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分别是谁,该如何评价呢?

于寒洛


袁绍麾下有“河北四庭一柱”。

“四庭”指的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

“一柱”指的是:麹义。

“四庭”有点类似于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勇猛敢战,武艺高强,给大家逐个检点一下。


一、河北“四庭”之首:颜良

颜良是袁绍麾下武艺最高强的猛将,性情勇悍,杀法骁勇,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颜良战绩表:

1.冀州城外,韩馥部将耿武怀藏利刃,欲行刺袁绍,被颜良识破,一合斩杀;

2.白马坡之战,曹操麾下将领宋宪(原为吕布八健将)迎战颜良,战不三合,被颜良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3. 白马坡之战,曹操麾下将领魏续(亦原为吕布八健将)为宋宪报仇,出战颜良,只一个照面,被颜良一刀劈翻;

4. 白马坡之战,曹操麾下猛将徐晃,挥大斧出战颜良,二十余合,徐晃不敌,败回本阵,曹军“诸将栗然” ,无人再敢应战;

5. 白马坡之战,关羽单刀匹马,冲阵而来,颜良正在麾盖下乘凉喝汽水,方欲问时,赤兔马快,关羽已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手起一刀,刺颜良于马下” 。

颜良被关羽袭杀之前,4场厮杀全胜,斩将3人。但颜良过分的大意使其被关羽以一个不算偷袭的偷袭干掉,若论真实武艺,颜良绝不可能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在三国诸猛将中,除了吕布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把握能在二十合之内杀败徐晃。

颜良之死纯属意外。


二、河北“四庭”之二:文丑

文丑相貌丑陋凶恶,“身长八尺,面如獬豸”,其武艺仅次于颜良,上阵厮杀总冲在最前面,出招阴狠诡厉,箭法出众。

文丑的战绩表:

1. 冀州城外,韩馥部将耿武、关纯身藏利刃,欲行刺袁绍,文丑立斩关纯;

2. 磐河之战,公孙瓒亲自挥槊上阵,文丑迎战,交锋十余合,公孙瓒抵挡不住,败阵而逃;

3. 磐河之战,文丑追杀公孙瓒,公孙瓒麾下四健将上前拦阻,文丑一枪挑翻一将,其余三人逃走;

4. 磐河之战,文丑追杀公孙瓒,公孙瓒马失前蹄,栽落沟中,文丑来杀,赵云突至,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5. 延津渡之战,文丑军队争抢战利品,陷入混乱,张辽、徐晃双双出马,来战文丑。文丑一箭射中张辽的盔缨,再一箭射倒其战马,徐晃来救,抡斧与文丑大战,文丑后军赶来,徐晃自料不敌退走;

6. 延津渡之战,关羽突至,截住文丑大战。战不三合,文丑心怯败走,绕河而逃,被关羽追上,脑后一刀斩杀。

文丑被关羽斩杀前,5场厮杀,4胜1平,斩将2人。

文丑的武艺也相当不错,能与赵云五六十合战平,也不可能被关羽三合打败。因与力量型的武将徐晃一场大战,体力消耗较大,再遇到力气更大的关羽,心心怯意。绕河而走,是想拉开一段距离,以箭术取胜,但没想到赤兔马速度太快,被关羽斩杀。


三、河北“四庭”之三:高览

高览战斗技巧全面,擅长使枪,也能使刀。性情机敏果决,下手狠辣。

高览的厮杀战绩:

1.官渡之战,高览“跃马挺枪”,力抗许禇(高览用枪时能与许禇对抗);

2.穰山之战,高览率兵截杀刘备,刘备部将刘辟出马来战,战不三合,高览一刀将刘辟斩于马下(高览斩刘辟用的武器是刀);

3.穰山之战,高览斩杀刘辟,阻住刘备,赵云突然突然从后军冲阵而来,混乱中,赵云冲到高览近前,高览猝不及防,被赵云一枪扎中腰子,翻身落马。

高览能与许禇相抗,武艺绝不低于张郃,但一个回合就被赵云秒杀,应属意外。一来,赵云突然出现,高览不备;二来,高览当时拿的兵器是刀,不是其更擅长的长枪;高览刚斩杀刘辟,背对赵云,扭身作战,很不方便。


四、河北“四庭”之四:张郃

张郃是个智勇双全的猛将,很有战略头脑,无论领兵打仗还是上阵单挑厮杀,都是一把好手。

张郃的战绩表:

1.官渡之战,与张辽交锋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2.穰山之战,张郃率兵拦截刘备,赵云赶到,枪挑高览,杀散后军,再来战张郃,张郃被赵云三十回合打跑;

3.长坂坡之战,张郃堵截赵云,战有十余合,赵云怀抱阿斗,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4.乌林突围,曹军遇赵云拦截,曹操命张郃与徐晃双战赵云,被赵云击退;

5. 渭水之战,张郃迎战马超,被马超二十合击败;

6. 平定汉中之战,张郃与张鲁部将杨昂交锋,一枪刺死杨昂;

7. 平定汉中之战,张郃对战庞德,数合诈败而退;

8. 阆中之战,张郃迎战张飞,两将交锋二十余合,后军遭袭,张郃退走;

9. 阆中之战,张飞副将雷铜追击张郃,被张郃回马刺死;

10. 瓦口关之战,张郃夜袭张飞大营,陷入埋伏,与张飞夜中大战三五十合,瓦口关被取,张郃败走;

11. 宕渠之战,张郃诱敌,与张交手十余合,诈败而走,张飞不追;

12. 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孟达出城迎战,被张郃打得大败

13. 黄忠率兵支援葭萌关,张郃迎战黄忠,交锋二十余合,张郃后军被严颜偷袭,张郃退走;

14. 汉中之战,黄忠偷袭米仓山,被张郃、徐晃包围,赵云冲阵,救走黄忠,张郃、徐晃不敢迎战;

15. 街亭之战,张郃包围马谡,王平来救,与交锋数十合,王平力怯败走;

16. 街亭之战,魏延来救马谡,与张郃交锋,不数合,张郃诈败,诱魏延入伏;

17. 木门道之战,张郃追击蜀军,关兴拦阻,战十余合,关兴诈败而走;

18. 木门道之战,张郃追击,魏延拦阻,战不十合,魏延诈败而走,张郃追来,陷入伏击圈。

张郃是“河北四庭”中最有头脑的一位,他性格坚韧不拔,善于自保,趋利避害,务实能干。虽然他是“河北四庭”中武艺最低的,但他靠着坚韧的毅力熬死了所有比他武艺更高的战将,在三国后期,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猛将。

五、河北“四庭一柱”中的柱:麹义

在河北袁绍麾下诸将中,麹义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是个出色的将才,其作用和地位有点像吕布麾下的高顺。

麹义的战绩表:


1.磐河之战,麹义在阵中遇到公孙瓒麾下前锋大将严纲,只一个回合,麹义斩杀了严纲;

2.磐河之战,麹义斩将夺旗,率兵冲入公孙瓒后阵,在乱军中突然遇到了赵云,战不数合,被赵云一枪挑翻。

在袁绍军中,麹义的地位实际上要高于颜良、文丑、高览和张郃这“四庭”。他掌握着袁绍最精锐的突击部队,在战斗陷入僵局时,突然杀出,一击而杀,扭转局面。

麹义能一个回合斩杀公孙瓒前锋大将严纲,说明他的武艺绝不在文丑之下。但倒霉的是,他遇到了天下混战第一高手赵云,不数合就被赵云干掉了,没有能够继续发挥和展现自己的才能。


河北“四庭一柱”,两人死于关羽之手,两人死于赵云之手,只有一个张郃仅存下来。

张郃的肩担承担着各位老战友寄托的期望和使命,他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熬到天下第一猛将的位置,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馋嘴肥猫铲史官



袁绍手下有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这四员大将。这四位大将被称为河北四庭柱。

在河北四庭柱中,颜良、高览武力值最强,是超一流名将。文丑、张合稍微逊色,是一流名将。

对此四人武力值评判前,先说一下《三国演义》中的超一流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许褚、颜良、高览、黄忠、孙策。

一流名将最典型的是张辽。准一流名将最典型的是徐晃。

颜良斩宋宪杀魏续。二十个回合就击败了名将徐晃。

颜良的武力值强于张辽等名将。可跻身超一流名将之列。

文丑虽然与赵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战平。但当时赵云年级太小。未到巅峰期。就类似一位28岁的拳手与一位18岁的拳手打平。文丑与关羽只打了三个回合就心怯逃跑。说明文丑的确不是超一流名将。

曹操麾下只有两个超一流名将:典韦和许褚。

张郃和张辽战平。高览则与许褚战平。张郃被赵云三十多回合击败。说明张合的武力值不如高览。

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虽然是赵云突袭。但高览身后是自己麾下,赵云从后面攻击高览军,高览身后大乱。这就给了高览反应时间。

关羽杀颜良,完全是偷袭。乘颜良没有防备之际,将颜良杀死。而赵云杀高览,则是高览后军大乱。肯定是有人突袭。这已经高览做了预警。所以,赵云的武力值强于关羽和高览。


杨朱学派


三国中有很多厉害的组合,不如刘备集团的“五虎上将”、曹操集团的“五子良将”、孙氏集团的“十二虎臣”,而当时割据北方的大诸侯袁绍也有自己的猛将组合,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

“河北四庭柱”指的是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都是猛将,武艺都相当不错,其实袁绍人才不少,除了四庭柱外,猛将鞠义,以及田丰、沮授、许攸、逢纪、郭图等谋士团体都是不错的。

准超一流猛将颜良

颜良,字公骥,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之首。

颜良和文丑齐名,说实话这两个人的名字实在是奇怪,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深意。颜良代表了袁绍集团武艺的最高水平,当然颜良也对得起这个评价。

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的先锋华雄在汜水关前连杀俞涉、潘凤二将,诸侯悚然,袁绍叹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 在此,何惧华雄。”。之后袁绍谋夺韩馥的冀州时,韩馥的心腹耿武行刺袁绍,被颜良一合斩杀。在袁绍攻灭公孙瓒的系列战斗中,颜良屡屡充当先锋,所向睥睨,立下不少战功。

曹操、袁绍官渡大战,在前哨战白马之战中颜良表现神勇,所向睥睨:颜良引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颜良数合连斩魏续,宋宪,一流大将徐晃上去也二十合就被迅速击败,颜良武艺属于准超一流的猛将水平。

准超一流猛将文丑

文丑,字叔恶,自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之后,颜良、文丑这两个人的名字便经常打包出现,文丑和颜良两人武艺相当。

袁绍征灭公孙瓒的系列战役中,文丑表现优秀,磐河大战文丑只十合便击败了公孙瓒,公孙瓒手下四员健将围攻文丑,文丑刺死一个一个,另外三人逃窜,在追杀公孙瓒的时候,少年赵云和赵云大战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

颜良被杀后,袁绍震怒,复仇的文丑带七万大军渡黄河,据延津和曹操交战,曹操用荀攸的诱敌之计,将文丑及其前锋骑兵引入了包围圈。

陷入曹军包围的文丑表现神勇:曹操在土阜上指曰:“文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 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枪,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 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

文丑武艺一点不亚于颜良,张辽、徐晃这两个曹营中一流水平名将联合去战文丑,张辽被一箭射翻死战马坠马后受伤失去战斗力,徐晃战了不多回合就跑掉了。

文丑也无愧准超一流猛将这个水平!

一流强将张郃

张郃,字儁乂,早年归属冀州牧韩馥账下,被拜为军司马。袁绍攻取冀州后,张郃率兵归降,官渡之战张郃投降曹操,从此征战四方,成为曹魏一代名将。

张郃在官渡之战和曹操一流名将张辽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证明张郃武艺和张辽相当,张郃和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中武艺最高的两个。

张郃最出名的实际上是被蜀汉“五虎上将”中赵云、马超、张飞、黄忠四人都依次击败过。

败于赵云:穰山大战是赵云的超神时期,刘备败退的时候被曹操大将高览和张郃拦截,赵云突袭杀掉,斩杀高览,三十合击败了张郃。

败于马超:潼关大战,马超超神,马超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二次败于张飞:汉中大战张郃两次被张飞击败;第一次张飞出马,单搦张郃。郃挺枪纵马而出。战到二十余合,郃后军忽然喊起:原来望见 山背后有蜀兵旗幡,故此扰乱。张郃不敢恋战,拨马回走;第二次张郃中了张飞埋伏,张飞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张郃不见救兵至,正没奈何,又见山上火起,已被张飞后军夺了寨栅。张郃三寨俱失,只得奔瓦 口关去了。

败于黄忠:葭萌关之战,黄忠与张郃交战,二马相交,约战二十余合,忽然背后喊声起:原来是严颜从小路抄在张郃军后。两军夹攻,张郃大败。连夜赶去,张郃兵退八九十里。黄忠、严颜收兵入寨,俱各按兵不动。

张郃先后败于五虎中的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四人,但是这四人张郃都至少坚持了二十回合,且每次都全身而退,这也反映了张郃虽然武艺不如这些超一流猛人,但是差距不是很大。

张郃是一个优秀的一流强将。

准一流名将高览

高览,字元伯,东袁绍大将,“河北四庭柱”之末,。官渡之战,高览和张郃率众降于曹操。

高览的武艺表现不多,主要的就是和许褚大战。

高览大战许褚: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

这是高览表现最好的一次,大战超一流猛将许褚数十合居然不败,但是许褚这个人爆发力不足,数十合战平许褚并不能让高览跻身于一流名将。

高览还算是一个优秀的准一流名将。

“河北四庭柱”之死

“河北四庭柱”四人都是死于非命的。

颜良一合被关羽秒杀: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文丑三合被关羽追斩:忽见十余骑马,旗号翩翻,一将当头提刀飞马而来,乃关云长也,大喝:“贼将休 走!”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 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高览被赵云秒杀: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

张郃中了蜀军伏击被射杀:张郃杀得性起,又见魏延大败而逃, 乃骤马赶来。此时天色昏黑,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去路。郃 大惊曰:“我中计矣!”急回马时,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路,中间只有一段空地,两边皆是峭壁,郃进退无路。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


我家的猫叫皮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4人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

一个个评论不可能,我们就说说高览。

被严重低估的袁绍部将高览:默默无闻的河北庭柱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三国小人物志0005:默默无闻的河北庭柱——高览

【萨沙讲史堂第四百六十二期】(历史系列第182讲)

高览,部分史料也记作“高奂”原为袁绍麾下部将,与颜良文丑张部三人并列,后世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中,袁军乌巢存粮,被曹操亲率精锐偷袭焚烧。袁绍一边派遣轻骑教援乌巢,同时令张郃高览率主力攻打曹军大营。战斗失败过后,高览与张郃一同率部投降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此后便再无史料记载其踪迹。

令人有些不解的是,张郃在投降曹操过后继续领兵作战,在战场上屡次大放异彩,频频建功,还位列魏国“五子良将”之一。而与张郃齐名的高览,却在此后默默无闻,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政坛中都毫无建树,似乎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难免让人生疑。

难道是高览的能力真的和张郃差距那么大?或者是他就此厌倦了杀戮,也厌倦了政治斗争的明枪暗箭和尔虞我诈,甘愿就此退隐江湖,安度余生?

确实,这些疑问都被漫长的历史埋藏得大过于深晦,很难得知其真相,我们只能从有限的史料记载出发,去大概推测一下高览默默无闻的原因。

可能性之一在于高览的家世,他可能是河北大家族高家的一员,与高干等人是亲族。

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曾在袁绍麾下担任过北方四州之一的井州州牧,与袁绍的三个儿子各领一州,地位持平。单从这点就能看出高家在北方的势力不容小视,甚至不亚于袁家这个“四世三公”大家族的影响力。

所以袁绍才要与其联姻,并两大家族之力统治北方四州。一般说来,曹操在打下一方地盘的时候,往往都会对当地的大家族采取怀柔政策,保留其产业笼络其人心,这样也有利于稳定地方的政治局势。但是,老曹一般也不会允许这些地方家族势力染指军队,以免其势力牵扯太广,一旦有心叛乱则不好收拾。

看看曹操之后在荆州的所作所为,虽然一开始迫于水军将领缺乏的窘境,不得不暂时委任蔡瑁张允继续统领荆州军队,但后来一旦寻得理由便立即换上自己的心腹(《三国演义》中写道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将二人处死)。其实这种做法并没有错。

一位君主如果不将军队牢牢控制在手中,麾下难免要生乱。所以,如果高览真的是高家的人,那么曹操就不可能让他继续掌兵权,哪怕就算他不是,就凭他姓高这一点,也难免会令曹操生疑。

倒是对张郃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他出生寒门,身后并没有一个声名显赫的大家族,所以曹操敢于大胆提拔和任用。故而张部在投奔曹操之后可以继续留在军中,继续发挥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并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而高览则只是升官封侯,表面上高官厚禄实际上却是被闲置,哪怕他真的有些军事才能,也无从去发挥了……若真是这样,那恰恰说明高览这个人还是有些政治眼光的,他读得懂形势,知道进退,明白如何去迎合主子的意思。要是他不通人情事故,继续抓住手中的军权不放,恐怕就会有杀身之祸。

当然,以上都仅仅是推测。

因为并没有任何史料能佐证,高览是高干的亲族,他也是高家的一员。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那曹操不再令其继续统兵打仗,就只有可能是高览能力的问题了。

需要说明的是,“河北四庭柱”这个名号并非是史书上所记,而是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的概念,也被记作“河间四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四”这个数字,古有“四大战神”,“四大金刚”,“四大美女”,“初唐四大家”等说法,近代也有“四大名旦”,“四大美男”,“四大才子”,“民国四公子”等噱头……看得出,“四”这个数字经常用来凸显一些比较光辉大气的人和事,有时候想形容某些东西总的要将数字凑够“四”,说出来方显霸气。

所以说,评书里将高览和颜良、文丑、张部并列为“河北四庭柱”,只是出于剧情的需要,并非说明他和前三者就是一个水平的人物。从有限的史料记载看,高览在袁绍军中也仅仅是一位领兵打仗的将军,不一定能力就很突出,至少比不上张郃。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中记载,张部原本在袁绍麾下就战绩颇多,尤其是在平公孙瓒的战役中立功不少(绍以部为校尉,使拒公孙费。璦破邰功多,迁宁国中郎将)。这充分说明张郃确实很有几分本事,是大将之才,而关于高览之前的战绩则毫无记录,仅有《三国演义》中虚构过其单挑许褚的战绩(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

所以,高览的军事能力可能真的不昨样,而且和张郃相比相差不小,再加上性格可能也相对平庸,缺乏个性。故而张郃能在任人唯贤的曹操手底下得到重用,混得风生水起,而高览则难以在人才济济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最终只能在史书上黯然湮没无闻,连个结局也没有记载……

也许,高览在投降曹操过后默默无闻原因就是这样,要么是因为他的出身问题。要么是因为他的能力问题。但是这些东西史书上都没有记载清楚,完全是我们猜测的结果。

诚然。我们也不能要求古代修史书的人能够事无巨细都记录下来,没这个时间和精力也没这个必要。而且,有些东西适当留些悬念,反而还能给后人们更多的推测和想象空间。

PS:三国时代很多人物都没有在史书上交代结局,光官渡及其之后投降曹操的河北将领,吕旷、吕翔、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加上高览总共七人,全都没了下文。倒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这七位都安排好了归宿,可谓是有头有尾:

吕旷和吕翔在进攻新野时分别被赵云和张飞所杀;焦触、张南、马延、张顗这几人人都曾与赵云在长坂相会,后来在与东吴的战役中,焦触被韩当所杀,张南被周泰所斩,马延和张顗则死在甘宁的刀下。至于高览嘛,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他随曹操征战汝南截住刘备,虽几回合斩了刘辟,却被赵云偷装得手刺于马下,由此留下了“能接住许褚手中刀,却挡不住赵云龙胆枪”的读者疑问。

当然这些都是小说虚构的情节,老罗安排袁绍阵营的降将们在各位猛将刀下走一遭,目的只是为了渲染剧情,凸显书中的人物形象而已。正所谓“人尽其用”,这也是艺术化加工的常用手段之一,没有必要深究。


萨沙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其实历史上没有“河北四庭柱”这个概念,这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国良老先生在《平话三国》中创造的一个概念。

张国良老先生把袁绍麾下四员大将: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称之为河北四庭柱。意思是这四员大将撑起来了河北冀州的稳定局面,等到四人先后战败、投降,袁绍也就大势已去。

虽然历史上没有河北四庭柱的说法,但是这四将却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下面以史为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四位将领。

一、颜良、文丑

颜良和文丑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在民间知名度极高,但可惜并不是啥好名声。实际在《三国志》中,这两位虽然没有演义中那么弱,但都败给了曹操的出其不意。

首先说颜良,官渡之战前,袁绍不听沮授劝阻,执意让颜良领兵。结果曹操听取荀彧之计,先故意分兵迷惑了袁绍,然后曹操亲自带着张辽、关羽等人突袭正在攻打白马的颜良。

颜良知道消息时曹操已经距离不足十里,于是颜良自持勇武,曹操长途跋涉士兵都累了,反过来直接去攻击曹操。张辽和关羽作为曹操前锋直接击破颜良队伍,并且斩杀了颜良。

袁绍得知颜良被杀,于是大怒,命令文丑和刘备率领五千骑兵报仇。

曹操这时候正押运粮草,听见兵马追来,干脆把粮草辎重扔在路上,自己率领骑兵埋伏。

果然,等到刘备和文丑率领骑兵过来之后,发现路上堆满了辎重财物,于是纷纷下马抢夺。

这时候曹操率领骑兵突然杀出,一下子打个措手不及,又一次斩杀了主将文丑。刘备见机的快,看到形势不妙,早早撒丫子逃跑。

不过关羽在乱军之中,早就发现刘备,当天晚上就从曹营叛逃,寻找刘备去了,并没有演义上所说过五关斩六将的存故事。

颜良和文丑,就个人武勇来说不算差,可惜颜良没有大局观,文丑军纪又太差,遇到曹操这样用兵如神的豪杰,加上张辽、关羽这样的大将也只能饮恨。


二、高览、张郃

高览,张郃二人也是河北名将,知道曹操正在攻打乌巢之时,张郃赶紧建议袁绍前往救援,乌巢距离袁绍大本营并不远,前往救援完全来得及。打算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这是馊主意,曹操现在出兵攻打乌巢,大本营势必空虚,现在我们应该派兵攻占曹操军营,而且就算攻不下,曹操听说军营被攻击势必回军救援。

于是袁绍认为郭图说的对,并没有听从张郃的建议,而是直接命令高览与张郃二人去攻打曹操大营,以攻对攻。

可惜,袁绍高估了自己在乌巢的防守,也低估了曹操大本营的防御。

等到曹操攻破乌巢,放火烧了袁绍粮仓,高览与张郃二人,还没有攻破曹操大营的迹象。郭图这个时候感觉自己害了袁绍,但是又不想自己背锅,于是放谣言说:张郃听到乌巢被攻占后,自己也要战败了,这时候竟然大骂袁绍不听自己的建议。

张郃也听到了这个谣言,于是张郃觉得袁绍肯定会杀了自己背锅,就干脆和高览一起投降曹操。

当时镇守曹操大本营的是荀攸和曹洪,曹洪是一员武将,还以为张郃是假投降,拒不接纳。荀攸气的大骂:张郃的计策袁绍不能用,所以生袁绍的气这才投降的,你还怀疑啥?

这才接受了张郃和高览的投降。


所以说河北四庭柱,两人阵亡,两人投降。

高览投降曹操后,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面没有了记载;但是在演义中刘备败走荆州时,高后随曹操出征汝南,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之时,被赶来的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也算是小露了一面。

唯有张郃,投降曹操后被曹操所喜爱,跟着曹操北攻乌桓、西破马超、南降张鲁,屡建战功。成为曹操麾下著名的外姓五子良将之一。

曹丕称帝后,张郃也被升为左将军,先后跟着曹真、夏侯尚平定西北和江南。228年,张郃跟随曹真对抗诸葛亮,张郃在街亭大破蜀军先锋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因功升为征西车骑将军。

最后张郃于231年,在领兵追击诸葛亮时,被伏兵射中而死。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路遥lgy


“河北四庭柱”一说,出自张国良老先生的《评话三国》。顾名思义,“河北四庭柱”说的是袁绍手下的四名大将,颜良、文丑、高览和张郃。接下来我们便一一来认识这“河北四庭柱”。

咱先说颜良和文丑这两兄弟。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颜良于讨董战役的汜水关之战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当时颜良、文丑催军未回,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就算有他们其中一人在此,也不会怕这区区一个华雄。由此可见,颜良和文丑的武力在袁绍心里是极为厉害的,起码不在华雄之下。

就武力而言,首先,颜良和文丑两兄弟一出场就分别斩杀了耿武和关纯,让袁绍得入冀州。然后官渡之战时,白马坡上颜良连斩曹操两员大将,败其一将。然后又二十合胜徐晃,徐晃曾与许褚比试切磋,五十回合而不分胜负。而且许褚可是自典韦死后曹营第一高手。最后曹操问营中可有人愿出战与颜良对阵,无一人回应,包括许褚。

然后再说文丑,袁绍与公孙瓒战于磐河时,公孙瓒手下四员大将皆败于文丑,一死三逃。当时文丑可谓是十分的勇猛,若不是赵云的阻拦,那白马将军公孙瓒也许还会成为他的一份战功。而与赵云,文丑也能和他战一个六十回合而不分胜负。赵云是谁?常山赵子龙是也,仅次于战神吕布的第二高手。就此可看出文丑的武艺是何等高强。

虽然二人均被关云长所杀,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否认颜良文丑二人的武力值。颜良以为关云长是来投奔他的,因此并没有与之相厮杀的准备,所以才被关羽所杀。不得不让人叹颜良死的冤枉,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三国演义》中文丑明明为报兄弟颜良之仇,独战曹军,对上张辽徐晃等一流武将仍游刃有余。但一遇上关云长便战不三合就露怯,然后被斩于马下。关云长武功虽高,但书中的描述也过于夸张。

总而言之,就武艺而言,颜良和文丑两兄弟可列入仅次于吕布的超一流武将行列。不负他们“勇冠三军,河北双雄”的名号。

然后我们便说说另外两人的武力值。张郃和高览第一次出场是在曹操和孔融的对话中,孔融说高览和张郃等人都是“俱世之名将”。由此也可看出他们二人也是颇让曹操他们忌惮的。就武艺而言,官渡之战时,张郃对阵张辽,高览对阵许褚,都是不分伯仲的。由此可见,张郃和高览二人武艺之高强应列入一流武将之列。

正所谓有勇有谋,所以除了武艺,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还需有谋略,如在排兵布阵方面的本事。

咱先说河北双雄之一的颜良。白马坡之战,颜良带的兵是“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尽显风采,足以证明颜良的治军严谨,领兵水平之高。连曹操看了都赞叹说:“河北人马,如此雄壮!”

然后便是另一位河北双雄之一,文丑。历史上对于文丑领兵打仗的描述可以说是极少,但是既然他可以和颜良齐名为河北双雄,想必文丑之谋也不在颜良之下。至于张郃和高览,同上面的颜良和文丑一般,他们二人齐名,智谋也应不分伯仲。

官渡之战,因为郭图的陷害,袁绍的不信任,张郃和高览为自保不得不投了曹操,这可以说是袁绍的一大损失。张郃和高览能察觉到这一点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可见他们虽忠却不愚,且心思细腻,做事果断。

弃袁投曹后的两人才算是有了绽放自己光芒的机会。张郃还从袁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变成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张郃真可谓是一个用兵的奇才,他用兵巧变、善列营阵,且擅长于利用地形。特别是这擅长利用地形对战这一点,可是令诸葛亮等蜀国大将都忌惮的。由此也打开了张郃征战四方的局面,随曹操攻乌桓、渭南,鄜城大败马超、街亭大败马谡、降张鲁等等,屡建战功。

另一位同样投靠曹操的高览也是立下了诸多功劳。只不过对比张郃,书中对高览着墨倒是较少。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勇猛谋略样样不缺,却二死二离。不得不说是袁绍沙场人生中的一大败点。颜良文丑“勇冠三军,河北双雄”当之无愧,张郃高览不愧为“当世之名将”。


历史龙元阁


袁绍的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这也只是后世小说家的叫法,在正史上,不要说“四庭柱”,连“五虎将”,“五子良将”这些说法都未曾见过。

如何评价这四根柱子,结合正史来看一下,在《三国志》中,除了张郃,并没有其他三人单独的传,几次出现,都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来得到的印象,先看看颜良、文丑。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可见颜良、文丑此时已是袁绍手下统兵的大将,攻许的主将,当仁不让的武力担当。

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

颜良、文丑的形象,在孔融眼里得到了证实,是勇冠三军的将领,以武力见长。

那么在自己人眼里呢?袁绍派遣颜良进攻曹将刘延驻守的白马,沮授这样对他说:"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在沮授眼里,颜良也是勇将,但性格不佳,气量狭小,不能让他独自领军。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惜袁绍并没有听进去。

不过在对手荀彧眼里,却是另一回事: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荀彧其人,有“王佐之才”,他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定的计策,最后都得以实现,他看人极准,曹操说:“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上面说到二荀,颜良、文丑之死,则都与另一荀——荀攸有关,荀攸画策,曹操以轻骑突袭白马,颜良仓促中被关羽击斩。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关羽固然是勇将,但这样的情节,恐怕电影都未必敢拍,如果是真的,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颜良的性格缺陷导致身边的人离心离德,竟然无人肯为他效死力。毕竟赤兔马再快,也快不成一道闪电,万军之中来去耗时也要以分钟计算,关羽刀法再好,刺颜良还要斩首也得以十秒为单位计算,这么长的时间,没人能挡住关羽,可见颜良的失败。

文丑死得就更搞笑了,两军对垒,胜败未分的情况下,作为统兵大将,竟然不能约束住部下去捡曹军故意丢弃的辎重。仗,是这么打的吗?军纪之差,可想而知,这也是荀攸的诱敌之计,所以文丑在乱军中被杀,也就一点不冤枉。

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

以这些表现来看,颜良、文丑是徒具勇力的匹夫,荀彧对他们的评价,一点都没有错。单论武力,他们或许不输于曹操账下典韦、许褚之流,怪只怪袁绍不会用人。看看典韦、许褚在曹操身边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典韦被拜为校尉,负责曹操的安全工作,他完成的相当完美,最后力战身亡。典韦死后,许褚接任,同样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甚至到了曹操死后,曹丕升许褚为武卫将军,负责的还是宫中的安全,在曹营中,才诠释了“人尽其用”这个词的意思,

张郃就不同,他是《三国志》里河北四庭柱中唯一一位有传的。张郃的才干其实长期被压制,即便如此,他还是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表现,从袁绍取冀州后由韩馥处归附袁绍开始,张郃就屡立战功,平灭公孙瓒居功至伟,或许因为他不属于袁绍心腹,所以并不能掌握军权,只能排在勇夫颜良、文丑之下。

张郃投曹后,曹操对他评价极高,将他比为商朝的微子、汉朝的韩信,可见张郃的分量。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不过比归比,你张郃既非我宗族,也非我心腹,还是个降将,韩信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要谋反?所以一把手是不会让你当的,曹操这点还是很有原则的。

这就是张郃的郁闷之处,他降曹已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三次更换主子,先韩馥后袁绍再曹操,和吕布有的一比,虽说在三国时期并不是不能接受,但在曹操账下,能成为五子良将之一,已经是到头了,哪怕他后来立功无数,终其一生,也没能当上过领军一把手。

虽然这样,张郃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光是武将,还可称智将,刘备阵营、曹操阵营都能看得出来,定军山也全靠了张郃,曹军才能全身而退。小院认为,单论能力,张郃在曹营中出类拔萃,他欠缺的只是出身。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另外一位高览,在史书上记载实在太少,只记载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后就再也没有出场了。如果以这样寥寥的记载来推论,有资格被称为河北名将,同张郃一起出场,实力应当也不会太差,不然也不会被选入四庭柱。不过具体资料实在太少,无法做出评价,大家就以演义里的说法当结局,权当他是被赵云一枪刺死了罢。

总体而言,这四人的境遇可以说是“未遇明主”,被袁绍给耽误了,如果袁绍能重用张郃、高览,能使颜良、文丑也人尽其才,官渡之战的结果,或许还说不定。


小院之观


“河北四庭柱”是指雄据冀、幽、并、青四州的袁绍,所属的四位能征善战的将领。

四庭柱分别是张郃、高览、颜良、文丑,其中颜良为四庭柱之首。 四人与袁绍手下的八大谋士,合称为“四梁八柱”。


河北双璧之颜良、文丑

这两人一般都是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的,不管是演义还民间文学,提颜良避说文丑,而说文丑则必提颜良。

在演义中,袁绍曾说过“若有颜良、文丑之一人,何惧华雄”,可见这两人的武艺还是得到领导肯定的。官渡之战中,两人作为袁绍军的先锋。颜良进攻白马港,连杀宋宪、魏续等健将,二十回合内击败徐晃,后被关羽偷袭而死,文丑则出兵延津,并击败张辽、徐晃等,后也被关羽一刀搞定。

在正史中,颜良也确实死在了关羽手上,而文丑极有可能是死在了虎豹骑首领——曹纯之手。(我认为当时虎豹骑应该是属于试水的阶段,两年后在黎阳大战正式登场)。


五子良将——张郃;下落不明——高览

文学作品中将张郃排列在“四庭柱”之三,但这是单就武力值来排的。而不管是演义还是正史,张郃所擅长的是用兵、列阵,尤其是利用地形作战,百战百胜,深受曹家三代器重。是连刘备、诸葛亮都忌惮的人物。

张郃的演义描述和正史基本相同。不过作为和他一起投靠曹操的高览,则落了下落不明的结局。

演义中的高览曾和许褚单挑,不分胜负。在官渡之战后期,和张郃一起在官渡之战中反水,导致了袁绍最后的兵败。之后在汝南伏击刘备,三回合内斩刘辟,最后被赵云一枪刺死。但相比演义中的“多姿多彩”,正史中的高览却不是那么显眼。

正史中,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降曹操之后,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但此后就不见记载。推测应该是在黎阳大战前夕病死,或者在黎阳大战中战死。

所谓的“河北四庭柱”,其实也是小说家语罢了,里面除了张郃之外,多是充数之辈,和“西川四将”、“吕布八健将”一样,大多都是名气大于实力的。




一贰一橙


河北四庭柱,貌似没有蜀汉“五虎良将”和“五子良将”有名!河北四庭柱火了很短的时间,后来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就此宣告解散了!

河北四庭柱成员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个人,武艺超群,随便哪个都能独当一面、勇冠三军。令人感慨的是,河北四庭柱无一善终,结局都很凄惨!



先看颜良。颜良能排到河北四庭柱之首,实力肯定非常了得,最能证明其实力的,是他二十合击败了徐晃。要知道徐晃足以匹敌关羽的,他后来与关羽血战了八十合,关羽因为气力不支,鸣金收兵。侧面比较起来,颜良实力至少应该不弱于关羽才对。

但颜良哼都没哼一声,就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有违常理,令人费解。且看书中记载: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可见,颜良当时太过粗心大意了。两将交战,一般双方都要报上名号,对骂一阵,然后再开打,可是关羽没有遵守惯例,一句话都不说,仗着赤兔马快,一溜烟就冲过去了,可怜一代名将,措手不及,就这样成为刀下鬼了!



再看文丑。文丑既然能与颜良齐名,其实力肯定非常了得!能证明其实力的,是在袁绍攻打公孙瓒时,文丑曾与赵云大战了四十回合,胜负未分。他同样死于关羽之手,看来关羽是这哥俩克星啊!

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当时文丑中了曹操诡计,正在撤退,所以根本无心与关羽厮杀,这边正纵马飞奔呢,耳边呼呼风声和阵阵喊杀声,根本没提防背后快如闪电的赤兔马,于是让关羽一刀削去了脑袋。



再看张郃。张郃比颜良文丑这哥俩运气好很多,活的比较久。张郃前期谁也打不过,但后期谁都打不过他。张郃曾被赵云三十合打败,产生心理阴影,以至于见了赵云就想躲。他还曾被张飞打的落花流水,差点小命不保。

但张郃后期却是无敌的存在,不仅给汉中之战的刘备制造很多麻烦,还击败了马谡,让诸葛亮北伐计划成为泡影。张郃成了诸葛亮北伐最大的绊脚石,于是诸葛亮用计把他整死了!

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

张郃死于万箭穿心!



最后看高览。高览名气不如其他三位,但能排入河北四庭柱,实力肯定不弱。估计实力在颜良文丑之下,能与张郃相当。能证明其实力的,是他曾在官渡之战中,与许褚打了个平手。高览死的非常窝囊,他的克星是赵云。

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大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出,高览翻身落马。刺高览者,乃子龙也。

高览也是死于大意。

河北四庭柱,颜良死于200年,文丑死于200年,高览死于200年,张郃死于231年。只有张郃活的时间比较长。冷兵器时代,武将的命运只能交给老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