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科夫反击战, 曼施坦因三步险棋, 令苏军只顾进攻, 放弃防守!

1943年2月2日,持续了200多天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了,德军保卢斯元帅强硬的拒绝了希特勒要求他自杀的命令,并留下了一句“我才不会为那个奥地利陆军下士自杀”的经典名言后,率领部下向苏军投降。

随后的半个月,苏军一路高歌猛进,南方战线上,一路收复了库尔斯克、別戈尔罗德以及乌克兰工业重镇哈尔科夫。对于双方而言,能否在3月份之前决定乌克兰的归属十分重要,当时苏军并不敢确定是否能够得到美国的持续粮食援助,如果不能在冰雪融化前夺回产粮大国乌克兰,1943年冬天到来时,他们可能会被饿死。

显示原图

哈尔科夫反击战, 曼施坦因三步险棋, 令苏军只顾进攻, 放弃防守!


如此关键的战斗,苏军在进攻中居然完全放弃了防守,原本呈阶梯状态进攻的苏联军队突然连预备役都压上去了,这已经犯了兵家大忌。因为没有预备役以防万一,一旦在进攻线上一个点被德军集中兵力攻破,那么苏军就有被分割包围的风险,在局部上被以少打多。尽管当时的苏军有60万人,德军只有23万人。

这场战役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苏军正是因为放弃了阵型而被曼施坦因组织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击溃,此战是曼施坦因一生的巅峰之作:从政治角度看,哈尔科夫反击战不次于进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从军事角度来看,哈尔科夫反击战可以更好地诠释军事天才曼施坦因,成就远高于之前那个进攻法国的计划。通常史学界公认:哈尔科夫拖住了苏军,否则苏德战争在1943年就已经结束了。

哈尔科夫反击战, 曼施坦因三步险棋, 令苏军只顾进攻, 放弃防守!


要知道,双方的军力对比非常悬殊,尽管曼施坦因得到了来自法国的党卫军的支撑,总兵力却依然只有苏军的三分之一左右,甚至于,曼施坦因本人晚年更是认为,自己是在1:8的情况下取胜的。

那么曼施坦因是用什么方法让苏军只顾疯狂进攻放弃防守,最终遭遇惨败呢?大体分为三点:

1、曼施坦因发现苏军经历了大战的考验,有了非常成熟的装甲军团,并且能够利用坦克军队迅速的突破发现,这让苏军非常难对付。但德国人自己更知道这其中的缺点,军人们对军功的贪得无厌是共同的,只要德国人的溃散表演的更真诚,苏军前方的坦克部队就不会等待步兵的配合,一股脑的争抢功劳。

2、曼施坦因设置了层层阻碍,苏军装甲部队打过来,直接就冲破了这些阻碍。苏联人认为德军已经大溃败了,无法阻止起像样的攻势了,而且曼帅以身犯险,最危险的时刻司令部距离苏军不到100米,苏军看到这种情况,就确信德军在溃败。

哈尔科夫反击战, 曼施坦因三步险棋, 令苏军只顾进攻, 放弃防守!


3、曼施坦因求希特勒对全军下达了一个命令:勇敢、沉着、忠于职守。最关键的就是最后一条,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战前要求全军对曼施坦因军令无条件服从。因为曼施坦因未来执行的计划太出人意料,统帅部和曼施坦因本人担心下属因为不知情而在执行中打折扣。

随后曼施坦因表面上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执行希特勒最初的“夺回哈尔科夫”的命令,而是孤军突进,“胡乱”的进攻了苏联西南方面军,而且将其击溃。苏军认为曼施坦因狗急跳墙,准备将他包围的时候,却发现来自德军中央集团军的几个军和后方党卫军的协助已经到达,反而将哈尔科夫的苏军包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