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让孩子感受到他是很棒的?

百分百温柔


我们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我们也知道鼓励对一个小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孩子是需要鼓励的,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我们的孩子就没法成长。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如这么问--如何正确的鼓励孩子?

我非常爱我的儿子,当他有点进步或者一件事情让我很满意的,我会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可能是我理工男,词穷吧,我似乎没有别的词来“赞美”他了。后来随着我育儿知识的增多,我发现我错了,难怪我儿子不喜欢我“赞美”他。

我有一天去表姐玩,她的女儿在画画,画完后,女儿拿画给妈妈看,我表姐瞅了一眼,就说”你画的很棒!“,然后继续跟我说话,她女儿生气的说,”你看都没看“,然后就把画撕了。搞得母女二人很不愉快,我也好早早告辞。

这让我觉得很多家长的鼓励都是错误的,甚至是心不在焉的,混淆了鼓励和赞美。随随便便赞美一个孩子,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鼓舞,也并不能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相反会把孩子推向失去自我判断力,变得敏感、脆弱、自恋、只愿意听好话。

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并让他觉得自己确实很棒

针对我姐姐这个例子,正确的鼓励方式是,指出孩子的努力的过程。可以这么说”你今天画的比之前的好很多,只要你像今天这么努力,会画的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鼓励,关注点要在孩子的努力过程上,而不是直接说类似”你很棒“。称赞不是鼓励,更不让你的孩子觉得自己很棒,会慢慢杀死孩子的思维。我看了下有些人的回答就是根本性错误的,称赞是毒药,虽然很甜但是无用。

我以前也认为"你很棒"是鼓励,其实真不是,如果你真的想要你的孩子觉得很棒,做父母的反而不能说"你很棒",我这里给出一点建议,都是我的经验。

  1. 与其说你真棒,不如直接说孩子好在哪,哪里做的好。简单的说就是细化你的鼓励,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棒在哪。

  2. 表扬他的能力,而不是结果。举个例子你的孩子考试考了100分,你不能直接说你真棒,而是应该表扬他的努力的过程,给他肯定,让他说说自己咋做到的,下一步怎么办。这就是启发式鼓励。

  3. 叙事性鼓励。孩子有一天主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你应该说,“我看到你主动把玩具收拾好了,爸爸感到很高兴”,这就是告诉孩子的行为是正确的,引导鼓励他继续这样做。

  4. 做错了事情,更需要鼓励。有些父母认为让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就是直接批评他,实际不是,鼓励反而是一个激发孩子上进的最好方式。如果孩子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你可以说,“妈妈看到你的玩具到处都是,这是不爱收拾的表现,妈妈感到很难过”(侧面告诉孩子的行为不对,鼓励他去做好)

赞扬不是鼓励

恐怕很多父母都分辨不出来什么是鼓励,什么是赞扬。你经常表扬你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这样很爽,他会变着法的让你再次赞扬他,他会顺着你喜欢的方向去做,这样的孩子就是一个“讨好者”或者“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职场里经常有人喜欢做让领导满意的事情,我们看不惯的同时,应该理解到他小时候就这样的。

我们再来从汉语字典的意思来解释下二者的不同:

赞扬表示的是认可,表达令人满意的结果。长期后果就是依赖他人,这是“他尊”。

鼓励表示的是让对方鼓起勇气,促进改进他的行为。长期获得的是自信和自立,这是“自尊”。

最后,父母应该少用赞美,多用鼓励,中国有句话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如说是“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掌握正确的鼓励方式,才能让你的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棒。


浩爸育儿


夸奖和表扬不仅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也能让人体会到他自身价值的。如何能够让孩子感到他是很棒的,我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夸奖和表扬他。

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身边人的赞扬,孩子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就是最棒的。

有一次我带我家大宝去楼下拿快递,快递的包装袋很大,走出菜鸟驿站,我就故意表现出拿不动的样子问儿子,“这么沉我拿不动了,怎么办呢?儿子一边看着我,一边说:“妈妈,让爸爸下班回来拿吧”。“爸爸还没有下班,要不然你帮我抬着吧”,儿子看出了我的为难,开始张开小手,一起帮着我拿着快递回家。回到家的时候,我对儿子说多亏了他的帮忙才把快递拿回来了家,养儿子就是不一样,这种力气活都能帮妈妈搞定。自然,他是很高兴的,在一边露出腼腆的笑。

另外一次,闺女饿了我去给她冲米粉,看着婆婆在谅衣服我就故意试探儿子“你能帮我照顾下妹妹吗,妈妈去给她弄吃的,别让她爬到地上摔着头就行”。他边看电视边点了点头,我就快速的去冲泡米粉,目光所致全是他俩。过程中闺女一直向外爬,儿子努力试图抱着她,可是他是个孩子啊,根本拉不动她妹妹,几次之后,儿子竟然自己躺着爬行垫旁边用自己幼小的身躯挡住妹妹,成功阻挡了闺女外爬,避免了危险。我过来后一顿夸奖,“儿子你可真厉害,这么小就能帮妈妈照妹妹了,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儿子得意的大笑,还跑着跟奶奶说我会看妹妹了。

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创设机会,让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从而再找到夸他的点,注意表扬的过程,大人认可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表扬。





罗罗罗罗罗


我家孩子在我无尽的赞美中,现在觉得自己真的太棒了。

我需要拖地之前,就会请他帮我把家里的地用吸尘器吸一遍。小孩子是非常愿意做家务活的,而且你只需要撒撒娇,说自己很需要他的帮助,他会屁颠屁颠地去干活。干活的过程我会用小视频拍下来,发到家族群里面,让他的姑姑爸爸都来夸奖他。干完活了,我会向他表达感谢,夸他很棒。晚上,我还会跟下班回到家的爸爸分享这个过程,孩子在一边玩的时候他其实是能听到我们夸赞他的,所以他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自己真的很棒。

后来,我问他棒不棒?

他十分得意地说:我很棒啊,我会帮你吸地,我什么都会帮你的。

所以,如何让他觉得自己很棒呢?

  1. 语言上夸他

  2. 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觉得他很棒,并且把这种表扬传递给孩子

  3. 父母多多分享孩子做得很棒的事情,当着面说,很骄傲地分享
  4. 睡前再次表达一下对他的行为的肯定,并且引导他朝着更棒的方向继续努力
  5. 发现每一个小优点,肯定他。相信我,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就必须引导他去做正面的事情。

有一次孩子心血来潮,要洗碗,我其实是知道他洗碗可能比我自己洗碗花费的时间还要长,但是孩子既然提出了,倒也不失为一次锻炼他体验生活的尝试。

他搬了一个小板凳,就在水池前开始洗起来了。我教他如何挤洗洁精,如何先洗再冲。他说洗洁精不够,要一直挤,我提醒他其实用不了那么多洗洁精的,但是他不听,我只好让他自己去尝试,人都要犯错才会知道那个真的是错的。

当池子里的水被泡泡淹没的时候,我问他,妈妈是不是说过洗碗精不用那么多的,他观察了一下,然后说,是的。所以不要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去指责他们,他们需要尝试,需要试错,需要去纠正,这也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就在他洗碗的过程中,我们又拍了视频发到家族群里面,甚至还和他的姑姑直接视频起来了,姑姑极尽赞美,他十分得意,洗着洗着就把自己衣服弄湿了,我是知道他弄湿了的,但是我想让他做事有头有尾,等洗完再换衣服就好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的动作不规范,让水不断流到袖子里,我们只需要提醒他,不流一次他怎么知道竖着袖子水会流进去呢?记住,不要把孩子硬掰成你理想的样子,你要给到他充分尝试的机会。

最后,碗洗好了,我们所有人都夸他,让他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至于衣服湿了,水浪费了,碗没洗干净重要吗?不重要,你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孩子就会关注什么地方。


Z张小飘


其实孩子的优秀从某个层面上也反映了父母家庭教育的优秀,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体现着父母的成功。尤其是下面说到的这些孩子身上体现的特点,更是父母们成功教育的所在之处。

1.尊敬师长

师长指的是老师和所有长辈们,当然其中也包括孩子自己的父母亲。现在很多熊孩子都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在是没有礼貌。礼貌行为在当今社会中显得特别重要,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一个谦恭礼貌的人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敬,才能赢得别人的情谊。而能有良好礼貌行为的孩子,在家里一定少不了父母的良好教导。

2.有责任有担当

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并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成正比的。很多大人即使到了三四十岁,也不见得多么有责任感,而年纪小小的孩子却也能变得特别有责任心和具有担当感。有责任心和担当感的孩子能够承担自己所做行为的后果,也会在自己做出行为之前充分考虑。往往这样的孩子都是有良好的父母作为榜样,父母们身体力行的告诉他们,如何变得有责任,有担当。所以如果能有个这样子的孩子,做父母真的成功了一大半。

3.自信满满

孩子自卑与自信是教育中永远都避不开的两个话题,也充分说明它们对于孩子整个人生的巨大影响。有自信的孩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表现的格外优异一些;相反,那些一直被自卑心理困扰的孩子,肯定会处处不自信,从而导致做事成功率极低。所以父母要是能让自己的孩子自信心满满,其实也就是为孩子以后的道路打好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父母怎么又能说他们不优秀,不成功呢?

4.善于和他人交流

人处在社会中是具有社会性质的,也就是说他们一定要和他人进行交流。孩子处在关键的成长阶段,他们和父母老师朋友的交流就更加重要了。很多孩子不管是碰到开心事还是是受了委屈,他们都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交流。开心的事还好,万一碰到不好的事情,那一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能够培养出一个热于和父母交流,热于和朋友长辈们谈心的孩子也是非常成功的。


不孕科严伟医生


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棒可以让孩子很有自信,在身体各方面发育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让孩子感觉自己很棒的途径有很多,根据我的经验,你可以参照下边几个办法,

第一,赞美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如果看到孩子认真努力在做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现在还没有做成功呢,也开始用语言来赞美表演他做的认真,努力,并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或亲吻,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棒。如果孩子做成功了,那更应该表扬赞美结果。

第二,每次见面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尽管每天见孩子的次数很多,但每次见到孩子都要有所表示,我说的不是给东西表示,而是你见到孩子很开心,可以抱一下,亲一下,说几句话,问一下孩子在做什么,让孩子觉得自己今天做的很棒,父母才这么开心。

第三,对别人夸奖孩子,可以是对自己的老公,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人,在孩子能听到但是没有注意的地方夸奖孩子,说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的很棒,孩子会很自豪。因为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都对别人夸我了,那我一定是很棒的。

第四,告诉孩子家人很自豪因为听到了别人说孩子很棒,随时随地告诉孩子自己很开心因为听到了别人说孩子很棒。

第五,经常给孩子买小礼品,让孩子觉得很棒。

第六,把孩子的优秀记下来,可以把孩子做过的努力和取得的优秀成果以及别人夸奖孩子的话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定期和孩子一起温习,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可以继续进步,能做的更好。

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但是这些方法要运用适当,也要适当的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不能让孩子只能接受赞美,不能接受批评或者失败。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走向社会,不能接受批评或失败的孩子是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学校生活的。

我是厚积,一位育儿作者,也是一个正在教育自己宝宝的爸爸,喜欢把积累的育儿经验与育儿小知识和大家分享,给您有用靠谱的育儿干货!持续获取育儿知识,就关注一下,如果您觉得有用,也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厚积


每个家长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玫瑰]那么如何让孩子就建立自信呢?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呢?

[玫瑰]一、尊重孩子

家长尊重孩子,将孩子看做一个个体,而不是家长的依附品。自信来自自尊,家长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决定想做什么。家长不要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天才,自己家的孩子就是蠢蛋,不要只是一味批评孩子,而是要努力发掘孩子闪光点,让孩子有机会表现自己长处,建立孩子自信心。

[玫瑰]二、赞赏孩子

家长学会适当赞赏孩子,在孩子完成某件事的时候,可以奖励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的很不错,这样会有信心做更多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表扬的,让孩子有自豪感也是建立自信的关键。经常被表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同做一件事,会更积极地寻求方法,并且有信心做得更好,这是其他孩子所没有的品质。

[玫瑰]三、信任孩子

相信孩子能做的很好,在孩子提出意见或者想法的时候,如果孩子意见不够成熟,可以基于孩子想法提些建设性意见,不要一口否认孩子,否则会让孩子质疑自己,从而导致自信心越来越小,最后会失去自信,更别提做好一件事情了。

家长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建立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充满自信,对孩子在校学习也很有帮助,家长万不可对此大意。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关注我,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晓希望课堂


家长为什么要表扬和奖励孩子答案: 关于父母鼓励孩子的话有哪些孩子成长中应多表扬吗 学会赏识您的孩子 表扬孩子要有什么学问 让家长明白,表扬不是“哄小孩” 宝贝儿 你最棒! 儿子,只要努力去做,你就会变得很出色! 宝贝儿,你很优秀! 我的孩子,你是独一无二的!相信你能行! 儿子 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激励会在孩子身上产生神奇的效应。 2、别怕,你肯定能行---鼓励是孩子的最大的精神支柱!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4、有个女儿(儿子)真好---父亲要多多肯定和赏识儿女。 5、你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鼓励让成绩差的孩子树立信心。 6、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 很多父母经常会问到,自己的孩子以前成绩一直很好,大家都夸奖他是一个优等生。怎么最近突然一下就下降了很多,都以为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其实这样的情况有时还是父母造成的,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等你看了这篇父母鼓励孩子要有个度,就会明白很多了。 家长为什么要表扬和奖励孩子答案: 1、肯定成果。肯定认可孩子的劳动成果。无论答的对否,答得好否。都应该表扬和奖励,这是对孩子劳动、思考成果的肯定,是对孩子的尊重。 2、激发兴趣。表扬和鼓励是给孩子传达一种应该善于、敢于回答、思考问题的。从而会使孩子更乐于思考回答问题。 3、培养自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给予表扬和奖励能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4、获得荣誉感。荣誉是给人最高的奖赏。让人获得荣誉感,从而可以使人更能积极奋发,来获得更多更高的奖赏。 5、形成自律意识。表扬和奖励会使孩子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来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6、包容意识强。自己的答案常常受到表扬和奖励的孩子,就容易也善于接受和认可别的观点。 7、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经常受表扬的孩子往往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有点,也会好不吝啬的经常表扬和奖励别的人。 孩子成长中应多表扬吗? 学会赏识您的孩子 先撇开表扬孩子不说,家庭的现象至今仍屡见不鲜,还有许多无辜的孩子挣扎在父母责骂的阴影下。大多的家长打骂孩子是因为孩子的成绩离自己的愿望有一定差距,也有的只是为了单纯发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自己的意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家长以自己的好恶要求孩子,不尊重孩子个性,就会产生隔阂、对立,冲动之下拳脚相加就成了很自然的事。 对于孩子,应该多夸奖。他身上总有闪光点,总有异于常人的地方,不能因为一味的指责而扼杀了孩子良好的天性,对孩子的个性充分宽容。 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还很脆弱,他们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 孩子生性好动,难免不犯错误,在每一个错误中他们都会有所发现。轻易地否定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就像“呆、傻、笨、坏”等在孩子心目中都将是一项最为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中的“另类”。一些家长讲求“绝对威信”,让孩子始终生活在威压之下,心灵背上重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专家提倡:家长和老师要多表扬孩子,因为每一个好孩子其实都是“夸”出来的。历史上的许多伟人故事足以说明这点,就像爱迪生小时候也被老师排列“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使他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可见,父母和老师的信任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给孩子多些表扬 已经的大人,仍然很需要别人的表扬,那我们就应该明白,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依赖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只有通过大人们的肯定才能获得自信,大人们只要不吝惜表扬,总是能找到表扬的理由的。孩子经常听到表扬,就不会动辄对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激励会使人处于积极状态,指责会使人处于抑制状态。孩子的自信就是在不断表扬和肯定中建立起来的。 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果仅仅从学习方面或纪律等方面看的话,有的学生还真是无法开口夸他,倒是批评的话随口就能到来:“你怎么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这么懒啊!你又骂人了,没事做啊!”等等,不一而足。尽管你天天在关注这些孩子,也没少费口舌,用心也良苦,可他就是不你的帐,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没有一点改变,相反,还会对你倍加反感,甚至对你的教育形成逆反心理,大人与孩子关系越来越僵,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麻烦和苦恼。 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孩子,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发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特长,再真心实意地给予夸奖,那么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表扬孩子也有学问 有的家长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鼓励孩子,但发现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 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些启发和参考。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而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要及时,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表扬要具体,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赏识教育不是“哄小孩”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可以满足人的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可以促进孩子的个性结构发展得更完善,而好的个性结构,是每个孩子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从操作的角度讲,赏识教育应该是有度有方的。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情况,有的孩子容易骄傲,那么就要淡化赏识,而有的孩子负性的评价比较多,那么实行赏识教育则有利于他的成长。 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对孩子的赏识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应该贯彻始终。对于家长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赏识,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家长想要达到改变孩子的目的,为了赏识而赏识,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太功利了,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对孩子的鼓励要有&uot;度&uot;。所谓&uot;度&uot;,就是要有分寸,不能过分的奖励,或只奖不教。现在有不少父母都忽视了鼓励孩子的&uot;度,,当孩子某些特长稍微好一点时,比如唱悦耳,舞姿优美,讲故事能够抑扬顿挫等,父母便会得意洋洋,给孩子冠以&uot;小唱家&uot;、&uot;小故事家&uot;……逢人就夸。岂不知这样以来,幼小的孩子往往会骄傲自满起来,不再刻苦学习,结果肯定是只有害了孩子。古人云:&uot;小时了了,大未必佳。&uot;这句话确实比较有道理。孩于幼年纵然聪明绝顶,大时仍有两种可能,或是出类拔萃,或是平淡无奇。这里的关键在于父母教育方法得当和孩子本人的努力。 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是很有学问的,作为父母和老师只有用对了方法,那么自己的孩子才会真的走上成材的道路。







涵妈与3宝的果园生活


你好宝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平时以多种形式鼓励孩子。鼓励孩子不仅是语言上鼓励,还要通过一些孩子容易理解的行为来鼓励。我个人一直觉得要多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戏,玩玩具,现在网上不是有专门玩玩具的视频吗,你可以跟孩子一起看,看完你们一起互动玩,边玩边告诉他这样那样很棒呢。

平时生活中抓住一切与孩子互动的机会。多与孩子互动,让孩子信任你,当孩子做错某一件事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很害怕被责备的,所以通常会选择隐瞒。如果你发现了这件事,一定不要以责备或是责骂的方式对孩子,你要好好告诉他这件事这样是不对的,我们下次不能这么做...当孩子有所改变时,或是某件事做得很好时,要及时鼓励他,有时也可以奖励他,让他有满足感成就感。

孩子其实最需要的就是我们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家娃如果玩着忘记自己没穿尿片,尿裤子了,她的第一反应是妈妈没关系的,我下次不会了。是因为当她尿裤子了,我没有很严肃的责骂过她,只是以鼓励的态度告诉她,宝宝要学会有尿尿就告诉妈妈,不可以尿裤裤,这样羞羞呢。也是因为我理解孩子适应脱掉尿片需要一段时间,我会给她时间,每一次她记得喊我说要尿尿,我都会很开心地说她很棒,她自己也会这么觉得。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我是赛赛麻麻,欢迎你关注我,与我一起探讨养娃的经验哦!


赛赛的仙女麻麻


怎么能让孩子感受到他是最棒的?很小的孩子就会察言观色了。我们可以从这几点来让孩子感受到。

1、从语言上让孩子感受到他是最捧的

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我们可以笑着对他说:"哇,宝宝,你做得真好,你是最棒的。"比如孩子擦桌子擦得特别干净,我们可以说:"啊!宝宝,你擦桌子擦得又快又干净,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孩子听了一定很高兴,下次还会抢着擦桌子的。

2、从动作上让孩子感受到他是最棒的

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我们可以夸他的时候再给他一个拥抱。比如当我们躺在床上不想动,他给我们端来一杯水,说:"妈妈,喝吧。"我们可以高兴地说:"谢谢,宝宝真关心妈妈,妈妈特别高兴。来,让妈妈抱一下。"然后再拥抱孩子一下,他会特别兴奋。

3、可以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让孩子感受到他是最棒的

当买回来孩子爱吃的东西时,就对他说:"宝宝这几天的作业写得又干净又认真,字写得比以前好多了,有进步,为了鼓励你的努力,妈妈给你买了你爱吃的东西,希望你天天都在进步。"孩子一定会激动地跳起来。

我们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到,我们的喜怒哀乐孩子也会感受得到。多鼓励、多赞美会让孩子更自信、更阳光。

[育儿路上有你有我!感谢您的关注、点贊!欢迎点评!我是qingwufeiyang ]


qingwufeiyang


夸赞孩子做的好是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的,但是一般父母都夸错了。

不能说“宝宝好棒呀!”“宝宝好厉害呀!”这种说多了,孩子是感受不到太大的成就感的。

应该换成“你这个名字写的真不错?”“你这幅画的小房子画的真不错!”要具体化的夸赞,每次优点都不一样,孩子更加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