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復航 資陽打起了“提前量”

近日,資陽市交通運輸局公佈《資陽港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在沱江干流建設12個貨運作業區、1個綜合貨運碼頭、4處旅遊客運碼頭和1處海事碼頭,通過航道整治和梯級渠化建設,將資陽港建成常年深水港區,上接成都港、下連內江港、自貢港、瀘州港……

近年來,沱江復航的呼聲不停、動作不斷。身居沱江中游、擁江建設發展的資陽,打起了“提前量”。


沱江復航 資陽打起了“提前量”

建設航道 連通川西川南

沱江,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之一。由成都平原出發,沱江水穿過金堂峽,先後流經資陽、內江、自貢,最後在瀘州匯入長江。

住在資陽市雁江區南津驛古鎮的老人們都記得沱江上的行船。“大船不多,小船不少,不僅是過江的渡船,還有往資中、內江去的貨船。”今年82歲的老人童氏芳說。

長期研究古代成渝交通線的重慶作家李正權介紹,古人出川多擇水路,古時的沱江及沱江沿岸是成渝之間主要的水陸混合線路。

有水則入船、無水則上岸,這條線路與今天的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鐵線路基本一致。

“在古代,大宗貨物還是隻能靠水運。”李正權說,明清時,自流井、貢井的鹽,內江的糖以及川西壩子的米,都只能靠水路運轉重慶,再由重慶經嘉陵江、長江出川。著名的沱江船工號子也誕生於彼時。

“上連川西,下通川南,幹流流經的成都、資陽、內江、自貢、瀘州5市為我省經濟較發達地區。”相關專家認為,沱江復航對於延伸瀘州港腹地範圍,促進川南部分地區物資外運意義重大,“可將沱江航道建設從下游向上遊推進,逐步實現全江達到規劃通航標準。”

全線渠化 提高通航能力

根據《四川省內河水運發展規劃》,沱江496公里航道中,金堂至內江白馬鎮326公里規劃為五級航道,內江白馬鎮至瀘州170公里規劃為四級航道。

“五級航道,可通行300噸;四級航道,可通行500噸。”業內人士介紹,若沱江航道建設達到預期目標,未來從成都金堂出發,300噸級客貨船可以直達長江。

目前,在沱江下游,沱江自貢至瀘州航道等級提升等工程項目已被納入“十三五”規劃,正在陸續推進當中,沱江復航已邁出實質性步伐。

今年1月,資陽市雁江區航務管理處組織啟動了沱江旅遊航道規劃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按照其披露的建設內容,長達14.5公里的資陽城區航道將被提升至五級,同時滿足沿江旅遊觀光產業的航行及靠泊需求。

“同成都港類似,資陽港也要首先抓住沱江、抓好旅遊。”雁江區城東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沱江全段復航前,旅遊應該是資陽港的主要業務。

去年,資陽市制定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要推進規劃建設沱江資陽段梯級電站4個,包括新建雁江區臨江寺、董家壩等2座航電樞紐,改擴建南津驛、王二溪等2座航電樞紐船閘,實現資陽段全線渠化,提高沱江航道等級和通過能力。

《資陽港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也明確,到2025年,資陽全市水路貨運量要達到640萬噸,客運量要達到10萬人次。

四川日報記者 吳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