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找良医网7


心梗全名叫心肌梗死,以前人们也称之为心肌梗塞,现在更为准确的叫法叫急性心肌梗死。

我们每次听到心脏病就比较紧张,而心肌梗死是心脏病中最重的一种。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冠心病简单说就是心脏的动脉血管里面有血管垃圾了,这个血管垃圾叫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堆积在血管内部,渐渐的就会引起血管狭窄,当狭窄程度>50%的时候,我们就称之其为冠心病。当这种狭窄严重到一定程度,这些不稳定的斑块就会发生破裂,破裂后的斑块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就会堵死心血管。堵死后的心血管不能给周围的心肌供血,那么心肌就会缺氧,就会引起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当这种堵塞持续20分钟以上,就会发生心肌坏死,这时候心脏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出现心脏停跳。所以我们每每听到心梗就如同谈虎色变。

心梗是因为血管堵塞引起的,那么治疗心梗的办法就是尽快开通血管,目前开通血管的方法只有溶栓和支架。不管是溶栓还是支架都要快,到了很简单,越快开通血管,还能挽救没有死亡的心肌,如果持续时间较长,那么这部分心肌就会全部坏死所以心肌梗死必须分秒必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很珍贵,所以现在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患者在家或院外犯病,120赶到后,立即做心电图确诊,一旦确诊,马上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并联系胸痛中心,启动导管室,医生就位,到医院马上送至手术室,这样大大的节约了各个环节的时间。如果不愿支架或没有条件支架,那么可以在第一时间溶栓,有条件的话可以在120车上溶栓。



溶栓和支架的区别?

理论上在发病3小时以内溶栓和支架效果相当,但指南还是推荐能支架尽量支架,因为溶栓还牵扯后续是不是要再次支架。

超过3小时,溶栓肯定不如支架好。

心梗确诊后迅速分诊,优先将发病12h内的患者送至可行直接支架的医院,特别是首次诊治后90min内能实施直接支架的患者者。

如果没有条件直接送到能支架的医院呢,若能在120min内完成转运到其他能支架的医院,则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支架的医院实施直接支架。就是说如果送到别的医院,没有能力支架,那么立即判断,如果能在医生看到患者第一时间算起,能在120分钟,送到能够支架的医院,并在这120分钟内开通血管,那么建议转院。如不能在120分钟送至这样的医院,那就尽快溶栓。溶栓治疗快速、简便,对于这部分患者溶栓仍是好的选择。


心梗的预防?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就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预防冠心病加重,一方面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健康饮食,严格控制三高,冠心病正规服用阿司匹林+突然他汀。有心绞痛应该第一时间就诊,这是心脏在报警,在发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求救信号。

心梗的预后?

即使现在支架技术的应用,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还是比较高,大概5%左右,就诊晚,面积大的心肌梗死,都会心衰。如果能节约就诊时间,必定为救治赢得更好的机会。

总之,心梗是心脏病中最重的一种,心梗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如果没能有效预防,一旦确诊,必须积极配合医院,争分夺秒开通血管。


心血管王医生


35岁的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平时应酬很多,几乎每天都要喝大量的酒。

在昨晚的饭局上,王先生突然感到胸闷,起初没有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出现剧烈的牙齿疼痛,甚至一度晕厥,同事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

经医生检查,王先生这是心肌梗死的表现,所幸就医及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心梗是怎么引起的呢?

诱因1、大量吸烟、喝酒

由于烟草中得大量有毒物质会让血管受到伤害,从而让心脏血液流畅不通而发病,而酒精入侵会让血管出现收缩,从而引发心肌梗塞。

诱因2、排便不规律

很多人都有便秘的症状,有时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粪便排出,在排便时需要十分用力才可以排出一些粪便。

在用力排便过程中,腹腔内压会快速升高,如果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在用力排便的过程中,就可能导致心梗的出现。

诱因3、不注意保暖

秋冬季节是心梗的高发季节,部分人不注意保暖,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容易因为心肌缺血而导致心梗。

因此,在天气变化,温度降低时,一定要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心梗的出现。

医生提醒:心脏不好的人,身体出现3个异常,警惕心梗

异常1、牙痛

心脏病变后,会发出放射状的疼痛,辐射到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痛感。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及心脏神经纤维逐渐产生了退行性变化,对疼痛的敏感度降低,以致心绞痛的部位可以在胸骨内或心前区,也可放射到下颌骨、下牙齿,于是就产生了"心源性牙痛"。

异常2、咳嗽

当心功能不全的时候,肺循环障碍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肺淤血和肺水肿,从而造成支气管粘膜水肿。

此时分泌物会增多,导致呼吸道受阻,从而引起"心源性咳嗽"。

一般晚上睡着以后的一两个小时以后,就会因为气急、气闷而突然惊醒。

异常3、舌下出现青紫色络脉

正常情况下,舌头下的颜色应该是淡淡的青色。

如果发现自己的舌头下方出现青紫色络脉,说明体内淤血已经十分严重。

当心脏泵血功能受到损伤时,会导致循环系统的血流淤积,血行不畅,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一旦发现舌色发青发紫时,应该高度警惕心脏疾病。

以上就是心梗的症状了,大家可以自行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其中一员,若不幸中招,坚持做以下3件事可预防

预防1、对抗自由基

除了他汀类药物,美国加州大学有研究发现,心梗患者血管长期受人体自由基侵害,导致血管内皮被持续破坏,弹性变差、脂质更容易沉积增生,堵塞血管。

多摄入自由基的天敌-抗氧化剂,可以对抗自由基对血管的伤害,减少脂质沉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壁弹性及冠脉流量,稳定血脂,降血栓。

生活中,多酚类、花青素、硫辛酸、黄酮类、维生素E、C等,都是不错的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

它们多存在于花草茶中,特别是名芒葵,抗氧化剂含量多且无多余热量,多喝有助溶脂排脂,降低血脂、养护血管。

预防2、健康饮食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血管堵塞的几率,增加心脏负担。

饮食过于油腻,会导致摄入油脂过多,血液中甘油三酯、坏胆固醇含量增多,会形成动脉斑块堵塞血管,加剧心肌缺血。

建议:平时最好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轻血管负担。

预防3、适当的运动

坚持运动,有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而且,还能有效的消耗脂肪,起到预防肥胖的效果。

平时最好选择轻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等,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预防4、按时体检

对于心梗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检查,最好是一个月一次,确保了解身体的最新情况。

很多人很以为体检浪费钱,但是这些钱对于身体健康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98年的仙女


造成心肌缺血的原因很多,但是总结下来无外乎供血不足和耗氧增加。当供应心脏血管的动脉系统,也就是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产生了心肌缺血。这时候可以表现为心绞痛。

心肌耗氧的多少主要由心肌张力、心肌收缩强度和心率决定,所以常用“心率×收缩压”(就是二重乘积)作为估计心肌耗氧的指标。心肌细胞能量的产生需要大量的氧。心肌细胞摄取液氧含量的65%-75%,而其他组织只需要10%-25%。因此可以说,心肌细胞对于血液中氧的需求量很大。

当运动、寒冷等极端情况出现时,心肌细胞已经很难再通过血液的携氧量获取,只能增加血流量来解决。比如说剧烈体力活动情况下,冠状动脉可以扩张到正常的6-7倍,一般运动情况下,冠脉也可以扩张至原来的4-5倍,足以保持正常心脏的血液和氧供应。但是冠状动脉一旦发生粥样斑块,出现比较严重的狭窄,这就不能保证原有的扩张性,血流量也会较少。一旦极端情况出现,冠脉供应不了心肌细胞对于血液的需求,心肌缺血也就随之发生。如果心肌缺血持续不缓解,就形成了心肌梗死。

今天张大夫讲的比较专业,不好理解,说白了就是你养了一群小动物,它们很能吃,平时食物供应好没问题。一旦各种原因导致食物供应不上,这些能吃的小动物就会闹饥荒甚至饿死,从而产生严重后果,您理解了吗?


张之瀛大夫


心梗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病和常见疾病,其死亡率高,预后心肌会受到影响,出现心衰等问题的几率也很大,因此,了解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尽量的避免心梗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会发生心梗?

为什么会发生心梗,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发生心梗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破裂后的应激反应会造成血小板的聚集,最终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的官腔,最终形成心血管的梗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等严重问题的发生。

因此,为什么会发生心梗,最基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而为什么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方面的问题呢,下面这些因素都不容忽视——

1. 年龄、遗传因素

2. 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影响

3.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如暴饮暴食,喜食油腻,大量吃 甜食等,

4. 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影响,不喜运动、经常熬夜、吸烟,长期大量饮酒等,

5. 向心性肥胖(腹部肥胖)而不控制体重

其实除了第一项以外,后面谈到的3项很多时候都是相互影响的,很多人不能够在健康上严格自律,导致了很多不良的习惯,长期坚持,年轻的时候看不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出现三高甚至四高等代谢综合征方面的问题,而这些疾病又进一步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加速血管的粥样硬化进程,而长期的三高如果控制不佳,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升高。因此,想要减少心梗的发作风险,一方面要在生活上严格自律,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合理用药,控制好相关疾病,也是减少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

什么原因会诱发心梗?

心梗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但对于动脉已经有硬化、斑块等问题的朋友,注意避免引发心梗的诱因刺激,减少心梗的发作几率,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方面,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诱发心梗的一些诱因——

1. 过度疲劳,过度的疲劳会引发心肌耗氧量的激增,是诱发心梗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应当多注意避免,在运动方面也是一样,适度运动加强心肺功能,如果过度运动,则有诱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2. 骤然的寒冷刺激,夏天洗冷水澡,冬天的气候变化,都是引发心梗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骤然的寒冷刺激,引发冠状动脉的痉挛,从而进一步诱发心梗。

3. 大的情绪波动,保持心态平和很重要,剧烈的情绪波动,会导致心跳加速,心血管斑块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诱发心梗的风险也很大。

4. 不良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脂高糖食物,这样的习惯,一方面会诱发心梗的发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控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5. 长期久坐,长期久坐发生血栓问题的风险,是经常活动的人的6倍以上,因此,有久坐习惯的朋友,应当多注意适当的加强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梗风险。

6. 吸烟、大量饮酒,烟酒对于血管壁都会形成不良的刺激,在本身就有栓塞风险的患者身上,吸烟,大量喝酒的影响更大,以避免饮酒刺激引起急性心梗发生的几率。

综上所述,想要避免心梗的发生,一方面要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中老年人,要定期进行体检,综合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如果存在相关慢病的情况,应该坚持合理用药,控制好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注意避免上述谈到的这些诱发心梗的诱因,就显得更为重要。


李药师谈健康


心梗是为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被破裂的脂质斑块、血栓堵塞,导致血流完全中断或供血不足,心肌无法获得必要的氧气和养分,出现急性衰竭的危急病症。

受寒、剧烈运动、熬夜等情况容易触发心梗,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要小心。

下面,“问上医”就用趣味医学漫画为您详细介绍心梗是怎么回事。


心梗是怎么回事?

心脏是为人体泵送血液的器官,但心脏本身也需要血液来维持运转。如果把心脏比成泵送油料的发动机,冠状动脉就好比是给这个发动机送油的输油管。

可是一旦油管被堵塞,那么发动机就会失去动力,这便是心梗的发病原理。

导致血管堵塞的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血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堵塞、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与皮肤衰老一样,几乎人人都有。血液长期奔腾在血管中,会逐步损伤原本光滑的动脉血管内皮。粗糙坑洼的表面就会聚集过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基化终末期产物等物质。之后,身体会派出巨噬细胞,将这些沉积物搬运到血管壁内部,逐步形成脆硬的脂质斑块。这个过程,也即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人群,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一旦粥样硬化发生在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的管道就会出现狭窄的问题。

若此时发生以下情况,则可能使心脏完全缺血,会引发心梗:

  • 血液需求量增大。如果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心脏跳动频率增加,需要的血液就会更多。原本狭窄的血管供血就会不足,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触发心梗。

  • 寒冷刺激使原本狭窄的血管更加狭窄。寒冷、惊吓等情况下,血管会收缩,增加血压加快血流,从而使身体做好应对措施。此时,就可能将原本狭窄的血管完全堵塞住,引发心梗。

(2)脂质斑块脱落,引起堵塞

脂质斑块通常与血管壁融合在一起,较为稳定。不过,一旦它在高压血流或其他因素的扰动下破裂、脱落,身体就会以为是血管破了,于是会释放凝血信号,试图堵塞住缺口,防止失血过多。

于是,脱落的脂质斑块裹挟逐步增大的血栓会随血液流动,直至完全堵塞住冠状动脉的细小的分支,造成某个部位完全缺血,引发心梗。

(3)体内出现血栓,引起堵塞

正常情况下,若我们不小心受伤流血了,发现伤口的血小板就会立马黏在伤口处,其它血小板也会很快聚集过来,帮忙合体形成团状松软的止血栓。

可是在某些情况下,血小板没事瞎聚集在一起,就有可能导致血管内部形成阻碍血流的血栓。通常,高血脂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久坐不同的人,血液流速降低,血小板容易聚集。

一旦血栓随血流到达冠状动脉,就可能完全堵塞住血管,引发心梗。


如何预防心梗?

无论是血液粘稠导致的血栓还是斑块脱落引发的血栓,一旦堵塞某个动脉,就可导致严重问题。这就需要药物来减轻血液粘稠度、预防脂质斑块、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他汀+阿司匹林,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方案之一。

(1)他汀是目前治疗血脂异常最有效的药物

我们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是在人体内重新合成的,而不是直接从食物中吸收而来。其中,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最主要器官。属于一线降血脂药物的他汀类药物,可阻断肝脏生产LDL-C,还能预防、抗击甚至部分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2)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凝结的倾向,进而预防心梗。




啥是心梗?


心梗又称心肌梗死,是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的一种病症。为何心脏会出现长期缺血的现象呢?



如果把血管比喻成一条下水管道的话,那么发生冠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就好似一条用了几十年有斑斑锈迹的老下水管道,管道内严重狭窄,导致水流变慢,进而水流供应不足。而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给心脏供氧的冠状动脉上,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心脏出现供血不足!


时间久了,如果供血量进一步减少,导致心肌严重而持续地急性缺血,就会发生所谓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有什么症状表现呢?


通俗说,就是胸口疼。详细些就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表现。



这样看来,心脏供血不足是导致心绞痛的最大元凶。那我们该如何治疗呢?


从病症入手。试想,如果血管管腔不再狭窄,血流量恢复正常,供血足了,心绞痛症状还会出现吗?当然不会!如何让血管管腔不再狭窄呢?这就提到了手术治疗(支架术和冠脉搭桥术)和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酯扩血管治疗)。


手术方面可以选用支架术,将狭窄的血管管腔用球囊再次撑起来,借助外力让心脏供血恢复正常,并辅以抗血小板治疗。情况严重者可选用冠脉搭桥术,为心脏血液流动再造一条全新的血管通道。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能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心肌供氧量的硝酸酯类药物。其中硝酸甘油,有三个硝基,可以一次性释放3个一氧化氮,多用于急救时,比如舌下含服,起效迅速,但是它的三个硝基也决定了它不适合长期使用,因为三个硝基的快速释放,很容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


第二类是硝酸异山梨酯,含有两个硝基,在体内需要先经过肝脏代谢,转变为5单硝和2单硝,其中5单硝是活性成分,2单硝基本上是没有作用的。


第三类就是单硝酸异山梨酯,是硝酸酯类药物的杰出代表,含有一个硝基,在体内释放一氧化氮,更加长效、平稳,并且不需要肝脏代谢,生物利用度很高,几乎100%。


其次,无论接受何种治疗一定要清楚一点:降脂治疗必不可少!


欣康


知道心梗的诱因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心梗是怎么发生的。



心梗,即心肌梗死,通俗一点说,就是组成心脏的肌肉部分或全部坏死,那么为什么会坏死,是因为供给心肌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堵塞了,心肌得不到营养也就坏死了,随之就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就是我们叫的心梗。




那冠状动脉又怎么会堵塞呢,且为什么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发生心梗呢?大家不妨想想水管、下水道,用久了以后水管里都会沉积着一些污物、青苔等,下水道更是沉积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污物、垃圾,久而久之就会堵塞,人的血管也一样,每天每天都在用,一点吃一点脂肪进去,沉积在血管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破裂了以后就会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哪根血管阻塞,那它所供应的那片区域就会缺血而坏死,发生在心脏的血管就导致了心肌梗死。



发生心梗有以下几个诱因:

1.吃了太多脂肪后,血浆里的脂类(血脂)就会增多,原本血液里不应该有那么多脂肪的,脂肪一多,血液的粘稠度就会增加,血流就会相应减慢,就很容易形成血栓。



2.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者用力大便时血压突然升高,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3.还有就是受外伤大量出血导致体内血液突然减少时,心脏的血管分不到足够的血液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如果你曾有心梗发作,那么就要注意饮食、注意休息了,不要太激动哦。


竹子讲健康


一、心梗是如何形成的?

心梗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一支或多支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梗。通俗的讲,如果把人的血管比喻成水管子,心肌比喻成水稻田,假设水管子生锈了,水流的很少或干脆不流了,水稻田就旱死了!这就是心梗发生的机制。

在我国每年冬季都是心血管患者发病的高发期,而大部分的心脏疾病患者都是在这个阶段反复住院,而对于心梗的治疗方式只有三种:一是药物治疗;二是支架;三是搭桥。

而大部分的患者都选择了支架手术,因为它是无创的,且治疗期较短,手术创伤小。

但是两者相比较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很多患者也会疑惑到底该如何选择?

搭桥优缺点

优点:一般而言,外科搭桥手术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技术成熟。在国内大的心脏中心,手术成功率超过99%,动脉桥的血管十年通畅率能达到90%,此治疗方法堪称经典。

缺点:手术时需要打开胸腔,病人痛苦大,住院时间长,尤其是对高龄病人或者合并其他器官问题的时候,依然存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支架优缺点

优点:支架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立竿见影,往往植入支架第三天病人就可出院,住院时间较短。

缺点:费用高昂,而且存在一定比例再狭窄的可能,出院后若不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仍然存在疾病“复发”的可能。

三、具体治疗方法建议按照自身的身体状况、血管情况来综合考虑,不要自行决断。若是单支血管病变的患者那理所当然是要选择支架而对于多支血管病变且血管是闭塞的,若是强行撑起血管就会造成血管破裂严重者导致死亡。而对于很多道听途说认为搭桥可以直接解决问题的患者来说是百害而无利的,因为一旦搭桥后除了桥血管之外,其余的本来可以“救治”的病变血管将再无“还生”的希望。

想要了解更多的疾病康复知识就请关注大象心健康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及时回答您的问题。


大象心健康


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供血和耗氧的平衡失衡,导致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我们的心脏是由冠状动脉单一的供血系统供血,如果有种种原因(如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血栓等)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就会使心肌细胞发生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



临床上诊断心肌梗死,必须要有心肌损伤及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两个必要条件。心肌损伤的判定主要是依据肌钙蛋白(cTn)升高,另外可利用心脏磁共振(CMR)明确心肌损伤的病因。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常表现为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样痛,可向上肢及后背部放射、出冷汗、低血压等表现,心电图可出现ST段动态改变,异常Q波等表现。



我国每年约有近2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是非常凶险的一种疾病,是猝死的最常见疾病。心梗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梗最主要的措施就是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控制血脂血糖血压,阿司匹林等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戒烟限酒等。如果发生原因不明的持续胸痛(疑似心梗),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以最快时间到达当地有胸痛中心的医院,如果在时间窗内能进行溶栓/急诊PCI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医患家


据有品PICOOC高血压临床医学海外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发现,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经达2.9亿人,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

早先心梗主要是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近几年越来越多低于45岁的甚至于20、30多岁的年轻人也出现在心肌梗死的队伍里。

心梗是什么?为何如此危险?

心梗,也叫心肌梗塞,其实病理很容易理解,就是心脏发生了血液堵塞,造成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梗最可怕的不是他的爆发,而是它的隐蔽性,一般前期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出现,身体也没有特别严重异常,等到突然发病的时候往往十分快速。

如果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就算勉强抢救过来,也会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心梗发作时,都有哪些表现?

心梗发作前最明显症状——心绞痛,另外还会有其他前期症状。

1、有过心绞痛的人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心绞痛,且发病频率提高、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加长,含服硝酸甘油疗效差;

2、没有冠心病、心绞痛史的人出现一些胸闷气短、烦躁不安等症状;

3、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急性左心衰竭症状;

4、牙痛,胃部、左侧肩部持续疼痛;

5、浑身乏力、精神萎靡并有呕吐、腹泻、恶心、头晕等感冒或胃肠道症状。

两个“120”救治心梗指的是什么?

一个120就是指心梗发生的时候,拨打120;一个120是指心梗发生时,黄金120分钟救治时间。

在心梗发生时,拨打120,获救的几率更大;在发生心肌梗死时120分钟内开通血管,获救的几率更大。

总结也可以是一个字:快!

心梗发作时,如何急救呢?

  1. 拨打120:尽快与医院、急救站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2. 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 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取出硝酸甘油片让病人含化,或将亚硝酸异戊酯1支,用手巾挤碎捂鼻吸入。同时口服1-2片安定片,使病人镇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4. 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5. 心脏按压: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直至医生到来。

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等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2、注意根据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在大幅度降温和大风雪等恶劣天气时,减少外出和室外工作时间,谨防感冒。

3、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

4、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5、专家表示,经常加班熬夜,过度劳累是年轻人患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应该要注意如何预防心肌梗塞,不要加班熬夜,作息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本文由老护士原创,欢迎转发评论哦,一起走进健康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