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領導說做領導的待遇比屬下差,我還做什麼領導,你認為呢?

詩酒論山河


就常理來說,如果是領導,收入肯定需要比下屬高,不然誰願意做領導,畢竟職場中,我們想要獲得晉升,想要到更高的職級,除了能鍛鍊本身的能力、有社會地位,更多也是為了有更高的收入、有更多的話語權。

但在現實中,會存在很多上級的工資會比下屬低的情況,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

1、下屬工齡比較長,而領導屬於新入職人員。

正常情況下,同一個部門、同類工作中,如果是晉升為管理崗位,工資當然會比自己作為普通員工時高。

但如果是外部招聘的管理人員,對於管理經驗比較少的,工資水平不可能太高。而你的下屬,可能已經在公司比較久。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都會每年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調薪。因此,如果在公司比較久時間的員工,工齡會比較高。

2、上級的考核按照團隊的平均業績進行考核。

這種情況,我們常見的是銷售類型的工作。作為普通的銷售人員,就是按照個人的業績進行考核,而作為銷售管理崗位,會按照團隊整體的指標達成率進行考核。

因此,作為上級,拿的收入必然會比自己團隊中業績最好的那個人低。

那對於作為管理者,自己的收入比下屬低的情況,合理嗎?能接受嗎?

一、看工資存在差距的時間週期

不管上級是因為資歷比較淺,還是按照下屬的平均業績進行考核,作為管理者薪資長期比自己下屬低,都是不合理的。管理者收入低於自己下屬,會有如下影響:

1、會打擊管理者工作積極性

作為管理者來說,工作的難度、複雜程度肯定比作為普通員工高,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因此,理所應當獲得更多的回報,這種回報,最直接的,當然是工資收入。

因此,如果作為管理崗位,收入長期低於自己的下屬,會打擊到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

2、無法留住人才

當一個管理者,薪資長期低於自己的下屬,必然會有這樣的疑問:自己為什麼要做管理者,做一個普通員工不是能拿到更高的收入嗎?收入始終是影響到自己在一家公司穩定性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

因此,如果管理者長期心理不平衡時,必然會考慮自己的去留,因為已經是管理崗位,如果去申請降職為普通員工,一方面,公司、自己的領導不一定會同意;另一方面,即使同意,自己可能也不習慣降職以後的工作,不知道怎麼和自己的領導、同事相處,因為他們之前是自己的下屬。

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就會直接考慮辭職。

因此,如果作為管理者,收入比自己下屬的低,那要看這種有差距的狀態持續的時間,如果只是短時間,例如:試用期、考察期,短暫的狀態是可以接受的。

二、看管理崗位能給自己帶來的其他優勢

工資是作為管理崗位的優勢之一,如果除了收入,有其他更為吸引人的因素,那作為管理者,可能會接受下屬比自己的工資高。

這種優勢,可能是能享受但公司針對管理人員的特殊政策,也可能是有其他的一些福利。

因此,如果除了收入,管理者能享受到一些特殊的政策,這些特殊政策的價值會比收入更為可貴,那是能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