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真正的糧食酒一般要多少錢?

魯西南酷酷


說到純糧食酒,很多人都是頂禮膜拜的,因為它不僅僅是原生態、健康的代名詞,更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彷彿要甩掉那些酒精酒N多條街。

因此,純糧食酒的地位身價也水漲船高,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普遍青睞和追捧。也許有的人會說純糧食酒的價格一定很高吧,其實也不盡然。如果是茅臺、五糧液等名酒,那價格自然不會低。事實上,有很多真正的純糧食酒的價格不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而且還非常的親民。

以我家祖傳釀製的純糧米酒為例,剛剛釀出來酒精度為50的純糧米酒的價格為20元一斤,存儲三年以上80元一斤,價格不高,但酒的香味和口感都非常的舒服,深受廣大酒友的喜歡。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80元一斤散白酒太貴了。事實上,我們還有10元一斤的低度純糧米酒,價格雖低,但依然是純糧釀製的米酒,只不過其香味和口感就要遜色很多,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

我是米酒小哥,品酒論酒讓我們成為朋友。


花溪米酒


糧食酒其實沒有多少錢,畢竟現在糧食並不貴,別的地方不知道,我家山裡有一個朋友造酒,我去買5塊錢一斤,別人買8塊錢一斤。市場上很多人都購買他家的酒回去兌水,直接放涼山泉水,別說,度數下來了,還有點甜。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純糧食酒並沒有多貴,原因在於現在糧食便宜

我朋友家的酒廠在林場,收當地農民的破苞米,做苞米酒。他一斤苞米收的價格幾毛錢,最貴不超過5毛,因為是破苞米,釀出來的酒雖然沒有好苞米多,但畢竟是純糧食釀的,而且酒糟也可以賣。

當地這種小型的加工酒廠很多,僱傭一點當地的農民,他每年就秋收以後幹,農民工資價錢便宜,一直幹到第二年開春,農民種地了他就不幹了。

糧食酒分很多種,最貴的是高粱酒

高粱釀酒,味道獨特綿柔有回味,但因為高粱種植的少,價錢貴,出酒少,所以高粱酒售價貴。通常,朋友家的高粱酒價格為18塊錢一斤,貴的原因他說過,因為當地都喝便宜的苞米酒,存酒的那個罐子用的不多,可是高粱酒賣的慢,存酒的罐子一個就3000,成本都算在酒裡了。

高粱酒當地都是用來泡藥材喝的,我們這屬於山區,朋友家在林場,黑龍江的張廣財嶺,完達山餘脈的,山上刺五加,五味子,人參,黨參,串地龍等藥材應有盡有,農村人購買點酒,泡點藥材喝起來有滋有味。

我父親在山裡包山,來玩耍的朋友很多,他每年要喝幾千塊塊錢的酒,當然不是自己喝了,朋友天天絡繹不絕,泡的酒有山葡萄酒,人參酒,黨參枸杞子酒,松茸酒,五味子酒。

倉房裡幾個酒罈子,是喝酒朋友的最愛,來這山裡,沒有信號,有魚池有螃蟹池,吃什麼都自己動手。在這種情況下,購買的酒量很大,也是因為這樣才結實了這個釀酒的。

很多人說釀酒貴,酒的成本高,其實並不是,有些城市人工太貴,一個工人假如100塊錢一天的話,十個工人忙乎,供吃供住,這一天得多少錢?這些錢都算到酒的成本里,自然這個酒就貴了。

我朋友那個造酒的廠子,屬於偷釀酒,因為在林場,也沒人管,找幾個人做,一天一個人才給幾十塊錢供吃,不用管住,都是附近的,農閒的時候來幫忙,也都屬於認識,過年的時候一家給點酒,成本非常低。

收的破苞米價錢也不貴,這邊平時大範圍賣苞米的時候,一斤才5毛5,這是好的苞米,破的便宜到家。

周邊很多人購買便宜酒,自己兌

我認識很多兌假酒的,直接加涼水是最貼心的了。一個100斤白酒桶,買回來酒直接兌涼水然後賣,100斤白酒兌多少瓢都是有數的,他們就賺水錢。

黑心的,會兌敵敵畏,有專門的工具兌,一斤兌不點點,主要是為了提升口乾,畢竟各種曲子加完了以後,口乾很難喝,兌了敵敵畏以後提升口乾。這樣的酒喝完了頭會劇烈的疼痛。

別的地方不知道,我們這邊偷乾的小酒廠很多,價格就是不貴,很多養豬的人家,自己都釀酒,酒糟餵豬。那個時候才賣兩塊錢一斤。現在糧食貴了,價格也上來了,不過也不超過10塊錢。我說的這個是苞米酒,苞米便宜。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要是問多少錢,看在什麼地方買了,農村小燒一般現在延邊我熟悉的地方是6到10元,前幾天我老爸裝了十斤,8元一斤,鄰居家就是釀酒的,但是在市裡有的就會賣到30元一斤,我其實很崇拜推廣者的,竟然賣出這樣的高價,其實農村小作坊做出來的酒很好喝,尤其是泡上人參,味道相當不錯。


痛改前非錢的教訓


我家以前就是做小酒坊的,我先來給大家算下一下,我們家以前做糧食酒的成本,這樣大家就能直觀的瞭解到,製作糧食酒的各項成本了,也能大概的知道,真正的糧食酒要多少錢了

首先是糧食酒的製作週期,這個大概是在10-20天左右,才能燒出來一鍋,這還是普通的糧食酒製作週期,要是好點的糧食酒,那需要的製作週期往往會更長的,從製作週期上,就可以看出需要不少的人工費了



像我們家的這種小作坊,一鍋大概能煮450-550斤左右的糧食,而這一鍋糧食,大概能出的酒,普遍多在70-90斤左右,中等的大概在100-150斤左右,還有能出的酒尾,大概在50-70斤左右

正常來說,像我們這種小作坊裡,往往多會把酒尾和酒頭摻合在一起賣的,要說倒掉那是不可能的,其實酒頭和酒尾,只要摻合的比例控制的好,那麼調製好的酒,喝起來口感還是不錯的,往往多把這些調好的酒,拿來當好酒賣的


通常我們家的小作坊,對外賣酒的價格,多是在20-25元左右一斤的,這個價格裡面,是包含了我們請燒酒師傅的錢,和買糧食的錢,往往我們一斤酒裡面,能得到的不過是幾元錢的利潤了,要是低於這個價錢,估計能買到的也不是純酒

那些十幾二十快的瓶裝白酒,多不是真正的糧食酒的,多是用酒精勾兌出來的,其實真正的瓶裝糧食酒,現在能買到的不是太多的,畢竟糧食酒的產量,比不上那些勾兌白酒的

這些勾兌的白酒,往往多是機械化操作的,一分鐘時間裡,能出來好幾瓶白酒,而真正的糧食酒,大部分多是手工製作出來的,只有少部分工序,是用機器替代的


七哥美食記


大家都說點實話好嗎?我給大家算算,請同行們別罵我!

咱今天不說糖化酶的酒

先說複合曲(多種功能菌+少量糖化酶+酒用活性乾酵母)酒;1酒麴2~8元/斤用曲量0.5%~1.5% 2紅梗高粱1~1.5元/斤 3輔料稻殼0.2~0.3元/斤用量25% 4人工200/天X3人=600元/天 5電1元/度 6燃料200~400元(400斤投料算) 按400斤投料算全按最高值:400X1.5%X8+400X1.5+400X25%X0.3+600+1X20(400斤投料大概20度電每天)+400=1698元

保守出酒率摺合50度230斤;55度209斤;60度191斤

也就是說50度酒7.28元/斤,55度酒8.12元/斤,60度酒8.89元/斤

生產週期3~7天。

然後是小曲,咱們略過!我沒做過!但是有很多無良商家用複合麴酒冒充小曲酒!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曲量小!

然後是傳統麩曲酒;麩曲2~3元/斤,用曲量10%~25%其它都一樣。400斤投料總費用1950元

保守出酒率摺合50度208斤,55度189斤,60度173斤

50度酒9.37元/斤,55度酒10.3元/斤,60度酒11.27元/斤。生產週期10~25天。

再然後是大麴酒;大麴2~4元/斤,用曲量25%~35%,其它都一樣(燃料另加100元,因為大麴容易產酸,需要排酸)。400斤投料總費用2310元。

保守出酒率摺合50度182斤,55度165斤,60度151斤

50度酒12.7元/斤,55度酒14元/斤,60度酒15.3元/斤。生產週期28~60天(醬香除外)

以上所說是固態發酵法

還有就是新工藝白酒(生料液態和熟料液態)還是按400斤投料算,高粱同上600元+酒麴60元+人工200元+電30元+燃料200一共1090元

保守出酒率摺合50度260斤,55度236斤,60度216斤

多少錢一斤我就不細算了!但是這種工藝國家不給發證了,有證的馬上也要取替!原因我就不多說了!

還有半固態工藝,成本基本和新工藝差不多!

以上不包含醬香型;

生產週期的加價就無法預算了,因為大酒廠發酵池多可以忽略不計,小酒廠發酵池少必然要加價,至於加多少因人而異!

白酒成本基本上就是這些,還有就是儲存成本,有的廠家賣新酒,有的賣儲存3個月的、6個月的、一年的等等!這種成本就無法預算了,畢竟存錢不如存酒!


斟泉釀酒坊


我簡明扼要回答下這個問題。

1.真正的糧食酒一般多少錢?

看你喝的酒是什麼酒

如果是玉米酒一斤,兩斤玉米和十天不到就發酵好,那麼這個產出酒成本就低,散酒市場價也就是幾塊、十來塊;

如果是醬香酒,原料不同、工藝不同、年份不同、包材不同、品牌不同都會導致價格差異兩極化。

品牌溢價和包材不考慮的情況下,純糧食醬香散酒的市場價一般從十幾塊一斤的翻沙酒到兩三百一斤的特級茅香陳年茅香都是存在的

那麼普通的年份坤沙散酒批發大概是多少?一般來說,普通的5年坤沙在50一斤左右,優質的5年坤沙是65一斤左右。




貴州恆醬


看到很多朋友回答的情況,很多朋友根本不懂釀酒的情況,完全是根據自己想當然的回答。雖然之前我也講過糧食酒成本的問題,現在還是想重複一下。


糧食酒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糧食本身的成本佔比並不是最多的。而很多朋友想當然的認為糧食成本就是糧食酒成本的全部,那理所當然的一斤糧食酒成本只有5-10元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茅臺五糧液憑什麼賣這麼貴?

糧食酒的成本除了糧食以外,還包括人工,酒麴,水電煤,場地,包裝,運輸,稅費等等。最重要的還有一個無形的時間成本,雖然看不見,但是佔比很大。真正純糧固態發酵的酒,特別是傳統工藝釀造的酒,一次工藝過程持續時間至少一兩個月之久。這還不算,真正的糧食酒是不可以賣新酒的,必須經過貯藏至少半年以上,否則沒法飲用。這麼長的時間都是資金壓在裡面的,成本比糧食的成本還要高。


我自己是嚴格按照傳統工藝釀酒的我知道,一斤真正貯藏了一年的53度高粱酒,成本不會低於35元。再加上包裝,運輸,賺取一點利潤,少於50元根本賣不起。我知道很多人看到這裡要開始質疑和攻擊我,我想說的是你如果不是真正傳統工藝釀造純糧酒的,你就是不能明白。我要是不用傳統藥曲,用糖化酶發酵糧食,幾天就出酒,出酒率還那麼高,出酒了就賣,我也能賣個二三十元。

市場上真正的瓶裝糧食酒不可能低於一二百元,好一點的散裝純糧酒也不可能低於四五十元,一分錢一分貨永遠都是道理。

我是一個農村傳統工藝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


古惟藏風酒


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我覺得還是要區分開來說。

不同工藝的的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還是用醬香型白酒來舉列子。

不是純糧酒——即所謂的酒精勾兌酒

一噸酒精大概是 6000 千多一噸,拿來之後還要加水降度,按照 1.75 的比例來算,一噸酒精降到 53 度之後大概是 3500 斤酒,那酒的成本大概是就是 1 塊多 2 塊左右,再加上包裝,尤其是市面上的二兩的小瓶的包裝,然後賣十幾塊錢一瓶,完全算是暴利了。

碎沙酒

碎沙酒一般採用外地高粱來釀酒,生產週期 1-3 個月左右,大概 2.5-3 斤糧食就可以出一斤酒,這是按照 53 度來計算的哈,當然有些烤碎沙酒還要加其它東西提高產量的又另說了,總的成本算下來應該是在 10 塊以內,在存放一兩年去掉新味,加上勾兌,包裝等成本,那 一般就是 20-30的成本,市場價格一般就是 50-80 都算很正常的。

翻沙酒和碎沙酒的成本出入不大,差不多也是這個價格。

坤沙酒的成本就比較高了,一個是糧食成本比較高,我們按照十二個窖坑一個班次來計算,每個窖坑大概要下 25000 千斤糧食,那對應的還要加 25000 千斤大麴(分九次加進去),還要加大概幾千斤康殼,再加上人工,天然氣,廠房租金,存酒罈,庫房管理費用等等,我算了一下去年我們的成本,只是把酒考出來成本就在 30 了,因為是自己釀酒,這個和出酒率等等還有很大關係,還要存放最少五年才能出手,壓自己非常的嚴重,所以一般坤沙工藝的酒都是 100 元起步,然後根據酒的等級,年份和品牌效應價格有所區分。

所以綜合下來,真正的醬香型糧食應該就是 50-100 起步,低於這個價格的酒又說它是糧食酒的,哥們兒,我們還是退一步風平浪靜的好了。

而且我還建議如果是想喝醬香型酒的話,把喝醬香型酒的預算做到 150-200 之間,不是我在這裡胡亂說,確實是行情如此,只有在這個價格區間範圍內,你才能喝到一點像樣的糧食酒。

當然,中國白酒百花齊放,香型就是十二種,根據工藝不一樣的,成本也不一樣,如果覺得醬香型預算高了,還可以試一試其它香型的酒,看看有沒有合適的。

我覺得喝酒這個事兒,一個是看場合,中國人喝酒大多是社交場合,不同的場合用酒的選擇也不一樣,一個是看經濟實力,從少喝酒喝好酒的角度來說,預算高一點也無不可,但是完全不必要打腫臉充胖子,做最真實的自己的就好。

茅臺東東,醬酒的雷鋒,希望對你有幫助,喜歡醬酒的朋友別忘了點個關注,隨時分享醬酒知識。


東東講酒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得分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成本定吧。

比如以青稞為原料的糧食酒,明顯價格會高一些,以高粱、玉米、大米等為原料釀的酒價格依次會低一些。

我也是做小作坊釀酒的,平時自己做一散酒賣,都是賣給周圍的鄉情父老(當然不喜歡農村小作坊釀酒的朋友不喜勿噴)。我們釀的酒基本都是以玉米、高粱為原料釀的純糧食酒,也沒有添加其他的東西。我的座標在四川,我們這邊的玉米今年是9毛多一斤,反正不到1塊錢吧,我們既有生料工藝釀的酒也有熟料工藝釀的酒,出酒率的話平均在40%左右吧(前段時間的出酒率還可以,最近有點低啊),我們這邊像我這種中青年勞動力一天的工錢大概在200左右,我們一個人大概一天可以做300斤酒(因為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差不多需要1000塊錢左右的原料成本,加上水電氣的成本(房租可以不算,是自己修建的廠房),工人的食宿等等,我們一天總的成本大概在1300-1500之間吧。但是這些酒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品質進行劃分,價格區間也在100塊、50塊、30塊不等,最低的是10幾塊,利潤是挺高的,但是也不是天天都有得賣,畢竟我們這鎮上是隔一天趕一天集的,所以價格相對會高一點點吧。但是我們的酒都是自己烤的,確實沒有加其他的東西。

當然,我說的是玉米酒,還是散裝的,如果是名牌瓶裝酒的話,價格不下百元,那種幾十塊錢的大品牌瓶裝酒,買的時候還是可以注意一下,也不是說他們做的不好,只是我們自己可以算一下成本,別人也是要賺錢的,總不能死勁壓成本啊!


王傑釀酒


現在市場上真正的糧食酒,粗分三大種類:

  1. 大廠品牌瓶裝酒;
  2. 酒廠瓶裝散酒;
  3. 散裝酒。


第一類糧食酒由櫃檯銷售,超市、專賣店和商場。有註冊商標,分高中低三檔。

其中的高檔都知道,茅五劍。茅臺酒樹立的價位標杆成了所有高檔白酒的奮鬥目標,採取佛家修行的精進法門,日進一點。也就是說經常漲價,幅度不大,小步快跑。幾年算下來,和當初價位比下,還是蠻嚇人的。這個檔次的酒價格就不說了,買的人很多,經常缺貨。

大廠品牌瓶裝酒的中檔價位品種很多,都在300-600元之間,只是這個檔次的白酒比較尷尬,喝得起的人會自覺和茅臺比較,口味相差甚遠。作為口糧酒又明顯貴了,但在親朋之間應酬還是不錯的。

低檔酒裡藏珍珠,只是太少。我前段喝過藍瓶紅星,先看了標牌,確定是糧食酒,上面印的很清楚。大家一起喝了,感覺不錯。這個酒網上合到30幾一瓶,做口糧酒不錯。當然應該還有其他的牌子,買的時候注意看,大廠不敢胡來,是什麼做的就怎麼印上。至於有的大廠品牌酒明明是酒精酒,還印上“陳釀”字樣,不論真假,見著不要買。


第二類糧食酒,瓶裝散酒,主要是中小酒廠的產品,也是他們的銷售模式。

散酒、瓶裝酒都是真酒,這個毋庸質疑,有監管部門的產品鑑定書。其他原因不多說,目的是為了減少銷售成本。要知道當前的白酒營銷模式裡,銷售成本實在太大了,2000塊錢買瓶酒,1900塊不是酒錢。

這個品類的白酒,按理說,壓縮了大塊的銷售費用,應該貨真價實吧?有,不多,多數還是貴。為什麼會這樣說?三個原因:

一是喝酒人說你還是貴了。就拿茅臺鎮酒舉例,醬酒的生產成本這些年被扒拉的很透明,一斤30元。有老酒勾兌的50元,茅臺才100元還差點。你中小酒廠賣酒,又不像茅臺那樣一斤酒扔大幾百營銷費用。你憑什麼賣幾百一斤?明顯跟風,想著老大都2000多了,我幾百還不行啊?反正都是一個鎮的。

二是賣酒人也知道貴了。但是真要按規矩價格賣,不好對買主交代,也不好對自己交代。為什麼呢?茅臺人都這麼說,我這麼好的酒,質量相當於飛天的賣個600夠便宜的了,可是按市場規律只能賣300。真這個價賣給你,你信嗎?一定會說我賣假酒。不然的話,和飛天一樣的酒你會賣300?所以,如今的白酒不好賣,貴了捱罵,便宜了也捱罵。除非碰上我這樣的酒鬼,知道個好與歹,300賣我感謝你,當你真朋友貼心肝膽。

三是買酒人不說貴但要你再便宜點。這類買酒的主要瞅住了一個機會,糧食酒成本和銷售價的空間,想著也來做一把,掙錢,認定是個發展機會。而且投入小,利潤高,週轉快,風險小,大不了留著自己喝,不會賠錢。

第三類散裝酒,主體市場在農村,槽坊釀造的酒。也有中小酒廠部分。

農村槽坊釀造的白酒,在白酒釀造技術分類上,屬於粗釀產品,投入小,設備簡單,技術粗放,基本是把糧食做成了酒。至於質量怎樣,沒誰把自己做的酒送檢,也不能送檢,否則會有麻煩,還多花錢。這一點,中小酒廠的散酒就表現出很大優勢,一是規範生產;二是合格產品;三是價格跟你差不多。

還拿茅臺鎮酒為例。我這些年買過好幾家的散酒,都是110斤每桶的,價格有30、40、50的,其中50的口感超過市場400多的品牌瓶裝酒。光山農村有好幾個老牌的槽坊,都賣到60左右,確實糧食酒,味道不敢比,畢竟規範產品硬貨。再說個小內幕,其實也不叫內幕,只是一般喝酒人不注意這個。就是茅臺鎮生產的醬酒是大麴酒,工藝複雜就不提了。槽坊統統是小曲酒。喝酒人都知道,大麴酒和小曲酒的區別到底有多大,更別說做酒的糧食區別了。所以說,醬酒裡最差的串沙也比槽坊的好喝。


如今人們的白酒知識有了顯著提高,知道了什麼樣的白酒喝著舒服還安全。尤其是在對各種勾兌白酒添加劑恐懼壓力下,安全指標擺在第一位。好喝不好喝還在其次,別給喝出毛病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