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下滑蒸發的錢去哪了,就憑空沒了麼?

sbshow


以人民未來的收入作為債券發行的紙幣,本來就是空的,那是虛無縹緲的,當然煙消雲散般了,本來就是“空”,那裡來的“有”!


趙波


股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的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在股票市場股價經常有浮動,那麼當股票下跌時,虧損的錢都去哪裡了?到底是誰拿走了這些錢呢?

剛接觸股市的人,大多數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惑,有所瞭解之後,也就不再被所謂的“市值蒸發多少多少億”等新聞頭條所嚇倒。從長久的角度來看,股市中錢的來源根本是企業分紅,股票的價格不過是數字而已,它的漲跌只是經濟結果的反應,而不是經濟結果的原因。換句話說,是因為經濟不行了,所以股市才下跌,而不是因為股市下跌了,所以經濟不行了。這是兩個概念,希望大家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先弄明白幾個問題

1.股票是怎樣漲起來的?

供求關係決定股票的價格,買的多,賣的少,價格自然就上去了,這時想買就要花費更多的錢。實際股票本身往往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大家的熱情高漲的而已。

比如,一隻股票的市值為100億元,6個月以後,股票的市值上漲到200億,看上去是多100億。事實上這只是賬戶裡數字的變化而已,如果想把這筆錢變現,就需要你的公司真的值這麼多錢。如果賣出沒有接盤的人,股票價格自然下跌,所以價格只是表象而已。那麼有人會問,市場不是已經給出估值了麼?事實上股票的估值並不是非常準確,很多都有投機的成本在。

2.股票是為什麼會下跌呢?

反之,當供大於求,也就是說賣出的人比買入的人多,那麼想要快速成交,賣方只有降低價格,當賣方越來越多,股價會根據市場規律自然下跌。

3.那跌下來的錢哪去了?

打個比方,你有一千噸大米,想要出售,那麼按照去年的市場價,1噸1萬塊,你會認為你的大米值一千萬,當出售時,大米價格下調為8000元每噸,這時你的大米只值八百萬,你會覺得自己虧了200萬,其實你的大米仍然在你手裡。實際上,以前1000噸大米可以養活1000頭豬,現在還是可以。而你所在意的虧損是你從未真正擁有的損失。所以,在你沒有賣出手中的股票之前,你都沒有真正的損失。在不涉及分紅的情況下,只是財富有所轉移,股市的價值本身其實沒有發生變化。

4.錢轉移到哪去了?

事實上股市的主要是功能重新分配財富和整合調配資源,所以很明顯,財富轉移到那些高價拋出,低價買入的人手中。




弈說市


感謝提問,我來回答這問題,我們平時遇到股市大跌之時,經常聽說最近A股市場蒸發了多少萬億市值,或者某隻股票受到利空影響的打擊,連跌幾天下跌,蒸發了多少個億的市值。

其實,“蒸發”這個詞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藝術。那麼,那些蒸發的錢究竟去哪裡了呢?

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股市的市值是怎樣增加的。就是股市有了賺錢效應後,社會各路資金都紛紛入市炒股,甚至還有外資QFII、RQFII等對沖基金入市,而大量外圍資金入市買股票,從而把股票的價格給推高了,當股票價格被推高後,再乘以總股本,就是個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總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數量乘以當前的股票價格得出來的數據。

而當股價或股市將要下跌之時,往往是散戶進場,機構投資者離場。於是,散戶們把資金投進股市買股票,但同時,必然會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買給你,他就把錢給提走了,散戶投進去的錢當然不會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帶離了股市,而散戶進場後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戶手中的股票的價值也就這樣縮水了。

去處一,大股東。大股東股價很低,大股東提早撤場。

去處二,稅金。佣金等。

去處三,大戶投資者的提前撤場。



田園皮特宋


【財富並未“消失”,只是“隱身”了】

財富的本質是流通,假如有100戶人家,每個人家有一塊金幣,而且每個人都把這些錢拿出來消費,那麼在市場流通池裡面就有100個金幣——也就代表了市場的財富是100個金幣。

但如果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富人,他囤積了40個金幣,並把它放在錢箱裡,讓它腐爛。那麼市場上就只剩下60個金幣,國民的財富瞬間就減少了40%。

如果主管鑄幣的官方再造40個金幣呢?那麼富人一旦把他的40個幣也拿出來花,市場上就有了140個幣,市場財富一下就稀釋了28%。這是通貨膨脹,是不被允許的。

全球經濟下滑,很多企業會倒閉,很多產業和行業的供應鏈會斷裂,影響上下游的無數企業,市場恐慌會導致很多有錢人減少資金向市場輸出,降低投資慾望,把市場上的錢儘快回收,以換成黃金保值。這就進一步減少了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從而使市場上的“財富”急劇減少(富人掌握著絕大多數的財富),一旦資金從股市等資金池裡大量出逃,首先倒黴的就是那些散戶,成千上萬人會因此破產。從而加劇了財富進一步向少數人手中集聚,而如果社會形勢得不到扭轉,資金會被進一步的不斷囤積,換成保值物……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財富的本質就是流動,一旦流動停止了,甚至凝滯了,財富就會“蒸發和消失”。


無霜刃


我印象裡很有意思的幾件事,證券業最先開始降低玩股票玩證券的門檻,鼓勵全民炒股玩證券。後來大眾創業全民開始拿出自己的積蓄或者貸款投入到創業的大潮中來,再後來信用卡套現民間借貸小貸盛行,大把的利息流入銀行業,順便把一部分人拉入失信人隊伍,再後來發展夜間經濟,鼓勵全民下班後繼續消費,在之後突然遇到新冠肺炎,全民討論的話題卻是誰家有存款,誰就能在這場疫情中活下來。那麼錢去哪了,既然不在人民的口袋裡,那錢去哪了?


彼得兔槽


原因很簡單啊,因為那些錢從來都不存在,是虛擬的,蒸發了就是塵歸塵土歸土。

現代社會所謂的錢,大部分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各種花裡胡哨的金融手段憑空創造出來的,就比如信用卡的額度,那是你的錢嗎?你用信用卡過度套現消費,紙醉金迷的生活你覺得自己很有錢,但一旦還不上,就出現了債務危機,你就準備吃白饅頭過日子吧。

將這個模式放大到社會上看看,整個社會的車貸、房貸、分期,各種商業貸款、抵押,股票,花裡胡哨的金融手段,會讓整個社會都在虛假的繁榮中,但危機也再一直潛伏著並蓄力,一但債務危機爆發,本來就不存在的東西,就回到不存在的狀態。


funnyXm葉子


哈,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其實是貨幣流通出問題了,用一個簡單明瞭的方式解答一下吧。假設現在有100元錢,胖胖僱小勇保潔,付給小勇100元,小勇僱小花寫作業付給小花100元,小花僱小丁打少衛生付100給小丁,小丁僱胖胖仍垃圾給胖胖100元,這樣這100元流通了4次,創造了400GDP價值。但是突然出現狀況大家都呆在家裡,胖胖不僱小勇,小勇不僱小花,小花不僱小丁,貨幣流通為零,幾個人突然發現收入突然下降了對未來充滿擔憂,愈加不敢花錢。導致經濟流通出現危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錢不是沒有了,而是錢的流通出問題了,懂了嗎?


啊呀啊呀


被接手分配完,並未消失,畢竟你確實花了真金白銀,你自己虧錢而己。如一直下跌,你虧的被你上家賣你的,下家買你的(高買賣低,上家賺),券商,印花稅分配了。

理解嗎?


獵場長虹


舉個簡單例子,大家都把錢放到一個桌子上相互賭錢,桌子上擺滿了錢,這就相當於整個市場錢很多,根本不差錢,突然有一天有人帶頭把桌上的錢拿了回來,別人也陸陸續續把錢拿了出來,桌上沒錢可賭了,這就相當於市場開始缺乏資金了,市場交易開始暗淡,全球經濟下滑相當於錢蒸發了!


普天藍


資本家手裡,看潘石屹,李嘉誠,中國有多個潘石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