韩遂地处遥远,资助三百匹战马。此时袁术已称帝,是天下公敌,会与曹操联手抗敌。刘表好好安顿献帝,有了各诸侯援助,献帝生活有了平静稳定,可与刘备商议国策,操练兵马,以待后进。。。天下格局没发生多大变化,曹操经营中原四州,袁绍击败公孙瓒完成河北统一。200年曹操袁绍对决官渡,曹操大胜袁绍,孙策被仇家刺杀,孙权接管江东。献帝在荆州没有大的作为,刘表只拿出两万兵力组建复兴军,刘备所有人马不到一万,加上其它诸侯输选的兵士,总兵力三万五千人。由左将军刘备统领、训练,天下时局已发生变化,袁术于198年在曹操与孙策的夹攻下被消灭,袁绍在官渡之战后去世,其子为争冀州之主相自残杀,河北之地被曹操占领,又北击乌桓,曹操统一了北方。袁绍不资助了,孙权也只资助二千斛发了霉的粮草,孙权不比孙策,野心勃勃,自己据有江东,待日争夺天下,哪管你落魄皇帝的死活。刘璋蜀道艰难,也不接济献帝了,还好刘备在隆中请出诸葛亮,使刘备吃了定心丸,荆州暂时得到稳定发展。。。曹操为统一天下,207年举八十万大军南下荆州,刘表已死,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其舅蔡瑁与刘备不和,劝刘琮放弃抵抗,向曹操投降,献帝只得随刘备南撤。刘备派诸葛亮过江联合孙权,赢得了赤壁之战胜利。此时天下形成了曹操、孙权、刘备三股最大势力。曹操新败回到许昌,荀彧离开曹操到了荆州,鲁肃也离开孙权来到献帝身边,大汉忠臣、臣荀彧、臣鲁肃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献帝龙颜大日,加封刘备为荆王、大将军,诸葛亮为大军师、隆中侯,荀彧为司空、颖川侯,鲁肃为大司马、南阳侯。刘备、鲁肃率军取川,诸葛亮、荀彧守荆州。刘备占领成都,集蜀中将士及荆州强大兵力直出汉中,灭张鲁,与马超兵进陇西,连羌氐,占雍凉,兵进关中,声势浩大,各地百姓无不支持。攻占长安,出:童关,兵锋直指洛阳。荆州方面也没闲着,诸葛亮任北伐总指挥,关羽为先锋,起兵十万破襄阳,攻樊城,进南阳,夺许昌,会师洛阳。孙权因大势所趋,出兵合肥,攻青州,入冀州,占兖州,也顺应北伐。刘备在洛阳迎献帝进京,光复汉室,献帝在洛阳重振大汉,面南三天,诸葛亮等一班文臣武将告知献帝,大将军荆王备,有再造社稷之功,请陛下退位,功是刘备的,人是刘备的,刘备从小就有称帝野心,能让献帝遂愿吗?献帝无奈退位,刘备夺取皇位,一统天下,大封功臣,大赦天下。





刘坤忠120


没可能东山再起,即使逃出去了最后的结果也只不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其他人罢了。

汉献帝一生坎坷,先后沦为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的政治武器,当初汉献帝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是摆脱过权臣(李傕郭汜)的控制。但最后的结局却是落入了又一个权臣(曹操)的手里。

自董卓乱政以来,天下的各诸侯已经开始慢慢没了匡扶汉室的想法了,都在为着各自的利益你争我斗。关东义兵讨伐董卓就是最好的证明,十几路诸侯卖力的只有曹操和孙坚两支。更让人想不到是,身为汉室宗亲的刘表、刘璋都没有出兵,所谓的“扶汉”只不过是喊喊口号罢了。

除了“扶汉”是虚的外,汉献帝的威严也是荡然无存,当初为了抗衡董卓,世受汉恩的袁绍居然想要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而并不把汉献帝放在眼里。袁绍的弟弟袁术就更过分了,竟然还想自己称帝。这两位袁氏后人压根就没把汉献帝放在眼里。

而当初汉献帝东归洛阳,也只有曹操因为有政治利益前去迎驾,袁绍本来也是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嫌汉献帝累赘,怕拖了他的后腿。后来各路诸侯看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益处后都比较眼红,比如孙策当初就想趁曹操在官渡前线,去突袭许昌,迎汉帝好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后来还没来得及实施此方案,便被人刺杀了。

因而说,汉献帝在这些诸侯的眼里唯一存在的价值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汉献帝连这点儿价值也没了,于是就被曹丕废了。当然可能有人会说,汉末诸侯中还有一个忠心匡扶汉室的刘备,刘备忠心匡扶汉室没错,但他匡扶的并不是汉献帝的汉室,而是他自己的汉室。如果刘备真心想要匡复汉献帝汉室,他当初就应该立一位与汉献帝血缘更近的人为帝,而不是他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叔”。


混沌聊史


不用说如果,汉献帝本来就出逃成功过。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杀樊稠而与郭汜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刘协派尚书、侍中去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从。为了争得政治上的主动权,郭汜阴谋将刘协劫持到自己的军营,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经走漏,李傕抢在前面,派兵将刘协、皇后、宫人及大臣们劫去。李傕、郭汜相攻数月,死者万数,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献帝刘协在李傕此前的手下杨奉和董承等人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惶惶出逃的汉献帝发现自己有如丧家之犬,汉朝虽大,却已经没有了大汉天子的安身之地。一些大臣拥汉献帝辗转逃至洛阳。洛阳宫室在战火中早已成为一片废墟,百官没有住所,只得倚墙壁而居,常常数日吃不到饭,有的官员甚至饿死。

为打击董卓余党,摆脱他们的威胁,汉献帝饮鸩止渴,采取了以虎击狼的权宜之计,招来了兵强马壮的曹操。公元196年六月,曹操迎献帝北上,迁都许(许昌)。威胁如愿解除,但曹操却在朝廷中站住了脚。就此汉献帝彻底沦落为曹操手中的傀儡,而曹操也开启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即使汉献帝有机会再次从曹操手中出逃,手里没钱没兵,他还是要面临或者饿死,或者被乱兵杀死,或者被其他诸侯迎为傀儡。因为他在曹操手中时弄出的那些小动作,我想最后一种最没可能。


萧立誌


对于献帝来说,翻身农牧把歌唱是不大可能的。最多也就是从一个权臣手里逃脱,又被另一个权臣掌握手中。


献帝作为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帝位来源本不纯正,是董卓杀少帝刘辩而已陈留王之尊登上大位。也是因为如此,献帝一开始就没有自己的班底,虽然朝中部分文官还是恪守君臣之道。献帝没有军队却捧着玉玺,在乱世之中就像是一只绵羊,只得被饿狼蹂躏。这是他的命运。

事实上献帝也反抗过命运,但是作用不大。


据史料记载,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傕、郭汜为了争夺刘协获取政治上主动而相攻数月,死者万数,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不久,刘协在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又辗转东行。谁料到这次又被兖州刺史曹操掌握,于是献帝又成为了曹操的傀儡,这个身份直到东汉灭亡才算是结束。真是时也命也。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民不聊生。当时的汉献帝刘协虽贵为天子,但早已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没有一兵一卒,没有粮草器具,甚至吃穿用行这些基本问题都得不到保障。各地豪强割据一方,都把这位有名无实的皇帝当作累赘一般敬而远之,如躲避瘟神一样。在这种局面下,也只有曹操慧眼独具把汉献帝接回许都,供他吃供他穿供他玩。曹操雄才大略,看准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带来的巨大政治利益,进而逐渐一步步吞并其他州郡,统一北方。

假如汉献帝果真逃出许都,想凭借天子的身份东山再起,重振大汉王朝。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那个时期战乱纷纷,先不说各地诸侯佣兵自重,会不会分你一杯羹,资助你一些钱粮和兵员,但凭为了生存估计就没有几个诸侯能施以援手的,不然不会在东都洛阳被大火烧了之后,汉献帝无处安身时无人来迎取。也就只有曹操独居匠心迎接汉献帝回许都,而汉献帝至少可保衣食无忧。你天子的身份在当时一文不值,更甭想东山再起了。不夸张的说一旦离开了曹操,汉献帝刘协能不能活过20岁还是个未知数。


史客不轻松


个人观点,完全自创;如有雷同,纯属抄袭。

首先,存在东山再起的可能,分久必合是当时的趋势,只不过历史偶然选择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得势的重要帮手,尤其是控制了所有有能力的汉臣,尤其像荀彧,如果汉献帝出逃依附刘备,自带良臣与猛将、士兵,胜负也未可知;

其次,此处说的东山再起指的是汉朝而非刘协本人,个人猜测刘备恢复汉室后可能会架空刘协,自己或者后代取而代之,这是历朝历代中国人对权力的迷恋,但是应该只是换代不会改朝,大家都姓刘嘛,都是汉高祖的后裔,得要给祖先留面子;

最后,历史没有如果,以史为鉴,知兴替、明得失,分析时代背景事件背后的原因而自省足矣。

谢谢!望采纳!





北斗日月


当时东汉分裂形势已成,中央朝廷毫无权威,地方势力做大,汉献帝只不过是从一个权臣手中逃出,又落入一个权臣手中,毫无可能东山再起。



从董卓进京,拥立汉献帝称帝开始,董卓把持朝政。因为董卓擅自废立再加上本人残暴不仁,惹得朝廷内外、上下天怒人怨,最终被司徒王允和吕布刺杀。很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攻入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为董卓报仇。汉献帝又落入两人之手,朝政也被两人把持。不久,李傕与郭汜两人反目,带领军队大打出手。李傕劫持汉献帝,郭汜劫持公卿大臣,两边互相攻打。这时,汉献帝摆脱两人控制,逃到了残破不堪的洛阳。但这时洛阳已被董卓防火洗劫成为废墟。曹操得知消息,就把汉献帝迎立到了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路。以此,曹操最终到了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的大义,也因此在群雄混战之中取得优势地位,为后来夺取天下创造了有利条件。



汉献帝摆脱了董卓控制,又落入李傕、郭汜之手,后来从李傕、郭汜处逃出,又陷入曹操之手,正是由于本身毫无势力,始终不能摆脱傀儡的处置。即使侥幸后来从曹操处逃脱,也不会摆脱这样的处境。比如,当时势力更强的袁绍,在董卓时期就用另立天子的野心,想要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刘虞所拒绝,不了了之。兄弟袁术更直接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称帝;比如,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在汉献帝被迫退位后,就急不可耐的称帝。天下诸侯当时手中有兵有将,谁不想称王称帝。不论逃到谁的手中,结局总是一样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300多年后的北魏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情。高欢消灭了把持朝政的尔朱势力,拥立孝武帝元修为帝,但很快孝武帝就与高欢产生矛盾,矛盾势力强大的高欢,孝武帝被迫逃到关中的宇文泰处。这时,北魏分裂成列东魏、西魏。而孝武帝、宇文泰的西魏,政令仍然全部由宇文泰所出,孝武帝仍然是有名无实。孝武帝仍受制于人,心中不悦,与宇文泰渐生嫌隙。宇文泰干脆将孝武帝毒死了事,另立新君。

所以,没有实权的皇帝,即使逃到哪里,命运都是一样的,毫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壶清茗品春秋


汉献帝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我们先看看汉末诸侯的表现。

从董卓开始。董卓是个武夫,可以说残暴不仁,野心勃勃。汉献帝在董卓的阴影下战战兢兢。

董卓死了,汉献帝仍然对抗不了他的两个手下。

曹操来了,汉献帝更加乖巧。其实他已经被前面几位吓破胆了,好在曹操对他不错。

汉献帝占据大义名分,为人也聪慧。然而他连自己皇宫内部的太监宫女都无法完全掌控,更不用说争夺天下的世家军阀了。

他从权臣手中逃走,大概率是被另一个权臣挟持继续当苦命的傀儡。当然也很有可能会因为不会生活在路上被饿死。


佛系说事儿


几乎不可能。

首先要面对三个实力强大的军阀:(1)曹操;(2)刘备;(3)孙权。再这三个人当中,除了孙权实力可能稍微弱了一点,另外两个人的战斗力在三国的历史上都是能拍上名。如果汉献帝想要重振汉室,至少要将三国中的两家消灭才可以。当时按照当时汉献帝的能力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有实力的人,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稳定甚至同事消灭这三个军阀的人,应该只有李世民一个人了,朱元璋都排不上号。

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要在曹操成事之前。曹操杀了贵妃之后,汉献帝基本上已经没有活路了,像曹操这种谋定而后动的人只有底气足了才会如此肆无忌惮。(1)在董卓死后,汉献帝必须阻止王允等人自我灭亡的行为。将凉州兵收复,最好能收为己用,当时汉献帝手下还是有以些忠臣良将的,他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在乱世之中,手握重兵和城池才有胜算的把握,有了军权就相当于有了话语权,一个人有了兵权才有可能消灭敌人。汉献帝一个光杆,要啥没啥,到谁手里也只能是一个傀儡皇帝,城池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汉献帝如果有足够的统治力,我觉得武帝还是可以当征西将军曹侯的。(2)汉献帝必须有曹髦的骨气,要有拼死一搏的勇气,豁出去和曹操鱼死网破。

后世司马昭的形势就比曹操好的多,曹魏在曹操死后基本上被司马家族架空了,而且曹操一直是一奸臣存在的,天下对曹魏政权估计也是恨之入骨,没准还颇有苍天饶过谁的感觉。然而曹髦玩了命,生生的让司马昭包括其家族遗臭至今。

曹操当了魏王以后,其属地的叛乱一直没有平息,如果在开始的时候汉献帝就和曹操鱼死网破,别说曹操了恐怕也没有后面的司马家族了。汉献帝虽然自己可能不保,后世不说,但刘备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而且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不能给曹操留下和平演变换皇帝的时间和机会。就算保不住汉室江山,那汉献帝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