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崇年被打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明清之争吗?

潇湘夜雨l


百家讲坛的阎崇年教授为什么会被打?

阎崇年教授是知名历史学家,曾经是《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因为在《百家讲坛》主讲满清历史一炮而红,成为了明星历史学者。

2008年10月5日,阎崇年教授在江苏无锡新华书店举行读者见面会,向读者们推荐他所撰写的《明亡清兴六十年》以及《康熙大帝》等著作。

在签售前,阎崇年在现场就广大读者关心的话题和历史爱好者进行了交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正当见面会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侯,突然一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冲进会场,对着阎崇年教授的面部掌掴了两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阎崇年教授先是错愕万分,但随即恢复平静,继续为读者签名售书。

打人男子很快被制服了,媒体了解到打人男子名叫黄海清,他和阎崇年教授并不相识,甚至连面都没见过,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过激行为呢?请听有书君为你一一道来。

一,阎崇年教授对满清的过分美化,让很多人听起来觉得很刺耳。

阎崇年教授不是满族人,是汉族人,但他却倾心于满清的统治者,尤其爱为努尔哈赤代言,他曾经颇有感触地写道:“我同努尔哈赤心灵相通五十多年了。”所以他将努尔哈赤夸得天花乱坠,称赞他是一位伟大的

皇太极五次带兵杀入关内,有一次掳掠人牲97万头,阎崇年将这起事件解读为“清政权的喜剧”,而将随之而来中原百姓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解读为“历史的更迭中理所应当承受的代价”,明显的倾向性显得特别冷酷无情,部分听众听到这样的言论会感觉特别刺耳。

其实,阎崇年教授对清史的研究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北京史多年,先后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等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

在多年的研究中,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和某些从不同角度品读清史的人有观点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

二,因为所站角度不同,对于某些具体事件解读不同,从而积累了矛盾。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奴化当时的汉族人民,逼迫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民族为了反抗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誓死不从,于是满清主导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大屠杀行动。

这些屠杀本质上是民族灭绝行为,但是在阎崇年教授看来,这只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产生的冲突。

而在黄海清看来,满清入主中原根本谈不上文化融合,只是以高压政策去改变汉民族的传统。

对于阎崇年教授有意美化清政权血腥镇压的言论,黄海清胸中愤懑不平,他想寻找机会和阎崇年教授交流讨论,指出他观点有失偏颇。

三,以权威的姿态忽视不同意见,拒绝沟通交流,让人心中积累怨气。

黄海清尝试与阎崇年教授沟通,和百家讲坛沟通,但是从没有被理睬,据他所说,还有不少人与他有着相同经历。

阎崇年教授曾经说过:“凡是在学术问题上想和我讨论的,有三个条件,一是清史专业,二是在清史领域上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

阎教授规定这三个条件从他的角度说完全没有问题,不是专门研究清史的,和自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我有和你探讨的必要吗?

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主办的一次活动上,黄海清忍不住当场向阎崇年教授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谁知道阎教授恼羞成怒地说“这并不是学术问题”,言下之意就是说黄海清的观点完全是歪理邪说,当面答应活动结束后和黄海清辩论三个小时,黄海清苦等几个小时,结果活动结束,阎教授扬长而去。

阎教授拒绝交流的行为让黄海清明显感觉到自己被轻视。视自己为权威而屏蔽掉一切不同的声音,这样的行为会蒙蔽更多人,黄海清觉得自己应该采取行动唤起广大民众注意,让国人意识到某些权威专家也会有错误的地方。

四,在历史的发生地,继续美化屠杀行为激发胸中怒火,导致了过激行为。

300多年前,在无锡的江阴市,汉民族为了反抗满清的政策,誓死不剃头易服,由此满清政府主导了史上旷世大屠杀,整整81日,将整个江阴市杀得只剩53人。

300多年后,阎崇年教授来到曾被满清屠城的无锡,售卖自己的书籍,宣传自己的观点,将剃发易服说成是文化融合,将屠杀行为解读成为了社会稳定。

黄海清也来到了见面会现场,他本意是再找机会和阎教授沟通观点,听到这样的论调,身为无锡人的他再也克制不了,于是冲入会场掌掴阎崇年教授。

打了人的黄海清被警察带走,拘留了15天,并处以1000元罚款。事后他对记者说起是因为求而不见的境况以及强烈反驳观点的渴望让自己走了极端,选择了野蛮行为,但他对自己这种过激行为并不后悔。

事件过后,黄海清以“大汉之风”的网名在网上发布了文章《我为什么要掌掴阎崇年》,在文章里他诉说了由学术观点冲突引发矛盾的过程,也描述了阎教授拒绝质疑和沟通后他的感受。

他说像阎教授一样的权威专家们掌握着媒体霸权,强迫人们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在如他一样有正义感的人看来是不能忍受的,必须采取行动让人们意识到专家的错误。

做为当事人的阎崇年教授在被打后对于“缘起学术之争”的说法坚决予以否认,他说:“我与这个人素不相识,甚至连言语争辩也没有,怎么能说是学术争论呢?”

此次无锡之行的遭遇让阎崇年教授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伤害,但他还是把黄海清的行为理解成年轻人的冲动,要求相关部门从轻处罚黄海

在有书君看来,对于历史有不同观点可以争辩,别人不愿意与你当面辩论,你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甚至可以写一本书《清朝那些事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现在言论高度自由,有多种渠道来反驳权威专家的观点,选择打人这样的过激行为是不可取的。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是,也不是。

黄海清掌掴阎崇年,此事发生在2008年10月5日,当时阎崇年在无锡新华书店签售,谁知签着签着,突然窜出一个人对着他,“啪啪”地猛扇了两个耳光。

阎崇年顿时愣住了。

所有人也都愣住了,咱是不是眼花了?

当时已经74岁的阎崇年也不愧是老江湖,什么场面没见过?所以,即便被扇了两个耳光,他也只是惊愕了一下便恢复了过来,然后继续给买书的读者签名,总不能耽误了挣钱不是?也不得不说他确实很敬业,这事换成了别人,恐怕已经退场了。

那么,黄海清为何会掌掴阎崇年,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所谓的“明清之争”,真的只是因为黄海清是一个铁杆“明粉”,所以容不得阎崇年这样的“清粉”?

实际上,所谓的“明清之争”只是黄海清和阎崇年之间的一个火药桶,但却不是促使黄掌掴阎的导火索,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因为“明清之争”。

对于掌掴阎崇年一事,黄海清虽然拒绝道歉,可是事后他也自己也发帖陈述了原因,总结起来也就两个原因:一个是黄海清认为阎崇年的言论已经过度美化了清朝,一个则是他没办法向阎崇年和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

阎崇年确实有过不少美化清朝的言论,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说,清朝入关掳掠人口一事“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诚然,此事对于清朝而言是喜,对于明朝而言是悲,但是他这么说出来确实很刺耳。

阎崇年之所以会有如此感慨,是则是因为他已经站到了“犯罪者”一边,一个犯罪嫌疑人去抢劫,并且他在抢劫过程中对受害者进一步施害以满足自己,这事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是喜,对受害者是悲吧?可如果因此便说成犯罪嫌弃人施害,受害人被侵害是一件难说喜也难说悲的事,恐怕不妥。

虽然历史不会这么黑白分明,但是人在读史或者解说历史的时候还应该秉持人性为好,总不能因为清朝抢了人又入了关就说被抢的人被抢是他们的幸运吧?

此外,阎崇年对于汉、满之间的“文化融合”解读也颇耐人寻味。

他说,中原的汉族是农耕文化,满族是牧猎文化,蒙古是草原文化,满族的牧猎文化和草原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文化融合时却产生了冲突,“扬州十日”就是满、汉文化融合时所发生的一个冲突。

不可否认,战争是文化融合的一条捷径。

但是,清军制造的“扬州十日”真的是因为文化融合所产生的文化冲突吗?这显然不是,当时史可法率军死守扬州,以至于清军屡攻不破,多铎诱降史可法也不成,所以多铎和清军心中积蓄了很多气,气史可法和扬州守军、百姓为什么这么难打,让他们打得这么辛苦,所以当清军攻破扬州之后,开始了十日不封刀的屠城。

可见,“扬州十日”只是一次纯粹的报复性行为,只是一次纯粹为奸淫掳掠而发动的犯罪性行为。

如果只是为了阎崇年口中的“文化融合”,清军攻占扬州城后,战争行为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便不应再继续使用战争手段,而应该使用政治手段或者文化手段。

所以,“扬州十日”从来不是什么文化冲突,哪怕说是冲突也不行。

也正是因为阎崇年不断地美化清朝,清朝能够享国276载,确实也有它的优点,可如果为了美化它而将它所犯下的罪行和过错包装成优点的话,则未免也太过可耻了一点,所以他也激怒了不少人。

阎崇年可耻地过度地包装和美化清朝的行为,为黄海清所不齿,但却还不至于会让黄海清诉诸武力,为此付出被拘15日,让案底陪伴自己一生的代价,这也是我说“明清之争”只是黄、阎之间的火药桶的原因。

那么,引爆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又是什么呢?我在上面也已经说过了,这个导火索实际上是黄海清没办法向阎崇年和公众发出自己的声音。

黄海清说他曾经试图和阎崇年沟通,但是遭到了拒绝,因为阎说:“凡是在学术平台和我讨论的,有三个条件,一是清史专业,二是在清史研究领域上有学术专著,三是必须有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经历。”

然后,阎又补了一句:“如果你不研究清史,我们不在一个平台上,怎么讨论?”

后来,黄海清在上海浦东图书馆再一次现场向阎崇年发出质疑,却只换来了阎气呼呼地站起来说了句“这不是学术问题”。

阎崇年的意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我是清史专家,我是权威,你一个不入流没名气没才气的货色有什么资格质疑我?你有什么资格和我讨论?

阎话里话外透露着高人一等的傲气,你不够格!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黄海清,虽然说黄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权威或者名人,可是他有感觉自己人格受到了侮辱,你阎崇年不想和我讨论可以回句“以后再讲”之类的话,何苦出言伤人?

黄海清和阎崇年辩驳不成,又受到侮辱,他作为诸如我们一样在浩瀚网络中的“一粟”又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自己辩驳,为自己伸冤,当年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实际上都还没有如今这般敢于向所谓的“权威”发出质疑和声讨。

所以,他的一口怨气便化成了落在阎崇年脸上的两个巴掌。

诚然,打人不对,但是也有很多是时候是被被打的人逼出来的结果,黄海清出了气,也付出了代价,但他也仍然觉得值得,这多少也有点无奈。


流浪的侯爵


自我洗白影响大,这是手段 以阎崇年为例,他的言论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这里说说他的家世。据《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介绍:阎的祖上是满清汉军镶白旗,祖父彦黎是大汉奸伪满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爱新觉罗~熙洽的管家,彦黎后来担任伪满财政部副部长,曾被日本关东军司令接见过。 阎的父亲阎建仁从小在沦陷区的日本人学校里接受奴化教育,清亡后,他改为汉族,曾经当过日伪时期山东蓬莱维持会长。阎崇年出名后,前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也是山东蓬莱的抗日队员的高永久同志曾经实名举报阎崇年,具体大家自己了解。 另外,改为汉族或者是清朝包衣奴才后裔的也很多,比如金庸、余秋雨、琼瑶、袁腾飞等,出力也很大。 以琼瑶为例,清朝那么恐怖的时代,比如皇太极、多尔衮等个个屠杀百万人以上无辜百姓的屠夫,还有制造了100多起的文字狱,滥杀无辜的乾隆,居然被琼瑶和现在的编剧写成皇帝爱民如子的榜样,天天在电视上放给大伙洗脑... 金庸就不再说了,最近很多人说过了,限于篇幅就不再多说了,感兴趣的大家自己去了解。 总之,这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实事求是的加以补充,一起探讨。 相关问题 有些清宫剧中的皇帝总宣扬满汉平等,可为什么历史上几百年后才让汉人进入东北地区呢? 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一统的,为什么我们常讲清朝很少讲元朝,就连电视剧也是一样? 有人说“现在关于清朝的电视剧比较多,汉人正经的历史剧却无人问津”,对此你怎么看?


翠柏飞瀑


康乾盛世是不需要争议的,假的没有边的事,就说晚清gdp高于康乾两倍不止就可以明了,晚清是个什么样子,最贫穷的人衣不遮体,甚至穷的女子十六岁了还几个女人轮流穿同一件衣服,你在穿其他姐妹就赤身裸体,但晚清还要比康乾时期人民要富裕,毕竟开放口岸了,南方茶叶出口量拉动帝国经济,几乎是世界垄断性的,康乾时期百姓低质量牲口般的生存,人口才大量增长,如同斯里兰卡,处在温饱线边缘,对生活没有过多要求,机械呆滞的繁殖,印度人口爆发也是这个状态。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人口爆炸却是一流人均富裕国家的。


胡夸满清是什么人呢?好像在北方怎么胡夸跪舔都没人有反应,阎竟然在抵抗剃发易服最为惨烈的江浙信口雌黄,歌功颂德,可能早就有人要给她教训了,只是等一个机会,这件事过去十多年了,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希望阎老爷子客观公正的分析历史,鲁迅说过中国历史是5000年吃人史,任何封建政权都是压榨人民的,管理形式是落后野蛮的,有必要去讴歌这些统治阶级吗?就好比现在一些清宫剧,跪舔的肉麻,后宫出了问题就该是贱妃奴婢臣妾的事,皇上永远都是好人,你狗皇帝连个你享乐的后宫都做不到平等融洽,国家能好?人民能幸福?

阎老一众人等,之所以提起满清就溢于言表,还是对社会没有一个进步的认识,还远远达不到柏杨,胡适等人对历史对于人生存价值的客观评价。


逆山野


无论阎崇年被打是否因为长期以来的明清之争,我首先要说的是:打得好!

被打经过:2008年10月5日,黄海清在无锡新华书店遇到了签名售书的阎崇年。他递上新买的书给阎崇年签名后,就一个巴掌抡了过去。阎崇年非常惊讶,“你干什么?!”黄海清又打了第二巴掌,但是保安已经应声而至事后,黄海清被拘留半个月。

被打原因:根据掌掴阎崇年的黄海清讲,一直对阎崇年的讲史耿耿于怀,最刺痛他神经的是,阎崇年对“扬州十日”的解读。

阎崇年的家庭背景:其祖父是著名的大汉奸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省长熙洽的管家,而他原本是满族。这个就已经决定了阎崇年的学术立场是站在美化满清丑化华夏民族大明王朝之上的。

明清之争只是简单的改朝换代吗?

满清取代明朝,是华夏民族历史上真正的亡国之恨。历史上真正亡国的一次是蒙元灭宋,一次就是满清灭明。满清入关后,迅速而又全面的完成了土地兼并。把汉人的土地全部抢走,驱赶汉人为奴隶,在满人贵族的庄园里劳动。为了防止汉人农奴逃跑,还制定了逃奴法案。为了奴化和愚化汉人,满人全面的摧毁了中国的文化,也全面摧毁了中国的手工业科技,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之后,中国的手工业产值,衰退到了不足明朝的6%。在满清的两百多年里,原本就应该培养来经世济国的政治人才,被扭曲成不准谈政治的废物书呆子。满清取代明朝,是中央帝国的一次全面退步。把世界上最先进最伟大的文明,变成了黑暗的奴隶制社会。

为什么文艺界学术界美化满清成为主流?

因为满清灭亡后,满清贵族为了避免被清算,纷纷改名换姓。这些遗老遗少八旗子弟并没有一技之长,缺乏生活技能,因为他们学习的都是贵族文化,那么只能在文艺界学术界生存。所以,现代许多著名的作家、演员、明星都是满族后裔。比如尚小云、程砚秋

侯宝林、老舍、英达、英若诚、吴京、关晓彤、那英、林依轮、小柯、艾敬、戴娆、冯晓泉、曾格格、霍尊、关喆、汪苏泷 、凌潇肃、富大龙、李宗翰、杨童舒、王丽坤、白敬亭、阚清子等等,简直占了文艺界娱乐圈的半壁江山。这样便逐渐在文艺界学术界掌握了话语权,满清复辟是不可能了,虽然心中有亡国之恨但却只能压抑在心中,但时不时还会表露出来,这个时候就会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辫子戏,千古一帝,康乾盛世等等,为满清洗白美化。这个也是为什么前一段时期辫子戏霸屏原因,而在学术界,则通过阎崇年这类满清后裔,为满清入主中原时说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翻案洗白,比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文字狱等。要美化满清,必然要丑化明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满清取代明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因此,明朝的汉奸逆贼在在满清笔下就成为忠臣义士,并进行拔高美化。比如袁崇焕。

所以,阎崇年被打并不在于简单的明清之争,而是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美化满清的黑暗统治,自然激起作为明朝后裔的华夏民族的义愤!虽然现在满族也属中华民族一部分,但是阎崇年这样做,也是活该!


公子天行健


尊敬的黄海清小伙子:

你好!非常尊重你的行为,非常佩服你的勇气。

满清对华夏的祸害,是在骨子里,这是所有真正热爱中国的人深恶痛绝的。

爱中国之深,就会恨满清之切。

满清的统治,是恐怖统治,是一部分还没进化到和汉族同步的野蛮之人,完全靠暴力恐怖手段在统治。整个满清皇族,黑暗,肮脏,无耻,暴力,视国家为宫闱,只能自己乌七八糟,不许国人看一眼,说一句。就连对国家提个建议,都要满门抄斩。满清罪恶,罄竹难书。

如果满清三百年,能出一个稍微有见识,稍微有人性,稍微有仁慈心,稍微有国家意识的皇帝,我华夏大国都可乘机在很短的时间里崛起,成为真正的帝国。

可这只能是我们的奢愿。

满清不仅严重地阻碍国家发展,还严重阻碍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发展,尤其是在人民言论,思想等方面,高举血腥之刀,残暴国民尊严。

这样的一个垃圾时代,竟然有人毫无廉耻地吹捧,肉麻地去唱赞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就想问:黄海清小伙子,你去的时候咋不叫叫我?


风如我诗


首先,阎崇年之所以长期被打,是因为他的某些言论否定了“扬州十日”,清军屠杀扬州民众。这是他被打的原因。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的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8000字的小书。当时南明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坚守扬州城,清军用红衣大炮攻下城池。下令十日不封刀,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文中所载,遇难者达80万众。

阎崇年之所以否定《扬州十日记》的真实性,是因为该书中,文字记录不详尽,前后矛盾。当时扬州城并没有80万人,也住不下80万人,我国学者张德芬认为扬州十日屠杀80万人有夸大捏造之嫌。

#史学家张德芬对《扬州十日记》所记载的死亡人数提出质疑,当时扬州人口总数是78960户,495497口,17世纪扬州府人口为100万,在清军攻城时,城内的人口最大数应该在20万人到30万人之间。

#相关记实,居民没有充分时间大量向扬州逃避

#《扬州十日记》记载清兵屠城五天后放赈粮,“米数千石,转瞬一空”。就是说活下来的人很多。



明粉与阎崇年的矛盾

2018年10月5日,阎崇年在无锡出席签售活动时,被汉网管理员黄海清(网名大汉之风)掌掴。其原因是他无法认同阎崇年对于明清历史的一些观点。认为阎崇年【粉饰屠杀,肯定文字狱,拒绝质疑和沟通】。



阎崇年美化清朝,贬斥明朝,污蔑历史,伤害汉族同胞感情。

抛开民族论不说,众所周知,满清通过剃发易服,使得汉人臣服。强制剃发,留头不留发,怎么能说是“民族交流的一种形式”,既然是交流,为了强推剃发令,可以十日不封刀?

那如果是这样,日本人推行的皇民化,也是文化交流吗?我想问一下?

结语:阎崇年作为一个社会知名人物,存在美化满清,混淆历史的丑陋嘴脸。把屠杀汉人,说成是交流,是有些可耻了。所以明粉对于打人这件事是不对的,但是阎崇年也是学为不端。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

我国面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当时在日本伪满洲国的统治下,很多人接受了日本的皇民化教育。现在很多东北“满洲独立”分离分子在境外鼓动东北独立,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这样的美化,歌颂大清,也会间接助长分离主义势力,是为误人子弟。所以,我认为阎崇年是为不端。


子非魚


诚邀,如题。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阎崇年是何许人也

阎崇年,1934年出生于山东,中国著名史学家,专研明末清初历史,是北京满学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之一。其观点崇清贬明,认为明朝败亡乃是自身腐败所致,清朝的兴起有其领导者自身清廉英武的原因,观点偏激,人送外号“头号清粉”

阎崇年被打一事自然与此脱不了关系

据当地媒体报道,10月5日下午,阎崇年来到无锡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售书,突然一名高个年青男人冲到阎崇年跟前,掌掴其脸部。阎崇年先是一脸惊惶,但随即恢复安静,继续为读者签名,尽显大家风范。

不过这是个人行为,并不是史学界某些势力导致

据媒体报道,打人者的弟弟转述小峰的话称,他是因为阎关于清朝的一些观点无法认同,又没有与之争辩的机会,情急之下才动了手,没有什么策划与图谋,警方也把此事当普通的民事纠纷处理,小编以为观点不同可以求同存异,但是使用暴力,这就代表着输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闫崇年在杨州被打是明清之争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既是也不完全是。

首先要说说闫崇年的出身与职业,他的父辈曾经在伪满时代是高官,他也是中国满学会的会长。就这种出身与职业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说起来我的祖上(母亲家族)也是有满族血统,我四姐的女婿也是满族。我是个历史爱好者,在多年拜读历史文献时对于满清建国初期在关外对汉族的催残与屠杀(抓包衣打穷鬼),进关之后的剃发易服留发不留头与跑马圈地,征服江南的杨州十日嘉定三屠,直至纵横整个清代的文字狱……!那个不是血淋淋的征服与文明与文化的催残。而这些对于闫崇年来说无论是他的著作还是他的各种讲坛不是轻描淡写的一带而过就是用力的去洗一些让有些人看着不舒服的东西……这些都是一个有良心的学者该做的吗?对于这些我倒是很佩服满清皇室后人如启功先生、载沣、载涛及他们后人的见地,功就是功过就过!用不着去洗白或者是黑化。

至于闫崇年挨揍一事甜认为打人不对但是他被揍也是事出有因,他在杨州新华书店作文化宣传与交流活动本应该就是与读者互相交流,说白了作为一个学者就是应该听的进去不同的声音……。而他却是高高在上,对读者的不同见地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刻意的回避,是问这种活动搞的还有什么意义?既然是他不遵重别人哪别人何必还要遵重他。

胡适、林语堂等文化大家说过,文人要有作文人的良心!在我看来闫崇年并没有作到。



用户夏天的风


明清都已过,已经没什么争的了!本质上是中国人的尊严之争!偏有一些弱智的公智要侮辱国人的尊严,以为自己不在此山中!何其有大智,敢称“专家”、“教授”!

我觉得打得好!不管你是什么兄弟民族,如果站在为帝王唱赞歌和为少数族群利益美化的角度歪曲辨解历史,误导公众,都是不正确的,不管你属于什么兄弟民族,都必须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看问题!

要说到挑拨民族矛盾的话,责任也先在阎!阎占据学术权益高处,大肆美化清朝,为帝王唱赞歌!对大肆屠杀人民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历史事件进行粉饰,这也是一种学术暴力,是在挑动公众的反暴力情绪!

建议官方明确立法,不能随便让少数利益团体和个人站在少数团体利益角度随便歪解未经官方修定论正的历史!

这样来一个高度看问题吧:对于外星来说,地球是一个整体,对于地球来说,各国是各国,各自独立,图强发展,谁也别欺负谁就好!对于中国各民族来说,互相尊敬,团结发展,谁也别奴役谁!汉还是汉,满还是满!对于各个家庭来说,邻里和睦,互相帮衬就好,谁也别欺负谁!对于一家子而言,哥是哥,弟是弟,谁也别欺负谁,互助自强就好!这些大小群体之中,合纵连横关系虽复杂,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小家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单位,国家是小家和人生存的环境保障!“只重小家,不重大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