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能火多久?

在一個急於流量變現的時代,李子柒是否能守得初心,繼續講好她的中國故事,我們也很難預測。


文 | 一一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李子柒已經火了很久。

她在國內擁有幾千萬粉絲,在國外社交媒體YouTube上的粉絲高達750萬,而且還在不斷上升之中。與之旗鼓相當的,是美國主流媒體CNN的粉絲數,794萬。如果單從粉絲數量上說,李子柒一個人,抵得上一個CNN!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她在國內外平臺發佈同樣的短視頻內容,不帶英文字幕的那種,但還是“征服”了世界網友。她的每一條視頻,點擊量基本都在300萬左右。

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如痴如醉地翻看她的視頻,他們不懂中文,卻仍然深受治癒。

每個視頻的評論區都宛如是“誇誇群”,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以色列人、俄羅斯人、沙特阿拉伯人等幾十個不同國家的人,用幾十種不同的語言,誇讚其心靈手巧,誇讚中國文化好,畫面和諧堪比烏托邦,頗有一種世界人民大和諧的感受。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簡單翻譯一下以上截圖中外國網友的評論:

每次看到李子柒的視頻我都不會跳過廣告,因為我希望她賺到這個錢。

我覺得她外婆能活到150歲。

這簡直等於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道

……

其實,李子柒起先並沒有開設海外社交賬戶,結果被一些越南網民盜用視頻自稱是本人後,她出面澄清自己是中國人,這才開始“進軍”海外。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越南盜版“李子柒”

李子柒這一出口不得了,讓國人震驚了。李子柒,這位來自四川深山裡的姑娘,以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為主線,拍攝了一系列中國農家衣食住行的田園生活。這些詩意的生活,不光讓外國人看得目瞪口呆,即便是中國人也覺得太遙遠而陌生了。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開掛的技能


其實早在2016年3月,幾乎在papi醬爆紅的同時,李子柒就開始在美拍上傳古風美食視頻。此後一年不溫不火,直到2017年年中,她才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都市人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看到一個理想中的田園生活。人們有些驚訝,一個帶著仙氣的弱女子,為何能上山爬樹、砍柴捕魚,甚至像老師傅一樣做鞦韆、拉拉麵。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三月桃花開,她採來釀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她摘來製成枇杷酥,還有養蠶、繅絲、刺繡、竹藝、木工等,無一不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意象,再輔以低沉悠揚的傳統曲風,成功塑造了一種陶淵明式樣的詩意生活。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而最吸引眼球的是,在她的視頻中,李子柒像開了掛一樣,幾乎“無所不能”,細活粗活重活全不在話下。

無論是訴說兒女情長的胭脂水粉,傳統秀麗的蜀繡工藝;還是硬核徒手做“竹沙發”,從伐竹到木工活,李子柒全程變身一個與她柔弱面貌不符的“金剛芭比”。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從種黃豆開始,講述如何釀造真正的醬油;從養蠶寶寶開始,講述如何過冬做“棉被”,從做飯到自制各類小食品,從染布到成衣,從自制化妝品到再現活字印刷術,甚至是自己製作工具,製作床、洗漱臺等傢俱……

李子柒的傳統技能實在讓現代人大吃一驚,她點亮了太多不屬於我們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技能。

李子柒對此的解釋是,“很多城裡孩子不知道吃的大米,是樹上長的,還是地裡種的。”她的想法很簡單,她所處的環境相對原生態,這對已經遠離了鄉土、自然的人,可能有吸引力。

她總是通過視頻身體力行去詮釋一樣東西從何而來。她曾溯源到西漢,用麻皮和樹皮手工造紙。做洗漱臺時,她還想過切割鵝卵石、挖坑做面盆。

初期,她並沒有團隊,而是靠著一臺單反,一個旋轉屏和一個120元的三腳架,完成了前期所有拍攝,剪輯都是在一個內存16G的手機上完成的。

一個人,鏡頭前後都要顧及,拍攝比想象中更艱難。2016年拍《蘭州牛肉麵》那一期,李子柒“這輩子都忘不了”。

“我自己一個人,要拍完這個鏡頭,洗手、調好三腳架、取好景再拍下一個鏡頭。拉麵對時間要求很準確,通常鏡頭調好之後麵糰就廢掉了。”

就這樣,李子柒來來回回拍了20多次,“拍廢的麵糰我奶奶做成饢吃了半個月,每天都是各種湯泡饢,導致現在看著饢都覺得很飽……”

這支視頻是李子柒走紅的開端。

2017年4月的《鞦韆》,播放量超1000萬,李子柒火了。同時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網絡暴力——質疑和謾罵之聲四起。

2017年5月13日,李子柒髮長微博,宣佈暫時停更。

“6歲時候的我,被繼母拽著頭髮往水溝裡按,被打得半死不活的時候,都生生的沒掉過一滴淚。而此刻,我是腫著眼睛花著臉敲下的這些字……他們傷害的,是我用命在護著的那個人!”

“那個人”就是李子柒的奶奶。長微博宣佈停更的導火索,是她奶奶聽到網上的言論,割豬草時走神弄傷了手。這對別人來說,可能算不上多大事。對李子柒而言,卻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李子柒是個孤兒。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後來父親早逝,所以李子柒從小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去世之後,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這世上的至親之人。14歲她輟學出去打工,2012年因為奶奶的一場重病,決定拋下所有,立刻回家。

十幾歲出去打工,在外七八年時間,李子柒做過餐館服務生,也做過酒吧DJ。這段經歷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回鄉後,為了維持生計她曾開過一個淘寶店,拍短視頻也是想讓生意更好做。結果短視頻火了,淘寶店卻因為沒有精力打理關掉了。

但生活還要繼續,拍短視頻是李子柒目前為止,最符合興趣也最有可能以此謀生的手段。她開始組建團隊,並簽約了MCN機構-微念,公司對接資源,同時也注資了她的公司“子柒文化”進行深度合作。

很多人說她拍出了人們想象中的田園生活,李子柒也承認,自己拍出了“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還能火多久?


也正因為此,對李子柒的質疑聲四起。

有人認為李子柒展現的並不是真實的中國農村生活,抨擊其是“擺拍”,將田園生活描繪得過於精緻美好誤導大眾,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輸出”。

網友@一領淡鵝黃又指李子柒之所以受到海外追捧,是因為她所展現出的形象完美貼合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田園”印象。

還有人認為這種現象級網紅無非都是團隊商業化運作,李子柒不過是又一個“立人設再營銷變現”的網紅罷了。

毫無疑問,李子柒的確虛構了一個詩意的田園生活。真實的農村,真實的李子柒並沒有這麼好看。鏡頭前妝容精緻、很仙很美的李子柒,現實生活中也就是一個每天都髒兮兮的,需要做農活的農家妹子。

但她視頻中展現出來的真摯情感的的確確打動了全世界的人。主流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指出,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敘事,其記錄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卻恰恰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這正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價值共識。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正像白巖松在央視的《新聞週刊》欄目中對李子柒的點評——

一個女子在帶有詩意的田園背景中製作各種美食,以讓人很羨慕的方式生活著。她不僅吸引了中國網友的關注,甚至走向了世界。


當然,人紅是非多,各種質疑也撲面而來。但稍微冷靜想想,表揚是應該的。李子柒動用民間的一些資源,不僅沒賠錢,還能掙錢,多好啊!在面向世界的傳播中,她沒什麼口號,卻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口味,更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具體網民回饋回來的口碑,值得借鑑。

有人說“擺拍”“假”“淨挑好的”,可除了紀錄片,電影大多也是假的,卻不妨礙人們真的被觸動和喜歡。難道你要求李子柒的小視頻都完美到無瑕的地步?因此,過高的評價或者過低的質疑都不一定對,微笑著鼓掌是最好的。

現在,我們的問題不是李子柒有多少問題,而是李子柒太少了。如果我們來自民間並真正走向世界的網紅,由一個變成幾十個,變成幾百個、上千個,那中國故事就真的有得講了。

以李子柒的方式講述中國方式值得點贊。

深挖 | 李子柒:能火多久?

但我們也不得不警惕,李子柒承載了太多意義。從文化輸出到現代人的理想生活,李子柒被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含義。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一大批“李子柒”將會快速湧出,被模仿的李子柒還能像現在這樣火嗎?

在一個急於流量變現的時代,李子柒是否能守得初心,繼續講好她的中國故事,我們也很難預測。

只是,在見證了太多一夜之間躥紅的網紅又光速墜落的殘酷現實面前,被過度解讀的代價很可能就是被快速遺忘。

衷心希望,李子柒能火得更久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