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狠下“杀”手毒打宝玉,这一刻,他不是“假正经”!

婉如清扬

某一天,贾雨村又来贾府串门,贾政又让宝玉去作陪,宝玉心里正挂着金钏已死的事情,表现很糟糕,贾政有点不高兴了。回来后,让贾政更加恼火的事情来了,原来忠顺王爷丢了一位得宠的戏子琪官,找遍全城发现宝玉嫌疑最大,所以王爷派了个长史上门来要人。长史说得似乎很客气,什么尊府不比别家,什么启明王爷,王爷发话,自己请老大人转谕令郎,听起来一套一套的,可是在贾政听来,无异于索命妖音。忠顺王府和贾府一向不对付,说得好听叫没什么交往,实际上就是暗中的敌人,长史一番话,摆明了是说宝玉和忠顺王爷作对,绵里藏着针呢。贾政不是蠢人,当场朝宝玉发飙,狠骂一通,宝玉在汗巾的秘密最爆之后,不得不说出真相,长史这才走人。

原本贾政伏低作小地,送走长史时心情就不好,偏偏撞上贾环告状,说贾宝逼死金钏,于是,贾政心中的火山爆发,锁住宝玉痛打一顿。

打得怎么样呢?似乎挺惨,因为下人们要用春凳才能把他抬回去,后来袭人偷偷地看伤,发现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看着挺吓人。这伤,对于娇生惯养的贾宝玉来说,的确是很不得了,怪不得贾母会心肝肉的嚎,从小到大,宝玉何尝受过这种苦啊,所以,他养了三十多天,愣是没什么人发话。

贾政这次打宝玉,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不怕打死了吗?

贾政狠下“杀”手毒打宝玉,这一刻,他不是“假正经”!

贾政在打之前说:“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他说宝玉是个逆子,这话是没错的。

宝玉的确是个逆子。

贾宝玉自己不愿意读书,还动不动就说那些大逆不道攻击天下读书人的话,贾政苦心替他和贾雨村多接触,他不乐意。要知道贾雨村是个多么优秀的人啊(呵呵哈哈),贾政恨不得贾宝玉能以贾政为榜样,振兴家族就靠这个嫡子了。可是贾宝玉都干了什么?

好吧,平时在家和丫头们鬼混,只要没闹出什么大肚子的事情也就算了,谁家公子都这么过来的,他自己也曾诗酒放诞过,何况丫头也就是个玩意儿,宝玉最多得个名声不佳的考语,可是出了人命就不好办了,这不但破了贾府良善人家的名声,还连累贾政自己的官声——上司和圣上那里不好说话,谁家连后宅都管不好,这官还当个什么劲?

好吧,就算娘娘可以吹风,他可保远虑,暂且也忍下这事,以后说不得要动用自家的老底子,让他步入仕途。可是这逆子,竟然“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人家玩戏子,要命的是,这戏子还是政治对头忠顺王爷的禁脔!所以,贾政在听得众人劝说时大喊:“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虽然贾宝玉最终并没有弑君杀父,但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他这次惹的事,最终牵连了整个贾府。贾府在倒台的过程里,忠顺王爷是出了大力的,贾府的倒台,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但是宝玉和琪官的事情,终究还是被忠顺王爷利用了起来,只要在他那里挂上了号的,没什么不可以解决的,这个夺戏子之仇,一定要报的,当时——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贾政常被人贯之以“假正经”的名号,的确,他有很多时候就是这么一副面孔。你看他平时酷爱读书,也和其他人一样养着一堆清客相公,但是清客们质量低下;他也没有件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倒是不爱读书的贾宝玉动辄雄文出现;他偏宠姿色出众的赵姨娘,常听枕边风……这些都是他的不足。

但是这一次,我相信他的真心,他不是作秀给人看,他就是想打醒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他在官场上不得意,他看着贾府百年大族,就将分崩离析,自己长子早逝,唯一的嫡子不是个傻的,天资聪慧,只要稍一用功,什么功名不会来?可是这逆子,竟然如此不学好。

他希望宝玉替他完成光宗耀祖的愿望,所以痛骂之后还痛下“杀”手,手重是真的,但是都是皮肉伤,如果宝玉真能就此醒悟也是好的,可惜贾母一出,他便成了母亲眼中的逆子,而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这么狠狠地打击宝玉了,他被母亲逼得跪在地上谢罪时,心里该多痛啊。

曾经年少,也觉得贾政可恶,他的严格,逼迫,都让人喜欢不起来,而今已为人父母,才明白,面对宝玉这样一个孩子,谁能高兴地起来?宝玉若是个傻子也就安心把他养大了,偏偏是个好苗子,却又成天不学好,对他寄予厚望,却终究只能付之流水——高鹗估计是不忍心,所以,整了个兰桂齐芳的美好结局,其实世事哪有那么多美满?贾府,最终只会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切好了,都了了!(婉如清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