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在上一個農曆年的年底,飛傲在圈內又搞了一個大新聞,把雙AK4499EQ的隨身播放器做到了8998價位,M11Pro拖著還沒有寫的我一時有些手足無措,先寫啥好呢......一鍋燉了吧。

既然是漫談,那還是得談談我對飛傲這個品牌本身的看法,並且會把美話說在前頭,想直接看評測的直接往下拖一拖就是。

飛傲無疑是目前業界首屈一指的音頻大IP之一,不論是品牌價值、實際銷量、渠道的廣度與深度層面,在HIFI界中都已經是幾乎“出圈”級別的大體量和高商業價值,在產品的交互體驗、硬件參數上都有著穩定的表現,並且調音層面也非常有家族傳承性,在這個小眾的HIFI市場,要說誰敢自認有能力把蛋糕做大,那麼飛傲肯定是敢拍著胸脯站出來,並且事實上從他們的產品形態和渠道的硬實力來說,他們確實也在踐行著這一點。

下面是不是該說但是了?

但是......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首先,我接觸飛傲得比較晚,入燒的時候購買的很多是大廠出品,但大概也聽過他家大部分的播放器和耳放。作為一個小透明18線博主,雖然我沒有和飛傲建立任何商業層面的合作關係,但從2019年開始他們會陸續寄產品給我,說起來還挺對不起飛傲的,我不僅沒咋給他們吹牛逼,還老把白嫖來的東西抽送給大家,這其中除了有我作為一個音頻作者本身的顧慮以外,也因為飛傲的產品在聲音上極少能打動我、讓我發自內心地產生認同感,這並不代表我寫過的飛傲產品內容都是違心的,EH3 NC我的使用頻率還挺高,還有去年年初的那款FH1,我依然覺得這個產品還是有著不錯的購買價值,但作為一個聽過幾十款單動鐵的燒友,我還是在微博中把對飛傲康師傅懟了一通,引來不少人圍觀(康師傅真的很帥氣很可愛,我以後不會再黑他了嗯)。

但話說回來,發燒是一個主觀的事,發燒友很多也都是感性動物,包括我在內。我眼中的飛傲產品,聲音層面的“平均水平”很高,通俗點可以理解為下限很高、水準很穩定,但調音卻一直被人詬病,並且在高端的發燒友群體中一直幾乎沒有什麼討論度,比較常見的形容詞有“白開水”、“數碼聲”、“寡淡無味”,一句“農民工調音”雖然調侃大於實際,但有一點我是認同的,那就是過去飛傲的產品在聲音方面東西往往不具備美感,或者說缺乏音樂性、看不出調音師的音樂理念與取向。

這到底是飛傲的主觀策略還是調音能力確實不夠?講完產品之後再來聊吧。

M11Pro部分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從M11Pro開始,飛傲搭上了THX的車,THX的產品主要面向家庭影院和專業領域,其旗下的耳放產品在海內外有著恐怖的銷量,以超高的測試指標而聞名,我曾經試過通過X寶進行海淘代購他家的某個熱門專業耳放,發現排隊都排到兩三個月以後了。

飛傲在M11Pro上搭載了THX的AAA-78✖2全平衡耳放架構,DAC也從M11上的AK4493EQ升級為了AK4497EQ,硬件方面的東西這裡就不再多分析了,關於M11Pro部分的文字會以聲音表現為主。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M11Pro在外觀上唯一的改變似乎就是這裡的“PRO”標識)

關於M11Pro,它雖然在硬件架構層面和M11算得上是沒有任何聯繫了,數字和模擬的部分完全是另一套方案,但聲音上卻有著很高的傳承性的同時、解決了M11上的一些槽點。

M11Pro一耳朵下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很高的透明度、紮實的結像骨架、豐富的信息量表現,聲音雖然也和M11一樣有著很明顯的銳利感,尤其是高頻部分的凝聚力使得它對絃樂的表現非常鮮明抓耳,但卻沒有M11那樣的生硬和刻意的一種“解析感”,聲音更加趨於溫和平順、講究流暢度和空氣感,信息量的呈現更加自然、層次分明。低頻部分依然是有著很充足的量感,但下潛的質與彈性方面卻已經不可同日而語,M11Pro的低頻比傳統印象中的“流行向”更加高級一些,動態張力和鼓聲錘擊的力度都可圈可點。

聲場應該是整體上為數不多仍有些抱憾的地方,縱深不是很足,而且橫向的邊際感較為明顯,在Live型現場、大編制、OST電影原聲等曲目的的表現上缺一些舞臺感,但無傷大雅,真正要吐槽的還在後面。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平衡口下的M11Pro真的就像其他的幾位媒體大佬描述的一樣,有著越級打怪的能力,光是信息量和密度表現就可以PK一下我手中的小墨菊和N6ii兩款主力機,毫不誇張地說M11Pro是我心目中目前飛傲全系列性價比最高的播放器,哪怕是在M15已經問世的前提下。

M11Pro在中頻方面也算是一改飛傲一直以來的寡淡,雖然仍是稱不上有“味道”,但女聲應有的甜味能夠表達出來、男聲也不顯得乾癟——但這是基於平衡口的前提之下。

M11Pro的單端口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地方,甚至可以說飛傲似乎沒有花功夫去調教它的單端口,在平衡口可以越級打怪的前提下,單端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動態的表現不算合格,整體的密度與中頻層次感下降的很嚴重,並且多出了一股子介於混響和駐波之間的、衰減不掉的悶感,這時候M11Pro對男聲的表現會更好一些,聽流行、Live曲目時也有更好的臨場氛圍感,但整體已經是顯得相對疲軟和含混了。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如果你是一個平時更常用平衡口的用戶、手中耳塞眾多且風格迥異的話,M11Pro是我覺得在5K以內的第一首選,擁有非常好的適配性和強大的素質表現,乾淨而嚴謹的音色是它的最大優勢。雖然它依然是一臺典型的“數碼聲”機器,但已經在這個品類中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地盡善盡美。對單端很在意的用戶,可以回到上文把我的吐槽再看一遍,會不會勸退你,就看你的使用習慣了。

M15部分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說起M15,在它發佈的時候我還真的擔心飛傲會翻車,畢竟AK4499EQ是一款新型旗艦DAC,並不像AK4497EQ那樣已經擁有成熟的方案,也不像AK那樣邀請到了AKM官方的工程師深入參與研發,考慮到當時M11作為最早一批使用AK4493EQ的機器的表現,M15的問世不免讓人期待又擔憂。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外觀設計層面,相信大家該吐槽的也都吐過,徐大為也在評測裡繼續缺德了一把,我個人眼中M15算是一款精緻耐看的機器,顏值有點路人、但做工相當紮實。雖然很多人說它腰線像黑磚,但相比腰線,我覺得更像是一個加厚圓潤版的曠世,頂部的模擬電位器處有一圈呼吸燈,相當好看,推薦開啟常亮模式。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M15的這塊720P的屏幕顯示效果很令人滿意,基本上可以給到你最清晰的封面表現,色彩的自然程度和細膩感也相當不錯,邊緣的曲面效果雖然是手機界玩剩下的東西,但放在一個HIFI播放器上還是非常有質感的。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在體驗層面上,就如M11Pro一樣,不展開細講了,大概地給大家帶過一下不然就像個工具人復讀機一樣唸叨:三星7872平臺的Soc在純CPU性能上甚至要勝過海貝家未來的新旗艦所搭載的驍龍625,理論上有著更高的流暢度上限,從最終的呈現結果來看,飛傲搭載了7872平臺的三臺播放器可以坐上是目前安卓播放器中流暢度的第一把交椅,並且未來很多年內都可以不需要重新開發新平臺,對播放器來說綽綽有餘(希望隔壁iBasso好好學習一下)。

除此外,各種無線Link、雙快充、7490毫安大電池、自定義功能按鍵、高通CSR8675藍牙芯片、All to DSD等,在交互體驗方面,不得不承認飛傲是在國磚中走在最前面、而且在“智能化”方向上起步得最早的品牌,沒有之一。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和M11系列一樣,M15依然標配了2.5、4.4兩種平衡接口,以及讓音樂APP完全佔據系統UI的純音模式,除此之外,USB DAC和藍牙接收模式也擁有與獨立的工作模式,汽車用戶還可以在頂部下拉菜單中一鍵切換到車載模式,這些對部分用戶來說可能作為高頻次使用場景的功能,飛傲都給出了比較人性化的快捷操作。

除了這些之外,相比M11Pro最大的不同在於,M15擁有一個獨立的大耳模式,這個模式下M15的推力可以得到極大幅度的提升,聲音也會比普通模式更加厚實一些,我自己使用音頻分析儀實測後估算出M15在32歐負載下的輸出功率超過了780mw,這個堆料堆的確實比較有成效。發佈會當天,我用開啟大耳模式的M15仔細聽了一下驅動森海HD650與聲迪Aiva的表現,比我印象中墨菊推這兩副頭戴的聲音要好上一截,主要體現在中下盤的密度和聲場的規模上,這個結論在驅動耳塞的時候並不成立,但對於隨身播放器來說,M15在極限推力方面儼然已經是同類型產品中的佼佼者,我可以對我的這個結論負責。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從純淨度、推力兩個反映硬件水準的維度來說,M15做的沒什麼可挑剔的地方,雖然122db的信噪比沒有達到旗艦級播放器中的最佳水準,但實際體驗中已經是聽不出底噪來了。推力層面的話,我們要看的不止是輸出功率的參數,更要用耳朵去聽聲音的飽滿度、聲場規模、動態響應,NG Audio的旗艦靜電混合單元耳塞EURUS和Softears的動鐵旗艦RS10屬於兩個維度上的“難推”,一個是難推“響”,一個是難推“開”,這兩個塞子在M15的驅動下可以輕易地獲得優秀的飽滿度,尤其是EURUS作為一款典型的厚聲塞,此時的聲場規模與層次也非常完整。

M15擁有與M11Pro截然不同的音色,有意加強了中低頻部分的厚度,聲音的透明度相比M11Pro甚至是有所下降,高頻部分也沒有了明顯的銳利感,結像的形體感更加豐腴、有肉感,依然保持了比較高的密度和優秀的分離度。低頻部分還是有著和M11、M11Pro一樣的通病,雖然下潛很到位,但是依然偏硬,飽滿度比M11pro好、回彈的速度與殘響氛圍仍算不上很自然,好處在於聽一些合成器製作的“數碼低頻”時可以帶來不錯的低頻氛圍、加強低頻本身的存在感,但在應對類似《塵鼓》這樣的複雜低頻場景時就顯得不夠從容。M15在全頻段的動態上都做的算是優秀,不論是大鼓還是絃樂,該“炸”的地方炸的起來,弱音細節的捕捉也很靠得住。至於之前徐大為提到的個體差異,我還是覺得播放器理論上不會有這麼明顯的一致性問題,這個問題需要控制變量去對比才行,在耳機的動態不構成短板的前提下,M15的動態是可以發揮得很不錯的。

而前文中雖然提到了M15算是一個厚聲播放器,但依然談不上有什麼“韻味”,也不像海貝R6pro那樣有著很明顯的潤感,算是把各個頻段的結像形體感稍稍加粗、然後邊緣來了點羽化的感覺,整體的味道依然是那樣直白、素淡,不算醇潤、也不至於乾澀,在混響和泛音的表達上多了一些自然和寬鬆。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下面該講講槽點了。

我相信飛傲一定在M15的調音上下了很多功夫,我們也能夠從這次的聲音風格中體會出來,但還是能感覺到飛傲仍然對一些嚴肅曲目缺乏更好的理解,這一點哪怕我不是一個古典愛好者也能感受到。M15在高頻部分的氛圍上沒有明顯拔高的痕跡,但對高頻器樂的音色有著一定的失真,主要體現在亮度和能量感的把控上,不論是木管樂、還是銅管樂的音色都過亮了,共鳴的細節不能很好地呈現、也不能夠很自然的融入整體的編曲中去。這一點在搭配本身高頻偏亮的耳塞時可能會被格外放大,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說搭配上得講究互補,但器樂音色的準確度應該是聲音中最基底的那部分,就像Noble的Khan算是一個公認很刺激的塞子,但它的刺主要還是來自於能量感,而不是音色失控。雖然M15的在高頻音色方面的問題算不上很嚴重,徐大為也只是拿“略刺激”來描述了一下,不過作為一款定義在“旗艦”的播放器,我還是對它有著更高的期待。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從一個對飛傲播放器的聲音完全不感冒、到偶爾開始推薦飛傲的人,我看到了飛傲是有心更加努力地打磨聲音、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那份“音色高級感”的,M15已經距離這個詞相當接近,但有時候這最後的5%,卻要傾注200%的心血去打造,絕非易事,期待飛傲可以早日實現。

M11Pro算是飛傲這些年來家族式調音的集大成之作,在(平衡口)的素質方面無可挑剔,單論聲價比的話我甚至認為比M15更加值得購買;而M15則是飛傲最為“硬核”的堆料產品,我還是想重申,我認可堆料、堆料無罪,不過M15即便是堆料的這麼狠,也依然在聲音修養上無法和SP2K去正面PK,但是在推力方面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它絕對稱得上是2020年播放器行列的年度大作,是我心目中飛傲目前全系產品中可以【推薦】的產品,前提是你能夠接受這樣的厚聲、直白的風格,或者說如果你有推大耳的需求,M15甚至可以給你越級雙倍價位的表現,只是我並不提倡罷了,在入門級臺機面前仍然是弟弟。


漫談M11Pro與M15:今夕的飛傲播放器,實力幾何?

從飛傲這兩款播放器目前所呈現出來的聲音來看,我可以回答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了——那就是飛傲在調音方面一直被人詬病,必然有著他家一如既往的堅持,否則不會出現“家祖傳承式”的調音,但從客觀上來說,或許也真的是存在能力問題:個人認為,飛傲播放器的背後,仍然缺乏一對可以進一步發現美的“耳朵”。M15的聲音改變和現存的槽點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聲音厚是厚了,但不夠“醇”,堆料是堆夠了,但伺候小耳塞時,高頻依然缺乏一些“準頭”。

我們大家總調侃AK經常“固件調音”,但不可否認,人家確實可以利用數字濾波器來實現音色的“美感”,這不是堆料能堆出來的東西,同為老牌大廠的凱音在模擬部分這麼多年的積累,也使得他們真的能夠在轉戰隨身播放器市場時繼續忠實地表達出“膽味”;飛傲或許在數字部分是強項,但感性的發燒友們,可不會單純地被資深工程師畫出來的板子所打動呀,但如果飛傲自己認為目前的聲音風格無需改變,那我尊重他們的堅持。

2020年註定不會是好受的一年,目前的疫情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給了不少圈內品牌以重創,實力強如飛傲這樣的廠家,在疫情之下談不上真的面臨危機,但也肯定是不好受的,祝福飛傲在新的一年可以有更好的發展。

摘掉“農民工調音”的帽子的事,M11Pro和M15其實已經做到了,下一步大概是做出讓徐大為沒法兒缺德的機器吧~(皮一下很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