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案例:项目太多,如何取舍?

我所从事的是农业种植行业,第一是服务种植端,第二是自己有种植基地。

我1993年在一个小镇上开始创业,开了一家农资店。后来不满足于只在镇上,就去了一个地级市二次创业,开了一家大一些的农资店,搞批发。后来觉得这个只有两个县的地级市也很小,团队没有成长晋升空间,2003年就去了一线城市创业。

一路走过来,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种植端。种植端的蔬菜、水果、大田作物我们都能搞,但是后来就选择聚焦两个作物,一个是猕猴桃,一个是杂交柑橘。再后来,我看到土地结构的变化,就开始自己搞农场,有一个农场就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我在种植端的两个公司,就是卖农资的,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后面又加了共创农业,就是提高生产端作业效率的。我还搞了一个学校专门培养产业人才。

种植端源头实际上就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有很多事要做。但是想到未来的变化,我就又去搞了两个种植基地,搞田园综合体,就发现商机很好,可以加的项目很多,比如说餐饮,比如说研学教育。因为我是一个综合体,客户他有很多需求,但是有很多也是我不太擅长的。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我一直想的要ab两条路,一条路是运作我原来的主业,做一个作物的产业链之路,产业化之路。第二就是走综合体,乡村旅游,搞农业+,让它变现更快,或者是说能够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两个东西看似一样,其实又不一样,因为有些项目不在我的专业范围内。

另外,这些年来我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搞人力资源建设,导致现在项目很多,而且原有的老项目其实还有提升空间,新项目也有市场机会,但是人才队伍也好,精力也好,都跟不上。

我目前的主要困惑就是:我是不是应该放弃一些项目?我是想做取舍,又都不舍得,希望得到大家的建议。

对此,十余位相关领域的企业家解疑答惑,提炼出了一系列可实操的方案建议,帮助案主明朗方向,相信从中沉淀出的方法论对更多的企业必有助力。

口述:正和岛岛邻

01.不明确要干什么,最要命

案主的困惑其实是他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确定一定要干什么,这是很要命的。作为一个企业家,这样是干不好一个企业的,根本也不可能干得大。简单来说,案主在顶层设计和长远目标实现途径上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思路。所以在众多产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做出抉择,造成了今天在产业发展、人员运用以及决策方面的一些纠结。

1.不擅长的事,控股=瞎指挥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什么都想干,从心理学反映出来就是很贪婪。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很多企业家中都会出现。所以一直都在讲聚焦,只要是做多元化的企业,最后相对风险都更大。只要是聚焦,沉下来做一件事,最后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你要把不相干的产业都砍掉,在一个你最有能力的,市场更大且最能发挥你优势的一个产业链条里去做。其他的业务,找到更专业的人来做,哪怕你不再控股,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行。反过来说,自己不擅长的事不用去控股,否则就成了瞎指挥,反而很头疼。

比如,有一家酒店企业的案例。

创始人2011年在西藏开始创业的时候,从酒店开始做起,也算白手起家。经营几年后,赚了很多钱。然后他也不管企业了,开始上了很多跟酒店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项目,包括开餐厅,做科技公司,还做一些商业公司。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的。前两年,他一年内在拉萨市中心最热闹的一条街道开了两家餐厅,一年亏了400多万。

对于企业家来讲,做加法容易,做减法真的很难。事实上,人的一生很短,你做好一件事情就挺好了。比如这家酒店,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包括盈利模式、盈利点、服务。至于说创始人看到了其他的一些机会,就完全可以找人合作,不一定非要自己去做。

2.专注,有限的精力做有限的事

还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案例。创始人以前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个企业家做景观做到某一线城市的前5,照明做到全国前10,因为他看到了这两个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就要转型做科技。

而当他决定做科技的时候,就把景观和照明两块业务全交给其他人去做,他自己就专注来做科技,现在他的公司做到亚洲第一。还是要靠专注,有限的精力做有限的事情,把有限的事情做到无限大。

回过头来看案主的问题,也是一代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之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做,忘了初心。

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什么时候你干的事儿,都要跟那个时代背景和产业变迁的背景有关系。这两年传统企业,尤其是农资基因起家的企业,想从乙方去做甲方的这种转型,痛苦和焦虑是正常的,它也是企业成长过程当中常有的一个烦恼。

02.搞清楚你服务的核心角色到底是谁?

事实上,案主现在做的这几块业务,都是在一个产业链上,没有涉及到跨界,他可以不用砍。但是,他致命的问题是在整个产业链上,没有亮点。此外,案主也没有想清楚在这个链条里他所服务的核心角色到底是谁?

1.你知道海底捞和滴滴的使命吗?

案主现在不应该做生态农业还是销售渠道这种选择题,而是应该先设定好一个事情,就是公司的使命是什么?

案主服务好多群体,消费者、农户、渠道、合作伙伴,但是在这个链条里面最核心的是谁?最核心的其实应该是农户,你所有的事情都是基于农户或者农业公司。服务农户,让农户赚更多的钱,围绕着这个事情给他提供更好的生产资料,自创也好,销售渠道也好,甚至你都可以给他提供土地,可以给他去做他的消费市场,可以去做电商、甚至去做生态农业给他导流。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比如,我去阳澄湖吃螃蟹,我问过他们养螃蟹整个的综合成本率最高的是哪一块?他们告诉我,最高的不是租这些地方,而是聘请最有经验的养蟹户,这个就很有代表性。你生产猕猴桃也好,什么水果都好,最核心的东西,是农户,这就是核心技术。

再说一个典型的企业海底捞,海底捞的使命是什么?它不是说服务消费者,它的核心使命是劳动改变命运。劳动改变命运是针对谁的?针对服务员。

它卖的不是火锅,它卖的是服务,服务是源于它的服务员。

所以,海底捞抓住了这个链条里面最核心的角色。其实海底捞就做了一个事情,就是做了一个服务员的供应链,海底捞都是到偏远地区招工,招来之后培训,把你的收入做得非常高,你的服务状态非常好,用户非常满意,它是这么传导的价值链。

另一个很典型案例是滴滴。滴滴最早的时候,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在出行的链条里面,当时是叫市场驱动或叫营销驱动。补贴大战是补贴的乘客,当时滴滴觉得这个市场肯定是由乘客来决定的,这个行业的壁垒就是乘客,乘客只要使用滴滴,就有后面的业务发展。

然而,后面很多的竞争者进来之后,包括收了Uber,收了快滴,不断的收完之后发现还是没有壁垒。壁垒在哪里?最终发现壁垒其实是在b端、在司机,也就是说你真正能服务好司机,司机在你这能够有好的业态,能够积累下来,能够有好的服务,你的乘客、订单是不缺的。

最终滴滴经过整个产业的转折,特别是2017年之后,整个服务的界面,是把面向司机的服务做好,把运力的服务做好,这是它企业发展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更迭和一个认知。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2.大公司都有同一个做事逻辑

一旦这一点确定了,第一,你的链条就清楚了。你就可以围绕这个链条来做。第二,你做这个事情的轻重缓急也就清楚了。你做所有的业务一定要有节奏,不是所有东西都要一把全抓、同时做。所有长得很大的公司都有一个做事逻辑,

一开始都是做一个很小的事情,都是一个业务扎深、扎到根上,然后基于这个业务再去扩展。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另外一点,就是做业务的节奏。滴滴最早的时候,并没有说所有业务都做,它只做一个事情叫出租车,大量的用户过来了,我撮合给司机,它只做了这一个业务,司机还不是滴滴自己的。当它的平台有了用户、有了运力之后,才不断的去迭代孵化的专车,孵化了两轮车,孵化了公交,它是这样横向的去拓展。

所以,案主的两块大的业务,“农资+水果”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重点是,农资重点要去做科技和培训,打一个差异化,也不要开店了,现在再开店也晚了。农资本身,以后一定要走科技路线,牢牢抓住科技力量,所以农资那边要引入二次股权激励,引入科技人才和培训人才,这一点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在“果”这一块,“农资+果”,就定为“果”,也可以不要叫种植了。“农资”的基因支撑是科技,“果”的基因支撑就是销售。所以在果这一块,引入电商方面的合伙人就会好一些。如此一来,你的种植园资产有可能会增值,就看以后土地流转的一些机遇了,总体是向上的,国家也是一直大力扶持的,所以机会还是比较多。

03.遇到好项目,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个走过困境的企业家这样说,因为看到项目好,看见别人赚钱,我觉得自己也能够赚钱,就去投了很多的项目。最后的结果是,团队不能够支撑,所以交了很多学费。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因此,现在他再遇到项目,首先会问自己,我们的团队能干什么?能做什么?资源、团队、资金能不能支撑?能支撑,并且判断这个项目有前景,那就去做。如果说团队不能够支撑,他就不敢寄希望于明天引进一个人,就能马上帮他赚钱。

1.一定要引入三种战略合作伙伴

人才方面,短期和长期的两条具体建议:

第一,立刻做一件事,每年拿出来10万到20万,成立一个战略决策委员会。每半年给你开一次会,重大的事项你跟他们去沟通,他们就像独立董事一样。

案主应该在三个月内梳理出一份新的战略规划书,涵盖你下面的两个产业,可以找战略委员会或者请哪个教授,根据现在新的发展形势,订出一个清晰的战略规划出来。

第二,再做一次股权激励,主要目的是对外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和能人。这个事情放长一点,不要给自己设期限,不能一两个月干不成了就不干了,要坚持去做,并且一定要搞利益捆绑型的战略合作。

引入的战略合作伙伴一定要有这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种植方面的专家。

第二种人,是要引入新营销高手,尤其是生鲜这块的。尤其是现在疫情之下,好多死掉的创业公司的这种人才要引入,找这么一个股东进来。

第三种人,引入规范性的人才。

因为对市场来讲,别人都认为农业企业是不规范的,不规范就发展不快。因为从案主的发展经历来看,应该是还未形成体系性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弥补短板,找到这么一个股东。

战略合作伙伴这三个角色非常重要,基本上让他们一个人持股10%左右,或者说百分之六七都好,一定要做一次增资稀释。

04.值钱的企业一定靠品牌引领

中国企业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就是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在做整个战略的时候,要把品牌战略也放进去。品牌战略对于未来商业社会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1.品牌就是宣传?NO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未来的企业就两个引领,要么资本引领,要么专门做值钱的企业,这种赚钱的企业一定是以品牌为引领。如果仅靠田园综合体,种一些水果去卖,可能达不到200亿、300亿的规模。

那么,如何能达到二三百亿的规模呢?国外有很多水果品牌,比如都乐,它有很多水果,包括果汁,所有跟水果有关的它全做。它们这种企业是以什么为引领?就是以品牌为引领,品牌背后是什么?是标准。

我们很多企业家认为品牌就是宣传,其实不是的。我们在做品牌的时候,你后面的标准实际上是你品牌能够宣传的一个基础。比如褚橙,是用了褚老个人IP在打造一个品牌,但是它缺乏后面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不应该是橙子的标准,还应该是其他产品的标准,它可以用一连串标准把它制定出来。这叫什么?叫定义价值。定义价值可以从产品角度、从地理角度、从人文角度,而且这种标准是客户能明显感知到的。

比如我喜欢吃都乐的香蕉,因为每一次购买它都是一样的,今年一样、明年一样、后年还一样,它完全是以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去做农业的东西。当我们一旦订立标准以后,接下来如何传递标准,如何展示这个标准,就叫品牌运营。这也是要我们在整个战略里面要包含的。

最后更重要的,一旦建立这个标准,传播标准也有了,接下来是如何复制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如何做大?

2.你知道阿迪达斯在做什么吗?

一线老板自述:这事搞不好,真要命

做大有很多种,包括授权也好,合作也罢。你看国外进入中国的这些大型企业,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共性的东西?比如阿迪达斯在做什么?

它实际上就是在建立标准,然后输出标准,实际上店不是他开的,连鞋都不是它生产的。星巴克在做什么?它也是在建立标准。中国的星巴克运营者是星巴克本身吗?不是的。它是委托经营商授权经营,这样它的可复制性就会变大。

中国的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旦想要把它变成一个事业,就一定要从战略角度,包括品牌战略角度去想这件事。

那么,案主也就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水果了,种植基地就当做一个招牌,哪个地方的水果好,你就采购。这一块,是可以加大力度去做的。你要在猕猴桃或者柑橘产业里边,做一个有最具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最高,或者是在前几位的这样的一个农业产品的一个供应链的公司。

3.品牌运营的两种方法

做一款好水果,品牌运营有两种方法,一种办法是自己摸索,或者再找一些顾问。还有一种方法是借力,比如能不能成为都乐的供应商,看看人家是怎么玩的。

就像我们很多国内服装企业,比如安踏,特步怎么做起来的?他们先是成为这些品牌方的供应商,去了解这些品牌方怎么运营的,然后慢慢再转成自己的品牌,比如安踏运营的斐乐(FILA)。安踏就是从一个产品供应商慢慢通过跟人家合作,变成品牌运营方,这也是一条道路。要相信中国的农业品牌化,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当然,假如我们还想两条腿走路,既做品牌又做资本也是可以的。两条腿就是做战略的时候,一个做资本,一个做品牌,做两条腿的整个战略。

战略做完以后,重要的就是如何分步实施,也就是说战略后面还要有战术,一步步怎么做。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一步一步做,先做区域品牌,全国品牌,然后全球品牌,一个一个阶段去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