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案例:項目太多,如何取捨?

我所從事的是農業種植行業,第一是服務種植端,第二是自己有種植基地。

我1993年在一個小鎮上開始創業,開了一家農資店。後來不滿足於只在鎮上,就去了一個地級市二次創業,開了一家大一些的農資店,搞批發。後來覺得這個只有兩個縣的地級市也很小,團隊沒有成長晉升空間,2003年就去了一線城市創業。

一路走過來,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種植端。種植端的蔬菜、水果、大田作物我們都能搞,但是後來就選擇聚焦兩個作物,一個是獼猴桃,一個是雜交柑橘。再後來,我看到土地結構的變化,就開始自己搞農場,有一個農場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我在種植端的兩個公司,就是賣農資的,提供農業技術服務。後面又加了共創農業,就是提高生產端作業效率的。我還搞了一個學校專門培養產業人才。

種植端源頭實際上就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有很多事要做。但是想到未來的變化,我就又去搞了兩個種植基地,搞田園綜合體,就發現商機很好,可以加的項目很多,比如說餐飲,比如說研學教育。因為我是一個綜合體,客戶他有很多需求,但是有很多也是我不太擅長的。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我一直想的要ab兩條路,一條路是運作我原來的主業,做一個作物的產業鏈之路,產業化之路。第二就是走綜合體,鄉村旅遊,搞農業+,讓它變現更快,或者是說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這兩個東西看似一樣,其實又不一樣,因為有些項目不在我的專業範圍內。

另外,這些年來我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沒有搞人力資源建設,導致現在項目很多,而且原有的老項目其實還有提升空間,新項目也有市場機會,但是人才隊伍也好,精力也好,都跟不上。

我目前的主要困惑就是:我是不是應該放棄一些項目?我是想做取捨,又都不捨得,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議。

對此,十餘位相關領域的企業家解疑答惑,提煉出了一系列可實操的方案建議,幫助案主明朗方向,相信從中沉澱出的方法論對更多的企業必有助力。

口述:正和島島鄰

01.不明確要幹什麼,最要命

案主的困惑其實是他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不確定一定要幹什麼,這是很要命的。作為一個企業家,這樣是幹不好一個企業的,根本也不可能幹得大。簡單來說,案主在頂層設計和長遠目標實現途徑上還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思路。所以在眾多產業發展過程中無法做出抉擇,造成了今天在產業發展、人員運用以及決策方面的一些糾結。

1.不擅長的事,控股=瞎指揮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什麼都想幹,從心理學反映出來就是很貪婪。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很多企業家中都會出現。所以一直都在講聚焦,只要是做多元化的企業,最後相對風險都更大。只要是聚焦,沉下來做一件事,最後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很多。

你要把不相干的產業都砍掉,在一個你最有能力的,市場更大且最能發揮你優勢的一個產業鏈條裡去做。其他的業務,找到更專業的人來做,哪怕你不再控股,只要能達到目標就行。反過來說,自己不擅長的事不用去控股,否則就成了瞎指揮,反而很頭疼。

比如,有一家酒店企業的案例。

創始人2011年在西藏開始創業的時候,從酒店開始做起,也算白手起家。經營幾年後,賺了很多錢。然後他也不管企業了,開始上了很多跟酒店一點關係都沒有的項目,包括開餐廳,做科技公司,還做一些商業公司。

這樣的結果是什麼都做不好的。前兩年,他一年內在拉薩市中心最熱鬧的一條街道開了兩家餐廳,一年虧了400多萬。

對於企業家來講,做加法容易,做減法真的很難。事實上,人的一生很短,你做好一件事情就挺好了。比如這家酒店,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包括盈利模式、盈利點、服務。至於說創始人看到了其他的一些機會,就完全可以找人合作,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做。

2.專注,有限的精力做有限的事

還有一個成功的企業案例。創始人以前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這個企業家做景觀做到某一線城市的前5,照明做到全國前10,因為他看到了這兩個行業的天花板在哪裡,所以就要轉型做科技。

而當他決定做科技的時候,就把景觀和照明兩塊業務全交給其他人去做,他自己就專注來做科技,現在他的公司做到亞洲第一。還是要靠專注,有限的精力做有限的事情,把有限的事情做到無限大。

回過頭來看案主的問題,也是一代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經之路。企業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幹,什麼都能做,忘了初心。

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什麼時候你乾的事兒,都要跟那個時代背景和產業變遷的背景有關係。這兩年傳統企業,尤其是農資基因起家的企業,想從乙方去做甲方的這種轉型,痛苦和焦慮是正常的,它也是企業成長過程當中常有的一個煩惱。

02.搞清楚你服務的核心角色到底是誰?

事實上,案主現在做的這幾塊業務,都是在一個產業鏈上,沒有涉及到跨界,他可以不用砍。但是,他致命的問題是在整個產業鏈上,沒有亮點。此外,案主也沒有想清楚在這個鏈條裡他所服務的核心角色到底是誰?

1.你知道海底撈和滴滴的使命嗎?

案主現在不應該做生態農業還是銷售渠道這種選擇題,而是應該先設定好一個事情,就是公司的使命是什麼?

案主服務好多群體,消費者、農戶、渠道、合作伙伴,但是在這個鏈條裡面最核心的是誰?最核心的其實應該是農戶,你所有的事情都是基於農戶或者農業公司。服務農戶,讓農戶賺更多的錢,圍繞著這個事情給他提供更好的生產資料,自創也好,銷售渠道也好,甚至你都可以給他提供土地,可以給他去做他的消費市場,可以去做電商、甚至去做生態農業給他導流。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比如,我去陽澄湖吃螃蟹,我問過他們養螃蟹整個的綜合成本率最高的是哪一塊?他們告訴我,最高的不是租這些地方,而是聘請最有經驗的養蟹戶,這個就很有代表性。你生產獼猴桃也好,什麼水果都好,最核心的東西,是農戶,這就是核心技術。

再說一個典型的企業海底撈,海底撈的使命是什麼?它不是說服務消費者,它的核心使命是勞動改變命運。勞動改變命運是針對誰的?針對服務員。

它賣的不是火鍋,它賣的是服務,服務是源於它的服務員。

所以,海底撈抓住了這個鏈條裡面最核心的角色。其實海底撈就做了一個事情,就是做了一個服務員的供應鏈,海底撈都是到偏遠地區招工,招來之後培訓,把你的收入做得非常高,你的服務狀態非常好,用戶非常滿意,它是這麼傳導的價值鏈。

另一個很典型案例是滴滴。滴滴最早的時候,也面臨著同樣的困惑,在出行的鏈條裡面,當時是叫市場驅動或叫營銷驅動。補貼大戰是補貼的乘客,當時滴滴覺得這個市場肯定是由乘客來決定的,這個行業的壁壘就是乘客,乘客只要使用滴滴,就有後面的業務發展。

然而,後面很多的競爭者進來之後,包括收了Uber,收了快滴,不斷的收完之後發現還是沒有壁壘。壁壘在哪裡?最終發現壁壘其實是在b端、在司機,也就是說你真正能服務好司機,司機在你這能夠有好的業態,能夠積累下來,能夠有好的服務,你的乘客、訂單是不缺的。

最終滴滴經過整個產業的轉折,特別是2017年之後,整個服務的界面,是把面向司機的服務做好,把運力的服務做好,這是它企業發展整個過程中的一個更迭和一個認知。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2.大公司都有同一個做事邏輯

一旦這一點確定了,第一,你的鏈條就清楚了。你就可以圍繞這個鏈條來做。第二,你做這個事情的輕重緩急也就清楚了。你做所有的業務一定要有節奏,不是所有東西都要一把全抓、同時做。所有長得很大的公司都有一個做事邏輯,

一開始都是做一個很小的事情,都是一個業務扎深、扎到根上,然後基於這個業務再去擴展。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另外一點,就是做業務的節奏。滴滴最早的時候,並沒有說所有業務都做,它只做一個事情叫出租車,大量的用戶過來了,我撮合給司機,它只做了這一個業務,司機還不是滴滴自己的。當它的平臺有了用戶、有了運力之後,才不斷的去迭代孵化的專車,孵化了兩輪車,孵化了公交,它是這樣橫向的去拓展。

所以,案主的兩塊大的業務,“農資+水果”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重點是,農資重點要去做科技和培訓,打一個差異化,也不要開店了,現在再開店也晚了。農資本身,以後一定要走科技路線,牢牢抓住科技力量,所以農資那邊要引入二次股權激勵,引入科技人才和培訓人才,這一點後面會有詳細介紹。

在“果”這一塊,“農資+果”,就定為“果”,也可以不要叫種植了。“農資”的基因支撐是科技,“果”的基因支撐就是銷售。所以在果這一塊,引入電商方面的合夥人就會好一些。如此一來,你的種植園資產有可能會增值,就看以後土地流轉的一些機遇了,總體是向上的,國家也是一直大力扶持的,所以機會還是比較多。

03.遇到好項目,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個走過困境的企業家這樣說,因為看到項目好,看見別人賺錢,我覺得自己也能夠賺錢,就去投了很多的項目。最後的結果是,團隊不能夠支撐,所以交了很多學費。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因此,現在他再遇到項目,首先會問自己,我們的團隊能幹什麼?能做什麼?資源、團隊、資金能不能支撐?能支撐,並且判斷這個項目有前景,那就去做。如果說團隊不能夠支撐,他就不敢寄希望於明天引進一個人,就能馬上幫他賺錢。

1.一定要引入三種戰略合作伙伴

人才方面,短期和長期的兩條具體建議:

第一,立刻做一件事,每年拿出來10萬到20萬,成立一個戰略決策委員會。每半年給你開一次會,重大的事項你跟他們去溝通,他們就像獨立董事一樣。

案主應該在三個月內梳理出一份新的戰略規劃書,涵蓋你下面的兩個產業,可以找戰略委員會或者請哪個教授,根據現在新的發展形勢,訂出一個清晰的戰略規劃出來。

第二,再做一次股權激勵,主要目的是對外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和能人。這個事情放長一點,不要給自己設期限,不能一兩個月幹不成了就不幹了,要堅持去做,並且一定要搞利益捆綁型的戰略合作。

引入的戰略合作伙伴一定要有這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種植方面的專家。

第二種人,是要引入新營銷高手,尤其是生鮮這塊的。尤其是現在疫情之下,好多死掉的創業公司的這種人才要引入,找這麼一個股東進來。

第三種人,引入規範性的人才。

因為對市場來講,別人都認為農業企業是不規範的,不規範就發展不快。因為從案主的發展經歷來看,應該是還未形成體系性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彌補短板,找到這麼一個股東。

戰略合作伙伴這三個角色非常重要,基本上讓他們一個人持股10%左右,或者說百分之六七都好,一定要做一次增資稀釋。

04.值錢的企業一定靠品牌引領

中國企業已經到了一個階段,就是從做產品到做品牌的過程。對於企業來說,在做整個戰略的時候,要把品牌戰略也放進去。品牌戰略對於未來商業社會將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1.品牌就是宣傳?NO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未來的企業就兩個引領,要麼資本引領,要麼專門做值錢的企業,這種賺錢的企業一定是以品牌為引領。如果僅靠田園綜合體,種一些水果去賣,可能達不到200億、300億的規模。

那麼,如何能達到二三百億的規模呢?國外有很多水果品牌,比如都樂,它有很多水果,包括果汁,所有跟水果有關的它全做。它們這種企業是以什麼為引領?就是以品牌為引領,品牌背後是什麼?是標準。

我們很多企業家認為品牌就是宣傳,其實不是的。我們在做品牌的時候,你後面的標準實際上是你品牌能夠宣傳的一個基礎。比如褚橙,是用了褚老個人IP在打造一個品牌,但是它缺乏後面的標準,而這個標準不應該是橙子的標準,還應該是其他產品的標準,它可以用一連串標準把它制定出來。這叫什麼?叫定義價值。定義價值可以從產品角度、從地理角度、從人文角度,而且這種標準是客戶能明顯感知到的。

比如我喜歡吃都樂的香蕉,因為每一次購買它都是一樣的,今年一樣、明年一樣、後年還一樣,它完全是以工業化生產的方式去做農業的東西。當我們一旦訂立標準以後,接下來如何傳遞標準,如何展示這個標準,就叫品牌運營。這也是要我們在整個戰略裡面要包含的。

最後更重要的,一旦建立這個標準,傳播標準也有了,接下來是如何複製這個標準,就是我們如何做大?

2.你知道阿迪達斯在做什麼嗎?

一線老闆自述:這事搞不好,真要命

做大有很多種,包括授權也好,合作也罷。你看國外進入中國的這些大型企業,有沒有發現它們有什麼共性的東西?比如阿迪達斯在做什麼?

它實際上就是在建立標準,然後輸出標準,實際上店不是他開的,連鞋都不是它生產的。星巴克在做什麼?它也是在建立標準。中國的星巴克運營者是星巴克本身嗎?不是的。它是委託經營商授權經營,這樣它的可複製性就會變大。

中國的企業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一旦想要把它變成一個事業,就一定要從戰略角度,包括品牌戰略角度去想這件事。

那麼,案主也就不要侷限於自己的水果了,種植基地就當做一個招牌,哪個地方的水果好,你就採購。這一塊,是可以加大力度去做的。你要在獼猴桃或者柑橘產業裡邊,做一個有最具有品牌的,市場佔有率最高,或者是在前幾位的這樣的一個農業產品的一個供應鏈的公司。

3.品牌運營的兩種方法

做一款好水果,品牌運營有兩種方法,一種辦法是自己摸索,或者再找一些顧問。還有一種方法是借力,比如能不能成為都樂的供應商,看看人家是怎麼玩的。

就像我們很多國內服裝企業,比如安踏,特步怎麼做起來的?他們先是成為這些品牌方的供應商,去了解這些品牌方怎麼運營的,然後慢慢再轉成自己的品牌,比如安踏運營的斐樂(FILA)。安踏就是從一個產品供應商慢慢通過跟人家合作,變成品牌運營方,這也是一條道路。要相信中國的農業品牌化,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當然,假如我們還想兩條腿走路,既做品牌又做資本也是可以的。兩條腿就是做戰略的時候,一個做資本,一個做品牌,做兩條腿的整個戰略。

戰略做完以後,重要的就是如何分步實施,也就是說戰略後面還要有戰術,一步步怎麼做。這裡要強調的是,一定要一步一步做,先做區域品牌,全國品牌,然後全球品牌,一個一個階段去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