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山海經》密碼只需一步之遙?這種方法一直埋在地下

一般來說,大禹不算夏朝的第一位皇帝,畢竟在大禹治國時期,理論上還屬於禪讓制,傳賢不傳子的,為了方便管理天下,大禹一改前幾任王對天下的規劃,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直到其子夏啟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破解《山海經》密碼只需一步之遙?這種方法一直埋在地下

自己的老父親那麼厲害,自然要歌頌一番,所以夏啟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然而上古時期的傳說和故事太多,甚至於禹劃九州也是傳說,更是有傳,這九鼎之上所劃的九州,則是《山海經》的原型《山海圖》,很多人都是對《山海經》這部奇書多有猜測,到底是講的哪裡,是山東、四川、古代華夏還是古埃及,甚至是另外一個異世界,都是好奇的厲害,但是九鼎最終還是沒有留下來,不過據傳當年秦始皇九鼎只收在了手中七枚,其餘兩鼎在楚國神秘消失。

破解《山海經》密碼只需一步之遙?這種方法一直埋在地下

大禹所鑄九鼎象徵九州,起初或許是大禹為了展現自己的一番功德,但是後來在夏啟的手中的時候,變了味道,感覺像是反映了當時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那時候的夏啟已成為天下之共主,為了鞏固當時自己名不正言不順的統治,借當時人們對鬼神及天的敬畏,說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在公元前2000前,在堯、舜、禹統治時代,華夏部落聯盟與苗蠻部落聯盟為了爭奪中原地區而發生的戰爭。在這裡我們可以認為是,黃帝蚩尤大戰後,取得中原地區控制權的堯、舜、禹對蚩尤殘部的相關戰爭,這場戰爭持續數十年,與戰爭相伴的是文化的碰撞。戰爭後,華夏部落聯盟在中原取得優勢,華夏部落聯盟與苗蠻部落聯盟在血統、文化上進一步融合。伐三苗之戰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破解《山海經》密碼只需一步之遙?這種方法一直埋在地下

順便我們說一下,在最近網絡上興起的另類說法,就是黃帝和大禹的來歷,曾經孔子說過,大禹是有著羌人血統的,而據傳羌人是有著閃米特人血統,而且他還是黃帝的後代,而且據傳曾經的黃帝實則是遊牧民族出身,而炎帝及手下,也就是三苗的的代表蚩尤,才是中原地區的真正原住民,後來黃帝依仗遊牧民族對農耕部落的優勢,佔領了黃河中上游的肥沃土地,幾場中原爭奪戰之後,部落開始融才成了後來真正意義上的華夏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