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高手一再盗掘苏家垄同一座古墓,只为了却心中遗憾

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您每天都可以看到旭哥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们齐分享,您的支持,是旭哥最大的动力!

苏家垄古文化遗址群,位于湖北省京山市坪坝镇,这里分布着众多的高等级墓葬群和城垣遗址,曾出土过被列为十大镇国青铜器的“曾中斿父壶”,在两座大型墓葬中还出土了四件“曾伯桼”壶,很多学者认为,这里是周王朝在汉水以东最大的诸侯国,曾国的都城。

“曾伯桼”是谁?

曾侯乙,因为死后一座奢华的大墓,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这位曾伯桼便是曾侯乙三百年前的老祖宗,曾国的一位国君。

1966年,京山在开挖郑家河水库干渠时,意外挖开了一座西周时期的古墓,出土97件各类青铜器,其中包括了镇国之宝“曾中斿父壶”,另外,还包含有“车马器”和“九鼎八簋”的青铜礼器,显然,这是一位诸侯级别的大墓。

从此之后,苏家垄一带从成为了盗墓的重灾区,民间收藏市场上,也不时能见到苏家垄一带出土的青铜器,直到2013年,文物保护工作才姗姗来迟,将苏家垄文化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换句话讲,既然是“重点保护单位”,说明地下有宝藏,这实际上也给一些盗墓贼指明了方向,要发财,到苏家垄去。


盗墓高手一再盗掘苏家垄同一座古墓,只为了却心中遗憾

苏家垄古墓葬群


黄建波,便是在这个时候打上苏家垄古墓群的主意

黄建波河南洛阳人,早年在珠海打工,吃不下苦,就跑回老家去了,整天想着不劳而获,发大财的营生。

有句俗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洛阳是四大古都之一,洛阳邙山上埋葬了无数的王侯将相,很多人便以盗墓为生,像盗墓和考古的必备工具,洛阳铲就是洛阳人李鸭子发明的,黄建波在这个时候,受到一位高人指点,学得了盗墓的本事,而且手法极高。


盗墓高手一再盗掘苏家垄同一座古墓,只为了却心中遗憾

苏家垄文化遗址


2014年,黄建波来到湖北,纠结刘来金、张献伟等人组成了“摸金校尉三人组”,随后来到苏家垄遗址范围内,用探针定位到了墓内宝藏的位置,当晚盗掘了22件青铜器。

探针是现代盗墓贼常用三大工具之一,性能比洛阳铲高出不少,但不是高手还真用不了,这里有两个难点:

一是,盗墓贼要有定位大墓位置的能力,盗墓的风险很大,逮住了搞不好一辈子都出不来了,对于时效性要求非常高,不可能拿着探针到处勘探,因此,一定是提前运用堪舆学的本事,定位到大墓的位置。

二是,探针能打到地底下20米深的位置,打在泥土里、岩石上、青铜器上、木器、金器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完全凭经验和手感去区分,这个真是见功底的时候。

因此呢,探针并不是用来找大墓位置的,而是用来探宝的,不用进墓室,就能探到里面有什么宝贝。

黄建波就是将探针打到了青铜器上,精确定位,几个小时就盗掘了最值钱的陪葬品,青铜器。

但比较遗憾的是,黄建波盗取的青铜器里,青铜鼎和青铜簋的数量不配套,黄建波作为盗墓高手,自然也是对青铜文化颇有研究的,他也知道鼎和簋作为青铜礼器是配套存在的,有鼎必有簋,像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

这成为了黄建波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时常隐隐作痛。


盗墓高手一再盗掘苏家垄同一座古墓,只为了却心中遗憾

墓葬内的青铜器


到了2016年,京山县在修建水库时,苏家垄成为了施工工地的一部分,一只用来看门的大黄狗没事儿就在施工挖出来的泥堆里乱垉,时长叼着一些骨头、陶片之类的东西,这引起了一位有经验的工人的主意,立即上报给当地文管部门。

由此,拉开了苏家垄古墓葬的大规模考古挖掘。

这让黄建波更加坐不住了,再不干点什么,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为了了却心中的遗憾,立即开始策划第二次盗掘苏家垄古墓。

但这个时候,苏家垄已经成为了考古工地,就是晚上也有保安值守,软的不行,就只能强行盗墓了。

黄建波伙同一伙儿摸金校尉,利用晚上突然闯入保安值班室,先是用辣椒水喷射两名值班保安,并将保安暴打一顿,逼迫喝下药水。然后,又顺着2014年盗墓的路线,进入古墓,盗取了6件青铜器,包括几件青铜簋,了却了心中的遗憾。

遗憾是了却了,接下来就该为之付出代价了,两位保安天亮苏醒后,立即报警,很快黄建波一伙儿就被抓捕归案,再也做不成摸金校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