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二月初六清晨,张弘范率元军猛然进击,南北夹攻,在崖门水面上展开一场血战,最后宋军兵尽矢穷,大势已去。丞相陆秀夫“度不得出走,乃先驱其妻子入海”,然后背着年仅9岁的帝昺及国玺投海殉国,南宋遂亡。张世杰则率余部(战船十余艘)突围往西,准备重整旗鼓再战,突围中因遇暴风,坠海死于海陵港(属阳江市)。.《通鉴辑览》记载是:二月,张宏范及宋张世杰战于崖山.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其主卫王昺赴海死之.世杰复收兵至海陵山,舟覆而死.据《新会县志》载:“张世杰等走交趾(在越南)舟至海陵岛平章港,遇飓风覆舟,殁于海”
然而,这段悲壮的亡国恨,不仅使后人凭吊时发出悲吟慨叹,同时也留下斑斑点点的历史痕迹,使人绻恋、探索、思考、回味。
“宋亡三杰”之中的张世杰尸骸埋葬何处?宋史元史等重大正史书籍,只有张世杰溺死海陵平章山的记载,却无葬地的记录,张世杰魂归何处便成了疑云。张太傅墓究竟在何地?因而引发了不休的争论。
《崖山志》一石击起千重浪,新会邑人黄淳,明万历年间重修张诩所编的《崖山志》时,对于张世杰墓址,就有互相矛盾的记载:如卷三 陵墓 张太傅 云:"在阳江县潮居里赤坎村。世杰溺死后,诸将焚之,函骨葬此。"同时又说:"黄佐(明)撰《广东通志》谓香山县潮居里有赤坎冈,张太傅在焉。"又引用《广东通志》说"在香山县西南一百五十里黄梁都赤坎村。"又说"阳江县寿文都平章山有疑墓云"。
《阳江县志》说,明嘉靖二年(1523)江西人罗侨驻守阳江时曾作《张太傅祠记》,文章说: 阳江有张太傅世杰墓,在潮居里之赤坎村,去阳江七十里许,密迩平章港。宋南渡祥兴二年,太傅既 溺去,诸将函骨葬于此。后二百年,为明弘治己未,知县黄岩柯昌,始大封厥墓,又于墓前构祠。请记于 陈白沙先生,(陈白沙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是新会城北圭峰山下都会村人,后人尊称为“白沙先生”)诺而未果……”
也就是说阳江张世杰墓在明朝以前是没有的,200年后的弘治年,县令柯昌始大封厥墓,又于墓前构祠,大动工程。
修墓后,县令柯昌即派人前往江门谒见名士陈白沙(1428-1500年),请陈为祠撰写祠记,但并未得到陈白沙先生的祠记。
陈曾作《答柯明府书》回复柯昌:“顷者有胡秀才来谒白沙,能道执事志行之美。章多病少出,于执事无—日之雅,闻秀才言,为之动容 起敬,己置执事于东南十郡内贤守宰之列。所谓生而民爱戴之,死而民组豆之,以此期待阳江,而注仰之 久矣。蒙辱手教,承己表识张大傅墓.又于墓前构祠祀之,与厓山同。幸甚,幸甚。以今观之,执事所 作,皆风化首事,寻常只是薄书俗吏取办于目前耳,何尝望见阳江脚扳耶?祠祀甚当作。昔闻秀才言执事 表墓建祠,某己心许执事矣,顾今拙病未能脱体,少延岁月,为之未晚也。病倦,不能具大状,使回,聊 此夏,余不一一。”(陈白沙耍滑头)
陈白沙是当年驰名遐迩的大人物,然只是对柯昌表墓构祠大加揄扬,却宛言推托了作祠记。(是否白沙先生也对张世杰墓所在存疑?)
在《崖山志》卷二的三忠传记述张世杰是:“新会县志谓香山潮居里赤坎村 有真墓在焉,其所称在阳江者乃柯令(明弘治己未阳江县令柯昌).饰说以答白沙者耳。”据此,黄淳虽说墓在阳江,但也同时记述前人编新会县志时所说墓在香山。在阳江的说法是柯县令说假话来骗陈白沙的,即是说黄淳也否定了在阳江县潮居里赤坎村的说法。
关于张世杰尸骸埋葬何处,各种记述不一,众说纷纭 。《阳江县志》载: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江西吉水(庐陵)人罗桥驻守阳江作《张太傅祠记》云:“阳江有张太傅世杰墓,在潮居里之赤坎村,去阳江七十里许,密迩平章港。”《崖山志》中所说,张太傅墓在阳江,清代所修的《新会县志》则不予记载,只是说“张世杰等走交趾,舟至海陵岛平章港,遇飓风覆舟,殁于海”没有墓葬之说。
而在清同治十二年版本的《香山县志》则有了争议。他们引《广东通志》(黄佐编)确认为张太傅墓“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黄梁都赤坎村。” 并说:“黄佐有诗云'阳江不见潮居里,此地真存太傅坟。今考阳江无此(潮居)里,亦无此(赤坎)村,则以为真墓无疑矣。”
事历数百年,直到现代,张世杰墓之争依然未有平息.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概因旅游资源争夺剧烈,香山之说与阳江之说两派风云再起。
《南方日报》一九八O年十月间斗门县(旧属香山县)在黄杨山东麓“也”字形山坡上发现墓坟,墓碑镌刻曰:"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讳世杰之墓。"又据《斗门乡音》载:墓前石柱刻有联文曰:"云山空望侍郎宅;""海水犹朝永福陵"。这一发现,和明代编的《新会县志》所说:香山县赤坎村有张太傅真墓相吻合。经过百余年之后,《香山县志》所持之说又得到发现张太傅墓而增加论据。
几个月之后,即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二日,《南方日报》又发表曾传荣写的《张世杰墓在阳江海陵》一文,引述宋末人作的《昭忠实录》谓"周文英收太傅尸于海滨"以及明代在阳江所建之太傅祠碑为据,认为"张墓在斗门不符合史实。"墓所之争,依然未息。
暂且放下林林种种记述,我们先了解一下阳江及珠海的张世杰墓. 阳江张世杰墓 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平章山下,力岸村旁海边。传是阳江县令柯昌所建,明清多次重修。墓坐西向东,背山面海,面积458平方米,块石灰沙结构。坟堆直径3.2米、高1.15米。墓碑为青石质,阴镌楷书,右为“清朝乾隆壬戌年修”, 中为“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之墓”, 左为“北平王之正立石”。墓碑两旁立有石柱,柱上筑有石雕屋脊及雕刻挽联。瓣香露祝天难挽;忠骨函埋地有灵。
珠海潮居里之赤坎村张世杰墓在黄杨山东麓的“也”字形山坡的松林处。传为避元军追踪,诸将只好焚尸函骨葬于香山潮居里之赤坎村,后建墓。据《香山县志》载:“诸军棺敛焚尸岛上,杰(张世杰)胆大如斗,更焚不化,诸军号恸。”张太傅墓卧山面海,墓地面积676平方米,三重回岭,两道曲折的左右摆手,三级拜台,金井,一对墓表,前有兜士。墓冢用石灰、青砖、沙灰砌成,墓沿用沙灰塑成龙腾凤舞的图案,墓正中立着一块1.96米高的青石墓碑,镌刻“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张公讳世杰之墓”,墓前设一块无字的长方石墓桌,左右相对竖立两条2.7米高的石柱,上刻一联云:“云山空望侍郎宅,海水犹朝永福陵”。该墓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由香山知县张汝霖捐资修复。
凭上所说的资料,笔者认真作了比较,并作推理。宋朝以前,斗门一带称黄字围,属新会潮居都。宋朝绍兴二十二年(1152)黄杨山附近岛屿划归香山县管辖,仍称潮居里,潮居乡。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香山县潮居乡改称黄梁都。香山县乡土志 卷十 地理黄梁都:“潮居乡,故延福里黄字围。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土城距县城一百二十里。北界隆都,东界谷字都,西界新会县,西南界新宁县,南界海。《祝志》云:申、暴二志载,黄杨山(潮居里后山)其阳有赤坎冈,为张世杰墓。”阳江的地方史志没有关于其治下地方潮居里或赤坎的记载。
阳江张世杰墓与珠海潮居里之赤坎村张世杰墓同为清乾隆年间修复,传说同为张世杰部将所建,张世杰突围中因遇暴风,坠海死于海陵港,各史记载相同,崖山战败,南宋覆亡。为避元军《崖山志》云:“平章即海陵之東也,相傳世傑葬處,诸将焚之,函骨葬此。”据《香山县志》载:“诸军棺敛焚尸岛上。杰(张世杰)胆大如斗,更焚不化,诸军号恸”可见在海陵将张世杰焚尸是一致的。
因何以要焚尸?可见当时形势危急,《元史.李恒传》记载:“是日黑气如雾,有乘舟南遁者,恒以为卫王,追至高、化,询之降人,始知卫王已死,遁者乃世杰也,世杰继亦溺死.”可见元军追击要屠杀是为了让对手屈服。斩草除根之残忍。为避元军追击辱尸,将首级割去邀功,焚尸函骨是最好最方便的方法了。将焚棺造成疑墓,有迷惑敌军的必要,而《崖山志》有"阳江县寿文都平章山有疑墓云。"之说也可以解析清楚了。
两史均有“函骨”之说,为什么要“函骨”?这因由就更简单了,古有毛存,父伯益,坐韩侂胄,党流岭表,存乃跋涉千里,函骨归葬,人称笃孝。毛存故事中,千里函骨归葬。
再说背骸骨总比背尸体逃跑方便吧!再从常理来说,如果就地安葬,为什么要棺敛焚尸函骨?焚尸函骨除便于携带外,更便于毁迹灭证,更好保护张世杰骨骸。因此,张世杰骨骸,被带到黄杨山的可能性很大,而阳江张世杰墓,也就可能是疑墓。疑墓是对真墓的一种保护措施。由于元朝统治者残酷杀戮,宋遗民、崖山民众当时为保护真墓和保存个人性命,都不愿说出真迹的所在。
有人问:张世杰骨骸怎么不被带到别处?却被带到珠海潮居里赤坎村?
从《香山县乡土志》卷三 兵事录的宋末二王之播迁可找到一段:“宋端宗景炎二年十月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帝自潮州之浅湾航海过邑境,邑人马南宝献粟千石饷军。赵若举召募潮居里(今黄梁都)民数百勤王。又:六月,帝走崖山,以观文殿大学士曾渊子充山陵使,奉梓宫还,殡马南宝家。南宝欲赴崖山,以病阻,潮居里民多应募从军者。”
崖山之战,宋军是招募了很多当地义士充扩军力的,特别是水军,赵若举亲率潮居乡赵族宗亲青壮及乡民义士数百,抵达沙涌候旨。帝命统归张世杰麾下指挥,随朝护驾,并命赐酒赏军。兵溃,张世杰则率余部(战船十余艘)突围。张世杰溺死后,余部如果有潮居里义士,把张世杰骨骸带回到珠海潮居里赤坎村便顺理成章了
宋亡后。张宏范声言要屠潮居里,赵若举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独力承担责任,以一乡民命为请,逼使宏范收回成命,潮居里300余户居民赖以安堵。
张宏范为什么要屠杀潮居里呢?除元军强悍的残酷杀戮本性外,想来张宏范可能得到某些风声或怀疑:潮居里人是否殓葬张世杰?
当时诸将只好焚尸函骨先葬于香山潮居里之赤坎村,后建墓的做法也许令张宏范找不到证据,加上世杰少从张柔(张宏范之父)《宋史》。张世杰是张宏范同门兄弟的私人感情,张宏范放弃了屠杀潮居里。张宏范并非人性灭绝,他在南征中写过一首《述怀》诗,诗中说:磨剑剑石石鼎裂,饮马长江江水竭。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 ! 流露出他对战争破坏行为的无奈及内心的矛盾、痛苦、内疚。
至元朝末年,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经多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韬晦战略。放牛娃朱元璋朱元璋终于可以做他想做的事了,消灭元,为自己的父母报仇,而他提出的口号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宣传是其为宋报了仇,是继承汉人江山正统,以汉人的救世主自居,出于政治需要,在各地建忠烈词,建衣冠墓,不知是否隔代尊,还是官员为讨好皇上,兴建记念宋忠烈的各种祠庙坟墓不论真假,一时处处开花.。
明成化五年(1469年,即南宋亡后190年)佥事陶鲁上奏朝廷,获准在崖山宋末行都遗址建大忠祠,以纪念临危受命,坚贞不屈的相国文天祥、丞相陆秀夫和太傅张世杰。明治四年(1491年)十月,户部侍郎、前广东右布政刘大夏出巡到新会。建慈元庙(俗称国母殿),以纪念壮烈殉国的杨太后。
明初(1370年间),有人在新会义城为陆秀夫建起了庄严的坟墓,坟旁盖有房子,墓前设置石马石狮,并设有守墓人家。
而在百里外的南澳岛深澳镇青澳村的南山上,潮州府知府郭子章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奠基重建陆秀夫“衣冠墓”。潮州守备称经翰题书。墓碑石刻文为" 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夏吉立有宋丞相君实陆公之墓"。在潮州陆秀夫墓并非古墓,而是陆秀夫后裔历经迁葬重建的衣冠冢。
而在这大建宋忠烈记念碑词的潮流中,明·嘉靖二年,阳江县令柯昌及罗桥在驻守阳江时,罗桥当然不会错过了向上级表忠的机会,鉴于在宋忠烈坠海落难的海陵港有利条件,建张太傅祠,修张世杰墓,顺理成章,作《张太傅祠记》就不难理解。
再者,阳江的海陵岛的张世杰墓,墓碑是“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之墓”。
而珠海斗门黄杨山上的张世杰墓,墓碑刻字则是“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张公讳世杰之墓”,墓碑对比,在于“越国公张世杰之墓”与“越国张公讳世杰之墓”的分别,在古代,后裔为祖先立碑,书写加“讳”字。
清乾隆十三年(1748)香山县知县张汝霖(张世杰后裔,字芸墅,宣城人。雍正十三年拔贡生。旋以人才保举,乾隆元年引见,命为知县,分发广东,任河源、香山、阳春知县。又为澳门海防同知。后以事去官。著有《澳门记略》、诗文集三十卷、政牍五十卷,与施念曾同辑《宛雅三编》。)张汝霖在任香山县知县期间,根据自己族谱记载,寻找到宋末元初葬在黄杨山上的张世杰古墓,他根据香山县潮居里大赤坎人的确认,重修墓葬,立碑加【讳】字认定为先祖之墓,筹集银两置田三十九亩为世杰墓尝田,交由里人张沛昌等人管理,每年将田租收入办理春秋两次祭拜,此后有张氏后人参与修墓与祭祀,直到现在。
回想自己以上所推理的东西,毕竟还需科学的检验,笔者也许过于偏信有限史料有限的记载,走出史书方志迷雾,我们缅怀前人忠勇英烈同时,不仿弃去古代历史作者的思想感情,审视历史实虚实。站高一步而言:无论忠烈词堂何处寻,英杰墓冢何处觅,终树碑自己心中,激发自己爱国情怀,若是这样,追随英杰足迹处处真。
閱讀更多 漢風影視工作室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