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后赛开始前,凯尔特人球迷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属于北岸那段矜持而又倨傲的深绿色记忆,已经彻底停留在了橙色的佳得乐在漫天声潮中泼向道格-里弗斯教练的那一刻。


三十二岁零两个月的凯文-加内特侧头聆听记者的问题,黑白色棒球帽被他反复压低又拉起,他抬起头,脸上依然带着 “我们做到了”的似笑非笑,嘟囔着 “一切皆有可能”,然后他一把摘下帽子,用封盖保罗加索尔后怒吼时一样的分贝,又重复了一遍这句话,以致于我觉得美国国会应该立法,规定所有篮球宣传MV的结尾都必须是这个镜头,否则就该接受长达5天的监禁。


然后,加内特受了重伤,10年他们输给了湖人,我们以为他们过气了,但11年、12年和13年他们还是对上了热和尼克斯;14年他们完成了改组,我们终于觉得他们要完蛋了,结果他们只用了一年就重返了季后赛,并用托马斯-布拉德利-霍福德的新三叉戟复活了波士顿的职业篮球;勒布朗-詹姆斯带领着克利夫兰人在2017年再度谋杀了他们并让小托马斯显得并不是北岸花园要得那个答案。


2018年他们再次失去了自己的核心阵容,在新老大不能上场的情况下强行打进了东决;2019年却在所有人都寄予厚望的情况下掉了链子并在夏天换血;但如今他们依然站在东区前三。


自2008年之后,凯尔特人不再有过登顶的经历,但波士顿职业篮球的巨舰似乎永不沉默,无论是深绿还是浅绿色。


在2020季后赛开始前,我想凯尔特人球迷也有亟需弄明白的五件事。


季后赛开始前,凯尔特人球迷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一.波士顿凯尔特人能开发出自己版本的五小阵容,在季后赛或者以后的未来中起到效果吗


在现代篮球环境下,金州勇士的成功给空间与体型这个命题做出了新的注解,休斯顿在2018年和这赛季的疯狂尝试,更是让所有球队都对“超级持球手+多射手”这种建队模式趋之若鹜。尤其是像凯尔特人这种侧翼多且机动性强的球队。


但我想,这种尝试是没有意义且毫无必要的。


小阵容的标志在于空间,也就是球员的投射能力。这个凯尔特人有,但空间只不过是你打小阵容的保障,小阵容的意义,在于空间利用率

,即你能不能利用好小阵容的空间激活射手、篮下终结,用效率去弥补小阵容其他方面的劣势。


但显然,凯尔特人没有哈登与威少这样的突破手,他们的场均突破次数联盟第十七,突破命中率联盟第十六,这两项数据同时比他差的球队......只有魔术、太阳、国王、猛龙、掘金和勇士,其中魔术和掘金,这可不是一个愉快的数据;


从球员的角度上看,他们球队最强的三个持球手,海沃德明显不是这个路数;塔图姆现在很好很强大,但依然偏重跳投,分球水准显然还没到东契奇、勒布朗、哈登与威少这个路数;沃克的突破或许是波士顿最强的,但有体型劣势,反而需要一个可靠的大个子替他挡人——换句话说,凯尔特人有打小阵容的空间和防守基础,但没有够强的突破手把空间利用率最大化,也没有一个像威少一样迫切的需要空间来提升进攻的球员。


斯玛特和塔图姆等人的篮板都算不错,但显然比不上威少、塔克和考文顿。最重要的是,泰斯本身的水准就非常之高,能兼顾护框、篮板保护并做一定的换防,在戴维斯去了四号位恩比德这赛季防守热情下滑后,泰斯几乎可以说是本赛季防守仅次于戈贝尔和大洛的第三中锋,没有放弃他的理由。


事实上,凯尔特人的五小阵容在本赛季常用的五人组里出场时间只能排到第二十,几乎等于没用,五小在凯尔特人可预见的未来之内并没有意义。


季后赛开始前,凯尔特人球迷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二.凯尔特人的季后赛轮换要怎么做,我们应该期待特纳吗?


需要注意的是,凯尔特人打球的人多,攻击点平均,但几乎全部集中在球队的六大王牌身上,他们的轮换其实根本不长。除了六大王牌之外,唯一能在季后赛承担重任的只有沃纳梅克还有坎特。


除此之外,罗伯特-威廉姆斯和格威或许可以在挑着对手在一些衔接段里出场,罗伯特的灵气或许可以期待,但基本功和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都有待观察;格威的换防潜力很高,但绿军快船那场比赛几乎成了这个球员的缩影,在泰斯下场后,格威负担了换防芦苇的重任并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随即,反应过来的快船就立刻用哈雷尔压制了他在中锋位置上疲弱的身板。我想,如果季后赛遇到了坎特不那么方便登场的对手,这两个人能因地制宜的瓜分掉泰斯的一部分时间,但也仅此而已了。


总而言之,波士顿的轮换并不像湖人那样需要精挑细选的斟酌,或是像快船一样看着一堆攻贼强守贼弱,以及攻一般守贼强的角色球员陷入选择恐惧症,他们的轮换策略简明又干脆:


沃克+沃纳梅克+斯玛特+布朗会瓜分1-2号位的时间,布朗+塔图姆+海沃德分3-4号位的96分钟,中锋位置由泰斯挑大粱,坎特看对手延伸或减少时间,格威+罗威一起作为球队的第九人备份,至于奥莱杰,应该会在对阵雄鹿时作为特型球员获得一部分出场时间。(没准也可以给西亚卡姆用?)


这个轮换确实看着有点捉襟见肘,但其实倒也没有凯尔特人球迷潜意识里以为的那么糟糕,凯尔特人第八第九第十人强度不足的弱点如此刺眼的原因,是因为漫长的常规赛,球员们需要进行负荷管理、凯尔特人这赛季的核心阵容又一直因为伤病无法凑齐。如果沃克能在季后赛保持健康,我想凯尔特人用八个人填掉季后赛的轮换.......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毕竟沃克、塔图姆、斯玛特、布朗和海沃德都有打35分钟以上的能力。


森林狼的特纳最近成为了凯尔特人球迷口水的对象,锋线肯定是永远不嫌多的,加一个特纳总不至于又坏处,但说实话,这可能是一笔除了情怀之外没什么大用的引援。


凯尔特人目前的球权集中在五个外线手里,又都偏重投篮,现阶段的波士顿最需要的是终结点,最好还是内线终结点,换来一个不投三分(不能提供空间),篮下命中率55%并列生涯倒数第一(终结能力差),防守难以期待的持球型前锋并把这个视为拯救凯尔特人深度的良药,是不切实际的。


啥都缺的凯尔特人,就是不缺侧翼持球人啊。(捂脸)


季后赛开始前,凯尔特人球迷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三.凯尔特人会怎么处理海沃德的球员选项?他们的补强方向在哪里?


海沃德波士顿生涯无比坎坷的海沃德终于在本赛季打出了不错的表现,但随即就带来了新的续约问题,真不愧是让凯尔特人球迷最纠结的男人。


但其实,这个问题完全不需要操心:


如果海沃德打的足够好以致于他判断自己有能力追逐下一份大合同,那刚刚体验过一遍世事无常的他一定会踩着篮球运动员三十岁这条线跳出合同去找一份高薪长约,凯尔特人说什么都一定留不住;


如果海沃德打的不行,那他自己就会乖乖待在合同里面把这几千万的薪水赚到手,然后再去考虑下一步的事情,说白了,主动权不在凯尔特人手里,凯尔特人也没有能干涉海沃德想法的理由和渠道。


当然了,如果非要在这个时候做一个判断,海沃德目前的表现算是上不足以冲淡大家对他伤病的疑虑,让他有底气跳出合同获得100%满意的回报;下也不至于烂到无路可选,两方的确存在续长约的可能性,但这依然是一个可能性而已。


球队是一定会续约塔图姆的,当2022赛季塔图姆的新合同开始执行时,球队会有沃克和塔图姆两个人拿着顶薪,布朗再拿走2500万级别的薪水,再加上斯玛特1400万的最后一年合同(凯尔特人总不至于放弃斯玛特吧),如此,薪水已经一亿了。最雪上加霜的是,泰斯的红利合同也将在那一年结束。


凯尔特人如果铁了心就是要续约海沃德,就得忍耐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空间全部被外线填满,内线只能靠低位选秀淘宝和自由市场捡漏的情况;即使凯尔特人判断这样的局面可以接受,他们能给海沃德开出的长约也不过就到2000-2500W为止,海沃德愿不愿意接受还两说。


因此,思考这个话题的意义确实不大,也没有多少运筹的空间,一定要等安吉夏天和海沃德聊过才有结论。


不过呢,明年是杰伦布朗和杰森塔图姆会继续进步的又一年,也是泰斯这个中锋位置上依然有500W合同红利的又一年,我相信管理层原则上是希望海沃德不跳出合同给凯尔特人继续保留冲冠希望,如果冷血一点的话,即使谈不拢,凯尔特人也可以在截止日时再出手谋求海沃德的交易。


静观其变,等着海沃德决定后再出击就好了。


至于补强方向或者说如果要交易海沃德的期待回报,很简单,凯尔特人显然需要一个能终结、有身材、会换防、能投三分最好还能像之前霍福德一样传球的内线,所以应该全力追求恩比德和约基奇让他们互为替补补上凯尔特人的五号位......


好了,不开玩笑了,总而言之,凯尔特人目前的防守风格已经建立起来了,再加上他们的几大核心都不依赖突破,他们依然会先追求有防守(尤其是换防)和终结能力(增强凯尔特人的攻框)的内线,然后下一个追求的素养是三分,再下一个被列入优先级的考量是传球,嗯......也难怪前些日子他们惦记步行者的埃文-特纳。


至于有持球能力和三分的侧翼,永远都不嫌多,不能在凯尔特人上场也可以拿去交易,球队对兰福德的培养显然也是这个方向的。


季后赛开始前,凯尔特人球迷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四.凯尔特人和假想敌的系列赛要点,以及他们最怕什么样的对手?


现阶段,雄鹿-猛龙-凯尔特人东区头三把交椅的位置坐的比较稳,而4-6、7和8仍在打成一团,首轮的对手可能直到最后一天才能确认下来。因此,这篇文章对假想敌的探讨会主要集中在鹿龙两家。


毫无疑问,这将是两个非常非常难缠的对手。


从相性上讲,凯尔特人最怕什么球队呢?


——进攻端,凯尔特人延续了近几个赛季的风格,他们的攻框能力有限;是全联盟除独行侠之外打挡拆打的最多的球队,战胜快船那一场完美的彰显了他们的特质,因为攻击点多,挡拆多,执行力强,只要你场上的五人组里有一个可以被针对的弱点就能被凯尔特人打到你换下他为止。


换言之,进攻端的他们格外不喜欢护框能力和换防能力同时很强的对手,前者会让本来突破能力就一般的他们进不去篮下,后者会让他们没办法让沃克塔图姆这些单挑强点打到对手的弱点。如果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凯尔特人可能不得不在外围不断顶着各种出色防守人强投。


而非常非常不巧的是,雄鹿的护框天下第一,而上赛季他们季后赛中曾即兴对凯尔特人用出过无限换防,效果非常成功,这赛季布莱索-马修斯-米德尔顿-字母哥也有这项能力,只需要保护一下大洛即可;而猛龙的护框同样联盟顶尖,各个位置的防守能力都非常出色且能很好的执行换防,只需要在沃克面前保护下小加索尔即可。


是不是有种日了狗了的感觉。


——防守端,凯尔特人换防多,球员意识和纪律好,除了可以用体型优势欺负沃克之外,几乎没有明显有防守弱点的球员。衔接段可能的用斯玛特替换沃克的阵容更是能完美执行无限换防。但是海沃德-斯玛特-泰斯的前场终究是有严重的体型问题,他们拿不出真正的护框高度。这赛季他们对超级内线防守最成功的一场球是击败湖人,那场比赛是因为湖人外线投射能力有限,凯尔特人用大量的锋线从视野盲区过来的夹击破坏了许多戴维斯的低位。


凯尔特人应该不会想遇到一个能在不拖空间的情况下保证四五号位都对他们有体型优势,且这两个前场都有冲击力的球队。因为他们可以从外线运球直接攻框,比静态的背身更难以夹击


雄鹿的配置是字母哥+大洛,对凯尔特人都有体型优势且冲击力极强;猛龙如果全员健康则有西亚卡姆+小加+伊巴卡,西亚卡姆这赛季射术有说上升,从三分线持球操作已经算是常态,加上全员猛龙的空间不算烂,这特么的......你说巧不巧。


常规赛的针对性和对打强点不会很多,但如果在系列赛相遇,凯尔特人面对龙鹿两家需要制订精细到“从第几下运球开始包夹”这样的策略,需要防守布莱索/阿努诺比/小加/伊巴卡的球员付出很大精力协防,以及一点点字母哥和西亚卡姆投不进球的运气。


鉴于猛龙的换防水准,以及去年雄鹿就对凯尔特人用过换防,这个两个系列赛的初始对位都不会这么重要。


关于沃克作为防守弱点的问题,我想凯尔特人球迷反而不需要过分担心。因为从15年开始,凯尔特人三代进攻核心都是防守不佳的一号位(小托马斯-欧文-沃克),其中斯玛特和塔图姆这批人经历了后两代,史蒂文斯教练的战术设计和球员们轻车熟路的默契,都让他们在对手想攻击自己的一号位时,能用提前换防、夹击、延误等手段化解这种进攻回合。


上一次凯尔特人的防守弱点在系列赛从头到尾一直被疯狂爆破,还是2017年东决打骑士,显然,猛龙和雄鹿没有勒布朗-詹姆斯这种水平的持球人,如今和当时的锋线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沃克肯定还是被会攻击,但对方也会打的很累。除此之外,雄鹿本身也并不是一个追求打错位的球队。


在这方面上唯一需要忌惮的是猛龙。除了他们的掩护战术比较丰富之外,还有两点,全员多伦多在开始和收官阶段都能摆出范弗利特-洛瑞-阿努诺比-西亚卡姆-小加的双攻击控卫阵型,这个五人组里,沃克防谁都不是那么合适的;并且,他们常规赛曾经用出过西亚卡姆持球,范弗利特/洛瑞掩护的逆挡拆战略,颇有当年勒布朗和JR科沃尔反向点名的风范,虽然西亚卡姆季后赛投射能力是不是能逼出换防有待检验,但还是早做计划为好。


坎特的使用也要提前有所计划。格威的体型和对抗能力在字母哥和西亚卡姆面前堪称灾难,除了必须适当的保护泰斯,避免让他过早的陷入犯规危机之外,怎么用坎特填时间就是重中之重了。他的篮板能力很不错,并且在挡拆中顺下终结的技能可以非常有效的在这两个注定攻框艰难的系列赛里起到良好的补充,但也肯定会被范弗利特、洛瑞以及乔治希尔暴打,轮换怎么做才能尽量错开他们的登场时间,也需要少帅提前费一番心思了。


最后,我就直说了吧,既然这个系列赛注定有大量的换防、对位单挑和强投,那么,杰森-塔图姆职业生涯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就要来了。


季后赛开始前,凯尔特人球迷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五.塔图姆和布朗,现阶段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布朗和塔图姆这赛季的进步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球权的增加,以及他们完全消化住了这种球权:去年塔图姆场均触球45.3次,今年是68.1次;布朗去年场均触球31.8次,今年则是4.1次,更不用提投篮选择优化的老生常谈了。


这两个球员中,布朗的问题比较显著,他攻防都有一些和球队脱节,没有达到100%的融合,这可能是注意力和基本功的原因:


生涯助攻数低于失误数对于这种风格的球员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好在这赛季的传球意识有所增长,只是传球手法暂时没更上,相信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好。结合球的能力也有提高空间,导致动作质量时常变形。


防守端的问题,有一个很细节的数据足以印证我们的观点,布朗是一个防守非常出色的侧翼,经常负担首发球员里最艰巨的防守任务,同时身体素质极其劲爆。这样的一个球员,又是在凯尔特人这样的造失误和轮转强队里,断帽数据是有些不符合常理的,这依然是

选位和脚步的基本功问题,并且,他有时无法同时球和人保持同样强度的关注,这也是在他今后的生涯里我们需要期待他做出的进步。


塔图姆的问题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干净——控运。


现阶段,他挡拆的效率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持球三分来弥补,单挑时则是靠步幅和强投,突破则更喜欢无球跑动/替别人掩护后接球,然后利用短暂的时间差直接突破,优点是简洁,好融入球队和战术,缺点就是一对一拉开时过人能力不够强。


如果要往麦迪的方向发展,他要好好的练习自己的运球和传球,如果往皮尔斯的路子摇摆,那就需要专注于下肢对抗,好在背身时获得更靠近篮筐的位置以及对抗下的脚步基础。


总而言之,依然是我开头的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但让波士顿的职业篮球沉没似乎永不可能,无论他们是深绿还是浅绿,与西边一堆老油条和大叔的勾心斗角相比,年轻一代中最顶级的天赋会如何震荡另半边天下,我们可是期待的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